真沒想到!這兩味藥物這樣搭配,竟然後如此神奇的療效!

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當中所創設的方子組成簡單精緻、療效顯著,被後人稱為「經方」,這些方子基本都成了基礎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出自《傷寒論》的方子,組成只有兩味葯——附子乾薑湯。

附子是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雖然人們很早就知道附子有毒,但是歷代醫家都不乏擅長運用附子的。而且,大家對於「附子無姜不熱」基本達成共識,那麼我今天就從這個最為簡單的組合,來看看這個方子吧。

《傷寒論》原文第61條:「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這一條文說的是表裡同病的證候。治療本來應該先汗而後下。但是,如果先下後汗,則屬於誤治,病不僅沒好,反而使表裡陽氣傷,使得表裡俱虛。陽虛則陰盛,弱陽不能制約盛陰,則出現心神煩躁不寧,難以入睡。陽氣旺於晝,陰氣旺於夜。白天人體的弱陽氣得到自然的陽氣的協助,能與陰爭,則可見煩躁而不能睡眠;晚上陰氣所主,虛弱的陽氣無力與盛陰相抗衡,則見夜間安靜。

一般煩躁多見於陽熱證,如太陽病有不汗出而煩躁或反煩不解,陽明病有大煩渴不解,少陽病有心煩喜嘔等證。而附子乾薑湯雖然出現白天煩躁的陽證,但是不嘔吐,則不是少陽病變;不口渴,則不是陽明病變;無表證,則沒有太陽病變。既然三陽都沒有病邪,卻可看到沉微的脈象,沉主里病,微為陽衰,是少陰真陽衰微、陰寒獨盛的徵象,說明白天煩躁不能睡眠必是屬於陰證。

腎中陰陽是人體陰陽的根本,如果陰盛陽衰很重,陽氣難藏,就有陰陽訣別的危險。根之虛陽外越,被逼於上,為戴陽;被格於外,為格陽,兩者均是陽亡的先兆。真寒假熱的戴陽證,典型表現為面紅如妝;而陰盛格陽於外,則表現為身大熱、卻想多裹衣被。這一條說「身無大熱者」,就是說還有微熱,說明殘存之陽氣還沒有完全外越。

此時用乾薑、附子辛熱純劑急煎頓服,快速挽救殘存的陽氣。為什麼這樣搭配,先來看看這兩個藥物的特點。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作用。用於治療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等病症。一般煎服用量為3~15g。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作用。用於治療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一般煎服用量為3~9g。

乾薑、附子,都是大辛大熱的藥物,意在快速挽救腎陽,防止陽氣暴衰。有些人可能要問為什麼不用四逆散呢?四逆散就是附子乾薑湯的基礎上加入甘草組成的,也是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其實這裡需要說明四逆散使用甘草,是利用甘草的甘緩特點,避免藥物作用太過峻烈。

而附子配乾薑是作用單一而峻猛的搭配,主要是救急,一般孩子服用一劑,等服用後,陽氣稍稍恢復,再用四逆湯等鞏固療效。這個時候,如果繼續用單一峻猛的辛溫藥物,那麼就會出現矯枉過正的問題。

推薦閱讀:

當年80元買的這幅畫,沒想到40年翻了2000000倍!!
開著房車帶你游紐西蘭,這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誰都知道鳳凰,但沒想到鳳凰居然還分為五類?!
38人死傷 你們把川普選上去的時候想到今天了嗎?
沒想到14年前的這部神劇這麼牛,跑龍套的都是國家一級演員

TAG:藥物 | 搭配 | 神奇 | 這樣 | 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