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紀行4 | 新加坡之旅:移民、教育、女性及印尼華裔
新加坡之旅從一場奇遇開始
11月18日,今天真是一場奇遇。
我從輕軌站出來後,打taxi到住處的時,我的手機莫名其妙的丟在了路上。之後我嘗試用微信視頻聯繫我的手機,被上圖左二這位陳先生撿到,然後我找到了他的地方。
陳先生(左二)和陳先生too(左一)來自中國福州,移民新加坡二十多年。左三丁先生為土生新加坡人,畢業於英國Newcastle大學,他們各自開了自己的測量公司以及建築公司。拍照的這位蔡先生為我的好朋友,我們認識四年,他是馬來西亞華人在新加坡美企工作,畢業於馬來西亞國民大學。
說來是一場奇遇,陳先生,丁先生撿了我的手機交還給我,而且明天晚上約我吃晚飯,後天帶我去荷蘭村探訪新加坡本地文化。
我已經收集了網友們的28個關於新加坡的問題,明天集中問這三位,新加坡土生華人,新加坡新大陸移民,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從不同角度去記錄新加坡。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收緊中國移民,轉向開放吸收馬來華裔
新加坡的華人出生率遠遠低於回教徒,導致回教徒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李家因此做出一個決策,吸收華人移民,提高新加坡華裔比例。
給中國人以及各地區華人以最低的門檻進入新加坡是明面上的,甚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國立大學等高校會特意吸引山東籍學生,高個學生優先,上完本科可以直接在新加坡工作,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
前幾年新加坡政府大量吸引中國移民,發現一個問題,中國移民一般不會長駐新加坡,而僅把其當作一個移民歐美的跳板,所以導致移民進入再度流失。新加坡政府因此收緊中國移民,轉向開放吸收馬來西亞華裔移民,如今大馬和印尼的華裔正在舉家湧入這個東南亞華人執政的國家。
一位85歲老人口述,微縮版新加坡歷史
今天晚上我拜訪了這位新加坡85歲的老人安哥(uncle諧音),他1931年出生。
1942年日本佔領新加坡他11歲,親眼見證日據時代的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二戰結束,英殖民重新接管馬來亞。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他時他32歲。1965年新加坡建國。70年代新加坡大發展,80年代新加坡轉型,90年代新加坡邁入准發達國家……他把整個新加坡發展史跟我口述了一遍。
感嘆這個神奇的小國是如何紮根在世界之林,遊刃有餘的玩轉大國外交。
新加坡華文教育,未來的30年,將積極擁抱中國大陸
新加坡英文化原因。新加坡建國之初,大部分華人講方言以及華語。而李光耀認為新加坡唯一可能開放的資源是人才,當時的全球商業,金融語言均為英語,新加坡為了快速融入全球主流,以「實用主義」的方式全盤「西化」。
新加坡英文化過程。60年代開始,李家進行全盤英文化教育。這是如今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大部分人講英語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際上大部分新加坡年輕人會講普通話,但是英文由於佔據了他們大部分的信息接收源,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把英文當作第一語言,所以你在新加坡,看到華人面孔的年輕人基本都用英文相互溝通,雖然這是一個華裔佔75%的國家。
如今新加坡走向。 中國從改革開放到今,從一個GDP低於台灣的窮國,在經濟體量上膨脹無數倍,如今的中國從經濟總量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加坡國策的基礎就是「實用主義」。所以李家做出了改變。學校從原先華文課選修改為必修華文課,從馬來西亞華校和中國大陸引入大量的中文老師。新加坡新聞媒體,翻譯加大採用大陸普通話比例。
同時可以看出,新加坡並不歡迎方言,我昨天拜訪的86歲老人安哥,講著一口比他祖籍地同齡人標準得多的普通話:「我們的電視台是不能出現方言的,所有台灣,香港引進的電視劇,全部得翻譯成華語之後才能播放。這不同於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人電台直接引進粵,閩方言劇,這在新加坡不可以。」
新加坡用了30年時間,讓所有的新加坡華人年輕人變成說英文的香蕉,在未來的30年,新加坡正在積極抱向中國大陸大腿。
在雅培奶粉總部工作的蔡哥,談中國人奶粉市場
蔡哥這兩天帶我去了解了新加坡租屋和公務員制度。
我和蔡哥認識四年有餘,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之前在吉隆坡國民大學讀完本科,到美國深造攻讀營養學,在美企雅培嬰幼兒奶粉公司實驗室工作,開發研製嬰幼兒奶粉配方,圖為他指的那罐為他研製的配方。
雅培的亞洲區總部在新加坡,市場輻射中國大陸,蔡哥跟我講了一些中國奶粉市場的情況,其實他們公司有在中國大陸嘉興設廠,但是印上made in china的奶粉滯銷率很高。而他們雅培公司同樣的產品直接銷向中國大陸,不如他們倒貨到澳洲。中國人在澳洲買著在中國同樣的商品,卻更暢銷。似乎國人更加相信境外生產的奶粉。這個現象值得深思,雖然我們經濟體量上已經是個龐然大物,但是內核(法律,科技,國民整體素質)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
見到我的高中女同學,和她聊新加坡女性,「她們會更愛你褲子里鼓鼓的皮夾」
說一說新加坡女性。
今天去見了我的高中女同學,她在新加坡大學畢業以後,就留在新加坡就業,如今已經定居,等於說是新新加坡人。
其實我和她並高中不算熟悉,只是我同學的同學有我微信,所以順便跟她打了聲招呼,沒想到她熱情的說要跟我見一面。我這次在新加坡待得時間並不長久,對新加坡女性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入境當天熱情幫助我的兩個華人女孩。今天我和她探討起新加坡女性話題,因為我專註於研究女性25年,對各國女權權利地位差異比較感興趣。
說到新加坡女性,我同學的觀點是,新加坡女性自出生之後,父母會把她們培養成一切都是應得的,所以新加坡女性地位是非常高的。這讓我深刻感悟到華人對待傳統文化順應世界之流之快,遠遠超過保守的日韓。
由於新加坡男性每年都有一次體檢測量,超過體重的所有男性公民都要被迫參加一項減脂訓練(這就是城市國家的好處,好管理),所以你在新加坡能看到很多肥胖的女性,但是看不到肥胖的男性新加坡人。
大多新加坡男性都有強健的體魄,結實的身板。此時我問了問我的同學:「你覺得新加坡女性愛新加坡男人強健的身體?還是更愛像我這樣雖然身體鬆鬆垮垮,但是有著一個強健的大腦?」
女同學看了看我的頭,又盯著我的下體看了一會兒,說:「新加坡女性會更愛你褲子里鼓鼓的皮夾,因為新加坡女孩會非常現實。」
新加坡的印尼華裔,一個巨富群體
說說一個新加坡群體——印尼華裔。
李家為了維持新加坡華裔人口比例(70%以上華裔)近幾十年來,主要吸引了馬來西亞華人,中國大陸華人,以及印尼華人為主的新移民。
其中印尼華裔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同於馬來西亞華人和大陸移民(當然,趙薇,李連杰,鞏俐是特例)在這主要為工薪階層,在新加坡口中的「印尼華裔」,是一個巨富群體。他們住著新加坡海邊的大宅子,出入於新加坡最高檔的消費場所。
為何新加坡的印尼華裔被傳為巨富? 印尼華裔移入新加坡,1998年之前也有少量流入新加坡,但是1998年這一年是印尼華裔移入高峰。甚至奉行實用主義的新加坡,發了一次「國難財」,趁機深在險境的印尼華人收取高額的類似「移民稅」。(所以說,實用主義有利有弊,有時候看似無情,冷若冰霜)
新加坡人口中的印尼華裔,多位大企業,大公司,大老闆,總之一個「大」字。這得益於印尼這個國家龐大的人口基數2.5億,撐起的龐大市場,才能讓印尼華裔成就「大生意」。印尼2.5億人口中500萬到2000萬為華裔(為何數字區間這麼大?因為大量華裔已改為印尼名,所以難以做出準確統計),預估印尼華裔佔印尼總人口的5%。
我在新加坡遇到一個印尼華裔,他的親戚依舊在印尼,擁有龐大公司以及私產,更誇張的是他的親戚僱用了30多印尼人的「僱傭兵」當作自己家族的安保,印尼華裔的富裕程度令人髮指。
他更正了我對印尼華裔的偏見,他說,外界認為印尼華人控制了印尼經濟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印尼有大量的國有企業規模也很大。印尼華裔佔印尼財富不到50%。
推薦閱讀:
※美籍華裔畫家An.He油畫作品欣賞(2)
※駱家輝任命獲參院批准 成為美國首位華裔駐華大使
※長久被視作政治冷感的華裔,怎樣在美國社會集體發聲?
※這位最美的、華裔也曾是女總理,現人間蒸發,去向成謎
※為了打破亞裔刻板印象,雜誌Banana拍攝了兩位東方施虐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