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A B C D2.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中樞是( )A.語言中樞B.身體感覺中樞C.軀體運動中樞D.A項、B項和C項3.切除某動物的垂體後,血液中( )A.生長激素增加,甲狀腺激素也增加B.生長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增加C.生長激素增加,甲狀腺激素減少D.生長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也減少4.一個人的手掌觸到裸露的電線(110V)會立即反射性地緊握電線,被解救後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對這兩個反射的正確敘述是( )A.兩個反射中樞都在脊髓B.兩個反射中樞都在大腦C.前一個反射中樞在脊髓,後一個反射中樞在大腦D.前一個反射中樞在大腦,後一個反射中樞在脊髓5.關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不正確的是( )A.均使感染者發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後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體後均能引發特異性免疫反應D.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6.遇海難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減少C.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減少7.現有一幼鼠,先天無胸腺,此鼠的免疫狀況是( )A.有全部的細胞免疫能力B.喪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體液免疫能力D.保留部分體液免疫能力8.關於效應B細胞產生途徑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A.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分化而成B.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B細胞分化而成C.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記憶細胞分化而成9.某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生相應的( )A.漿細胞B.記憶細胞 C.過敏反應 D.免疫反應10.病毒侵入人體後,血液中會出現相應的抗體。抗體的基本組成單位及合成抗體最初的細胞器分別是( )A.氨基酸和核糖體B.氨基酸和高爾基體C.核苷酸和核糖體D.核苷酸和高爾基體11.結核桿菌感染人體並侵入細胞後會引起結核病,體內接觸該靶細胞並導致其裂解的免疫細胞是( )A.漿細胞B.T淋巴細胞C.B淋巴細胞D.效應T細胞12.乙肝疫苗的接種需在一定時期內間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機體積累更多數量的疫苗B.使機體產生更多種類的淋巴細胞C.使機體產生更多數量的抗體和淋巴細胞D.使機體產生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13.下列關於動物機體神經遞質和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遞質和激素髮揮作用後均失去活性B. 有些神經細胞可以分泌激素C. 神經細胞釋放的乙醯膽鹼需經血液運輸發揮作用D. 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過血液運輸作用於靶細胞14.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有人建議接種人流感疫苗。接種人流感疫苗能夠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條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機理C.抗原決定簇D.傳播途徑15.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並大量繁殖,下列關於該菌的細胞呼吸類型和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的免疫途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B.無氧呼吸和細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細胞免疫二、非選擇題1.兩個神經細胞之間有一個大約20~50nm的間隙,它們之間通過「突觸」連接,下圖表示一種脊椎動物普遍具有的化學突觸及神經傳導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突觸間隙的存在,使神經信號傳導只有在某些化學物質即神經遞質(如乙醯膽鹼)參與下,才能完成。神經遞質由A細胞合成經過(細胞器)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囊泡,後者再與融合,而將神經遞質釋放進入突觸間隙。(2)突觸後膜上「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的反應。膜上「受體」的化學本質最可能是。(3)乙醯膽鹼在發揮作用後,很快被膽鹼脂酶所破壞。研究發現某些有機殺蟲劑能抑制膽鹼脂酶的活性,使乙醯膽鹼不被破壞,結果,動物常處于震顫、痙攣之中,直至最後死亡。2.環境激素是指由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而排放到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化學物質。為研究環境激素H對小鼠產生精子數的影響,用玉米油和環境激素H分別處理對照組和實驗組雄性小鼠(每千克體重注射12.5 mL,每天1次,連續21天,n=20)。實驗結束後,對每隻小鼠產生的精子計數。實驗內容及結果見下表。對照組實驗組12注射物玉米油H(濃度100 mg/L)H(濃度200 mg/L)精子數均值(×107個)7.135.094.35請分析並回答:(1)表中數據顯示,環境激素H濃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數。(2)小鼠腦中的調節釋放的相關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並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細胞(2n)經發育來的。(3)正常雄鼠體內性激素濃度偏高會抑制腦中相關激素的釋放,該調節方式稱為。(4)有的環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體缺失,這是精子DNA分子發生和DNA片段所致。(5)環境激素可沿著傳遞進入人體,被靶接受後干擾精子生成,從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3.春天日照逐漸延長時,鳥類大多進入繁殖季節。調節鳥類繁殖活動的圖解如下。請回答:
(1)鳥類的繁殖活動是通過機體的和兩種調節方式完成的。機體中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的細胞位於(下丘腦、垂體、性腺)。(2)上面圖解中的A、B、C分別代表由下丘腦、垂體和性腺分泌的物質,則它們分別是、和。C進入血液後,通過作用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據圖判斷,若要驗證B的生理作用,(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鳥作為實驗動物,其原因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解析:神經在靜息狀態下存在靜息電位(膜外正電位,膜內負電位)。當神經纖維某一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形成動作電位(膜外負電位,膜內正電位),進而產生局部電流,沿著神經纖維傳導。興奮沿神經纖維傳導時,具有雙向傳導、絕緣傳導、不衰減傳導等特點。2.D解析:當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時,參與此過程的高級中樞是語言中樞、身體感覺中樞和軀體運動中樞。3.D解析:切除某動物的垂體後,血液中生長激素減少,甲狀腺激素也減少。4.C解析:一個人的手掌觸到裸露的電線(110V)會立即反射性地緊握電線,是非條件反射,反射中樞在脊髓。被解救後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是一種高級反射行為,是後天學到的,所以它的反射中樞在大腦。5.A解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均使感染者發燒,但不能因此而確定兩者抗原相同。感染不同的人後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感染正常人體後均能引發特異性免疫反應。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6.A解析:遇海難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7.D解析:現有一幼鼠,先天無胸腺,此鼠的免疫狀況是保留部分體液免疫能力。因為胸腺產生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和部分體液免疫。8.B解析: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分化而成效應B細胞,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促進B細胞分化而成效應B細胞,抗原刺激記憶細胞分化而成效應B細胞。9.C解析: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發生的反應。某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生相應的過敏反應。10.A解析:病毒侵入人體後,血液中會出現相應的抗體。抗體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合成抗體最初的細胞器是核糖體。11.D解析: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能夠和靶細胞結合併能使靶細胞裂解死亡的細胞為效應T細胞。12.C解析:疫苗的接種是特異性免疫,接種疫苗後,機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淋巴細胞),當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淋巴細胞),但記憶細胞(淋巴細胞)的種類是不變的,效應B細胞會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接種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間隔注射三次,就是為了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淋巴細胞),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能力,答案為C。13.C解析:遞質和激素髮揮作用後均失去活性,被酶分解。下丘腦的有些神經細胞可以分泌激素。神經細胞釋放的乙醯膽鹼不需經血液運輸,只要通過突觸間隙,傳到突觸後膜上發揮作用。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過血液運輸作用於靶細胞。14.C解析:接種人流感疫苗能夠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條件之一:接種人流感疫苗後,能產生抗甲型H1N1病毒的抗體。只有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決定簇才能實現此條件。15.B解析: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後大量繁殖,所以其代謝類型應為無氧呼吸;由於該細菌已經侵入細胞,所以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細胞免疫途徑。二、非選擇題1.(1)高爾基體突觸前膜(2)糖蛋白(3)神經系統失去控制2.(1)減少(2)下丘腦 垂體 精原 減數分裂(3)負反饋(4)斷裂 丟失(5)食物鏈 細胞3.(1)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下丘腦(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饋(3)不能 鳥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無法驗證該激素的生理作用
推薦閱讀:
※優弗:留美如何做有意義的背景活動?
※2月PMI略升 中國製造業活動仍疲弱
※馬效智:慎重界定「非法宗教活動」——以穆斯林宗教活動為例
※怎麼看待《cf》活動送這麼多東西?
※張曼玉高貴黑裙亮相活動 談邵逸夫仙逝:他很溫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