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醫學堂丨董奉生平

董奉(公元220-280年),字君異,候官(今福建長樂) 人。魏晉時期著名仙人,民間神醫,民間道醫代表人物。少時治醫學,民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邵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信奉道教,自幼天資聰穎,他勤奮好學,遍訪醫藥名家,並集名家之長,匯創董家一派。他醫術精湛,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每見其效。據《真仙道鑒》載:「奉有道述,初在南中。交州刺史杜燮病死三日。奉以三丸藥納燮口中,令其舉首面播之。有傾蘇,半日能起坐,後四日乃能語。」此故事足見董奉醫術高超神奇。交州刺史吳士燮病危,延董奉診治,以三丸藥納之口中,以水滋之,並使人捧、搖其頭,經搶救而愈。董氏醫德高尚,對所治癒病人輕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圍種植杏樹,以示報答。日久蔚然成林,董氏每於杏熟時於樹下作一草倉,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奉以所得之谷賑濟貧窮,後世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譽醫術高尚的醫學家,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北宋黃庭堅《董隱子傳》謂董奉「狂而不悖」,又「面有孺子色」、「人以世俗重利要之,其不滿一笑也」。文章讚美了董奉的宗教情懷和高尚醫德。明代詩人李時勉《杏林》詩云:「花近葯欄春雨霽,明浮徑輕午風清。岩前虎卧雲常滿,樹底人來鳥不驚。」詩歌描繪了杏林仙境的獨特風光和超然感受,再現了杏林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人之間信任互助的美好情景。

董奉一生道骨仙風,他善於攝生,晉永嘉年間高壽而終。他活了119 歲(一說「奉在人間三百餘年乃去」).羽化的時候顏容如同三十歲一樣。董奉得道登仙后被骨帝賜名為「升元其人」,葬於廬山南麓。後人為紀念他,在廬山上建有董奉館,在杏林故址處建有董真人壇(又稱杏壇,星子民間多稱昭仙壇)。至今,在長樂有一座山就被稱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則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為紀念董奉。

董奉與杏林的故事是中國道文化和醫文化交融的典範,董奉是道醫的傑出代表。

他的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感召了後世無數的良醫賢士。董奉寶貴的精神品質和精湛的醫術,永遠是後人崇敬和學習的榜樣。

推薦閱讀:

心肌炎會有什麼癥狀?
臍帶繞頸到底有多危險?
身體出現這10個癥狀,說明你有很嚴重的肝病!趕緊去看看?
經方知多少? | 各家經方 - 經方醫學論壇(黃煌經方沙龍)
因為間質性肺炎:揮淚告別「神葯」樂伐替尼

TAG:醫學 | 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