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細膩的水流和緩地流過腳板——楠溪江漂流,真是美妙的感覺

作者,鄒漢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遠方,光線飛去》、《在光線上奔跑》;散文集《江南詞典》、《少年游》;文史集《桐鄉影記:宋元以來人文的淵藪》、《名物小識》、《嘉禾叢譚》等7種。本文選自他的《看山看水到永嘉——楠溪江紀略》

楠溪江漂流,在我這是第二次。我記得二十多年前,林斤瀾老領著汪曾祺等一幫同好來永嘉大飽真山水的眼福,就有這漂流。而且那次,汪老的記錄是漂了三個多小時,真正令人羨煞。記得我第一次來,漂到最後,終於耐不住碧青青溪水的誘惑,便撲通一聲跳到了清澈無比的激流里。所以,那次漂流的最後一段水,我實際上是與水融為一體後游完的。

這次照例是坐竹筏,但我脫了鞋子,放出一雙久在樊籠里的大腳,讓細膩的水流和緩地流過腳板——這實在是太過於美妙的感覺。

竹筏高翹著一頭,在船老大的把持下,順水而下。有時遇到激流,噗噗有聲,潔白的水滴珠玉般地從筏子的縫隙里跳將出來,挨到你身上。須知,單個的小水珠總歸是調皮的,不像抱成巨大的一條怒江,肆意橫行,令人恐懼。

上二圖:滕宏鷗

這是一段絕美的水程,也是一段絕美的山路。流水山轉。山是眉峰皺,水是眼波橫,兩者同為美人的臉部特寫。兩岸的山峰都不高,山體平緩舒展,如伸開邀約的一個長長的懷抱。楠溪江多灘涂,此處容我移用汪曾祺老的文字。汪老的感覺自非一般,他寫楠溪江:「灘林很美,但很謙虛,但將一片綠,迎送往來人,甘心作為楠溪江的陪襯,絕不突出自己。似乎總在對人說:『別看我,看江!』」

不僅看江,還要將身體的一小部分浸淫在江中,似乎那才對得起這條江的清澈和盛情。我一邊與江水親近,一邊幾乎要吟唱出聲來:楠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

除了看江看山,當然也要看一看古村落。嶼北、蒼坡、芙蓉這些古村落,如今很像楠溪江伸開長長手臂擺放著的一隻只青花小碗。精緻,婉約,也很容易碎裂。那青花小碗上面的花紋,如同今人喟嘆的永嘉文化。中國的瓷器,世界第一,實用而兼具審美,但也很容易碎。因此,它們需要格外地加以珍藏和保護。當它們逼人的美麗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時候,遵循小心輕放的原則,總是沒有錯的。珍貴楠溪江,應作如是觀。

攝影:胡冠榮

山水,是大自然的骨肉。它們是連為一體的。三百五十年前,我的鄉先輩、有清一代文宗朱彝尊(竹垞)避難永嘉,尋山問水,寫下「我欲看山到永嘉」的詩句。竹垞被稱為謝靈運後最重要的永嘉山水知己。他的《永嘉雜詩二十首》,我一路讀來,至為親切。竹垞是領略了楠溪水美的大詩人。《永嘉縣誌》「楠溪」條目下,附有朱彝尊的《雨渡永嘉夜入楠溪》詩,可以一證。

攝影:葉新人

竹垞說,我欲看山到永嘉;我說,看水還是要來永嘉的。看山而不見水,一定少了美目顧盼的靈性。何況我看到的這段水,好像仍舊是從謝太守的山水詩、金風亭長(朱彝尊號)的雜詩中剴切而細膩地流出來。

| 楠 | 溪 | 江 |

楠溪江風景旅遊區管委會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號:yjnxj01


推薦閱讀:

TAG:感覺 | 漂流 | 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