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襲人(56個民族服飾完整版) - 德珍畫集

畫家德珍是一位在新世代插畫藝術中傾力繪製中國仕女圖的優秀畫家,用她細緻華麗的筆鋒,綜合水墨渲染等等技法,佐以CG科技繪圖軟體,讓傳統技法與高科技合而為一,勾勒著她對中華五千年文化歷史與民族特色的極致鍾愛,突破了傳統繪製方式,華美的構圖與繁複的衣著飾品,讓海內外的讀者觀畫後皆為之驚艷。 《東風襲人》是【東方絢華大系的特集】,承襲她一貫精緻絕倫的風格外,傾心費力繪製了何其瑰麗的中國56個民族採風,這56幅作品,更突顯出德珍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執愛與摯誠……關於德珍:

真名:江慶儀,插畫界的才女,唯美浪漫的畫風,風靡不少年輕男女。其作品不勝枚舉,凡兒童插畫、小說封面、月曆、國家戲劇類海報、電玩軟體人物、喜餅盒,皆可見德珍不凡的繪圖功力。德珍名來(自述):因同時繪製風格截然不同的畫作,因此這兩個名字就用以區分畫作的性質,相互不干擾。而為何取德珍之名,也有個念想在,因與一些淵源有緣,我極鍾愛一段過往,德珍之名是為紀念清德宗(光緒)皇帝和恪順皇貴妃(珍妃),那是銘心的雲煙往事.....。籍貫:台灣省台北市生日:1974.4.14卒於:2012.4.11星座:牡羊座血型:O型學歷:現於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攻讀碩士。 德珍於2012年4月11日凌晨於工作中離世,得年38歲。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都在書桌前伏案創作。提到德珍這個名字,幾乎與東方畫上等號。以細緻瑰麗畫風著稱的德珍,至今已經發表過無數的作品、畫冊和繪本。她的畫作富有東方特有的神秘與色彩,畫中人物,是東方美人的繾綣柔情和歷史英雄的山河氣概。德珍以極盡的柔美浪漫畫風再現古代帝王將相、詩人詞人的面目,藉由她的畫作,我們得以穿越歷史的洪流,再一次愛上東方的文化。也因此,使她贏得東方畫姬之名。德珍的堅持:【中國風,是世界風潮的主流;是藝術界的王道。】 2012年4月16日,漫畫策展人夏曉雲表示,台灣插畫界在1990年代曾有一波東方仕女風潮,德珍是帶動這波風潮的插畫家。其畫風以細緻瑰麗畫風著稱,富有東方特有的神秘與色彩,故被譽為東方畫姬。至今已經發表過無數的作品、畫冊和繪本。 提到『德珍』這個名字,幾乎是與『東方』畫上等號。以細緻瑰麗畫風著稱的德珍,至今已經發表過無數的作品、畫冊和繪本。她的畫作富有東方特有的神秘與色彩,畫中人物,是東方美人的繾綣柔情和歷史英雄的山河氣蓋。德珍以極盡的柔美浪漫畫風再現古代帝王將相、詩人詞人的面目,藉由她的畫作,我們得以穿越歷史的洪流,再一次愛上東方的文化。也因此,使她贏得『東方畫姬』之名。其個人作品集包括:《花雕月曆》(東販出版)筆記故事書《問花》(漢藝色研出版)《花雕繪卷》畫集、《艷歌行》畫集、《敦煌藏奇—供養人》畫集、《千年唐姬》繪本故事書、《璀燦》畫冊、《英雄美人》畫集(以上為萬盛出版)《德珍中國塔羅牌》、《東方絢華大系之一 清風拂面》、《紅顏如玉 十年珍藏精選畫集》、《羅曼史 十年珍藏精選畫集》、《霓裳》、《東方絢華大系之二 白銀似雪》、《德珍CG彩繪教室》、《東方絢華大系之三 漢妝瀲灧》、《御香縹緲》繪本故事、《紅樓金釵》、《東方絢華大系之四 東風襲人》、《衣香鬢影》、《東方絢華大系之五 大漠矜貴》(以上為尖端出版)。封面圖:

—— 56個民族 ——01、漢族(hàn zú)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傳說炎帝(或神農氏)和黃帝(或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別稱「漢人」、「華人」, 「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20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說等也著稱於世。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4.5%。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漢族之內因基因、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包括傣族、南亞語系及苗瑤語族的原住民混居。這歷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但期間也有被異族統治的歷史,譬如西晉亡於匈奴人建立的趙漢,北宋亡於女真人建立的金,南宋亡於蒙古人建立的元,南明、明鄭亡於滿洲人建立的清。最後滿洲人政權被推翻於以漢族為主體的在1911年10月10日建立的中華民國,同時漢族也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力量。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而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承了當時中原漢人的文化傳統,比如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迹。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信教。中國傳統上為以祖先信仰為主,並且具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傳統和特點,同時存在其它多種宗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官方奉行無神論,其後曾經發動過文化大革命對各種宗教造成破壞,直到改革開放後才開始轉變。漢族宗教文化,有「儒道釋」三教之說;一般的中國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礎上,都受到儒、道、釋三教思想的影響,稱之為中國民間信仰。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制度,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在服飾上,漢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也因此逐漸消亡。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漢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是其改良服飾。由於漢服的消亡,清朝時期長袍等開始在漢人中傳播,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多興西式服裝。但隨著進入了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再次穿起了漢服,而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服的運動,通常稱為「漢服運動」。02、壯族(zhuàng zú)

壯族(舊稱僮(zhuàng)族,壯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粵、滇、黔、湘等地。壯族是嶺南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先秦時期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百越部族中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壯族先人在中國古代曾先後稱為僚、俚、溪峒、烏滸等。宋代始稱「僚」、「撞」、「僮」、「仲」,明清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寫作「撞」,是壯語Cuengh的音譯。1949年後改「撞」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壯」。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西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央視第七頻道播出12集壯族文化紀錄片《麗哉勐僚》,從各個領域全面地解讀了壯族文化。壯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南方,範圍東起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布區,共有1520.71萬人,占壯族總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於南寧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來賓市、貴港市、防城港市等地,全區均有分布。分布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萬人,散居在雲南其他地區的有12.9萬人;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有4.2萬人,另有4000餘人居住在與連山毗鄰的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有1.6萬人;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有5000餘人。壯族居住地基本上連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當一部分和漢、瑤、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雜居。壯族是跨境民族,除中國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與中國相鄰的地區。根據在越南居住時間的不同,識別為岱依族和儂族,統稱為岱儂族(Tày-Nùng),語言為岱儂語,文化、習俗、語言與中國境內壯族基本相同。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相邀。越南共有54個民族,其中岱儂族人口總共270萬(2013年),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隨著中越壯族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和深入,諸如天琴(壯文:den,越南文:then)等民族藝術形式逐漸在兩國發揚光大。另外還有境外泰國的泰族與壯族同源異流是同根生民族,詳情請閱書籍《同根生的民族》。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最早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在今南寧市範圍,發掘出了駱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處貝丘遺址,從中出土了一萬年前原始石磨盤、石杵、石磨棒等稻穀的脫殼工具,其中南寧市亭子圩遺址出土的這類工具,經C14測定為11000年。年代僅次於湖南道縣。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別緻,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產,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掛、檯布、坐墊、沙發布、窗帘等。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產的壯錦,暢銷國內外。壯語與貴州的布依語、海南的臨高話、越南的岱依語和儂語基本相似大同小異,主要分布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語國際上普遍劃分屬澳台語系或台-卡岱語系,國內一般劃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方言下有大約20多種次方言(土語)。1955年,黨和人民政府根據拉丁字母創製表音壯文,20世紀80年代,完成《壯文方案》修訂工作,使壯文進一步通用化,壯文再次進入各級各類學校。隨著經濟發展各地交流增多,漢語使用頻率增加,短短几十年時間壯語在城市地區逐漸衰退,二000年後壯語保留較完好的縣城、街鎮等區域也受到極大衝擊,保護傳承壯語已刻不容緩,已成為壯族有志青年的共識與責任。壯族服飾簡稱「壯服」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建立了寺廟。1858年以後,天主教傳入,1862年基督教教傳入,但都未傳開。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近現代以來,部分壯族地區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傳入。壯族本民族宗教則以摩教(mo)(壯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此外,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壯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也有壯族知識分子創作的書面文學。其中口頭文學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故事、民歌、戲劇及說唱文學等等。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壯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歡」、「西」、「加」、「比」、「掄」等不同稱謂。壯族人定期還舉行唱山歌會「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03、滿族(mǎn zú)

滿族,舊稱滿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支系。主要分布於東北地區,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台灣及北京等共34個省區均有廣泛的人口分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大陸滿族人口數量約為1041.0585萬,台灣地區約1.2萬,居全國少數民族總人口第三,佔全國總人口的0.77%。滿族歷史悠久,據推測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國。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 1644年滿洲人入主中原,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國日後版圖的基礎。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使用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17世紀中葉,滿漢長期雜居後,普遍開始慣用漢文,多已掌握漢語文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熟練運用滿語之人開始不斷下降。如今現大都轉用漢語和漢字。在當地政府的扶助之下,滿語教學開始進入各地滿族中小學的正式課堂。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04、回族(huí zú)

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回族的通用語為華語,第二語言為阿拉伯語,在回族群內部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通曉並使用當地民族的語言,在日常語言表達上,大量使用語氣詞和帶有感情色彩的嘆詞等。城市回族通用漢語。回族有三大節日:開齋節(大爾迪)、宰牲節(小爾迪)、聖紀節,所有節日都與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著密切的聯繫。05、苗族(miáo zú)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06、維吾爾族(wéi wú ěr zú)

維吾爾族總人口達987萬人(2009年),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共計941.3796萬人(2006年),約佔新疆總人口的46%。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此外還擅長園林藝術。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根據史籍記載,維吾爾族原是公元3世紀游牧於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的游牧民族。由於受部落間戰爭的影響,各個部落的分支逐漸遷徙西域(今新疆)。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紇」,788年以前寫作「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等。還有人認為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烏揭」,甚至遠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民族。先後曾被譯為「韋紇」、「烏紇」、「袁紇」、「回紇」、「回鶻」、「畏兀兒」,以後才改為「維吾爾」,沿襲至今,是「團結」、「聯合」之意。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烏魯木齊、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開封、鄭州等地。維吾爾族也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07、土家族(tǔ jiā zú)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連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區。根據2015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土家族人口數量約為8,353,912人,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僅次於壯族、回族、滿族、維族、苗族、彝族。土家族人自稱為"Bifzivkar"(漢語諧音「畢茲卡」)。「土家族」是漢族對「畢茲卡」的稱呼。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重慶市渝東南,貴州省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南支土家族(僅分布於湖南省湘西州瀘溪縣境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現只有瀘溪的九百餘人使用。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製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08、彝族(yí zú)

彝族,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根據《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書記載,彝族自稱「尼」,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的雲、貴、川三省,總人口約900多萬,中國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越南、寮國、緬甸等國還有近百萬人口。彝文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學術界爭論較大,彝族學者認為,古彝文的歷史可以追朔到7000年以上,另有學者發現,古彝文與三星堆文字有許多類似,具體情況還有待深究。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祖、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尼頗等自稱。上述自稱中,諾蘇、聶蘇、納蘇、聶祖在彝語中本義完全相同,因方言差異用漢字表音寫出時不同。諾蘇是彝族當中最大一支(其自稱簡稱也通用「尼」、「諾」),主要分布在四川涼山地區。各地彝族方言間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同或相似辭彙,有相同或相似的語法結構,普遍都存在宗教儀式主持者「畢摩」,有共同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09、蒙古族(měng gǔ zú)

蒙古族(西里爾蒙文:Монгол ?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一詞是「忙豁勒」的音變,最早見於唐代,即新﹑舊《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後來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許多同音譯名。「蒙古」的漢文譯寫始見於元代文獻。「蒙古」意為「永恆之火」。在古代蒙古語中,「蒙古」這個詞是「質樸」的意思。也有人認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10、藏族(zàng zú)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此外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也有分布。拉薩是680萬藏族人心中的聖地。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為漢語稱謂,自稱「番」,(藏語音為「博巴」)。藏語對居住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為「堆巴」,後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稱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稱為「安多哇」。「巴」、「哇」藏語意為「人」。藏族他稱亦很多:唐宋時稱「吐蕃」,元代稱「吐蕃」、「西蕃」,明清時期稱「西蕃」、「圖伯特」、「唐古特」、「藏蕃」、「藏人」等。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三種方言。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族人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文化遺產。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藥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11、布依族(bù yī zú)

布依族,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萬餘人。現位居全國56個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貴州省的布依族人口佔了全國布依族總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主要聚居在省內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順地區的黃果樹大瀑布所在地——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在貴陽市也分布著10餘萬布依族,六盤水的盤縣、六枝以及畢節地區織金縣也有布依族聚居,省外的布依族散居於雲南、四川、越南北部等地。布依語屬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20世紀50年代在政府的幫助下創製了拉丁布依文。布依族以農業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開始種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稱。布依族由古代獠人演變而來,唐代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籍中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民國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正式統一用本民族共同自稱「布依Buxqyaix」為族名。12、侗族(dòng zú)

侗族(侗語作 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居住。侗族人口總數約為296萬人(2000年),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為287萬人。侗族的自稱最早見於宋代的史籍,用反切的方法記為「仡伶」或「仡覽」。《宋史·西南溪洞諸蠻》載:「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楊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吳自由」。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在辰、沅、靖州之地,有仡伶、仡覽」。辰、沅、靖州之地就是今天的新晃、芷江、玉屏、天柱、三穗、靖縣、會同一帶,正是侗族聚居區的中心地帶。這證明侗族先民居住該地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唐代就已成為單一民族載於史冊。明清以來,侗族被稱為「僚人」、「侗僚」、「峒人」、「洞蠻」、「峒苗」或「夷人」。民國時期稱為「侗家」,新中國成立以後稱為侗族。侗族(dòng zú)(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幾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數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萬多名說北侗族話的人生活在中國南部貴州省和湖南省交界處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縣和貴州省的天柱、錦屏、黎平等地。對於侗族的歷史來源,已無從考證。侗族現在居住的這個地方,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商於地,秦時屬於黔中郡和桂林郡,漢代屬於武陵郡和鬱林郡。魏晉南北朝至隋代被稱為「五溪之地」,唐宋時期被稱為「溪峒」。從古至今,這個地方歷代以來都是少數民族活動的地區。從歷代的文獻看,春秋到秦漢,在這裡活動的有「黔中蠻」、「武陵蠻」;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這裡的少數民族被侮稱為「五溪蠻」,唐宋時又被侮稱為「溪峒州蠻」。古代的越人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其內部分為若干個支系,這個族群到了南北朝時期都被稱為「僚」。到唐宋時期,僚人進一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宋人朱熹《記「三苗」》中說:「頃在湖南時,見說溪峒蠻徭略有四種: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捷者曰苗。」這裡出現的「伶」,就是前面宋史和陸遊著述中提到的「仡伶」和「仡覽」。到了明代,儘管侗族已從僚人當中分離出來,但還有人把侗族稱為「僚」。如明末鄺露在所著《赤雅》中說:「侗亦僚類」。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則說:「峒僚者,嶺表溪峒之民,古稱山越,唐宋以來,開拓浸廣。」從而把侗、僚、越幾種稱呼串連起來。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樹、巨石、水井、橋樑均屬崇拜對象。以女性神「薩歲」(意為創立村寨的始祖母)為至高無上之神,每個村寨都建立「薩歲廟」。以雞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測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漢族影響,還信漢族的一些神。相信靈魂不死。佛教也有流傳,有庵堂寺廟,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傳入,但信奉者也不多。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語支,分南、北部兩種方言。由於與漢族長期接觸,大多數侗族群眾都能兼說漢語,通用漢文。過去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均使用漢字,1958年黨和政府曾幫助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侗文。鼓樓、風雨橋是侗家建築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長石木建築,鼓樓、風雨橋是其建築藝術的結晶。鼓樓為木質結構,以榫頭穿合,不用鐵釘。有三、五層以至十五層,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飛閣重檐,形如寶塔,巍峨壯觀,是族姓或村寨標誌,也是公眾集會的議事場所。風雨橋是石墩木橋,長廊橋道,橋亭重瓴聯閣,雄偉壯麗,以三江縣的程陽橋最負盛名,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13、瑤族(yáo zú)

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之一,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瑤族是盤瓠和妻子三公主(漢族)的後裔,三公主為帝嚳之女,故盤瓠是黃帝(漢族祖先)的孫女婿。新石器時代擅長製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瑤族先民稱為窯民;發展為旋轉搖動制坯,窯民改稱搖民;瑤族先民四大姓之一雷氏,源於發明養蠶繅絲的黃帝之妃方雷氏,故瑤民善養蠶,又衍生出繇民一稱;後蚩尤(中華早期文明傑出貢獻者)率三苗和搖民歷經夏、商、周征伐,部分成勞役,稱之為徭」或傜役;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稱;現統稱瑤族。瑤族自稱「勉」、「金門」、「布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因生產方式、居住、服飾和經濟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有「茶山瑤」、「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勾藍瑤」、「清溪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別稱。因不斷遷徙,足跡越過國境,延伸到亞、歐、美、澳等各大洲,成世界性的民族。瑤族主體在中國,人口超過5萬還有美國、泰國、越南。2015年中國瑤族人口為285.3萬:廣西171萬,湖南70.5萬,廣東20.3萬,雲南19萬,貴州4.4萬,江西數百人。廣西有7個瑤族自治縣和48個瑤族鄉國土總面積約為2.93萬平方公里約佔廣西國土總面積13%,湖南永州江永縣瑤族人口佔比63.2%為全國瑤族人口佔比最高縣;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人口34萬,為全國之最,被譽為神州瑤都。住地廣闊:東起江西全南,西至雲南勐臘,南達廣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廣義瑤族:包括瑤族和畲族,都有盤王圖騰及盤、藍、雷、鍾四大姓,相同,一些語詞相同,而且自古來畲族也自稱山瑤、瑤家、瑤人等。瑤族的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語言。現在已通用漢語,部分人兼通相鄰少數民族語言。瑤族民風淳樸且彪悍,瑤族人的長壽、美容與醫術有極高造詣水準。瑤族居民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肴有黃豆、眉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腌製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肴。桂北地區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葉煎湯,佐以生薑、辣椒、食鹽調味,趁勢沖泡炒米、炒豆、米花之類同飲,具有特殊的風味。瑤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牆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棟三間,中為廳堂,兩側房前部為爐灶或火塘,後部為卧室,屋前屋後,分設洗澡棚或豬牛欄。瑤族人喜愛吃腌制食品。「鳥酢」,是瑤族獨具風味的著名食品,用鳥肉腌制而成。將捕獲的鳥去毛洗凈、晾乾,拌以米粉及食鹽,放入一個小口瓦壇內,用芭蕉葉封住壇口,數日後即可取食。瑤家人常用「鳥酢」來招待貴客。有時,還用這種方法腌制豬、牛、羊肉等。瑤族人也喜歡吃蟲蛹,常吃的有松樹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瑤族人還喜歡利用山區特色自己加工製作蔗糖、紅薯糖、蜂糖等。瑤族人大都喜歡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紅薯等自釀,每天常喝2、3次。雲南瑤族喜用醪糟泡製水酒飲用,外出時,常用竹筒盛放飲時對水。瑤族音樂、舞蹈與其民間歌謠一樣,起源於勞動與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長鼓舞、銅鼓舞,系祭祀盤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間盛行的舞蹈還有獅舞、草龍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師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數十種。《盤王歌》有24種曲牌,唱腔相當複雜。民間流傳的生產歌、酒歌,曲調平緩而喜悅;苦歌、哀歌曲調悲痛深沉;情歌歡快動人。瑤族的長鼓舞、銅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瑤族的工藝美術有印染、挑花、刺繡、織錦、竹編、雕刻、繪畫、打造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其中尤以蠟染、挑花出名。主要瑤族文學:《盤王牒卷》(又作《過山榜》)、《密洛陀》、《波努河》(現代小說)、《瑤源傳說》。14、朝鮮族(cháo xiǎn zú)

15、白族(bái zú)

16、哈尼族(hā ní zú)

17、哈薩克族(hā sà kè zú)

18、黎族(lí zú)

19、傣族(dǎi zú)

20、畲族(shē zú)

21、傈僳族(lì sù zú)

22、仡佬族(gē lǎo zú)

23、東鄉族(dōng xiāng zú)

24、高山族(gāo shān zú)

25、拉祜族(lā hù zú)

26、水族(shuǐ zú)

27、佤族(wǎ zú)

28、納西族(nà xī zú)

29、羌族(qiāng zú)

30、土族(tǔ zú)

31、仫佬族(mù lǎo zú)

32、錫伯族(xī bó zú)

33、柯爾克孜族(kē ěr kè zī zú)

34、達斡爾族(dá wò ěr zú)

達斡爾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鄂溫克族自治旗一帶;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遼寧省等地。達斡爾族居住地最早記載為討浯兒河(今洮兒河),明初遷往黑龍江以北;17世紀中葉因中俄邊疆戰事,清政府為鞏固後方,達斡爾族最初遷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貝加爾一帶。後因清政府徵調青壯年駐防東北和新疆邊境城鎮,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分布的狀況。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達斡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原文字已丟失,現使用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達斡爾族能征善戰,後金為入關鞏固後方,三征索倫,故有俗語「索倫騎射甲天下」。清朝內外戰爭均有達斡爾將領參與。抗日戰爭時期,為東北地區抗日做出傑出貢獻。達斡爾族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間音樂有山歌、對口唱和舞詞等多鐘形式。35、景頗族(jǐng pō zú)

36、毛南族(máo nán zú)

37、撒拉族(sā lā zú)

38、布朗族(bù lǎng zú)

39、塔吉克族(tǎ jí kè zú)

40、阿昌族(ā chāng zú)

41、普米族(pǔ mǐ zú)

42、鄂溫克族 (è wēn kè zú)

鄂溫克族(俄語:Эвенки,舊稱通古斯或索倫)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內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民族自稱,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鄂溫克民族的語言文化具有獨特性,屬阿爾泰語系之通古斯語族北語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溫克人多數使用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人是從游牧發展到定居的,從事畜牧業生產方式的人群。他們的傳統文化具有極大的豐富性,最為突出的是服飾文化知飲食文化。43、怒族(nù zú)

44、京族(jīng zú)

45、基諾族(jī nuò zú)

46、德昂族(dé áng zú)

47、保安族(bǎo ān zú)

48、俄羅斯族(é luó sī zú)

49、裕固族(yù gù zú)

50、烏孜別克族(wū zī bié kè zú)

51、門巴族(mén bā zú)

52、鄂倫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鄂倫春族是中國東北部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是狩獵民族,因此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特點。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使用鄂倫春語,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文字。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53、獨龍族(dú lóng zú)

54、塔塔爾族(tǎ tǎ ěr zú)

55、赫哲族(hè zhé zú)

56、珞巴族(luò bā zú)

封底圖:


推薦閱讀:

沖寒先已笑東風——《紅樓夢》詠梅詩賞析
獨上西樓,琵琶一曲東風破
東風浩蕩 春滿香江
同比增長10.9% 東風日產模式值得學習
Met Ball 2015 東風 壓倒 西風

TAG:民族 | 服飾 | 民族服飾 | 襲人 | 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