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靶向治療藥物誤區
王彥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寶山分院
近年來,靶向藥物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什麼是靶向藥物,它的療效如何,很多患者對它的認識仍舊比較模糊,並存在很多誤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認識一下腫瘤靶向藥物,消除幾個常見誤區。
所謂靶向治療藥物,是指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設計的治療藥物,其進入體內後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誤區一:靶向藥物可以取代傳統化療藥物「醫生,不是說現在治療腫瘤都用靶向藥物了嗎?你怎麼還給我化療?」結腸癌患者張大爺這樣問醫生,那是否用了靶向藥物就不用化療了呢?相信這也是很多患者心中的疑惑。
靶向藥物作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雖然它的出現給腫瘤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至今還沒有完全取代化療。化療作為傳統療法,主要是作用在細胞周期DNA的破壞或者DNA的合成等方面。而靶向藥物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靶」,這樣才會有療效,目前我們發現的靶點、靶標等只有寥寥幾個,但腫瘤的發生、發展是多靶點、多通道形成的,能否在個體患者身上找到合適的靶點,都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不能簡單的認為靶向藥物可以取代傳統化療藥物。例如在肺癌中,如果檢測的基因型合適,那麼易瑞沙、特羅凱等單一的靶向藥物治療就足矣,而消化道腫瘤當中,例如大腸癌、晚期結腸癌或是胃癌,目前還是化療和靶向治療聯合才具有臨床意義。
因此,是否選用靶向藥物,是否要聯合用藥,應當根據不同患者的自身條件,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這樣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誤區二:靶向藥物毒副作用小,不必擔心
「大夫,聽說現在有種葯吃了不掉頭髮又不會嘔吐,您趕緊給我用吧,多貴都不怕!」肺癌患者張女士的話其實也代表了很多患者的心聲,那事實真是這樣嗎?
雖然靶向治療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傳統化療藥物好、毒副作用較小,但是其不良反應也不容小覷。由於人體內有至少100條信號轉導通路,根據不同靶向藥物靶點的不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毒副作用。一般來說大多數激酶抑製劑都會引起血細胞減少症,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等,而大多數單抗類靶向藥物則會引起輸注反應、皮疹、頭疼、關節痛、高血壓等反應。並且各類靶向藥物的FDA黑框警告中也明確指出,具有肝毒性、結腸炎、胃腸道穿孔、血栓時間、心血管毒性等嚴重毒副作用,嚴重者甚至會致死。
因此,患者應該正確認識靶向藥物的毒副反應,雖然其較傳統化療藥物作用小,但也絕不簡單等同於普通感冒藥的毒副作用。
誤區三:靶向藥物療效神奇,藥到病除「醫生,這麼貴的葯,怎麼用了那麼長時間,我的腫瘤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長大了呢?」肺癌患者吳阿婆生氣的坐在醫生的診室內問醫生。
事實上,儘管大部分的腫瘤患者在採用靶向治療初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生存期得到了延長,但臨床試驗證明其無進展生存期任然不超過12-14個月,靶向藥物的繼發性耐葯是一個臨床不可避免的問題,它是靶向治療的普遍現象。靶向藥物的靶標敏感基因會產生二次突變,使其他信號通路激活,繼而產生耐葯。比如在肺癌治療中就明確指出,早期肺癌(一、二期)禁止使用靶向治療,因為靶向藥物使用一年後可能會發生耐葯,一旦出現複發,這些患者就可能面臨靶向藥物不能使用的窘境。
因此,患者應當意識到靶向藥物同化療藥物一樣也會面臨耐葯、複發的窘境。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采編
(上海醫藥特別支持)
推薦閱讀:
※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很痛苦?別再讓這些治療誤區繼續坑害你
※任衛東主任:胰島素臨床應用的常見誤區 8 問 8 答
※3大誤區!小心「補腎」不成反「傷腎」
※四大誤區讓「腎」走上不歸路 - 腎病 - 糖尿病-糖友網
※飲食減肥問答 帶你走出誤區成功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