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禮樂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風範
第五章
禮樂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風範
彭林
前言
中華是禮儀之邦,中華傳統是禮樂文化,這曾經作為一種常識,印入每一位華人的心田。
中國古代禮學有三部經典:《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它們是中華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研究禮學不能不從這裡起步。
我與傳統禮學結緣,始於做研究生的年代,業師趙奉生(諱光賢)先生指定我以《周禮》的成書年代為主題做博士論文。《周禮》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自來以古奧難讀而著稱。但在三讀之後,發現它既有豐富的治國理念,也不乏周密的管理措施。清代著名學者孫詒讓讚美它是從黃帝、顓頊,直到周武王的八代典制精華之集粹,絕非溢美之詞。歷代學者每每用"體大思精"這四個字來評價它。這是一個博大的世界。
畢業後,我開始研究《儀禮》,它是以人生禮儀為主的先秦儀軌的集錦,一共有十七篇。所謂人生禮儀,是指從成年、結婚,一直到喪葬、祭祀的許多禮儀。除此之外,還有某些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禮儀以及一些貴族的禮儀。人的一生涵泳在禮樂之中,揖讓周旋,詩歌唱和,變化氣質,涵養德性,其樂融融。這是一個典雅的世界。
之後,我又開始研究《禮記》,這是孔門七十子探討禮學思想的文集,一共有四十九篇。書中既有對禮義的闡發,又有對禮節的點評;既有對人生的感悟,又有對道的體味。說理雄辯,論道精微,而且多睿語與警句,美不勝收。書中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典故,撫今追昔,令人遐思萬端。這是一個深邃的世界。
"三禮"之學,歷來以繁難著稱,研究者不絕如縷,寥若晨星。從我研究《周禮》開始,就進入了一種近乎孤寂的氛圍。我被周圍的師友告知:這是一門冷學問,而且註定不可能成為"顯學"。媒體也偶爾會出現關於"三禮"之學可能要成為"絕學"的感嘆。這對於我個人而言並沒有什麼關係。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讀書的慾望源於自身的精神需求,只要自己覺得心安理得,再寂寞的學問也是可以做得下去的。但是,"三禮"的妙旨奧蘊、儒家的高超智慧不能成為大眾的財富,則是全社會的莫大損失。我每每扼腕長嘆:這是何等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長久的疏離之後,禮樂文化正在淡出人們的記憶,雖然耳熟能詳,卻是依稀彷彿,不知所云。禮樂文化是怎麼來的?它的學理又是怎樣的?禮樂文化對於人的成長能有什麼裨益?它與現代社會能否兼容?這些重要的問題,似乎很少有人理會。
正在山窮水盡之時,2008年北京奧運申辦成功,使得禮學的境遇出現重大轉機。由於政府把"人文奧運"作為北京奧運的三大目標之一,於是,舉國上下都開始關注公眾的文明程度。人們似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現:大眾層面禮儀文明的缺失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隨著北京奧運的日益臨近,人們無不為這一現狀感到焦慮,進而意識到要呼喚中華禮儀文明。這應了一句古話,叫做"天不滅斯文"!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之下,我應一些媒體和學校、機關之邀,就中華禮樂文化的主題做講演。聽眾的反應之熱烈令我深受感動。但我深知,這並不是我的演講有多高的水準,而是禮樂文化自身的魅力所致。我由此看到了禮學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社會需求。
其實,我們無論是否舉辦北京奧運,中華禮儀文明都是要振興的,因為它既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是我們未來的文明標誌。北京奧運的歷史功績之一是給了全國人民回歸中華禮儀文明的契機,並且給了我們強大的動力。中華民族的崛起,是中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同時崛起,是物質和精神的同時發皇,也是中華禮樂文明的偉大復興。而每一位有志於修身進德、勉為君子的公民,尤其是青年朋友,都可以從禮樂文化中得到智慧和啟迪。這就是本書試圖告訴讀者朋友的。
彭林
2006年3月2日於清華園寓所
第一節.儒家的禮樂教化之道
文明的進步與禮樂的邊緣化這裡我想講三個問題,第一個是關於周公"制禮作樂",第二個是儒家的禮樂教化之道,第三個是儒家禮學思想的邊緣化。
1,關於周公"制禮作樂"
我們說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那麼,這個禮儀之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司母戊大方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一定要追溯到周公,就是西周的開國之初。周公對我們中華文明最大的一個貢獻,就是"制禮作樂"。
商朝是我們中原地區一個以青銅文明著稱的強大王朝。我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許許多多最精美、最雄偉的青銅器幾乎都是商朝四羊方尊的,最著名的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但是,這個朝代是一個跛足的巨人,它的物質文明非常發達,但是它在精神上卻是一個侏儒。近百年以來,安陽殷墟出土的十幾萬片甲骨文大多是商王占卜的記錄。他事無大小都要占卜,真所謂是"不問蒼生問鬼神"。明天天氣好不好,昨天做了一個什麼夢,乃至他配偶要生孩子了等等,統統都要占卜。商王非常迷信鬼神,迷信天命,認為他執掌這個國家是出自天命,誰都奈何他不得。另外他還非常殘暴,商朝有一個最突出的現象,叫做"人殉"和"人祭"。所謂"人殉",就是拿活人去殉葬,一個商王死了以後,要拿幾百人去殉葬,這種現象我們今天在殷墟可以清楚地見到。所謂"人祭",就是拿活人做祭品,商王祭祀用的供品,不僅用牛羊,而且用活人,非常野蠻和殘忍。由於這樣一些原因,商朝統治者非常不得人心。到了商紂王的時候,民眾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
當時的周不過是偏處於西北地區的一個小國,它的國力跟商是不能比的,但是周文王懂得要用"德"來收攬人心,所以許許多多小國都願意歸附它,希望跟隨它去跟商王朝做最後的決戰。大家知道,在"牧野之戰"的時候,商王調集了七十萬人上陣,結果是前途倒戈,士兵在陣前起義了。這場戰爭,只用了一個早晨的時間就結束了。一個國力那麼強大的帝國,就像紙糊的房子一樣,說倒就倒了。
這樣一個局面,讓武王和周公感到非常震驚,簡直不能相信。《史記·周本紀》上面記載,晚上兩個人都睡不著,就在一起討論這件事,研究怎樣才能避免重蹈殷人的覆轍,怎樣才能長治久安。由於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看到了民眾的偉大力量,所以意識到今後的統治政策不能再信什麼天命,而要重視民心的向背,要考慮到民眾的感受。周公在發表的一系列文誥中,反反覆復談到這一點,比如他在《酒誥》中引用先人的話,"人無於水鑒,當於民鑒"。古人把鏡子叫"鑒",我們常說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以銅為鑒,就是這個意思。他說不要拿水當鏡子,應該以民為鑒,要把老百姓的反應當作檢驗自己為政得失的一面鏡子。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古代民本主義思想的一個主旋律。我們看《左傳》《國語》《孟子》《荀子》以及後代的文獻,有關的論述非常之多,真可以說是"史不絕書"。殷人很相信天,認為天就是鬼神;周人也講天,但他們把鬼神置換成了"民",他們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樣一來,民心和天意就基本上畫了等號。孟子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的"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都是源於周公的這個思想。所以說,古代中國在殷周革命的過程當中,實現了一個非常偉大的轉變。
這樣一個轉變,大家千萬不要小看。我們清華的前輩王國維先生有一個代表作叫《殷周制度論》。他在《殷周制度論》裡面一開頭就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他認為,周公改革政治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道德之團體",要用道德把貴族、平民和其他的人維繫起來。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禮樂制度,史稱"周公制禮作樂"。周公制禮作樂,使得我們中國實現了由鬼道向人道的偉大飛躍,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事件,不可等閑視之。
經常有同學問我:"古希臘的神話非常燦爛、非常豐富,我們中國的神話卻是很貧乏、很單調,這是什麼原因?"我告訴他們說,這恰恰是我們值得自豪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古希臘一直到我們的戰國時代才走出神話時代,進入人本主義時代,在此之前,它還生活在神的陰影之下。也就是說,他們的神話時代要比我們長几個世紀,他們的神話當然要比我們的燦爛。可是,我們中國在西周的時候已經進入了"人本主義"的時代。所以,在全世界範圍,我們中國是最早出現民本主義思想的地區之一,而且有著非常成熟的思想體系。
這是第一個問題,我把周公"制禮作樂"的來龍去脈給大家作了簡要的介紹,為的是說明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是從周公開始的。
2,儒家的禮樂教化之道
周公要求執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個小民、是一個鰥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當然就不用說了。那麼,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自身又應該如何處世,怎樣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說,人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為受他人尊重的人,對不對?所以,作為一個政府來講,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準,而不僅僅是要把經濟搞好。如果經濟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這社會是不能進步的,甚至要滅亡的。商朝的滅亡就是一個教訓。
大凡一個政治家或者一個思想家,在推出他改造社會的理論體系或者方案的時候,他一定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這套理論怎樣最大限度地切合人自身的特點。這個切合點找得越准,他那套理論的效果就越好。道家認為人都不希望別人約束,喜歡放任自流,所以主張"無為而治"。法家認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張一切問題都用"法"來解決。儒家認為,人是有豐富情感的動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從順應人性出發。
1995年,湖北荊門郭店鄉出土了一批戰國時期楚國的儒家文獻,由於是寫在竹簡上的,所以稱為"郭店楚簡"。大家知道,在早期儒學中,孔子的孫子子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相傳今本《禮記》里的《中庸》《緇衣》《表記》《坊記》等四篇就是他作的。這四篇文章對思想界的影響非常之大,尤其是《中庸》。它們原本收錄在《子思子》一書中。大約在隋唐時期,《子思子》就亡佚了。因此,後世的學者大多不太相信子思作《中庸》的說法,認為是出於漢儒之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郭店楚簡中居然就有與今本幾乎相同的《緇衣》篇,此外,還有一篇《性自命出》,內容和文句與《中庸》頗多雷同,其他各篇與子思學派的思想也如出一轍,因此學者大多認為它們就是《子思子》的佚篇。
郭店楚簡里有許多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儒家禮樂思想。例如,其中有一篇說到,聖人治理人民,就一定會順從"民之道"。為什麼呢?他說大禹治水為什麼能成功?是因為他遵循了"水之道";秦人的祖先造父,非常善於養馬,這在《史記·秦本紀》里有明確的記載。造父為什麼能把馬養得很好呢?是因為他懂得"馬之道";周人的祖先叫后稷,種地種得非常好,原因何在呢?是因為他熟知"地之道"。所以,郭店楚簡說"莫不有道",就是說,你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這個對象它有什麼特點、什麼規律。"水之道"、"馬之道"、"地之道",都是自然賦予它們的一些規律和特點,屬於今人所說的"客觀規律"之類。這種東西你沒法拋棄它,而只能順應它。那麼,所謂的"人之道"又是什麼呢?郭店楚簡說,人之道就是人性。人性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學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體來說,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儒家認為,統治者要想長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順從人的這種"性"。
人性原本深藏於我們的生命體內,無所偏頗。但是,當外物影響你的時候,你就會做出反應:是喜還是怒?是哀還是樂?等等。性一旦表露出來,就稱為"情"了。儒家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強加於他人,因為"四海之內,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你不喜歡飢餓,就不要讓別人飢餓;你不喜歡戰爭,就不要把別人推入戰爭。你喜歡的東西老百姓也同樣喜歡,所以要"天下同樂"。從商朝的把人不當人,到周公提出要尊重人,再到儒家提出要尊重人性,這是人類文明的偉大進步。不僅要把人當人,而且要尊重他的喜怒哀樂,它在思想史上的意義非常不簡單。
說到這裡,好像很簡單,儒家要求執政者懂得尊重人性,不是已經把問題解決了嗎?其實這僅僅是一個前提,只說了一半,而且是非本質的一半。為什麼?因為人性它有弱點。人跟動物一樣,是從動物界來的,動物性與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許多從動物身上見到的那種不好的動物性,其實在人性上都有,比方說貪婪、殘暴、爭鬥、不守秩序等等,這些東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過分地強調人性得自天命,過分地強調它的合理性,不許對它有半點限制,那就是將人性等同於動物性。道家就是這樣。儒家認為人性不能放縱,人是動物的靈長,人應該對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有些人很欣賞"性情中人",我說這要看什麼場合。如果過分強調個人的性情,不適當地張揚它,只要是我的真性情,我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那這個社會非亂套不可。舉個例子來說,拳王泰森,他跟人家爭論起來急了,就把對方的耳朵給咬了。類似的情況,《水滸傳》上也有,叫做"一時性起"。像馬加爵也是"一時性起",好傢夥,拿榔頭一氣砸死了好幾個人。如果人人如此,這社會非大亂不可。所以儒家認為,人的性情是要用理智來把握的。
那麼,人性要把握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話,叫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人的性情要有一個度,要達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這樣一種境界。子思的《中庸》,我想很多同學都讀過,《中庸》開頭有一句話叫"天命之謂性",什麼叫"性"呢?天賦予你的就叫"性"。《中庸》接著說"率性之謂道","率"就是沿著,沿著人性去治理民眾,庶幾乎就是治民之道了,這一點我們在上面已經談到。《中庸》又說:"修道之謂教。"人性有天生的弱點,任何人不可能生下來的時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輩子都不偏不倚,這不可能。所以要通過"教"來修正人性,這個教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就是"禮"和"樂"。《禮記》說"禮緣情而作",意思是說禮是從人的情感出發來制定的。但禮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為目標的,《禮記》里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
孔子有一位高足叫做子游,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孔子曾經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來讚揚他的十位最傑出的弟子,人稱孔門十哲,後世在孔廟裡受到配享,其中文學一科是子思和子夏。孔子還有一位學生叫做有子,"子"是那個時候對人的尊稱。有一天,子游和有子在街上閑步,看到一個小孩跟他父母走丟失了,這小孩就痛哭。這個時候有子就借題發揮了,他對子遊說:你看你看,孩子一旦見不到父母了,他那種悲傷,又是跺腳,又是哭,又是喊,人性就應該像這樣,不要約束他,讓他去發泄。可是在喪禮裡面,對於"踴"(就是跳腳)卻是有限制的,每次只能跳三次,稱為一踴;最多只能三踴。在你踴的時候,旁邊會有人告訴你:要節哀。有子說到這裡,就詰問子游:"為什麼要叫人家節哀呢?父母死了,傷心的程度要比這孩子與父母一時走失嚴重得多,應該由著孝子去盡性情發泄悲痛嘛,這才是正道。"有子覺得自己講得很有道理,他說準備要把喪禮裡面關於踴的規定都給去掉。子游是大儒,識見要比有子高深得多,他聽了微微一笑,說"此戎狄之道也"。"戎狄",是指古代的少數民族,那時文化不太發達,所以還不大懂得禮的要旨。子游接著說:"禮道不然。""禮道"教育大家不能以死傷身。假如是父母剛死,你不能節哀順變,悲傷過度,把你哀慟之情盡情地宣洩,結果呢,以死傷身,那邊剛死了一個,喪事還沒辦完,這裡又死了人了。這難道是死者願意看到的嗎?所以要節哀,這個"節",就是節制,"禮"的作用,就是節制你的情感的。
可是還有另外一種人,父母去世了,他毫無悲傷之心,不念父母之恩,那怎麼辦?古代為什麼死了人以後要穿喪服?這是禮的規定,你必須得穿,目的是要提升你內心的悲傷之情。你早晨起來一看,怎麼穿這衣服?一想,原來是自己有熱孝在身。每天看到這個喪服,你就會想起老人家生前對於你的種種慈愛,對於你的撫養。因為你對父母的情感達不到常人應有的程度,所以要以此來提升它。而對於悲傷過度的,則要把它降下去,不能以死傷生。悲痛達不到的,要把它提升起來。你父母死了,應該要有悲傷的,不能這樣無所謂。目的就是讓人的心情要達到合於禮的境界。《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就是說,在受到外物的影響之前,喜怒哀樂沒有偏向,處在中立的狀態。一旦受到外物的作用,喜怒哀樂被誘發出來時,都能恰到好處、合於道的要求,這就是"和"的境界了,和是天下最大的"道"。所以,人的情感不能大喜、大悲、暴怒,也不能怠惰、懦弱、無情,要力求進入"大中至正"之域,這樣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個文明時代的人、一個脫離了動物境界的人。
所以說,這個"禮"是規範你的行為的。有同學問,你不是說"禮樂教化"嗎?你光講了禮,還有樂呢?好的,現在我就來談一談儒家的音樂思想。
音樂是人類共有的文化現象,許多民族在新石器時代就掌握了音樂的原理,能夠演唱歌曲。對於絕大多數民族而言,音樂是娛樂的工具,自娛或者群娛;而中國卻將音樂作為教化的工具,而且是教化的最高形式,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要了解儒家的音樂思想,必須了解《禮記·樂記》闡述過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樂為心聲,二是聲、音、樂三分的理論。
所謂"樂為心聲",是說樂是人類發自內心的情感之聲。人的快樂,是"情動於中"的結果。某件事情感動我了,我就會情不自禁地說"好啊!"就會"形於言"。如果我覺得這樣還不足以表達我的情,"言之不足",就要"嗟嘆之","好啊,唉呀!"如果嗟嘆之仍然不足,我就會"詠歌之",想用唱歌來表達內心的興奮。如果覺得"詠歌之"還是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就會不知不覺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說"樂"是表達人類感情的方式之一。
那麼,什麼是聲、音、樂三分呢?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自然聲響,颳風、打雷、物與物相互撞擊,都可以發出響聲,還有人的叫喊聲,只要是有感覺器官的動物,都能感知這種響聲。這種響聲沒有節奏,沒有審美價值,雜亂無章,儒家稱之為"聲",實際上是一種雜訊。人比動物高明在哪裡呢?人能夠從自然界眾多的聲中找出規律,找到它的音階,1234567,而且發現這個音階可以組成旋律,這個旋律又可以配合成聲調,聲調和旋律的不同組合,可以變成風格各異的樂曲,用來表達不同的情感。儒家把這種有節奏、有旋律、有審美情趣的樂曲稱為"音",它相當於今天人們所說的"音樂"。這是人比動物高明的地方,所以《禮記·樂記》上講"禽獸知聲而不知音"。
人類創作的"音"豐富多彩,那麼大家知道,在我們當今這個世界上,音樂的風格是非常非常多的,"搖滾"、"重金屬"、抒情歌曲、古典音樂、流行歌曲等等,這些不同風格的樂曲給人的心靈帶來的感受是千差萬別的。有的歌曲能夠讓你瘋狂,你聽久了就要瘋狂;有的音樂聽久了能讓你消沉,讓你頹廢;也有的音樂能夠讓你向上,催你進取;等等。我想,這個道理不用我多說,大家一定都有過體驗。
儒家覺得,人既然是情感的動物,而對情感影響最直接、最強烈的又是"音",這樣就有必要對"音"進行審視。在"音"裡面,我們應該選擇一些什麼樣的東西來推薦給大眾呢?儒家認為要選擇對大眾身心健康有益的、對社會有益的、對人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歌曲,儒家把這樣的歌曲稱為"樂",並且明確地界定說"德音之謂樂"。《禮記·樂記》又說"眾庶""知音而不知樂","唯君子能知樂"。君子比眾庶高明的地方是,君子懂得用"樂"作為教化大眾的工具。例如《詩經》裡面的詩篇,在古代是可以演唱的,它們主題純正,節奏平和,你在聽這種樂曲的時候,就會涵泳在它的氛圍之中,心靈和情感就會隨之變化,所以孔子的教育理論中有"詩教"之說。儒家喜歡講"教化",你的情感在聽音樂的愉悅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改變了,好像一顆糖放在水裡,不知不覺地化了。這種教育方式一點也不生硬,不僅易於被大眾接受,而且好的樂曲"其感人也深",能深入你的心田,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孝經》上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儒家主張人應該"內外兼修",禮樂文化的分工,是禮內、樂外。人的外在的言談舉止,要通過"禮"來加以規範;而內在的德性以及和諧的性情,則要通過"樂"來提升。內在德性的提升比較困難,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達到,而外在的行為舉止比較容易規範,對不對?為了便於大家修身,儒家制定了一套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規範,就是通常所說的"禮",拿來教育大眾。《禮記》說:"禮者,理也。"就是這個意思。你每天踐行禮儀規範,不僅可以端正行為,而且可以反過來促進你內心的修養,使你的德行內化。我們知道,許多宗教都有儀式,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都有複雜的儀式和戒律,它們的目的也都是要讓人在踐行的過程中,強化內心的信念。形式雖然彼此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儒家認為,涵養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聽德音雅樂。古代的文人都喜歡撫琴,有的還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陶冶心性。一個人沉浸在這種德音雅樂裡面,他的心態一定是非常平和的。
古人講"禮樂教化",是"寓教於禮",就是把教育理念隱含在具體的禮儀形式之中。這種禮儀可以伴隨你的一生,所以有"人生禮儀"的說法,比方成年有成年禮,結婚有婚禮,人際交往有交際禮,鄉人聚會有鄉飲酒禮,人死了有喪禮和祭禮,國與國交往有聘禮等等,把這套東西變成一個社會規範,人人去做,家家去做,這個社會風氣就改變了。
禮與樂,樂更加重要,是禮的內在動力。儒家特彆強調人內在的德性,《禮記》有一句話,叫做"德輝動於內","理(禮)發諸外"。你內心要有一個"德"字,這個"德"字在發著光輝,你的合於禮的行為就會自然流露於外,內外俱修,這才是一個君子。
3,儒家禮樂思想的邊緣化
有同學講了,照你這麼講,我們傳統的禮樂思想是非常講究互相尊重的,怎麼現在大家一提起古代的"禮",腦子裡就會想到好像還有另外一些東西,就會想到電視連續劇裡面三跪九叩,口口聲聲喊"奴才"、"奴才不敢"、"奴才如何"之類的畫面,儘是一些尊卑分明的東西呢?那麼我要告訴大家,這就是歷史,歷史的發展有的時候是曲折的。在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世的時期,他們把怎麼樣教化人、怎麼樣做可以最有成效這些問題,在理論上已經發揮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可是,治國的權力卻是在統治者手上,統治者是否採用他們的理論,就很難說了,這要看各方面的情況。孔子生前,曾經周遊列國,希望能有君王採納他的治國方案,結果是到處碰壁,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史記·叔孫通傳》說了這樣一件事。漢高祖取得天下之後,有一天召開慶祝會,滿朝的大臣都是跟著他打仗的,很多人是草莽出身,沒有文化,沒有教養,結果在喝醉了之後互相爭功,胡喊亂叫,甚至拔劍擊柱。劉邦一看很生氣,但是拿他們沒辦法。這個時候,他下面有一位謀臣叫叔孫通,這個人很能揣摩劉邦的心思,他說別著急,我來給你想辦法。於是,他就找了他的學生,又找了朝廷裡面一幫人,著漢高祖祭孔圖
著手制定禮儀,然後教他們演習。演習完了讓劉邦看,劉邦一看很高興。後來,長樂宮建好了,要舉行朝會,所有的大臣走到宮殿門口就被攔住,不許隨便進去,要有"謁者",就是禮儀官,一個一個把你引進去,文官站在什麼地方,武官站在什麼地方,都有規定。宮廷內外,到處是騎兵步卒,到處是各種旗幟,顯現出一種威嚴的氣象。等到人全部站齊了,好,這時候劉邦才坐在輦中,前呼後擁地被人抬著上殿。這個時候,所有的大臣都要在禮官的引導下,一個一個上來給他磕頭祝賀。滿朝文武,人人震悚肅敬。這樣一來,劉邦可高興壞了,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有多快活,有多神氣。後來,這套東西叔孫通不斷地讓它完善,當然是投其所好,因為帝王很喜歡這套東西。儒家的禮儀本來是為了改造人性的,人跟人要互相尊重的,結果在朝廷裡面多出了這麼一塊,這一塊後來越來越發展、越來越重要。孔子和他的學生的那一套理論儘管一直有學者在研究,但在政府機構里,卻是慢慢地被邊緣化了。一講到"禮"就是朝廷的禮儀,天子的威儀。其實我們讀《左傳》《戰國策》等先秦文獻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朝儀,君臣是互相對坐的。可是,後來不許臣子坐著了,得要站著。最後是不能站著,得要跪著。這種儀式和思想跟孔子的禮樂教化的思想是大相徑庭的。
我曾經把"二十四史"裡面所有《禮樂志》給翻了一遍,覺得孔子的禮樂思想一步一步被邊緣化的軌跡是非常清楚的。在《史記》裡面,有"八書","書"是記載典章制度的,後來的史書改叫"志"。《史記》里的八書,《禮書》是第一,《樂書》是第二,《禮書》、《樂書》是擺在最前面的,後面才是《平準書》《河渠書》等等。司馬遷把禮、樂看作是引導一個國家的人民的最重要的制度。到了《漢書》裡面就不同了,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思想影響很大,就把《律曆志》放在最前面,首先要看天,天答應不答應,就把自然的天變成一個神靈的天,《禮志》《樂志》放到後面去了。再到《晉書》裡面,《天文志》下來是《地理志》,《地理志》下來是《律曆志》,《禮志》擺到第四去了。再到《隋書》裡面,它又把這個"禮"擺到前面,第一是《禮》,但是它改叫《禮儀》了。"禮"改稱"禮儀",這是很大的變化。古人講"禮",是包括形式和內涵的,是有思想的儀式;而"儀"主要是指儀式,兩者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古人批評某些形式主義的東西的時候,往往會說:"這是儀,不是禮。"這樣的批評是很嚴厲的,因為你丟掉了禮的靈魂,只剩下形式了。這時候的《禮儀志》包括一些什麼內容呢?不外乎是幾品官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衣服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等等,這哪裡還有孔子禮學思想的氣味?《隋書》里的《樂》,改叫《音樂》了,這個改變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是觸到了儒家禮樂思想的根本了。我們在前面已經談過了,在儒家音樂思想裡面,"音"和"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怎麼可以混在一起呢?《樂記》里有魏文侯跟子夏的一個對話。魏文侯說,哎呀子夏,你很有學問,我向你請教一個問題,我"端冕而聽古樂",把這帽子弄得端端正正,想恭恭敬敬地聽一段古樂,沒想到,我聽一會兒就想睡覺了,實在提不起興趣來。可是我聽那些新樂(拿我們今天的話叫流行音樂),哎呀,我一個晚上都不想睡覺,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子夏聽了就笑了,說你問的是"樂",實際上說的是"音"。你所說的新樂,是亂七八糟的音,靡靡之音,亡國之音,哪裡配稱"樂"!只有具有道德教化的音才可以稱為"樂"。歷史上的聖王,像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功成治定,國泰民安,都有當時的頌歌。這種頌歌有樂舞,你看了之後,可以知道他們怎麼除暴安良、如何安定社會。可是你喜歡聽的那種新樂呢,男女雜廁,一幫人在上面竄來竄去,看完以後不知所云,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主題。我們從子夏的這段回答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儒家是非常看重音和樂的區別的,這一點千萬不可小看,而《隋書》不僅犯了這個忌,而且《音樂》里記載的東西,開始偏重於樂器和技術方面了,各種各樣唱的東西都叫音樂,這就遠離了先秦儒家的"樂"的概念。
到了《宋史》裡面,大家知道"二十四史"裡面《宋史》的篇幅是最大的。《宋史》裡面的"志",首先是《天文》,接著是《五行》《律歷》《河渠》,下來才是《禮》。而這裡的《禮》記載的都是什麼呢?帽子上面有幾道梁,鞋子是什麼顏色的,袖子是什麼顏色的,等等,《禮》整個地趨向形式化了,而且這些形式是服從於皇權和特權等級的,已經異化了,和孔子所講的"禮樂教化"的理論是背道而馳的,同時也說明先秦儒家的禮樂思想已經被邊緣化了。今天我們往往拿這些東西來說我們古代是禮儀之邦,這就大錯特錯了。
附:彭林答問曾子墨(主持人):聽了您的演講,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學可能都會覺得是受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其實在座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在內,可能像我們這一代人很少有人真正地受過這種"禮樂教化"的熏陶,可能我們所接受的都是正統的西式的教育。那您認為這些接受了西式教育的人,是不是就是缺乏文化底蘊?
彭林:是的,還不僅是文化底蘊。我先說一個這樣的事情吧,顧炎武曾經借用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問過許許多多同學,發現沒有一個同學是把這話讀懂了的。其實顧炎武在《日知錄》裡面就說過,歷史上的改朝換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換了一個皇帝,姓張的皇帝換成了姓李的皇帝,但是國家的文化並沒有變,還是中華文化,這叫"亡國",這沒有關係。另一種情況,不僅皇帝換了姓,而且連你的整個的文化也被人家替換了,或者被人家消滅了,儘管你的人一個個都還在,可是你這個民族已經消亡了,這叫"亡天下"。每一個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的,我們到雲南去,說這是傣族,那是苗族,因為它的文化不同,所以我們才可以區別她們。要是民族文化都沒有了,這民族怎麼會存在呢?我們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有一幅唐代地圖,顯示出北方有個民族國家叫契丹,後來到哪裡去了?今天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裡面是沒有契丹的,但當時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俄文裡面"中國"這個詞的讀音就是"契丹"的音譯。契丹這個民族在跟人家交往的過程當中,不注意固守自己的傳統,被人家同化了,它的文化沒有了。今天我們如果做基因分析的話,社會上可以找到很多有契丹血統的人,他的祖先是契丹人,說不定在座的就有。可是你不是契丹民族,因為什麼?你的文化沒了。我們這個民族經過了五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這套文化的核心是"禮"。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的。他說過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禮"。如果你把這些東西都丟光了,最後問題就來了:你們是什麼民族?我們今天已經沒有了民族服裝,我今天來做講演,只能穿著洋服,很慚愧啊。
你看我們某些地方的房子,都是歐陸風情,已經沒有了文化個性。現在學生的節日也西化得很厲害。我去年在北京某高校上課,上一個學期課,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同學來跟我請假說:"老師,這堂課我要請假。"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們班有個活動。"我說:"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課,什麼活動能讓你們不上課啊?"他說:"今天是平安夜。"我聽了特生氣,說:"平安夜,關你什麼事呀。"聖誕節是外國的宗教節日,你跟著起什麼哄啊?
目前,大家普遍沒有文化自尊,也沒有文化自覺。小平同志有一句話,我覺得講得非常樸實,但是非常好,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愛著這片土地。我們都是中國人啊,我們血管里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要珍愛自己的文化、珍愛自己的傳統。北京有一個禮儀學校,給了我一些教材,我一看前言,說我們是五千年禮儀之邦,我們如何如何好,前言完了,下面就是怎麼描眉、塗口紅、打領帶,怎麼拿刀拿叉,全是西方的那一套禮儀。這樣的禮儀學校辦得越多,我們民族的文化就消滅得越快。現在這個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呢?2004年4月,我在北京大學做了一個講演,講完後,有一位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女同學站出來提了一個問題,把我深深地震動了!她說,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為了將來更好地從事外交工作,他們創辦了一個禮儀學校,學習阿拉伯禮儀、非洲禮儀、歐洲禮儀等等,最後發現居然沒有中國禮儀!五千年的禮儀之邦,我們已經拿不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民族禮儀了!
有一句古話叫"入境問俗",如果我們要到歐洲去,總是要先了解一下他們的文化是怎麼樣的,語言風俗是怎麼樣的,以免由於無知而做出不尊重對方的事情來。可是現在有個例外,外國人到中國來不需要"入境問俗",你懂得歐美的風俗就行了,因為我們不需要別人尊重。這不是滑稽嗎?對不對?現在我們已經是沒有了文化表徵,人家怎麼對我們都可以。不知出於什麼考慮,有些人正在大力普及西方禮儀,急著要大家學拿刀、拿叉,你這麼著急幹什麼?外國人到中國來,筷子拿不好有什麼關係,我們會笑他嗎?不會的。學習拿刀拿叉對我們這個民族真有這麼重要嗎?我們還有尊嚴沒有?
還有一個現象,深圳有一個"錦繡中華",咱們北京有個"中華民族園"。裡面有中國境內所有的少數民族,但就是沒有漢族。沒有漢族能叫"錦繡中華"嗎?能叫"中華民族園"嗎?滑稽。可是話說回來了,我們退一萬步來講,裡面給你劃塊地方,讓你去展示漢族文化,你又能展示什麼?難道找一夥穿夾克衫的、穿西服的人在裡面,互相說"媽咪"、"爹地"、"拜拜"?
近代以來,我們受到了列強的侵略,在這種很特殊的情況下,我們急於強國,所以不是想"全盤西化",就是想"全盤蘇化",自己的民族文化總是挺立不起來,沒有文化自信,也沒有文化自覺。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正以加速度的態勢在流失。長此以往,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我曾經套用《紅樓夢》裡面的一句話來作比喻,形容我的擔心。林黛玉很愛哭,一年到頭,流不完的眼淚,所以有人擔心說:"怎禁得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我們的傳統文化也這麼流失下去,會不會有流失殆盡的一天?不好說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都已經中斷了,比如現在的埃及文化與古埃及的文化,所以有人把他們叫"失落了的文明"。我們中國是其中惟一一個沒有中斷的古文明,但是我不敢說它會不會最後流失殆盡。這個要看我們大家有沒有文化自信,有沒有文化自尊?
現在西方人要佔領我們的市場和利用我國的廉價勞動力,還需要像一百多年前那樣用大炮嗎?用鴉片嗎?不必了,用文化就解決問題。現在我們很多人為什麼喜歡過洋節,不喜歡過中國節,我們的文化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被征服了。
提問:彭老師、主持人,你們好,我是北京理工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研究生,我曾經和一位外國朋友聊過天,談到關於中國文化的問題,我發現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甚至遠遠超過我,我就感到很奇怪了。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了解甚至超過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那麼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又能保存多少呢?我就反覆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何以成為一個中國人?今天聽了您的講座,我深有體會,但同時又產生一個新的疑問,就是您提到中國文化的核心是禮,但是即便在孔子的著作中,他都要慨嘆"禮崩樂壞",他要上西周,要上周公的那個時代去尋找真正的禮。那麼在我們這個時代,幾千年過去了,無數的災難,無數的重建,那麼我們該上哪兒去找真正的禮呢?謝謝。
彭林:我想,這個禮它是一種文化,我們不能簡單地這麼做比較,說是孔子找不到,我們到哪裡去找?我們當然要到傳統文化裡面去找。古代的禮,在許多文獻里都有記載,不過比較難讀,只要找,還是可以找到的。我們不是要去全盤恢復古禮,而是要去尋找智慧和思想。近代以來,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拋棄了。近年有人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是不是有助於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這個國家怎麼強大呢?怎麼樣不失去自我呢?請大家牢記這樣一句話:"無科技不足以強國,無文化則足以亡種。"你們是理工大學的,發展科技的重任在你們身上,但是文化傳承的重任也在你們身上。不能認為我只是學理工專業的學生,文化問題與我無關,你們不能這麼想。我們剛才說了,這是匹夫都有責任的事情。我這裡要講到我們清華大學,清華大學辦學的理念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非常清楚。梁啟超先生曾經給清華的學生做過一次講演,題目叫《君子》。辦大學的理念是什麼?是不是給大家一個飯碗呢?我是學計算機的,我是學工程的,我是學化學的,不是的!大學是要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有很強的專業技術,同時又有人文關懷的這樣一種人,這種人梁啟超稱之為"君子",說清華大學就應該培養這樣的人。他說,將來清華的學生到了社會上以後,能夠挽既倒之狂瀾,社會就有希望了。那麼,怎麼樣成為一個君子呢?梁先生取了《易經》裡面的話,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後來成了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把要說的話全說了,比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口號式的廠訓、校訓深刻多了,這就是水平。
曾子墨:最後也是按照我們的傳統,請您用一句話來簡單地概括一下您今天的演講。
彭林:請善待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推薦閱讀:
※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君子知命,善俟其時
※老園丁,解析君子蘭爛根的五因,再教你三招搞定爛根!
※君子有三畏
※「坦蕩蕩」與「常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