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天文望遠鏡?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科普博覽特別邀請了天文台的科學家回答:

作為一個學生,或者工薪發燒友,甚至「先富起來」的少數天文愛好者,在選擇望遠鏡,尤其第一次面對口徑、焦距、鍍膜這些名詞時,都會感到眼花繚亂,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參加當地的天文愛好者組織的活動或者到網上的幾個著名的天文/望遠鏡論壇,這樣你就有機會試用別人手中的望遠鏡或者查到一些第一手的資料,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決定。在購買望遠鏡之前,還應該先仔細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 你準備花多少力量和時間來熟悉天空?如果你對夜空和要觀測的天體足夠熟悉,而且不認為對照星圖自己找星是一項苦差使的化,那麼你就可以選擇較便宜、更加便攜、較輕也較易於使用的望遠鏡。反之,那些帶有精密坐標機構,甚至能夠自動找星的望遠鏡(一般稱為「GOTO望遠鏡」)將是最佳選擇。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國內外的主要望遠鏡廠家都在不斷推出GOTO望遠鏡,價格也越來越便宜。

2. 你的觀測地有多遠?如何搬運你的望遠鏡,以及搬運時你願意付出多少勞動?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但決定著望遠鏡的口徑,也關係到望遠鏡的光學結構。請記住一條由無數天文愛好者付出了很多代價得出的結論,即望遠鏡的使用頻率與其重量成反比。我們認為一台經常被帶出去觀測的望遠鏡要遠遠好於那些由於太笨重而被留在家裡的望遠鏡。

3. 你要哪些附件?多數現代的望遠鏡都有著五花八門的功能和數不清的附件,但實際觀測中用得到的(至少是經常用到的)卻屈指可數。我們發現包括筆者在內的大多數愛好者都喜歡"基本的"望遠鏡,太多的功能和附件帶來的益處要遠小於它們給你帶來的經濟負擔。

4. 你是否打算進行天體攝影、或是CCD成像?「天體攝影」和「CCD」都是昂貴的,通常初學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才能構造滿意的裝備和得到滿意的結果。

想好這些問題,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要求的望遠鏡了,下面還有幾條建議:

望遠鏡的放大率配置要合理:要充分發揮天文望遠鏡的威力,要為它配備不同焦距的幾隻目鏡,以便得到不同的放大率。一般來說低倍率時望遠鏡有較大的視場,而高倍率時能夠看到更暗的天體和更微小的細節。但是要注意為了充分利用物鏡匯聚的光線,望遠鏡的最低倍率不應低於口徑厘米數的1.4倍,比如口徑10厘米的望遠鏡,當放大率低於14倍時,就會有一部分光線無法進入使用者的瞳孔;同樣,望遠鏡的最高放大率也是有限制的,放大率過高並不能看到更多的細節,反而會帶來成像暗淡模糊,視場狹小等問題。望遠鏡的最高放大率與望遠鏡的口徑、光學質量、大氣的穩定程度等都有關係,對於普通的望遠鏡和一般的觀測條件,建議最高放大率不要超過口徑厘米數的15倍。

支架要穩固:這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我曾經試用過多台價格在兩三百元的普及型望遠鏡,感覺光學質量普遍能夠接受,但是支架不穩定嚴重影響了使用,尤其是使用較高放大率的目鏡時,由於視場狹小,很多時候根本無法將要觀測的天體放入視場。除了支架要穩固,最好還能夠有微動機構,以方便找星。

調焦器的介面要標準:目前種類最多的天文目鏡和附件的介面直徑是1.25英寸(約31.7毫米),有些攝影附件和低倍廣角目鏡的介面直徑為2英寸(約50.8毫米)。為了能夠充分發揮望遠鏡的潛力,最好選擇調焦器直徑等於或大於2英寸的望遠鏡,這樣使用轉接環就可以用上各種目鏡和附件了。還有一些目鏡的介面直徑為0.965英寸(約24.5毫米),但是現在能夠買到的這類介面的目鏡和附件已經越來越少了,由於這類介面的直徑最小,難以通過轉接裝置使用較大的目鏡和附件,因此應該盡量避免選擇0.965英寸介面的望遠鏡。


推薦閱讀:

歐南台甚大巡天望遠鏡捕捉到蜘蛛星雲的高清精美圖像
世界著名射電望遠鏡介紹
天文史上的今天 | 世界最大紅外空間望遠鏡結束使命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獲准破土動工

TAG: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 | 選擇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