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與科技發展
【原載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期刊《大講堂》原載地址】文字的產生與規範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此人類的經驗與思想有了可靠地傳承方式,並很快進入「信史」時代。樂譜的產生與完善對於音樂的重要性可以等同於文字對於文學的重要性:相對於人類的記憶,原先口口相傳的音樂有了相對可靠的記錄方式,樂譜就像經典一樣可供學習和研究,於是音樂很快進入到「專業」時代。如今發明一種新的電腦輸入法可以稱之為科技創新,因此當初文字的每一次演變、記譜法的每一次完善也可以稱之為科技的進步。
人類音樂史上第一次科技大發展大約是眾多早期樂器的出現,例如鼓、哨、笛、塤等。第二次就應該是記譜法的產生與完善,從此東西方音樂也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西方世界從古希臘的字母記譜、古羅馬的「紐姆記譜法」直至發展到17世紀較為完善的「五線譜」,西方音樂記譜法一直在細節記錄的準確性方面努力完善。近代的五線譜除了無法記錄具體的音色變化外,基本上可以充分的記錄作曲家想要表達的絕大部分樂思細節,對於訓練有素的音樂家而言,讀譜就像讀書一樣,是與作者跨時空交流的可靠方式。而中國音樂的記譜法通常以文字譜為主,如「減字譜」「工尺譜」,其作用主要是給演唱和演奏者起提示、幫助記憶作用。這類樂譜能夠比較準確的記錄音高、粗略的記錄節奏、基本無法記錄和聲。因此西方音樂藉助理性、詳盡的記譜法逐漸成為一門專業學科,進而產生了一大批職業音樂家。而中國音樂繼續口傳心授的傳承,作為知識分子的個人遣懷和娛樂服務業的附屬行業,在20世紀前「藝人」是中國音樂職業工作者通常的社會定位。近代西方音樂重和聲、合奏,中國音樂重意境、旋律,這應該是與記譜法的差異有著重要關係的。
印刷術的發展是推動人類文明的重要動力。經典文獻低成本、高效率的複製,使得「知識」不再被權力核心階層壟斷,任何人只要識字,就可以通過閱讀學習,進而支配、改變自身的生活狀態乃至命運。藉助印刷術,樂譜也成為了一種商品在全社會流通,任何識譜的人通過讀譜,就可以自己學習、演奏、演唱音樂,進而嘗試自己創作音樂。而在此之前由於手抄樂譜的費時費力,其珍貴和神秘程度類似武俠小說中的「秘籍」,非「本門」不外傳,因此專業音樂技藝的學習基本限於宗教機構和音樂世家內部。大約從貝多芬開始,出版樂譜的稿酬成為了音樂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家可以不再依附於貴族、主教們,自主決定自己的創作意願和工作時間。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等一批「體制外」自由音樂家的物質生活儘管有的拮据,有的優越,但樂譜出版業的發展都為他們的創作自由提供了經濟保障。樂譜的大量發行也使得精緻、學術性較強的音樂在上層及中產階層得到廣泛的普及,對於音樂的了解和消費逐漸成為一種社會常態,這種生活習慣的慣性在歐美國家一直延續至今。
在當時絕對是「高科技」的現代印刷術改變了音樂家們的生存狀態,也改變了音樂受眾欣賞音樂的方式。這就像早期的京劇聽眾是演員怎麼演他們就怎麼看,而到了後來一批熟讀「戲本兒」票友是以一種「專家」的方式聽戲:類似於今天的音樂評論家,用規範、傳統的標準來評定演出的優劣。當歌劇院里的聽眾帶著譜子來聽歌劇、音樂愛好者在家拿著總譜聽交響樂唱片的時候,音樂的「專業性」不再僅限於業內,而成為一個供需雙方共同組成的「圈子」內部的事情。於是專供「圈內」的音樂創作與演出越來越得到擁有話語權的「資深」愛樂者與評論人的推崇,「藝術音樂」自身開始分化:一部分繼續19世紀的傳統以維繫相對廣泛的受眾和市場,強調音樂的「可聽性」和「欣賞性」;一部分只在意「圈內」的評價和褒獎,基本不考慮大眾的欣賞習慣和接受程度,強調創作的學術性和獨創性。除了在音樂學院內部,人們很難有機會、也很少會想要聆聽當代音樂學者、專業作曲家們的作品,因此當代「學術型」藝術音樂作品絕大多數是以印刷品而非聲音的形式存在。
再一次改變社會音樂生活和音樂職業狀態的高科技發明是錄音技術的出現和成熟。在錄音技術發明之前,音樂是純粹的「時間的藝術」,音樂家的每一次演奏、演唱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聆聽者的每一次體驗也都是無法重複的。錄音技術就像一個聲音的時光機,為每一次音樂的演繹留下可靠的證據,為音樂演奏、演唱的細節研究提供了準確的依據。音樂欣賞者通過這個「時光機」可以方便、快捷的對完全相同的音樂做重複體驗,音樂的聲音形態藉助唱片這種載體甚至成為個人「收藏品」。欣賞音樂從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變為人與機器的交流,儘管這也可以被視作是「間接」交流,但這就像看電影或DVD與看話劇的區別一樣,演員和聽眾狀態都有著巨大的不同。過去那種靠「舞台魅力」和強大氣場獲得廣泛聲譽的音樂家,現在必須掌握在錄音室中通過話筒和磁帶對聲波的記錄,展現出同樣魅力的技巧。這就像一個人在電梯里對著牆講笑話一樣,其實更適合另外一種神經類型的人。但是現在如果沒有高質量的唱片,音樂家就缺少證明自身藝術能力的證據。
隨著唱片行業的不斷發展,錄音保真度的提升、唱片價格的下降,「聽音樂」這種在過去奢侈的高消費,迅速成為大眾化的日常消費。20世紀之前去音樂廳、歌劇院、私人沙龍聽音樂的身份、經濟門檻被唱片剷平,所有人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方便、廉價的聽到自己想聽的音樂。這種大眾音樂審美的覺醒,催生了「流行音樂」爆炸性的發展。在錄音技術發明之前不是沒有「流行音樂」,只不過這些在城市咖啡館、鄉村酒吧里游唱的民間歌曲,在當時無論從傳播渠道還是社會地位各個方面,都無法與所謂「古典音樂」競爭。由於沒有政府的扶植和高科技的傳播方式,「流行音樂」在當時反而可能是一種「小眾音樂」,僅在有限的城市、鄉鎮間傳播。同時由於沒有電聲擴音設備,這種游唱歌曲的演唱場地要比受過專業訓練的「美聲」歌手小得多,傳播效率和商業價值也就低很多。但是唱片顛覆了這一切:更符合大眾審美趣味的音樂自然佔據了更多的唱片市場份額,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形成做大的良性循環。電聲擴音設備的成熟也使得流行音樂有了不受空間限制的舞台,「演唱會」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傳播效率反而遠遠超過了傳統的「音樂會」。「主流」與「小眾」就在這幾十年里被倒轉過來,就連」古典音樂」(CLASSICALMUSIC)這一稱謂也是在「流行音樂」不可阻擋的全面佔領音樂市場後,為了保留一小塊自我定位的「陣地」才被廣泛使用的。
唱片將「古典音樂」擠入到小眾領域,之後的高科技:廣播和電視,則險些將「古典音樂」置於死地。在廣播和電視發展的早期,由於受眾可選擇的頻道少,廣播和電視公司處於壟斷地位,「古典音樂」在20世紀早期藉此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交響樂、歌劇的實況轉播彷彿讓「古典音樂」從業者看到了走向大眾的美麗前景。但是「古典音樂」只能在壟斷環境中才能「蓬勃發展」,而不久之後隨著廣播電視行業壟斷被打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廣播和電視迅速與流行音樂結成同盟。流行歌曲短小的時長、淺顯易懂的歌詞、口語化親切的唱腔、層次簡單卻富於效果的編配,顯然更利於電台和電視台留住頻繁換台的聽眾,提升收視率。而動不動就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古典音樂」作品,連插播廣告都很困難,在「15秒決定是否換台」的時代,除了非營利性的公益頻道,幾乎被商業電台和電視台完全拋棄了。當歌劇女高音將普契尼的詠嘆調拍成麥當娜風格的MTV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了「古典音樂」的垂死掙扎。好在互聯網時代來了。
聯網為流行音樂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但是也為「古典音樂」的復興或者至少能有所延續提供了機遇。通過互聯網交往最大的便利之一,就是可以迅速的「物以類聚」。一個孤獨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要想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幾位可以聊得來、不視其為「怪胎」的同好,只能等待「緣分」。而在互聯網上通過搜索引擎,就可以迅速找到和自己興趣相投的網友,早期的BBS論壇和近年來興起的社交網站都起到了「人以群分」的作用。小眾音樂愛好者通過網路找到了「組織」,古典音樂家也通過互聯網可以直接與愛好者們交流,儘管這種「類聚」並不一定能夠導致壯大,但它至少將散落在各地的古典音樂力量凝聚在了一起。電腦聲音模擬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作曲家把自己的作品轉化為聲音的成本大為降低:原先需要斥巨資聘請演奏家、交響樂團、指揮才能聽到自己的作品,現在通過電腦,自己編程就可以聽到,也許效果差強人意,但至少成為了一種演繹的可能。演奏家、歌唱家以前只有在音樂廳、歌劇院的舞台上,或通過電台、電視台的轉播才有可能擁有自己的聽眾,而現在通過視頻網站就可以展現自己的演奏與演唱。儘管這種方式的影響力通常還無法與傳統方式相比,但畢竟有了這麼一個低成本、個人可控的傳播方式。通過互聯網,「古典音樂」現在擁有了「草根」的交流與傳播方式,儘管仍然不可能與「流行音樂」抗衡,但總算有了一種「自衛」的手段。
任何時代都有屬於它那個時代的藝術,就像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朋友。屬於「古典音樂」的那個沒有電的時代過去了,古典音樂面臨生存還是死亡的選擇:想要適應這個時代,勢必要改變,走向大眾。但這是一個悖論:古典音樂大眾化之後,就叫做通俗音樂了。
推薦閱讀: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間奏曲
※古典音樂啟蒙篇
※巴黎歌劇院能玩歌劇魅影密室逃脫了!
※古典音樂進階之路1、2、3、4、5
※電影配樂中的十大經典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