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學習主動性的5句話,你說了幾句?
文/豆豆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規劃師
開學初始,很多家長又開始陪孩子寫作業了,這個過程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擾,在他們給我們的留言中,超過一半的問題都是關於孩子學習的,尤其是寫作業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學習不主動,主要表現的行為可以歸結為四「不」:
不自覺:寫作業磨磨蹭蹭,沒有自覺性,總要大人催著,大人不在時做作業就拖延,有時候能寫到凌晨。
不專註:孩子寫著作業就發獃,或玩手裡的小東西,學習的時候不專註,只要有一點聲音就分神。
不認真:題沒看完就開始做,結果很多會的題都做錯了;不認真仔細審題,只是打眼看一下。
不讓說:孩子寫作業,大人一說,還犟嘴,特別愛哭,道理講一大堆,嘴上說明白了,過後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看到這些文字,真是覺得寫作業就是親子關係的分割點,「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雞飛狗跳」。很多家長把問題用幾十個字描述一番,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每個問題表象相似,但是背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孩子學習不自覺、不認真,有可能是學習興趣沒有建立好,外部環境有干擾,專註力被破壞,當時和父母的關係不好導致情緒消極,最近沒有適量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但是有一點,我覺得是每種情況都會涉及的,它很影響孩子做家庭作業的狀態——父母的語言,有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催促、批評甚至責罵,都可能嚴重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因為孩子生氣、擔心、委屈等不良體驗都會和學習、寫作業掛上聯繫,之後更加討厭學習,所以說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有時候是藏在我們父母的語言里的,那麼我們需要注意哪些說話方式呢?
1
否定的語言
在以上情境中,父母最喜歡用的一個字就是「不」,不認真,不自覺,不要拖延……這些否定性語言的重複,容易讓孩子緊張、反感,行為上表現出磨蹭、犟嘴、哭泣、發脾氣等。
一位心理學教授曾分享兩則新聞,講的都是孩子爬上了陽台,面對這麼危險的情境,兩則新聞中大人的語言不同,一個叫孩子「別動」,另一個叫孩子「坐好」,結果前者發生了悲劇,後者得以援救。人類是聽不了「不」字的,孩子更是如此,有時候父母越反對,越強化了孩子某種行為,比如我們告訴自己腦中不要想一隻粉紅色的小豬,它卻立馬就在腦海里浮現。
《小豬佩奇》
那家長說,我們就不能對孩子說一個「不」字了嗎?其實,不說「不」字的背後是讓我們關注如何引導孩子的正向行為,因為「新事開啟易,舊事停止難」,我們可以在否定的意思中表達正向行為,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不是「不要」。比如:
你的數學成績不好,你還不好好學習?!(×)
你的數學成績有很大提升空間,如果你好好學會更好。(√)
2
貼標籤的語言
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家長很容易用因果邏輯給孩子貼標籤,比如很多家長會說:
因為你不專心,所以你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因為你不認真,所以你總是做錯題。(×)
這些指責的話語,很容易給孩子貼上「不專心,不認真」的標籤,孩子可能也會慢慢認同,開始為「不專心、不認真」感到羞恥,後來慢慢地可能覺得反正家長也這樣看待自己,無所謂了,沒有改變的動力,所以我們不要把孩子偶然的行為問題上升到個人品質不好,更不要歸結到孩子的先天因素上,那樣孩子就覺得更加難以改變了,比如:
因為你太笨了,所以總學不會。(×)
因為你就隨你爸爸,太粗心,所以總看錯題。(×)
孩子的成長總會遇到問題,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過去,不如把關注點指向下一次遇到問題如何解決的事情上。可以和孩子說:
下次你如果把握好時間,就會按時完成作業了。(√)
你如果注意審題了,下次就很可能做對了。(√)
3
比較的語言
為了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向其他優秀的同學學習,很多家長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有人說: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這種比較的語言,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壓力,喪失進取的動力,因為我們給孩子強調的都是別人多好,而沒有讓孩子看到別人是如何做到的。比如:
你看人家小紅,彈琴彈得多好,你就不行。(×)
小紅練習了一年,才達到今天的水平,如果你堅持也可以。(√)
如果父母能不只看結果,而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刻意練習的過程,更能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留給孩子比較後的打擊。
其實,孩子都有進取之心,有時候就是找不到方法,某一方面表現出色的孩子,除了天賦,往往是在努力中感受到了成就,之後在細節方面突破瓶頸做得更好,比如兩個學習畫畫的孩子,臨摹的過程中,如何看出誰的水平更高一些呢?
初級水平的孩子,往往是看一眼,畫一下,主體部分還可以,細節還待打磨。
高級水平的孩子,往往是看一段時間,然後埋頭開始畫,主體部分很好,但是邊緣等細節更勝一籌。
所以說,別人做得好也不是輕易做到的,我們可以讓孩子請教優秀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如何突破瓶頸期?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對孩子比比較更重要。另外,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提高能力,應該讓孩子看到前進的方向,而這個方向也應該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孩子跳一跳可以夠得著的地方,不要要求孩子一下達到「別人家孩子」的最高水平。
4
表揚的語言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用表揚或者獎勵的方式希望促進孩子學習,尤其是物質獎勵,這樣做往往讓孩子把對學習的內在成就感轉化為對外在的物質的追求,鼓勵、肯定孩子內部的品質,才更容易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內在動力,比如:
你真棒,按時做完了作業,獎勵你玩20分鐘遊戲。(×)
過程中有很多困難,你最後還是按時完成了,你真有韌勁。(√)
我們總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教育、糾正孩子,其實最好的教育契機不是孩子出錯的時候,而是在孩子做對的時候,這時候更需要你的及時反饋和認可:
你真有辦法,遇到錯過的題目,都標記又摘抄了一遍。(√)
你作文寫的很豐富,用了幾個新成語,你一定讀了很多書。(√)
多關注孩子內在的品質,讓孩子體會到比如修正錯誤、讀書帶來的好處,並且被你關注和認可,當孩子把改錯、讀書帶來的成就感、愉悅等好的體驗與學習聯繫起來,孩子才願意繼續努力。
5
忽略表情動作的語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伯特·赫拉別恩曾提出過一個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語言+38%的語調語速+55%的表情和動作。所以說,有時候家長學到教育方法或者說是「教育話術」,回去對孩子說同樣的話,覺得沒有效果,有可能是我們忽視了其他部分,因為我們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語言只佔一小部分,比語言更重要的是說話的語調語速、表情和動作,這些更容易被人感知到。
有一次一位妻子,學到「先揚後抑」的說話方法,覺得這樣給人提意見更容易被接受,於是回到家她對丈夫說:我覺得你做得很好……丈夫說:你是要說「但是」了嗎?
其實很多說法只是技巧,關鍵還是看說話人背後的心情傳遞出的感覺,如果我們是急躁、批評、挑剔的心態,很難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支持。
其實,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候的最佳姿態,我認為就一個字,是「陪」,而我們很多父母做成了「盯」,陪伴的狀態是父母可以在旁邊看書,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坐在孩子旁邊監督和催促,甚至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時不時給孩子聽寫一個單詞,指出一個問題。當然,我們陪伴最終的結果,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學業,「陪」的最終目標是「不陪」。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