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於何種考慮放棄吞併蒙古?

俄羅斯對領土的渴求可謂聞名全球。無論是早先的沙俄,還是之後的蘇聯,都曾憑藉武力強佔別國領土,極盡搶掠與征服。

不過也正是這種貪得無厭的佔領,鑄就了之後的俄羅斯。幾百年的一路吞併下來,俄羅斯從蝸居莫斯科一隅的小型公國,一躍成長為世界級的超級大國。及至二戰結束,蘇聯的領土面積已達到空前絕後的2200萬平方公里之多,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領土大國。

只是,在這一系列對土地的瘋狂掠奪中,俄羅斯卻獨獨放過了蒙古。如果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跟蘇聯的國力還不算特彆強大,外部形勢也存在限制,對蒙古姑且放過倒也還能說得過去。可是當二戰結束,蘇聯已變身為可跟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這種情況下,它依然對蒙古這塊口中的肉置之不顧,這就有點奇怪了。

是俄羅斯轉性了嗎?當然不是。正是不竭餘力的對外擴張,才成就了蘇聯的輝煌;當時的蘇聯如日中天,焉有立地成佛之理!

那是蒙古不值得佔領嗎?那就更不是了。且不說蒙古地下埋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單就地緣政治而言,蒙古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38 :為什麼蒙古至關重要》一文中,雲石君已對蒙古的地緣格局做了剖析:蒙古地處東亞大陸北部中心地帶,本身又是高原地形。以此為基,可以居高臨下,對整個中國北部形成地緣壓制。古代生活在這裡的游牧勢力,就是憑藉這種地緣優勢四處出擊,對中原王朝形成巨大的戰略壓力。中蘇交惡後,擁有蒙古高原的蘇聯,更是可以同時威懾中國的的東北、西北、華北、新疆四大地緣板塊,進而對整個中國北部形成地緣壓制。

那麼,是外部受到了什麼阻力,使蘇聯投鼠忌器?那就更不是了。蒙古自身的實力幾乎忽略不計;至於中國,雖然是世界級的地緣大國,但在20世紀頭五十年里,基本上戰亂不休,49年以後雖江山一統,但也一直貧窮落後,如果蘇聯打定主意要鯨吞蒙古,當時的中國是阻止不了的。

可即便如此,俄羅斯仍舊沒有吞併蒙古,只是對其牢牢鉗制,變為自己的附庸國罷了。

當然,作為附庸的蒙古,仍舊無法掙脫蘇聯鉗制,但從政治的角度出發,不管蒙古再怎麼服帖,也沒有直接吞併來的爽快。既然蘇聯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卻不行吞併,這咋看都有些不合情理。

為什麼俄羅斯會放棄吞併蒙古?雲石君認為,蘇聯之所以不行吞併,主要出於幾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就是地緣關係的疏離。雖然俄羅斯和蒙古山水相連,但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位於萬里之外的東歐,蒙古卻位於東亞大陸北部。二者在地緣關係上的疏離,加之北亞自然環境十分惡劣,這極大的增加了俄羅斯對這一地區的掌控難度。

但如果僅就於此,還不主義完全打消蘇聯的慾望。畢竟遠東濱海地區,特別是烏蘇里江以東,還有勘察加半島和庫頁島,跟俄羅斯東歐核心區的直線距離都比蒙古要遠,自然環境也更加惡劣,但這並沒有阻止俄羅斯將他們納入版圖。

但與遠東濱海地區不同,蘇聯要鯨吞蒙古,除去距離遙遠之外,還受到地緣格局的限制。

作為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國,蘇聯的領土格局呈東西走向。而其東歐核心區對北亞的投射地緣影響力的途徑,也是自西向東橫向拓展,整個國土呈現出一個類似長方形的形狀。

一般情況下,地緣格局規整,本部核心區的能量就可相對便捷的輻射到國家的各個邊緣板塊。俄羅斯的本部位於領土最西端的東歐板塊,對北亞,特別是遠東的輻射能力天然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普通意義上不算太嚴重的阻礙,放之於北亞這個特殊的板塊,都能嚴重影響到俄羅斯的控制力。(俄羅斯地緣結構上的缺陷及對國家發展演變的深層次影響,雲石君會在以後的俄羅斯系列中解析)

而蒙古正是這樣一個死角。蒙古高原的東、南、西三面都被中國包圍,僅剩北部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交界,這也就意味著,一旦蒙古被吸納進蘇聯,它會成為其版圖上一個突出部。

如果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位於領土的正中央,那倒還好說。因為這種格局下,本部釋放地緣影響力的路徑是向四周發散,不管蒙古是不是突出部,都不影響本部對它的輻射。可是,俄羅斯的本部核心區過於靠西,對邊緣板塊,特別是西伯利亞的輻射路徑是呈東西走向,蒙古由於向南過於突出,脫離了西伯利亞鐵路這一俄羅斯地緣主軸,這嚴重削弱了俄羅斯對它投射地緣影響力的能力。

當然,要是俄羅斯直面蒙古的西伯利亞版塊地緣實力尚可,那俄羅斯也可以此為依託,直接對蒙古投射影響力。可是西伯利亞板塊的自然環境太過惡劣,不足以支撐規模化的發達文明體系,以它為依託輻射蒙古,實在是力不從心。

當然,還有一種解決途徑,就是奪取中國的新疆和東北,這樣的話,俄羅斯亞洲板塊的國土將整體向南推進,進而將蒙古高原這個突出部填平,這種情況下,蒙古就徹底融入俄羅斯的國土中。

在晚清和民國時,沙俄和蘇聯也的確有做此打算,只是沒有成功。新中國建立後,除非俄羅斯能一舉滅華,否則這一設想連理論上的可能性都不復存在。

在地緣影響力不足的情況下,俄羅斯如果強行吞併蒙古,肯定會面臨消化不良的困境:

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決定了這裡無法實現大規模工業化,地下的礦產對俄羅斯這種資源土豪而言也沒什麼特別的重要性,這也就是說,在跟中國對立的格局下,蒙古沒有進入現代文明的戰略空間,所以也沒有脫貧致富的可能。

如果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倒也沒啥。你們窮是你們自己的是,與我蘇聯無關。

但如果蒙古成為自家領土,那就不好說了。一旦成為自家領土,蘇聯就必須承擔發展蒙古經濟的責任,而反過來,身為蘇聯國民,蒙古人也有理由期待莫斯科幫助自己提高生活水平——最起碼,不能被蘇聯其它邊緣板塊拉的太遠,否則蒙古人肯定會產生心理落差,進而認定俄羅斯族對自己實行民族壓迫,長此以往,內亂必生。

但之前雲石君已經說了,蒙古在地緣格局上的限制,以及自身自然環境的惡劣,決定了蘇聯無法對它進行有效開發。所以,除非蘇共中央願意直接砸錢,否則無法運用符合經濟規律的手段,來滿足蒙古人的這種要求。

當然,蘇聯也可以大量移民,把蒙古高原變成俄羅斯族的天下。但這麻煩會更大。且不說會激化俄蒙兩族的矛盾,而且由於蒙古高原的生存環境無法改變,所以就算俄羅斯族進去,很快也會貧困化。這種由富致貧的巨大落差,會讓這些移民的怨氣,比土生土長的蒙古人還要大。

後來中亞五國的獨立,也間接證明俄羅斯吞併蒙古存在難度。相較於蒙古,中亞五國跟俄羅斯東歐核心區的地緣關係要緊密的多。可哪怕是在蘇聯強盛時,也只不過是勉強實現對他的政治控制。及至蘇聯解體,作為繼承者的俄羅斯元氣大傷,再也背不起這個巨大的包袱,最後只能主動吐出了事。

中亞尚且如此,蒙古就更不待言。

反正蘇聯也沒打算通過開發蒙古高原,來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國力,它在乎的,不過是蒙古的特殊地緣價值罷了。既然強吞蒙古後患無窮,那不如索性讓蒙古作為自己附庸存在,這既滿足了自身需要,又不用承擔對蒙古人的義務,省得給自己招惹麻煩。這才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而中國的態度,也同樣遏制了蘇聯的慾望。鑒於蒙古高原對北中國構成嚴重的地緣壓制,只要蘇聯吞併蒙古,那就會徹底激化與中國的結構性地緣矛盾。這樣的話,不管中國是哪個政府當權,都只能別無選擇的跟蘇聯死磕到底。

雖然當時的中國國力遠不如俄,但作為東亞大陸的擁有者,中國天然具備不遜於俄羅斯的地緣實力。一旦中國把這種地緣實力變現——甚至僅僅是變現一部分,都主義對蘇聯的北亞板塊構成嚴重威脅。

畢竟蘇聯的主要敵人是美國。在當時這種情況下,蘇聯完全犯不著為了吞併一個會讓自己消化不良的蒙古,把自己和一個潛在的世界大國推到你死我亡的地步——把蒙古變為附庸,中國大體上還可以在美蘇間保持中立。可要是強行吞併,那中國只有與美國深度合作,蘇聯的地緣政治環境將嚴重惡化。

所以,哪怕是在中蘇交惡的六七十年代,蘇聯也不過是陳兵中蒙邊境,威懾中國罷了。

綜上所述,不管是出於維護自身穩定,還是避免地緣環境的惡化,蘇聯都沒有吞併蒙古的動力。

只是,隨著冷戰結束,蘇聯土崩瓦解,繼承者俄羅斯聯邦實力大衰,再也沒有全方位鉗制蒙古的能力。中蒙關係也獲得了改善的空間。.

按理說,蒙古這時候應該趁平衡對中俄的關係,爭取左右逢源、兩頭通吃——這是身處夾縫中的小國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慣套路。

可是,中蒙關係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回暖,但蒙古依舊對中國疑慮多多。反映在政治上,蒙古也繼續堅定的跟俄羅斯站在一起。

註: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39章:東北亞之蒙古系列第一部分。


推薦閱讀:

傳斯諾登或入境俄羅斯 克里致電俄外長「要人」
美媒爆特朗普與顧問揮手互懟,「俄羅斯門」成其心腹黑洞
後沙月光:俄羅斯前世的前世
【俄羅斯研究】段君澤:俄式「混合戰爭」實踐及其影響
中國99式坦克PK美國M1A2與俄羅斯T-90

TAG:俄羅斯 | 放棄 | 蒙古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