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我真的變成了狐狸……

今年送給妞的生日禮物,是新美南吉的童話集。她很喜歡,不但自己看得入迷,還願意朗讀給我們聽。受了她的感染,我和她媽媽也捧起了這套書,讀了一篇又一篇。哦,最近一周,對於我們家來說,應該是「新美南吉讀書節」。

剛剛讀完的這一個故事,名字叫《小狐狸》。

文六和夥伴們一起到鎮上去,他們要陪他買雙合腳的木屐。但是,就在他們準備付錢時,一位老奶奶卻說:「晚上買木屐,是會被狐狸附體的!」這可讓每個人的汗毛都豎了起來。木屐店的老闆娘不以為然,比划了幾下,說:「放心吧,我已經施了法術,狐狸不可能附體的。」

買了新木屐,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看木偶戲,又急急忙忙回家去。

但是,孩子們的心卻敲起了小鼓。有人在悄悄地傳話,說老闆娘只是裝模作樣,狐狸啊,說不定真的會附到文六的身上——不,說不定狐狸已經附到了文六的身上!

孩子們加快了腳步。

文六的心裡很不舒服。

當他回到家,和媽媽躺在床上時,他忍不住問媽媽:「如果我真的變成了狐狸,那會怎麼樣呢?」

媽媽給文六的,是一個美麗而殘酷的回答。

因為這個回答是關乎愛的,是為了愛而不惜犧牲了自己的。

文六哭著撲進了媽媽的懷裡……

我相信文六的淚水是出於恐懼,因為他不敢想像失去媽媽的痛苦。但是當淚水擦乾,他會感到幸福,因為他能體會到媽媽那深沉的愛意。

我相信他會安心地睡去——哪怕自己變成了狐狸,媽媽仍然是他的媽媽,仍然會全心全意地愛著他,會願為他做任何事情,那麼,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顯然,這個不像童話的童話,所表達的是和《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你》、《大衛,不可以》、《我永遠愛你》……一樣的主題——無條件的愛。

在這樣的愛的滋養中長大,孩子才會真正健康、快樂乃至強大。

下午,和三位應聘老師面談。

與其說是面試,不如說是就教育教學的主旨試著達成共識。比如,加斯頓小學自建校之日起,就決定不提供寄宿。這是為什麼?

三位老師都能夠從感性層面上看到過早離開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而我強調的,則是孩子內心深處的孤獨,說得嚴重點,是被拋棄感。

這種傷害,必然是持久的。

引用尹建莉的一段話吧。

「一隻母雞不會把小雞託付給別的母雞照料,一頭母豬也不會把任何一頭小豬託付給別的母豬。動物都知道這一點,人卻經常在這個問題上犯糊塗。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這創傷程度,等同於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

是的,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是:「最好的寄宿學校也無法代替母親」。

我們為什麼不做寄宿?因為我們不想為了眼下的生源而不顧孩子的未來。

其中兩位老師的感觸很深。

一位曾經在某所私立小學做過副班主任。她說,有個孩子因父母離異,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媽媽,在教室里抹眼淚。班主任竟然採用恫嚇的方式制止孩子哭泣,說的不管用,就動手!她悄悄把孩子拉出來,給他媽媽打了個電話,孩子的情緒才算平靜下來。實際上,每晚蒙著被子哭的孩子不在少數——雖然他們會漸漸習慣,是的,習慣,習慣沒有陪伴,沒有愛。

另一位老師聯想到的是自己在初中時的經歷。「那時候已經不小了,可還是想家,想媽媽,就故意表現得很叛逆,故意折騰爸媽。有一次,給媽媽打電話,說是學校讓交錢。等媽媽趕過來,把錢給了我。過了沒多大一會兒,我就又打電話,說錢不夠,你還得來。」她認為,寄宿給孩子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親子感情的疏離,為青春期、婚戀期埋下了不那麼美好的種子。

「如果我真的變成了狐狸,會怎麼樣呢?」

「既然可愛的文六變成了狐狸,那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了,我們決定不做人了,改做狐狸了。」

「如果被獵犬發現了怎麼辦?」

「如果那樣,媽媽就一瘸一拐地慢慢跑。」

「為什麼?」

「那樣狗就會撲上來咬住媽媽的啊,那樣,獵人就會追上來,把媽媽捆起來。那樣,寶貝,你和爸爸就可以逃走了。」

親愛的大人們,你為了孩子,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嗎?

捨不得為孩子做一日三餐嗎?捨不得為孩子多拿出些時間嗎?捨不得給孩子讀一篇睡前故事嗎?捨不得少些應酬少掙點錢嗎?

我們的孩子並沒有問我們:「如果我真的變成了狐狸,會怎麼樣呢?」

我們的孩子,只是想做孩子,幸福的孩子。

2015-8-14


推薦閱讀:

「狐狸精」
做一個妖媚狐狸精勾住男人的魂
幸福新女性:在外白骨精,在家狐狸精
狐狸精的核心競爭力
狐狸之怒

TAG:狐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