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配件雜談 相機亂斗 — 配件那點事兒
說到相機的選擇,更多是選擇機身和鏡頭,而對於老玩家來說,配件才是更值得研究和琢磨的事情,因為賣一台單反掙的錢,遠不如賣一個UV鏡掙的多,甚至也不如賣個攝影包來的多,因此配件可謂是水深的很,作者作為一名自由攝影師,也算見過大世面的人了,我敢說二手機身,敢說二手鏡頭,敢在淘寶買二手器材,國產仿包,但是說配件,我只能是量力而行,因為還是那句話水太深。我可以輕鬆分辨出行水機身,視頻機,翻新機。但是我看不出真假B+W的濾鏡,看不出真假樂攝寶攝影包,看到這,也許讀者覺得作者是水平一般般,但是我卻要為我辯解一二,攝影配件這潭水,我也敢說趟過了,水多深我也是真見識過了,具體我一會說,倘若讀者看到一個阿貓阿狗,張嘴就說能分辨真假UV鏡,讀者您覺得可能么?很多事情並不能輕易的去下一個定論。
UV綜述
UV到底幹嘛的?書上和巴拉巴拉和你說一大堆,我卻負責的說,除了保護你的鏡頭前端鏡片,再無任何用處。減少紫外線,讓天更藍那就是美麗的扯,如果一枚UV鏡,能影響色彩的話,那這個東西誰敢用?你確定你的UV能分辨天空的藍色而忽略你拍產品時候的水藍色?攝影器材發展重中之重就是讓拍攝者決定一切,而不是無知的器材。從天光鏡到星芒鏡再到CPL和漸變甚至是紅外濾鏡,作者用過不止一枚,排除這些特殊效果濾鏡,UV最大的用處甚至唯一的用處只有一點,保護前端鏡片,僅此而已。
UV怎麼樣?有用是肯定的,保護效果很好,前端鏡片磨一下也是很心疼的。目前來說,市場上UV大致三類,低端雜牌子國產,中端國產各種外國名字,高端小眾或者B+W這類。說一個故事,關於UV鏡的。
故事
有一天在QQ群里,一位朋友說買B+W的UV,我說我從來不買B+W,因為分不清真假。朋友說沒事,賣給他的這位經銷商非常非常的靠譜。因此我在就群里講了一個故事。我和朋友買一枚鏡頭,福倫達的手動頭,賣我們鏡頭這位器材A商很靠譜,和我們關係非常好,如果賣我們假的,我們要是在圈子裡放話的話,他會很難做。行貨沒問題,用了兩年不到膩了,準備出掉。出給B器材商,B是圈子裡廷特殊的一位,本地收的鏡頭賣外地,外地收的鏡頭賣本地,而且主營一些破破爛爛的雜七雜八復古物品,二手鏡頭買賣不是主業,我在B器材商這換過三四次東西,置換。A器材商賣我們的這枚福倫達鏡頭經過B器材商的鑒定是一枚水貨鏡頭,我們大呼不可能。B器材商慢慢講,鏡頭拆開過的海關,再組裝會有一個小點做記號,這個事情A器材商沒有騙你們,因為A器材商也一定不知道,當行貨進的。我說到這,群里那位朋友沉默,和我說明白了三個字。你能保障賣你器材的人靠譜,誰保障賣他器材的人靠譜,難道說東西的真假好壞只能全拼人氣,拼信任?
市場為什麼假UV這麼多?作者怎麼沒見過假單反?因為假UV好製作成本低,也許有人說,真假UV會存在透光率差異,做工會差很多。可是悲哀的事情作者見過,做仿B+WUV的廠子並不是小廠,或者說是有技術的大廠。B+W售價在600元左右的UV,用售價在100元左右的國產UV質量對比,這是很難發現的差異的,不怕東西假,就怕專業造假的東西。你讓綠葉10元的UV去打B+W的600元UV,我也能分清,可是做工精緻,鍍膜也是多層的國產中端UV去仿600元B+WUV,這就很難憑藉肉眼去判斷了。影響你拍攝更多的是光線,對焦,白平衡,曝光還有構圖等,而不是真假UV差的那百分之一的透光率,作者看到四五千不到的鏡頭掛一個B+W的時候,再聽到擁有者高談闊論UV鏡對成像的影響,然後使用光圈優先不配合曝光補償拍攝的時候,想的最多是器材商又狠狠的賺了一筆。600元的UV用100元的替代,差價是500元。一台D3200和1855套機價格才2100元,別說翻新了,只要不是紙糊的,累死也掙不到500元。而一個小鏡片輕輕鬆鬆500元到手。這讓作者想起作者買車的經歷,銷售一遍一遍強調,高7高配使用的是寬輪胎,抓地性好,舒適穩定安全。我說我都買一個不帶T的自動檔板車了,我還在乎它是不是寬胎?這如同一個入門單反配個套頭至於用四五百的UV么?
選擇
買什麼UV?問題不大也不難,有資金或者要裝逼,B+W妥妥的,像我師父一樣,無論什麼鏡頭必須B+WUV,這OK也沒問題,我也一樣,裝逼的東西必須買最好的。預算有限?也不是問題,超薄很好,暗角小也不影響體積,就是拆卸不方便。不要帶壓圈的也可以,開過不是一個兩個了,多層鍍膜也不錯,看UV顏色大致就能判斷怎麼樣,對比下白紙也可以。因此作者一般選擇售價在100元左右的國產UV,具體什麼牌子就看心情吧,推薦國產100元到200元國產超薄多層鍍膜的UV,點光源逆光下看看鬼影,上到鏡頭上照一照,反光小的質量好一點。
擴展濾鏡有很多種,籠統的說分為螺口和插片兩類,螺口又分為前置和後置。螺口的優勢是比較耐用,不怕磨損,價格適中。缺點是種類不多,漸變過度位置不能選擇,而且不同口徑難以兼容。插片的優點是價格低,用起來靈活,濾鏡架就能解決大部分通用問題。這裡作者建議CPL這類買螺口的,漸變ND這類買插片的,而且插片並不是永久的,使用幾次後就會磨損,買低端國產也可以。總的來說數碼攝影在風光類拍攝中,濾鏡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現在數碼後期發展很快,一些新的拍攝方法已經削弱了濾鏡在風光照片中的地位,雖然還無法完全替代,例如線推、合成、區域調整等。前置後置濾鏡差別很大,一部分長焦礙於口徑過大,一部分廣角礙於前鏡片突出都使用的是後置濾鏡,長焦不談,現在有了一部分專用超廣前置濾鏡架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價格過於昂貴。總的來說,如果你是風光愛好者,濾鏡幾乎是必備的,此外還應該會搖黑卡這類基本技術,如果你喜歡去博物館這類,CPL是必備的。
相機包綜述
相機包是幹嘛的?顯然是裝相機的,當然也可以裝其他器材。相機包可以說是人手必備,你不一定買第二塊電池,不一定買第二個鏡頭,但是相機包卻一定會買,放心,賣一個相機包掙的錢有可能比賣一台相機掙得都多。防護到底重要不重要?相機包裡面放雞蛋從樓上扔樓下,看看雞蛋碎沒碎就知道防護好不好?樂攝寶KATA白金漢怎麼就那麼貴?到底買雙肩還是單肩的?說這些之前,說說作者有多少個攝影包吧,我的攝影包比我女朋友的包都多,不少於二十個,涵蓋了幾乎整個攝影包的分類,一半送人,一半封存,一半使用。還是說一個故事,關於攝影包。
故事
那個時候,我已經買了第二台D700,需要一個更大的相機包,想知道到底能不能同時裝兩台D700,所以去實體店買相機包。經銷商是我的好朋友,關係就不多介紹了,看中了樂攝寶450AW,別的地方都要3000多,我想在他家,如果低於3000元我就買了。經銷商一次又一次問我真的想買這麼大的么,我肯定後,他讓我稍等,就去和別人談生意,十五分鐘後他來我面前,在計算器上按了三個數,給我看,然後說了兩次,保密。我以900元價格買了這個陪伴我四年多的樂攝寶。
市場稍微吹一點的說把,混跡多年沒見過真的樂攝寶和國家地理,哈。的確說的有點過分了,但現實也差不多。中國最牛的幾乎可以說是紡織業了,什麼紡織品咱們做不了,小小的相機包太輕鬆了。還是那句話,樂攝寶450AW,真的價格3000+,假的某包進價314元一個,賺多少自己心裡有數,作者同一款450AW,買過兩個,真的,假的,仿的各個都見過,就算告訴讀者區分方法又有什麼意義呢?300多的樂攝寶我背了整整四年多,質量好的沒話說。我背包應該算是比較費的,背包很少和我肩膀接觸,大多數時候我都是背到地方就扔地上。300元一個,一年換一個新的,十年才花3000元,而真的一個就3000元多,肯定用不上10年。為什麼仿樂攝寶這麼好?而且輕鬆的以假亂真?因為真樂攝寶不怎麼樣。和UV一個道理,仿的廠子不小,還很專業,相反樂攝寶拉杆箱系列卻沒有仿的,一是技術難,二是銷量小。總的來說,樂攝寶和國家地理仿的太多了,幾乎可以全當假的買了,KATA仿的比較少,而且輕鬆分辨。KATA我背了4年不到,雖然沒壞但是破損嚴重。而且KATA的3N1系列並不適合我,設備多根本裝不下。KATA是有技術的,比如航空鋁骨架,氣墊背負系統,外防水拉鎖,我曾經問朋友,朋友專門做包的,他看KATA後說,不是不能仿,是仿了成本太高,一個仿KATA包如果也用這些東西,價格在800元左右,真的才1000元多一點,這個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了。白金漢?白金漢就像皮具,就像徠卡相機,情懷大於一切。剩下的什麼澳洲小野人啊這類,精品但是價格虛高,雖然仿的沒有,但是作者覺得沒有性價比。剩下國產雜牌子這類,做工和仿樂攝寶也差不多,弄不好都是一個廠子產的。
擴展
相機包有很多種,從小說大。最小的包作者傾向於買內膽包,無論相機包怎麼樣,都沒有普通的包品種多,樣式好。內膽包解決了這個難題,一機一頭最適合內膽包,能單肩能雙肩,可以放旅行箱也可以放戶外背囊裡面。接下來說說單肩包,單肩包的優勢就是取拿方便,劣勢就是背負不舒服,同樣的東西,單肩包背起來更累,作者體形中等,能接受最高的單肩負重也在兩機兩頭一閃的範圍,再多肩膀的確吃不消。雙肩包的優勢和單肩包相反,作者最多用雙肩包背負兩台機器,四個鏡頭,兩個閃光燈,兩個引閃,五組電池還有一台筆記本。而這樣背負,作者仍然能吹牛逼的說日行千里,夜行一萬。雙肩包的背負系統無論國產進口無論真假仿冒都遠比單肩包強,尤其是帶有肩帶橫向連接,或者帶有腰部支撐,這兩種設計讓雙肩包具有極高的背負能力。雙肩包再大就是拉杆箱了,拉杆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類似於雙肩包加輪子和拉杆組成,一種是塑料或者金屬硬質的器材箱。前者並不好用,自重過高而且不能裝太多東西,優勢就是可以背負,可這是很矛盾的,東西多你背不動,背的動話這些東西又不值去拉著走。而後者是比較大的器材箱,例如作者自己用的器材箱子,可以裝四台相機,十個鏡頭,三個閃光燈,兩個引閃,十組電池和配件,不過這個器材箱經過作者親自實驗,只能舉起不到五分鐘,也就是說,除非是點對點的移動,類似於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這類,如果是野外拍攝或者移動拍攝,幾乎不能帶它,太重了,當然有幫手除外。在這裡也說說其他類型作者用過的攝影包,三角寶並不好用,既沒有單肩包的快速取拿,也沒有雙肩包的背負舒服,攝影配件大多都是相同的道理,A和B組合起來並不會同時擁有A和B的優點,而更多的是同時擁有A和B的缺點。坐飛機火車輪船對相機包要求不大,基本都可以隨身攜帶,作者礙於工作,相機包不離身,無論多重或者多不方便,相機包不能離開視線,貴的並不是器材,而是相機裡面的拍攝資料,還有就是臉面,攝影師出去幹活結果把相機丟了,的確說不過去。
閃光燈綜述
閃光燈有啥用?閃一下嘍。頂級單反,價格三四萬一個,頂級鏡頭一般來說1萬左右也買個不錯的了,長焦好幾萬也有,可為什麼頂級的閃光燈才3000元?佳能尼康索尼這些廠家為什麼把閃光燈做的這麼便宜?答案是,讓你多買幾個。機頂閃可不是放在機頂用的,攝影主要兩類,記錄優先和藝術優先,在我上學的時候叫紀實攝影和藝術攝影,紀實攝影強調記錄,這時候用機頂閃放在機頂就可以了,藝術攝影更多造型需要配合離機閃。這裡插一句,機頂閃不是指機頂彈出來那個,好多相機沒有那個內閃,從頭到尾那個東西就不會說到它。多個閃光燈才能發揮閃光燈應有的意義,起碼三個,最少兩個,如果用一個,配合配件或者做輔光源。為什麼要買閃光燈?作者本人目前擁有三個SB900(3000元每個),一套RICI環閃(5000元一套),兩個SU800引閃(2000元每個)和大約5000元左右的配件,全算下來價格2萬左右。這個功能大致和1萬左右的金貝或者U2套裝相同,但為什麼買閃光燈呢?作者一個人可以帶全套這些裝備,完全背的動,而且不需要現場提供電源。機頂的優勢就是體積重量和靈活,當然我更喜歡有影棚和完善的燈光。
市場
市場上來說,閃光燈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就三類,副廠,原廠,高級貨,德國那些閃燈為啥那麼貴我也不知道,給他們排除吧。副廠和原廠總的來說又分三類,全手動,半手動,全自動。這裡說一下,可不是說帶有TTL功能就是全自動,全自動應該包括鏡頭聯動變焦,測光等自動功能。作者本人用過也有不少閃光燈,銀燕全手動兩個,日本露瑪美TTL一個,日本日清一個,尼康三個,佳能兩個。這裡面經過我拍攝,我最低能接受的是日本日清DI622這個級別,這是一個全自動閃光燈,並且支持引閃,價格1000元左右。在我買尼康SB900之前,並沒有接觸過國產的全自動閃光燈,比如永諾這類,所以實在不好說,但是從身邊和我一樣的攝影師來看,包括作者都不能接受國產牌子的閃光燈,回點慢,功能怪異,色溫差異大。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的確國產閃光燈價格低廉,功能多。
選擇
這裡很難說,閃光燈對於家用來說並不是必備的,大多數時候作者都極力反對新手用外閃去拍攝,堅決反對!尤其是用的還是不是原廠的閃光燈。如果要玩燈,那我可以給出建議,資金非常有限還想玩,國產手動帶引閃即可,起碼買三個玩布光。如果資金中等可以考慮二手閃光燈,原廠SB900二手價格不到2000元,買三個也不貴,並且功能完善。資金充足也不說了,自己知道該買什麼了,多多益善。
擴展我再次強調,單一閃光燈不是拍夜景的。難道準備用閃光燈去把整個大樓或者整個大山照亮?那是太陽不是閃光燈。我再次強調,單一閃光燈最好不要做主光源,不是記者的話根本沒必要直閃,難道真準備把單反用成卡片?我再次強調,單一閃光燈不要用低感,閃光燈不是給你降低感光度的,高ISO配合閃光燈才能保證背景和前景同時擁有良好的曝光,難道真準備把單反用成手機?閃光燈該怎麼用?《熱靴日記》寫的很好,但是顯然難了點。作者說說作者的經驗,如果自動派和手動派沒有好壞之分一樣,作者雖然是手動派,但同樣不排斥自動派。手動派首先調整閃光燈到完全手動狀態,手動定義輸出功率,手動定義焦距變化達到改變光照範圍。關閉閃光燈拍攝一張背景主體曝光大致準備的照片,手動調整閃關燈輸出功率達到主體曝光準備即可,也就是讓閃光燈作為一種對照片的輔助,這樣回電快,拍攝效果好。如果室內光線非常不好,但是比較狹小,跳閃高功率輸出也是可以的,達到均勻曝光,記錄優先。如果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閃光燈,就可以完全使用閃光燈造型,正側逆輪廓自己摸索。引閃有原廠副廠之分,也有紅外無線電之分,原廠的優勢在於不需要接觸燈就可以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並且可以全自動設置光比拍攝,但是需要配合原廠閃光燈。原廠引閃也有無線電和紅外區分,紅外在室內非常穩定,無干擾情況下可以百分百正確引閃,但是到室外成功率變低,不過可以切換成光引閃模式,比如尼康SU-4設置開啟。無線電可以遠距離引閃,並且不怕阻擋,但是一般情況下僅支持副廠閃光燈或者配合接收器。在整個配件中,閃光燈最複雜,布光的難度不亞於構圖色彩透視這些學問,如果有想去深入學習布光,推薦閃卓博識。(PS寫這個的時候還沒有上市SB5000閃燈,SB5000更新無線電引閃功能,但只支持D5或者D500。正如作者所說,尼康在完善閃燈設備時,是很考慮使用者的。SU800缺點之一就是紅外引閃的不穩定)
三腳架綜述
三腳架才是夜景或者說風光必備物品,一款好的三腳架給攝影師帶來的是信心和安心。三腳架分類很多很雜,主要是以專業用途為分類,一般來說,大家選擇的無外乎用材質區分,合金和碳纖維,用球台區分,三維和球星雲台,用用途區分,打鳥和接片或者風光。以作者為例,作者用過大約十餘款架子,有貴有賤。當年師父和我說,架子大約需買到第三個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子的。作者第一款架子是三維雲台的國產偉峰,很重很穩,第二款也是偉峰的只不過是輕的球台架子,很輕很抖,第三款國產雜牌子碳纖,很好很不錯,第四款國產MINI架子,很方便。買到第四個,我不再繼續買架子了,並不是因為前四個滿足了我的需求,其實恰恰相反,我知道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架子了。
市場
目前來看,架子市場還是很穩定的,以地產中山為主,得力於國產架子的價格和競爭,國產架子非常值得購買。總的來說,低端以偉峰等雜牌,價格500元以內,基本來說只能勉強稱為三腳架,另一類以百諾和思銳為主的國產有名有號的架子,這類購買碳纖維的價格不到2000元,很有性價比,第三類外國牌子高端貨,價格3000元以上。作者首先也表明一下,作者並不是十分需要架子,因此作者沒有購買高端架子來用,但是必須強調價格3000元以上的架子非常非常好,而且非常便於拍攝。低端偉峰不談,幾乎不能用。中端和高端架子區別很大。碳纖比合金優勢是輕,當一個人看器材考慮尺寸和重量時,就說明這個人上道了,如果你只擁有一兩個機身,兩三個鏡頭,架子是合金還是碳纖根本沒差別,如果一次出去需要帶三台全畫幅機身,七八個鏡頭,兩三個架子時,碳纖和合金的差距就是致命的。總的來說架子市場是比較透明的,各個廠商都有天貓旗艦店,價格也沒有水分,而且也沒有仿品的存在。
選擇
如果資金有限,1000元左右的國產碳纖是很好的選擇。如果自己充足,3000元以上高端架子是首要選擇。一般來說架子投入資金應該占架子上的器材10%左右。
擴展詳細說說架子區分。合金和碳纖可以理解為僅僅差距在重量上,大致其他特性並不是很重要。球台三維的比較穩定,適合接片或者微距這類,風光也可以。球台比較方便,適合人像體育這類。架子球台還有專一用途的,比如微距架子和懸臂架子,還有專門接片的架子和拍攝星空的架子,具體不說,如果你要拍攝專一題材,這個題材的專用架子幾乎是必備的。架子分三腳架和獨腳架,作者使用經驗是,三腳架比較適合大多數拍攝題材,獨腳架適合長焦拍攝,比如舞台或者演唱會和體育比賽,不過需要配合腳架環。三腳架收放大多數是三節或者四節,節越越穩定,節越多收縮體積越小,這類推薦三或者四節的,不是很推薦能拆卸獨腳架的。鎖定方式有卡扣和旋轉兩種方式,無奈現在中端大多數是旋轉的,作者其實是非常喜歡卡扣的,說一點題外話,如果你沒被架子家過手,那這個架子不算熟悉你,作者想自己被自己架子夾手,想想都疼。架子還有一些其他功能,帶有配重鉤還算有用,不是用來配重,而是野外地面都比較臟,包和衣服有地方掛也不錯。可以低角度和橫直的架子也非常有用,拍攝角度是很方便的。好壞雲台的鎖定性是完全不一樣的的,在使用超長焦或者微距的時候,好的雲台帶有阻尼調節,可以依據鏡頭的重量分配阻尼,細微調整,不會出現鎖定完成後鬆開雙手,鏡頭由於重力原因自行移動。起碼從作者經驗,售價3000元以內的架子幾乎都存在這個問題。
雜七雜八讀卡器
讀卡器沒有太多複雜的事情,現在除了一小部分專業需要,大多數都使用外置讀卡器,作者以前用過機箱內置全埋的讀卡器,很懷念,很好用。外置讀卡器最好選同時帶CF和SD功能的,一般作者選擇的是SSK金屬鐵盒和飈王不帶線這兩款,工作室固定使用閃迪和雷卡莎兩款原廠讀卡器,這兩款售價200元多,幾乎是作者這個群體必備的東東,人手一個。讀卡器主要看傳輸速度和穩定性,外置讀卡器穩定性很差,比如我推薦的那兩款SSK和飈王,幾乎一年用壞三四個吧。閃迪和雷卡莎因為固定使用,不隨身攜帶比較穩定,三四年沒問題,需要注意別把CF卡插反了。
儲存卡
儲存卡水兒也不淺啊,不過作者本人對儲存卡不並不是很了解,作者主要用的都是低像素機型而且視頻時候也不多,不過還是可以說一說儲存卡。一般來說儲存卡分兩類,SD和CF。XQD礙於價格目前普及不多,不過如果購買D5,作者建議購買XQD版本。SD和CF對比來說,CF更好也更專業,SD作者用壞過兩張,冬天氣溫低,彈出不便,碎了一張。CF卡針腳比較麻煩,千萬別插反了。同比速度,雖然二者標的速度一樣,但是CF卡實際更快。總的來說,如果你相機支持CF同時也支持SD,最好用CF作為主卡,作者的確見到不止一次,D800或者無敵三隻用SD拍攝,問其原因,回答CF卡貴。儲存卡牌子看似多,其實主要只有幾家,閃迪、雷克莎、東芝、金士頓。不過假卡實在是太多了,作者使用的是閃迪,官網購買然後去實體售後檢查,不過也吐槽下,售後只是用眼睛看一看就說是正品,讓作者也很沒底。WIFI卡比較好玩,只有SD的,CF需要改裝,作者改過一張CFI型WIFI卡,用起來一般,記得分清I和II型號的差別。買多大卡?作者D3和兩台D700配的是3張8G和2張4G和4GWIFI卡。作者經驗是卡的數量大於卡的容量,就是說兩張8G要好於一張16G的卡,最近卡的價格降低的神速,作者當年8GCF卡花了近400元,現在不到100元就可以買到,因此作者也不太建議買小容量的儲存卡了。一般來說,推薦16G或者32G,如果拍攝比較多,像素比較高的機型,可以考慮64G這類卡。速度來說,限於標識混亂,很難具體說哪些是可以的,不過一般來說60M/S拍2K視頻問題都不大。
清潔套裝
氣吹國產就可以,買一些質量好一點,價格30元到50元的,結實一點的就可以。鏡頭筆進口仿的太多,品勝啥的估計也是貼牌,不過總的來說,20元左右一個的鏡頭筆都比較不錯。毛刷我倒是覺得化妝品店裡不錯,屈臣氏啥的,不過切記化妝用的掉毛,雖然柔軟但是不能清潔機器內部。鏡頭紙用處不大,紙屑太多。鏡頭布和鹿皮都有各自的優勢,正常的順序是先用鏡頭筆或者毛刷配合氣吹弄走比較大的灰塵,然後緩慢的使用鏡頭筆擦,如果污漬比較多再用鏡頭布或者鹿皮。這個順序是可以改變的,總的來說除非有沙石或者玻璃等堅硬物,一般來說擦拭不會對鏡頭或者UV造成影響,切記盡量不要使用自己配製的有機溶劑,以防萬一。
防潮箱
這個東西,北方城市的朋友,尤其是不靠海的朋友,基本可以忽略了,像作者一樣,在家裡每天開8小時以上,而且是兩個加濕器,然後濕度計還是處在乾燥中的朋友,根本不考慮防潮箱,乾燥劑在家裡都自行乾燥了。南方或者沿海的朋友,需要防潮箱,電子防潮箱和傳統乾燥劑防潮箱各有優勢,電子的經常壞但是效果可控,乾燥劑需要定時更換。鏡頭髮霉可是大問題,不過實話說,作者近五年沒有看到有發霉的鏡頭了,尤其是數碼時代的鏡頭,不知道是密封性好還是什麼原因,防潮這個問題看似並不重要了。不過備一點乾燥劑還是可以的,冬天拍攝或者海邊拍攝,包里放乾燥劑起碼可以減少結露和保護電路。
電池
相機電池建議買原廠,但是價格的確有點扯淡,尤其是一些沒有被破解的電池。不過原廠還是非常穩定,建議找靠譜的地方買,而且原廠電池一樣有保修和防偽碼。5號電池推薦三洋愛樂普系列,俗稱愛老婆。白色的毫安低,但是循環次數高,黑色毫安高但是循環次數低。各有利弊。愛老婆電池優點是隨充隨用,並且滿電下能保障近半年的存儲能力,充滿之後半年內隨時都可以用,電量不會悄悄溜走,也就是自放電比較低。引閃的123A推薦松下,沒啥說的,一買買一大堆,充電的不靠譜。
附錄 賣家常用騙人技巧偷梁換柱
作者遇到過兩次這個事情,幫朋友淘寶買相機,寫的明明是18-55VRII,但是收到的是18-55EDII,而且從買家秀看,也是各種的18-55EDII,和賣家協商很簡單,賣家要補發換回來,作者表示不同意,退100元就可以。目前看18-55各家的有很多款,什麼樣都有,一句簡簡單單的幾代不足以說明問題,必須去官網看好具體那款,一般來說這類鏡頭差價在100元左右,18-105或者18-135這類差價200元不到,24-120也有若干款,恆定不恆光圈定差價在1000元左右。
拆機充套
作者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朋友打電話給作者,套機怎麼買,作者說套機就是成套的,鏡頭和機身是在一個盒子里的。結果朋友說不是,鏡頭是單獨白色泡沫包裝。作者當即表明這是拆機套頭,應該便宜100元。朋友向店家表明後,店家拒絕並且不同意再賣機器給朋友。一般來說,佳能尼康這類套機都是鏡頭和機身在一個盒子里,現在很多人買單機,套頭就被拆開單賣,這類鏡頭沒問題而且很便宜,但是不能讓賣家當買家傻子看不出來這個問題,一般來說便宜100元就可以,畢竟拆機頭也是新的。
以次充好作者也遇到過這個事情,副廠電池有一些破解不完全,不能用原廠充電器充電不說,在相機呢還不會被識別剩餘電量,這類副廠電池建議不要用,白給都不要,這類電池會對相機造成傷害。
文字遊戲28-300多錢?佳能28-300L需要1.7萬,適馬28-300隻值800元。70-300多錢?不帶馬達700元不到,帶馬達帶VR價格3000元。雖然這麼騙比較斷子絕孫,風險很大,還是有人去這麼做,發票只寫大致參數不寫具體名稱,出了問題很難辦,無論怎麼樣還是小心為好。
作者有話說作者一直在強調自己的職業,並不是以此炫耀,當然也不足以炫耀,只是為了更好的說明作者出發的角度和所選擇的立場。作者是一名自由攝影師,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時間,作者有固定的攝影工作,拍攝題材相對固定,大致是一些記錄一些新聞類圖像或者宣傳類的圖像,佔總收入的40%左右。其他時間,比如節假日,雙休日或者非工作時間等,作者有不固定的拍攝工作,拍攝題材並不統一,約60%拍攝題材為婚禮,其餘拍攝題材大致是商業活動,產品拍攝或者一些雜七雜八和匪夷所思的拍攝項目,佔總收入的60%。
因此作者是一名自由攝影師,自由並不是工作時間,而是工作內容,攝影師好理解,80%收入來源於攝影或者攝影相關,就應該是一名攝影師了。當然我也不會做其他的事情。作者畢業於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師範類學校,電視編導專業,相對於工作算半個科班吧。作者從大一開始正規學習攝影,大二開始從事攝影相關工作,大三的時候進入省台的一個欄目組任職攝像並開始在某論壇任職版主,大四的時候正式拜於師父門下。從2009年開始買入第一台數碼單反至今,共投入資金約15萬元,以三台尼康全畫幅和兩台尼康半畫幅為主,以尼康微單和卡片為輔,共11枚鏡頭,涵蓋魚眼超廣定焦變焦微距長焦等,其中適馬於尼康各一半,並配有尼康閃燈三枚,環閃一套,U2影室燈一組等,配件完善,濾鏡燈光配件等均有,三腳架、軌道、攝影器材箱等也一併購買。收入的事情不便具體說,只能說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有一堆器材和5萬元現金。收回成本並不是很大的問題,目前這些設備應該可以用到2018年,並保持性能。
購買這些器材和配件主要是為滿足拍攝,有一些東西沒有購買貴的或者最好的是考慮到成本和投入。可滿足如下拍攝題材,婚禮攝影、婚紗攝影、寫真、形象宣傳照等、兒童、白天、親子、閨蜜等,限於沒有影棚和服裝,部分拍攝需要租用場地和化妝,但不需要租用鏡頭和燈光。可滿足拍攝建築、樣板間、室內設計、店內宣傳等,限於沒有移軸和全景雲台,部分嚴格要求或者特殊需要拍攝不能完成。可滿足景物、產品、首飾、食品、菜品、淘寶等拍攝,限於場地有限,體積超過兩立方米或者反光不規則等不能獨立完成拍攝。基本上說,以我目前技術和設備,約80%拍攝題可以獨立完成,約15%拍攝題材需要租用相關設備,約5%拍攝題材不能完成。
因此在購買器材時,有一些考慮因素是與愛好者不同,舉例說明。尼康大三元價格約為3萬,為14-24和24-70和70-200,相同參數下作者全部購買適馬副廠鏡頭,適馬12-24II和適馬24-70HSM和適馬70-200MACROII三枚鏡頭,共節省資金約1.5萬元。用節省的1.5萬元購買閃光燈三個,和適馬8MM魚眼鏡頭。因適馬鏡頭品質和成像不如原廠鏡頭,所拍攝照片會和用原廠鏡頭的攝影師有15%的差距,依靠自身技術可以彌補約5%差距,並且因多購置燈和魚眼鏡頭,可以拍攝更多題材,總體收入還是增加的。不過這樣安排也是有前提,作者本人並不是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也不打算成為一名頂尖的攝影師,在作者所在的三線省會城市,作者的拍攝水平應該處在中等偏上,因此也不追求使用頂級的器材和設備,更多是花50% 的資金去完成80%的效果。
因此作者的很多做法和選擇就有很濃的目標性,購買二手、水貨等、把相機和鏡頭和攝影配件當作消耗品,以高強度工作來儘快收回成本和創造最大的價值。(PS本來這段是開頭,但是又怕被說炫耀,我現在改到最後,一定要知道,我這麼做是為了解釋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買副廠鏡頭,為什麼最求焦段等)。
心得
作者在沒發這篇文章時就準備好回答一些問題了,真是被留言弄怕了。
為什麼在這裡發?圖什麼?
作者發這些東西,不是為了稿費,這點稿費都不夠買兩節電池的!也不是為了名聲,名聲我在需要的時候已經有!也不是為了虛榮,這連攝影論壇都不算能有什麼虛榮?作者寫這些東西一是不想讓大家走彎路,因為作者走了不少彎路,其次是因為這裡的編輯太好了,弄得我總覺得欠他們似的,不寫點東西不首發都睡不著覺。
為什麼不分開發?這麼長看不完啊!
套用一句台詞,「這些信息,並不是放在托盤裡拿給我的,而是我長年累月的積累」。作者並不好考慮這些問題,我相信如果想看就可以看完,不想看,一個字也多。
為什麼不分享工作或者拍攝經驗?
我一直不明白,這裡不是什麼值得買網么?為什麼要分享攝影經驗,這裡又不是攝影論壇,來這裡不應該是為了看怎麼買東西么?分享工作經驗更可笑了,我要在這個發廣告接活么?弄個跟朋友微商圈似的?
我就是不鳥你怎麼樣?
我不在乎,我怎麼樣,好或者壞我也一直在生活,生活的還不錯,起碼我拍的東西,有一些的確是我自己喜歡的,作者能在這個圈子混這麼久也算是有驚人的忍耐力了。
為什麼很多東西不去詳細說?比如佳能尼康誰好?
很多東西沒有詳細去說,並不能說作者不知道或者講不明白,比如佳能尼康誰好?UV的差別等,如今是一個攝影的新的紀元,不同於以前的經典攝影時代,如今每一個人都是攝影師,有相機的可以,有手機的也可以,NASA最後發射太空梭那次,全世界記者的片子被PASS,卻選了IPHONE拍的一張,而且是非專業攝影師,因為她在飛機里拍攝到宇航飛機穿出雲層的照片。設備已經遠遠不能決定攝影作品的好壞,我承認,好設備是基礎,但是決定攝影作品的更多是創意和想法。照片被數以萬計的創作出來,任何一位有手機的人都有能力KILL我們專業攝影師,在如此的大環境下,我們還要探討佳能和尼康的色彩?副廠鏡頭的透光率?二線行或者口蝕?我覺得,攝影應該更多的探討想法和創意。
後記
本文章謝絕打賞,如果覺得寫得好,或者沒功勞有苦勞,留言支持就可以,作者非常非常感動。作者尚有穩定的收入,並且文章還不夠值得收費,故此不想再麻煩讀者。其大媽網站所得稿費每次都給女友逗樂。在貼吧竟然被認出來是大媽的卡片王子,娃哈哈,我特喜歡特高興,我很愛慕虛榮的。順便也徵詢大家一點小意見,之後寫東西有三個方向,第一是攝影技術基礎,第二是實戰經驗,比如什麼東西怎麼拍的,婚禮或者人像或者微距,第三是測評,測評常見的機器,深度點,比如5D3或者D810這類,太新的不好弄。
再次感謝張大媽工作人員 感謝拖延症 感謝師父MOMO 感謝所有和藹可親 支持我的人 謝謝 鞠躬
推薦閱讀:
※Pedro Campos 攝影作品欣賞
※重慶行DAY2(圖多)
※(原創)從攝影角度看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商業攝影大師教程三《光影:七十二變》
※攝影師拍到冥想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