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的11個步驟,讓孩子遠離「烏合之眾」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年邁瘦小的老人瞪著三輪車去送水,剛好機動車道上車輛少,他便騎了過去。此舉被交警發現後,這位1米8多的小夥子追趕上老人,要求他離開機動車道。老人卻執意不走,說前面沒多遠路了,讓他騎完。見老人不肯離開,交警便進行了攔截,以違章為由扣押三輪車。這下老人嚇壞了,他央求交警還他三輪車,這可是自己的命根子。交警依然堅持執法,老人見狀一下子情緒失控,對交警大嚷。這時,圍觀的路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站在交警這邊,認為老人違章在先。可就在交警拿老人沒有辦法,掏出手銬的那一刻,路人立馬轉換了立場。

最終,老人取走了被扣押的三輪車,交警在全國輿論風暴下被單位停職。

這是發生在廈門的一個真實故事。老人最後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小夥子是個好人。」

輿論的力量從來都是巨大的,恰如一場風暴,讓人無處可逃。在這樣一個輿論風暴不間斷的互聯網時代,立場便格外重要。如何才能對事物有個客觀、清晰的認識?如何才能不做烏合之眾?或許,批判性思維能夠讓自己更「明智」一點。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省思維

需明確批判的對象、標準和立場

在圍棋對決中,棋手走的每一步棋是基於自然思維的結果,也就是說,棋手根據自己的經驗、訓練的技巧、下棋的感覺等綜合因素開始棋盤的布局。但是,職業棋手在每一次對決後會進行復盤,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分析此場對決的招法,從中進行學習。復盤時所用到的思維便不再是自然思維了,而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批判性思維」。

如果要給批判性思維下個定義,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面對相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思維。」

批判性思維首先要有批判的對象,即批判什麼?

在《孟子·滕文公下》第九章中,孟子曾對楊朱和墨翟進行了批判。他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裡,楊朱主張人人都應愛惜自己,墨子則倡導兼愛,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愛路人。孟子不贊同二者的觀點,對此進行了批判。

明確批判對象後,需要對批判對象做一個透徹、全面的了解,不然會因信息掌握不全而走向片面。

在對事物進行批判時,都存在一套潛在的標準。像如評價哪位明星最有國際范兒,「國際范兒」便是一個標準。每個人對國際范兒的理解不同,評選出來的明星自然也不同。但是,不同於自然思維的評選,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評選時,會對「國際范兒」做一個客觀的認識。

在批判性思維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堅持中立原則,如果使用立場性原則進行批判,容易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境地。

蘇格拉底臨終前面臨的三項指控:腐蝕青年;崇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諸神。蘇格拉底不太清楚第三項指控的意思,便問美勒托。

美勒托解釋說:「此指控的意思是,你是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

蘇格拉底立馬反駁到:「既然如此,第二項指控就不成立。」

蘇格拉底堅持的便是中立標準,也就是無爭議的標準。但美勒托則站在蘇格拉底的對立面,為了指控蘇格拉底有罪,不去顧及自相矛盾的說辭。

11個問題構成批判性思維步驟

說服自己往往比讓他人相信更難

在《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一書中,作者布朗提出了運用批判性思維時需要思考的11個問題,也即進行批判性思維的11個步驟。

※什麼是論題?什麼是結論?

在做出評價前,需要明確這件事情的問題在哪裡,大家想要說服自己認可什麼觀點。比如在閱讀中看到如下內容:

「隨著很多母親參加工作,日間託兒所和育嬰員越來越普遍。儘管母親可以外出工作,但是在工作時間內把孩子交給其他人照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雖然工作能為一個家庭多提供一份收入,但母親們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孩子比金錢更重要。因此,母親們應該和孩子待在家裡。」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想要回答的問題是「母親應該離開家去工作嗎」,他認為,「母親們應該和孩子待在家裡」。這便是分別找論題和結論。

※理由是什麼?

人們往往對某人如何堅持該觀點感到好奇,理由為此提供了答案。拿「母親們應該和孩子待在家裡」來說,作者給出了兩點理由:他人照顧孩子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比金錢更重要。憑藉這兩條理由,觀點持有者得出了他的結論。如果想要反駁他,其實是在反駁這兩條理由的合理性。

※哪些詞句有歧義?

在明確問題、結論和理由後,你或許會思考:我到底該不該信他呢?這就要看觀點持有者給出的理由到底可不可信,如果可信,你是否要跟他保持同樣的觀點。判斷觀點是否可信,弄懂觀點持有者使用的關鍵詞是很重要的。

「我們應該把藥物使用作為一種基本權利,就像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一樣,是一種基本權利。」

在這裡,藥物使用和基本權利的含義是模糊的,藥物使用中的藥物到底只哪些?所以,不管你是否支持作者的觀點,前提都要弄懂詞句的基本含義。

※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在一個人的言談中,假設雖然沒有被明確表示出來,但卻一直存在。當說話者的一種價值觀勝於另一種價值觀時,假設便產生了。比如,有人認為,「許多賺大錢的人都沒有上過大學,因此大多數年輕人沒必要上大學」。這裡面隱含的價值觀假設是,物質成就比智慧更重要。他認為,上大學應該帶來物質成就,如果沒有達到,那麼上大學便一無是處。對於不贊成這種價值觀的人來說,這個觀點便會遭到反對。

※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除價值觀假設外,描述性假設也是隱含在話語中的一種假設。雖然不涉及價值觀,但這種假設是說話者自己建立起來的、他認為正確的一種觀念。比如在這句話「你將從斯達爾教授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他的學生都稱讚他的報告」裡面,說話者用「學生稱讚報告」作為評價可以從教授那邊學到很多知識的原因,這就隱含著「學生的評價是從教授身上學到知識的一項重要指標」這條假設。

※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謬誤是說話者為了說服你而採用的一種騙術。在這幅漫畫中,媽媽想問孩子晚回家一個小時的原因,但是孩子卻抱怨媽媽每次都責怪自己。顯而易見,孩子更換了談話的主題。

※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雖然找到了支持結論的證據,但是這些證據就是完全可信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當引用專家觀點、證人證詞、個人經驗等當做證據時,還需要再斟酌一下,這些證據可靠嗎?只有當一條證據越趨近於事實上,才能更讓人們信服。比如很多紅棗的包裝上會印著「一日食三棗,青春永不老」的廣告語,果真是這樣嗎?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呢?這些證據又是怎樣的?這些都是需要反覆確認的點。

※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在對結論作出說明時,會存在看似合理,但與說話者的解釋不通的原因,這便是干擾性原因。尋找干擾性原因的過程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也是一個挑戰權威的過程。

在一項針對冬季抑鬱症患者的實驗中,接受光照療法的9名患者中,有7人完全康復。於是研究人員把原因歸結於光照療法。但是,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或許是這7個人想康復的意願特彆強烈,得以康復,也有可能是患者為了取悅研究人員,故意說自己已經康復。這都是干擾性原因。

※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通常,數據會被當做強有力的證據。然而,統計數據經常欺騙大家。比如說2016年,中國人均純收入是5.4萬元。看到這個數據後,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這個數字是如何來的?分母是全部的中國人嗎?包括剛出生的嬰兒嗎?如果不知道數據從何而來,只能被數據所欺騙。

※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當說話者試圖說服你時,常常會省略一些信息。只有找到這些信息,你才能有更多證據證明說話者的論證。如果說話者省略的信息太多,那麼,他的證據便值得懷疑,你應該選擇拒絕他的結論。比如在「多數醫生給頭痛患者開處方時都選用止痛靈」這個觀點中,假如生產止痛靈的公司給醫院更多折扣,或者向醫院提供更多的免費試用品,而這樣的信息是不會出現在這句話中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麼說話者便是不可信的。

※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由於每個人的認知水平、推測結構以及知識儲備存在差異,在連接理由和結論時會產生不同的假設,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所以,當說話者給出跟你不同的結論時,先不要著急去否定,而是揣測說話者得出此結論的理由、證據和假設。比如看到結論「學校應要求每位學生配備一台電腦」,說話者的理由是「我購買電腦三個月後,平均成績提高了」。根據這一理由,或許得出的更合理結論應是「與作者類似的學生應該為提高學校成績而購買電腦」,而非每位學生都必須購買。


推薦閱讀:

(堪輿風水)對「喝形取象」風水術的批判
謝小慶:康德的「三大批判」並非佳譯
中道及對諸邪見的批判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全文)

TAG:孩子 | 思維 | 批判性思維 | 批判 | 烏合之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