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富報告》:中國財富總值全球第三(圖)

隨著我國高凈值人士數量的增加,多家銀行紛紛涉足私人銀行業務。新華社發

瑞信研究院昨天發表第二份年度《全球財富報告》。報告預測,2016年中國財富總值將達到39萬億美元,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富有國家。 中國財富總值世界第三 報告顯示,中國財富總值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間增長了4萬億美元,是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財富增長來源。 目前,中國財富總值為20萬億美元,緊隨日本之後排名全球第三,並高於法國。2011年,中國的成人平均財富達21000美元,相當於2000年6000美元的三倍以上,過去一年半升幅達21.6%。 同時,全球財富總值達到231萬億美元,成人平均財富為51000美元。美國是全球新增財富的最大來源,但拉丁美洲、非洲及亞洲的增長速度最快。 以2011年的成人平均財富計算,瑞士、澳洲及挪威為全球三大最富裕國家。其中,瑞士的成人平均財富為540010美元,是全球最高,並且是成人平均財富超過500000美元的唯一國家。在亞太區,新加坡的平均財富僅次於澳洲,成為區內排名第二的富裕國家,而在全球則排名第五。 中國貧富不均現象值得關注 儘管中國城鄉發展的差距導致貧富不均,但龐大的中間階層反映中國整體的貧富不均現象依然溫和。數據顯示,中國37%的成年人口處於財富金字塔中層,每名成年人擁有的財富介乎10000美元與100000美元,僅有5.8%的成年人口的財富少於1000美元,2.3%的成年人財富多於100000美元。瑞信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內地居民很少能夠獲得巨額遺產,同時農村土地與私有房屋的比例也相對平均。 然而,隨著成功企業家、專業人士及投資者的財富不斷增加,中國貧富不均現象值得關注。2011年,中國百萬富翁數目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坐擁逾5000萬美元財富的超高凈值人士超過5000名,僅次於美國。 新興市場增速快 財富報告還顯示,亞太區為全球財富增長的主要來源,自2000年起亞太區佔全球新增財富36%,2010年1月起佔54%。這意味著目前全球半數以上的財富增長來自亞太地區,其中,中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同時躋身全球財富增長額最高的國家之列。 瑞信提供的數據顯示,亞太地區的家庭財富總值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裡增幅達到23%,不論是與全球財富同期14%的增幅相比,還是與北美洲和歐洲財富的9.2%及4.8%的增速相比,都具有鮮明的優勢,反映經濟力量持續由先進國家轉移至新興國家的全球大趨勢。 同時,歐洲的成人平均債務達25550美元,遠高於亞太區的9227美元。 在新興市場增長的帶動下,瑞信預計,全球財富將於未來五年增長50%至345萬億美元,成人平均財富則上升40%至70700美元。 歐洲百萬富翁最多 然而,如果計算家庭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高凈值人群」,歐美等老牌發達國家仍居財富的金字塔頂端。 數據顯示,家庭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成年人全球約2970萬名,佔全球成年人口不足1%,但擁有的財富比例卻達38.5%。 其中,歐洲的百萬富翁最多,數目佔比37.2%,超越位居次席的北美洲(37%)。在亞太區,日本的百萬富翁人數排名第一,達310萬名,佔全球總數11%,其次為澳洲及中國(各有100萬名)。報告估計,中國的高凈值人士已首次超越100萬,佔全球高凈值人士3.4%。 如果繼續往金字塔的頂峰攀登,則有84700名個人資產凈值超過5000萬美元,成為超高凈值人士。其中,又有29000人的個人資產值最少達1億美元,而2700人的資產值超過5億美元。 在這個人群中,美國最佔優勢,共有35400名超高凈值人士,佔全球超高凈值人士42%,大幅領先其他國家。其次為中國的5400名超高凈值人士(6.4%)、德國(4135名,或4.9%)、瑞士(3820名,或4.5%)及日本(3400名,或4%)。在其他金磚四國,超高凈值人士數目也在迅速增長,截至2011年6月,俄羅斯有1970名,印度有1840名,而巴西有1520名。

推薦閱讀:

釋自了報告之九【攝耳諦聽】
數據洞察城市:2017上海城市大數據活躍報告發布
網紅經濟專題研究報告
南海輿論誰主沉浮?從國際報道演進看南海博弈  | 美英澳媒體報道分析報告
地質勘探報告的編寫

TAG:中國 | 財富 | 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