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高能學霸有哪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勸學、向學的風氣十足。「學「是一個很能談得開的話題,今天我們的內容就和古代的學霸有關。
結合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與考試製度,今天我們就把尋找學霸的範圍定在科舉考試中。科舉製作為一種官員選拔制度,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在施行過程中衝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對於統治階層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無數文人為了科舉盡折腰,不論朝代更迭,科舉制一代一代在中國傳承,然而,科舉制只是一次資格的獲取,在古代,有許多科舉成績遙遙在前,卻事業不達的高分得主給後人留下了「低能」的印象。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的「高能」學霸,說說那些科舉成績遙遙領先又事業有成的前輩們的故事。
我們先來說說隋唐時期,儘管存在爭論,但我們基本可以斷定,隋唐時科舉制是一個比較新生的選拔制度。考明經(時務策和經義)、進士(時務策和詩賦、文章)兩科是唐代科舉中的主要科目。這兩種里,又以進士為難,明經為易。
李程,字表成,隴西人。他是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丙子科狀元,在貞元二十年入朝為監察御史,敬宗即位後,擔任吏部侍郎的他以本官同平章事,一生兩度為相。李程為官持正積極建言,任藍田尉時,迅速處理十年積案,政績為易一時之最。入朝為官後,對幾位皇帝諫言,總能勸說皇帝。而作為文政往往一體的中國古代文人來說,文學作品也是事業的一部分。李程著有表狀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到了宋代,重文輕武的政治環境下,科舉製得到了大力發展。眾所周知,宋代的「三冗」其中的冗官就與之有很大的關係。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人數十二萬不止。狀元人數達到118人,為人稱道的故事著實不少。
有「著雙狀元「之稱的宋庠、宋祁兩兄弟的經歷更是精彩。宋氏兩兄弟在其父宋玘的影響下通經曉義,頗有文采。宋仁宗天聖二年(公元1024),大小宋 二人同舉甲子科進士,禮部原本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當時掌權的章獻太后認為弟先兄不妥,遂把宋庠列為第一,宋祁改為第十名,也因此而來「雙狀元的說法。宋庠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中一員。
宋庠仕途較為順暢,一生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先後被封lv國公、鄭國公,以司空身份致仕。病故於家中,朝廷追贈太尉兼侍中,英宗在碑首親題「忠規德范之碑」。在文學方面,他曾校定《國語》、撰《國語補音》三卷、另有《別集》四十卷等等。書法上,有傳世作品《致宮使少卿尺牘》。
宋祁初任推官,經皇帝召試,授直史館,再任太常博士,後累官升任尚書工部員外郎,參與修撰《起居注》。歷任龍圖閣學士、史館修撰、知制悎等職。《新唐書》完成後,他進官工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在西北戰事緊迫的背景下,他不懼壓力,上疏直陳「三冗三費」,針對邊防,他多次上書,著有《御戎論》七篇他參與編撰了《新唐書》的大部分,前後時間長達十餘年。他也是一名優秀詞人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春景》一詞中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尤為流傳,又被世人稱為「紅杏尚書」。在文學史上,「二宋」可以說是文名傳天下的文學大家。
科舉制在明朝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對科舉十分重視,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五月的《開科舉詔》中:「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選,非科舉毋得於官。「明代的科舉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對應的第一名稱呼分別為:解元、會元、狀元。在鄉試之前,要取得考試資格也不簡單,需要通過縣試、府試、院試。
商輅,字弘載,浙江淳安人,鄉試為第一名。等到了正統十年,他參加會試和殿試,都得了第一名。他歷經英宗、代宗、憲宗三朝,歷任修撰、侍讀、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等職,他一生忠直,敢於諫言,剛正不阿。劉吉曾說:「吉與公同事歷年,未嘗見公筆下妄殺一人。」時人多言「我朝賢佐,商公第一。」 商輅也有許多著作,包括《商毅公文集》、《蔗山筆塵》等。
接下來,再說一下大名鼎鼎的王守仁。王守仁雖然不是狀元,但是二甲進士第七名的科舉成績足以算得上是學霸。王守仁精通儒、道、佛家,也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歷任刑部主事、龍場驛丞、右僉都御史、兩廣總督等職。他征討江西匪患,平定聲勢浩大的寧藩之亂,被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他擅長草書,又將心學融入書法,豐富了我國書法理論。他有《傳習錄》、《大學問》等著作以及《古文觀止》中收錄的《教條示龍場諸生》等名篇。他最大的貢獻與成就便是心學了。他豐富完善了陸九淵以來的心學,提倡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心學也被稱為「王學」、「陽明學」,成為了明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也對中華文化圈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的海軍將領東鄉平八郎(1848-1934)曾說,一生低首拜陽明。
圖:王陽明立像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他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隆慶元年(1567年)張太岳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為首輔。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他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與內廷合作,司禮監馮保與之密切聯繫,內外配合,充分獲得了權力,「實相也」曾自喻為丞相。他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在一定程度上整肅了政治環境。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卒,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奪),張居正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去世後被抄家,直到天啟二年才恢複名譽。在文學作品上,他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也為人所稱道。
在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讀書到背書,漸漸不再學,只是為了科舉而八股,本文不談科舉制的對與錯,不論八股文的利與弊。只是「學習」不應該只是學書本中的內容,歷史上這麼多高能的學霸不也證明了學習是要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或許只有走出京城,身處龍場的王陽明才有機會用儒家所學去探尋格物致知。
推薦閱讀:
※小日本歷史中的新撰組
※那個虐死西楚霸王項羽的少年(一)胯下之辱
※給文明以漢字,給漢字以文明
※引力波的歷史: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
※日據台灣的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