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兩種舊通脹理論的批判
對兩種舊通脹理論的批判
在經濟學中,通貨膨脹的定義是什麼?通貨膨脹是指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地上升。按照我的理解,它的時間跨度應該是從現代貨幣制度誕生到目前,直至其消逝的那一天。
在當今,盤踞在人們頭腦中的是兩種舊通貨膨脹理論,即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理論和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理論。過去,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這兩種理論已經將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徹底分析清楚了,實則不然。讓我們先分析需求拉動型通脹理論。當我們認真研究此種理論的定義,就會發現其定義實質上是歪曲和偷換概念。通貨膨脹的定義是指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地上升,而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則是指一個時期內,由於社會需求比前期旺盛,最後導致了更多的貨幣流入市場,造成價格水平上升。就此,我們可以該種理論有兩個致命缺陷:一,湧入市場的更多貨幣的來歷為何?眾所周知,不論是經濟繁榮時期還是經濟蕭條時期,人類的需求都是無限的,按我的意見,該理論的名稱應該換成「有效需求上升時期的物價比前一次有效需求下降時期的物價要高一些的現象」;二,假設需求退回原位,物價水平能退回原位嗎?如果我們對實行法幣制度的國家進行長期觀察,就會看到物價運動方向是棘輪效應,即越來越高的高點和低點。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說中國三十年前的豬肉價格為1元每市斤,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該理論的解釋,豬肉消費量的上升帶動了豬肉價格的上漲,到目前已經達到10幾元每市斤,可是反過來,如果說當中國遭遇了經濟危機或者戰爭災難,人民的豬肉消費量又回到三十年前的起始水平,該理論能讓豬肉價格回到1元每市斤嗎?
再來看看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理論。在鄙人看來,該理論實質上是以「循環論證」的可笑伎倆愚弄世人。現在舉一個簡單的成本推動型理論的論證例子:豬肉價格上升——》工人吃肉花費增大,要求提高工資——》資本家不得已提高工業品價格以轉移成本壓力——》農民感到由於工業品價格上升給自己造成了損失,於是抬高了豬肉價格以彌補損失。這是一個連「級差」都拋開而炮製的概念啊(物價上漲導致物價上漲;物價為什麼上漲?鬧了半天是因為物價上漲)。在這個閉合迴路里,其中各項都互為因果。乍一看,還真能唬住沒頭腦的人,但是鄙人只需假設將其中一項凍結,再觀察其他項的變化,就一目了然了。比如,我們設定工人的工資水平凝固不動,按照該理論就能做出通貨膨脹不會產生的結論。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舉一個實例,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作為中國廣東省勞動力主體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水平就基本未有大的變動,可是在這期間廣東省的物價水平是如何波動的呢?請那些將該理論奉為圭臬的專家們解釋解釋。另外在經濟學課本中,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石油危機引發的「滯脹」,專家們廣泛使用成本推動型通脹理論來解釋,真是滑稽。每當鄙人看到此處,都不禁啞然失笑。事實是,不管石油輸出國組織是否聯合起來漲油價,世界範圍的通貨膨脹都沒有停下腳步,回顧歷史,我們發現石油輸出國組織其實就是那個(為彌補工業品價格上升帶來的損失而被迫提高豬肉價格的)「農民」。
以這兩種理論為「基石」,通貨膨脹理論研究者們還定義了幾種通貨膨脹類型,即「赤字型通脹」、「輸入型通脹」、「結構性通脹」。可是因為他們始終未能抓住要害,所以至今通貨膨脹也未被制服。
對於「赤字型通脹」,如果拋開胡折騰的政府(例如現辛巴威政府)不論,當一個政府在責任心驅使下向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正常舉債,然後生產公共產品(例如建設公共工程、抵禦外敵入侵)為社會造福,此種行為實際上類似於企業為擴大生產向商業銀行借貸,也可解釋為政府以未來稅收作抵押而進行的「超前消費」。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可以劃入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之列(「偷換概念」的通脹理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政府採取直接面向居民的存量資金髮債的方式,那麼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就算不上「赤字型通脹」了(等同於政府直接替居民花錢),因為那是以通貨膨脹解釋通貨膨脹(還是避而不談居民手中為什麼有那麼多錢),重複通貨膨脹的概念。還有一點,要是政府後來實現了財政平衡,專家們又怎麼解釋物價為什麼不回到原位呢?
「輸入型通脹」則是一種水平更低的偷換概念加循環論證,是一種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兼而有之的理論。在鄙人看來,其實一句話就可以將其問倒:如果現在外國資金和中國人在海外賺到的利潤全部從中國撤離,中國的物價水平能回到之前的水平嗎?
「結構型通脹」是屬於成本推動型通脹範圍內的概念,不再贅述。
總而言之,在鄙人《通貨膨脹的緣起》出現之前,這幾種招搖過市的通脹理論不過是可笑的偷換概念、循環論證加上重複定義,誤人深矣。多少年來,世界經濟總是不能達到充分就業狀態,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一個深刻而先進的通貨膨脹理論作指導。經濟學家們製作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模型,可結果呢,除了讓人越來越糊塗之外,換來的只有愈加嚴重的貧富分化了。就拿當前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來說吧,方方面面的論著多矣,可在鄙人看來,不過是在一遍又一遍絮叨老掉牙的玩意兒而已。而真正有價值的明珠,卻還深埋在淤泥之中。「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如果世人還執迷不悟,繼續深陷在這兩種舊通貨膨脹理論編織的迷魂陣中,後果只能是滅頂的災難。人類啊,警醒吧!
附錄:《通貨膨脹的緣起》 (創作於2001年)
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總是有一個巨大的魔影在我們周圍徘徊,象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壓在我們的心頭,它就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對人類的危害何其深矣。那麼它到底來自何處,又是誰賦予它那麼巨大的威力呢?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有各種答案。有人說這是不負責任的政府造成的,在歷史和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政府。他們在經濟政策失敗的情況下,出於維持政權的需要,製造了巨額的財政赤字,引發惡性通貨膨脹,讓人民飽嘗苦果。可是再想一想,在長期繁榮穩定的國家,為什麼也存在通貨膨脹呢?雖然其非常溫和與緩慢,但長期積累下來,也對社會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有的經濟學家說,這是由於實行擴張的貨幣財政政策造成的。但是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實行緊縮的政策時,通貨膨脹也沒有消失,只是強弱快慢有異。可見,通貨膨脹與經濟政策在本質上並不是因果關係。 那麼,它到底來自於何處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們得一步一步研究。讓我們先來研究貨幣。 貨幣是幹什麼用的?想必大家都清楚:貨幣是用來買東西的。更確切地說,貨幣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被人們用來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那麼它代表的價值是從哪裡來的呢?當然是從人民的創造與勞動中來的。如果離開人們的勞動與創造,貨幣就沒有任何意義。 人類的勞動與創造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勞動產品。從物理學角度來講,物質是守恆的,產品不過是物質的一種不斷變換的外在形式。人們創造了多少產品,就會得到多少收穫,這些收穫在市場交換中一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 歷史上,人們曾經長期使用金屬貨幣來進行商品交換,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商品流通的規模日漸擴大,金屬貨幣就逐漸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於是,人們就開始使用紙幣以代替金屬貨幣,這對社會的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可是凡事有一利則必有一弊,通貨膨脹緊隨而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過程,就是一個舊產品不斷消耗乃至消失、新產品又不斷湧現的過程。無論是新產品抑或舊產品,都是人們的收穫與創造,人們都曾因此在售後得到相應數量的貨幣。也就是說,每一件產品在交換中都曾有相應數量的貨幣來代表。然後,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消失了,而貨幣卻留存下來。 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貨幣消失的現象。比如,在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的時代,銀號、錢莊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各種各樣的銀票。由於這些銀票能在社會上流通,並具有購買力,可以被看作是貨幣。這種貨幣會隨時跟隨發行其的銀號、錢莊的倒閉而退出流通。也就是說,這種貨幣會隨時消失。而在現代貨幣制度下,這種情形卻不存在了,貨幣一旦進入流通,就不會再消失了,只是它存在的形式會互相轉換。 但是,產品的消失卻一直繼續著。產品的消失有多種原因,一是自然損壞,如由風吹、日晒、地震、海嘯等原因造成的產品消失;二是人類的正常消費,如糧食、汽油、服務等的消失;三是人為破壞,如由縱火、戰爭等引起的產品消失。 這幾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隨著產品的不斷消失,貨幣顯得越來越多,貨幣的增多又不斷地推動新產品的價格上升,價格上升又迫使人們發行更多的貨幣。如此循環往複,以致成災。 當人們使用本身有價值的的金屬貨幣時,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掩蓋了。金屬貨幣的原材料是金、銀等稀缺物質,它們不可能被無止境地製造。雖然也有人類的持續發掘,但他們的增長速度遠遠不及人類生產的增長速度,使用其進行流通時,通貨膨脹幾乎不存在。而當人們使用紙幣時,這一問題便暴露了出來。 紙幣是人類的一大發明,它可以被無限地印製。雖然它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的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它的數量可以無限膨脹,又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煩惱。難道這個難題人類就沒有辦法解決嗎? 這個難題要解決起來肯定相當困難,要不然直到今天還有金融危機出現呢?但是雖然困難,卻並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而已。 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通貨膨脹的源頭,事情就好辦多了。沿著時間之軸向前或向後推移,我們發現通貨膨脹有強有弱,有快有慢。它的強弱快慢取決於流通貨幣量與流通物品量的相互作用。它與流通貨幣量成正比,與流通物品量成反比。那麼,我們就可以採取兩種方法:一是降低流通貨幣量,二是增加流通物品量。 綜觀歷史,我們發現第一種方法並沒有起到根本作用。因為在實行緊縮的經濟政策時,人們只是把貨幣儲存起來以減少投資與消費,表面上看降低了流通貨幣量的增長速度,但生產還在繼續進行,貨幣也隨著生產與流通的需要在不斷地被製造出來,被暫時抑制了的通貨膨脹,將被以後實行擴張的經濟政策時更猛烈的通貨膨脹所加倍補償。取消紙幣,完全回歸金屬貨幣更不可取,那隻會使社會嚴重倒退。 現在我們來看第二種方法:增加流通物品量。有人也許會更加迷惑,隨著產量的增加,通貨膨脹也將更加厲害,怎麼起到抑制作用呢? 在這裡,我需要說明兩點。第一,物品並非都是指人造物品,也可以指自然物品,如土地;第二,在人工產品方面,我們可分析得知,產品的價值是由自然物質的價值和人工增殖兩部分所組成(服務只有人工價值),人工增殖部分會消失,而自然物質卻永遠存在。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人們為了生產機器設備,就需要大量的鋼鐵,於是人們就開採鐵礦,挖出鐵礦石,煉成鋼鐵,再製造機器設備。當機器設備被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就會報廢消失,但是卻還剩下一堆廢鋼鐵。這堆廢鋼鐵無論再被人們做成什麼,這些物質也不會消失。相對於機器設備來說,它是持久穩定、永恆存在的,並且總是保持者一定的價值,在市場交易中總是佔有著一定量的貨幣。人們從自然界中獲取它的時候,自然界沒有得到貨幣,。但是當其被人們用來交易時,卻增加了市場上的流通物品量。於是人們手中多餘的貨幣有一部分就有了相應的交換對象,通貨膨脹從一定程度上被緩和了。 以上所述的例子在我們周圍比比皆是,如土地的無數交易等。事實上,正是這些自然物品(土地)的流通極大地緩和了我們的通貨膨脹。如果沒有土地被投進市場,通貨膨脹的劇烈程度將是不可想像的。 現在,讓我們回頭認真研究一下貨幣及其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貨幣在人類生活中行使三種職能:一是交易職能,二是價值尺度,三是貯藏職能。由此可以看出,貨幣可分為交易系統貨幣和儲蓄系統貨幣,二者緊密相連。並且交易系統貨幣又可細分為產品交易系統貨幣和儲蓄系統貨幣。如果我們控制住了產品交易系統的貨幣量,就能夠遏制通貨膨脹。 在產品交易系統中,貨幣是人們進行產品交換的媒介,而不是目的。舉例來說,在市場的一個靜態畫面中,甲農民出售十斤米,得到十元錢,然後甲用此錢買來乙農民的一隻雞,乙農民又用此錢在市場上買來十斤米。這樣,甲農民得到一隻雞,而乙農民得到十斤米,十元錢只是一個媒介。假如甲農民賣出十斤米或者乙農民賣出一隻雞得到的不是十元錢,而是一枚金元寶或是一億元鈔票,皆不會影響交易結果。所以產品交易的過程不是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 可是,儲蓄系統的運行與通貨膨脹的形成卻有著直接的關聯。在實際生活中,當人們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得到貨幣後,並不是立即全部將其用於購買需要的產品,而是將一部分貨幣放置在儲蓄系統。人們貯藏貨幣的目的是用於將來購買產品。但是這些貨幣並不是凝固不動的,而是在不斷流動著的。當管理這些貨幣的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向外投資或貸款時,就會對產品交易系統的價格水平產生影響。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問題,我們建立一個粗淺的等式: M通脹= M凈流出 - M產增 - M地增 其中,M通脹表示使產品交易系統價格水平上升所需要的貨幣量, M 凈流出表示從儲蓄系統流出的貨幣量減去流入的貨幣量的差額,M產增表示新產品總量減去消失產品總量所得差額的交易(按某一不變價格)所需要的貨幣量,而 M地增表示土地交易總量的上升需要的貨幣增量。 在通常情況下,M凈流出為正值,這是因為流出量(貸款等)必定大於流入量(凈存款等)。比如由於信貸體制的原因,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數量往往數倍於存款餘額。當其為負值時,則是社會消費和投資急劇下降、經濟一蹶不振的時候。 而M產增在通常情況下為負值。這很容易理解,貪污產品都會消失,產量越大,消失的量越大。無論現在生產多少新產品,其總量也不會超過歷史上所消失的產品總量。 M地增卻總是為正值。這是因為土地不會消失,而且隨著貨幣量的增加,它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其交易所需貨幣量也會增加,這就分流了產品交易系統的貨幣。 讓我們繼續分析會對通貨膨脹產生較大影響的幾個因素: 一,資本市場。我們認為,股票等各種金融產品也是人類產品,有出現也有消失。當整個行情上升時,由於交易總量上升,M產增也會上升;而當整個行情下降時,交易總量將減少, M產增下降。但是由於其不被列入物價指數內,所以其上升對平衡物價指數有利,其下降對平衡物價指數不利。 二,對外貿易。產品出口使M 產增下降,資金流入相當於增加M敬流出,不利於平衡物價指數;反之,則有利於平衡物價指數。 三,經濟政策。擴張政策會使M凈流出上升,M產增下降,造成通貨膨脹率上升。擴張是有一定限度的,當超過這個限度,惡性通貨膨脹就會毀掉經濟。而緊縮政策將會使M凈流出下降,M產增上升,造成通貨膨脹率下降。但是緊縮政策雖然能遏制通貨膨脹,卻會限制經濟增長。 綜上所述,我認為,要想讓經濟不受通貨膨脹影響,又能快速發展,只有利用M地增了。有人會說,土地一直存在著,怎麼沒能控制通貨膨脹呢?我認為,土地是一個平衡器,而且它是大自然無償賜予人類的。從目前來看,土地的交易沒能控制住通貨膨脹也是事實。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用來交易的土地數量實在太少了!長期以來。人們總是認為只有地球上的土地能用來交易,這未免太保守了。事實上,自然界的土地是無限的,它們都可以進行市場交易,即 M地增為無窮大。比如,我們可以逐步地把宇宙中的行星及其衛星的態度利用起來。雖然人類暫時還無法開發它們,但是現在卻可以立即利用它們來遏制通貨膨脹。從理論上講,無論 M凈流出有多大, M產增下降有多快,只要投進足夠數量的土地,通貨膨脹就不會發生,即M通脹為零。 至於那麼多的新土地被投進人們的市場進行交易還有何其他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在以後繼續探討。
推薦閱讀:
※段永朝談工業思維批判:甩出靈魂 殺死靈性
※淺論南宗正宗—批判胡孚琛龍虎三家相見邪法
※余敦康《易學的現代詮釋》之批判
※傳統六爻的批判--大慈閣
※梁曉聲:中國「尼采綜合征」批判,「太把尼采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