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作佛親子以法為伴,一心歸命舍此無由(二)

道宣律師說七世父母——我們與一個人有交往,他做我們父母,可能有七世往來的善緣;累劫師長——你根本不知道累劫師長的作用是什麼,實際就是法的依止!情感或習慣依止不了,誰也依止不了,隨時可以顛倒。唯有法則相續,令心依止;恭敬感恩相續,事實利益相續,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生永世得其方便,累大劫相依相附。唯有佛菩薩我們能依止住,其他你依止什麼?你這邊依止,那邊情緒變了。凡夫心中時刻顛倒,滿意了一個面孔,不滿意了另外一個面孔,得意了一個面孔,不得意了又一個面孔……

我在許多地方也聽過人講法。有人說這個法師迎合人心,何為迎合?讓你心裡高興。像說相聲或者調侃一樣,讓你心裡高興了,你感覺這個法師真好。但要是天天寵著大家那顆放逸的心、被人吹捧的心,像吃了麻醉劑一樣,真遇到惡緣了誰來奉承你?真遇到違緣了誰來幫助你?你不如實覺悟自心、認知自心、依法安住,怎能得到解脫?有時奉承、隨順貌似對你有好處、對你是支持,實際在道德上的減損你應該小心!貌似的。說這個人對我多親、對我多好、多順從我……你把他的心給慣壞了,他遇到一點點違緣,受的苦,你能不能替他分擔?生死輪迴一來,你能不能替他分擔?他到哪一道,你能不能替他分擔?要審思了!

所以我們真正地為道友、為法友,就像智者所呵一樣。呵什麼?心智!我們的心智中常明因果,常明心智所依,常以法為伴。大家交往要是以法為伴,人安樂;要是以情為伴,以誰對我好誰對我壞為伴,你要謹慎了!你自己選擇什麼,那樣的伴侶給自己帶來什麼樣利害關係?一定要審思。

以前我讀《凈心誡觀法》,看到道宣律師告慈忍說:慈忍,歷劫師長,七生父母[1]。我說阿彌陀佛教法就是唯依佛師,不依其他為師。我們都是同學,不管歷代祖師菩薩還是九界眾生,都是同學,只有阿彌陀佛是我們師長!你要累劫與他相伴,以他教法為伴,你究竟得安樂。你說是同學,但你也不要因為同學去拉人情關係。若拉關係,你迷失了、好壞了,不見得能真正得到支持。

但我們通過以法為伴,以法激勵,以法安住,是不可思議的真誠相待者!真正以法為伴,你能真誠支持,真誠愛護。這個地方有不變的福慧,這種相互在阿彌陀佛這個導師指導下,這樣一個心地功德成熟的完成者來給我們作師長。所以他就說無量光無量壽!學這樣的師長,隨這樣的師長,你也有無量光壽的成就。所以順法性而成就自心方便、自心愿望,也是無量光壽。說其國人民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智慧善巧亦無量。

我們在接觸阿彌陀佛的完成式中要認真,菩薩!不認真,就以世俗業力為伴,說這個人是親人,我們關係好,那個人我們關係壞……你這樣學佛,也不用毀壞,只是以這個東西為重,就把佛法丟一邊了。要警覺!不要在那個時間浪費太多。那個地方可以認取,但不要當成生命的真正依止。真正的生命依止,我們作為蓮友,都應該以佛為師,以法為父母;一生令法相續,自利利他。這是真正同參道友,是真正法侶,生生世世不相欺辱。要不然生生世世會有欺辱——今天我給你點虛假,明天你給我點虛假,我奉承奉承你,你奉承奉承我……大家奉承慣了,不奉承那一天怎麼辦?奉承的意義是什麼?學佛實踐法則,不能迎合自己的虛妄心,也不能迎合別人的虛妄心。真正作為學佛者,這是一個方便。

所以這個完成式在生命中很重要!完成式其實是無餘的回歸,歸命的認取。五念門中我們可以看,開始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禮拜、讚歎、作願這三門中就簡單一句「我一心歸命」,一心歸命!他沒說我三心二意,今天一個臉,明天一個樣——那樣你學不成佛法。你怎麼學習?今天學這個,明天搞那個……那是趕時髦的人,不是學佛人。學佛人是真正一心歸命!不一心歸命,欲在完成式中有所體驗,沒有路子!

這節課主要提示大家在阿彌陀佛這個完成式中要有所了解,一心歸命最為方便。你感到這個方便運用不出來,你念一句皈依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就是一句話:「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他這就是一個願望——「願生安樂國」,實際這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最鬆散的一個解釋了。

九十六句偈子整個都是宣傳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就是念佛三皈依,成就阿彌陀佛依正二報功德的事實;往生彼國,安住彼國,把彼國功德回施眾生的整個事實;出功德入功德的事實;自利利他,圓滿啟用自心莊嚴的事實。你要是學凈土的人,能把九十六句偈子背一背,心中的善心、噁心、是非心、人我心真不好安立了。因為九十六偈子完善地完整地把諸佛如來悲智方便、修行善巧等等描述出來了。

完成式、種性、法性的作用我們不要當成名詞,可以去體驗。最簡單的還是三皈依。因為學佛人,三皈依最簡單,就在三無差別上——身口意在此用功,依正二報在此用功。三無差別——我們是不是在運用三無差別?沒有運用出來就慚愧慚愧,懺悔懺悔,臉紅一次也可以。不要再有其他的驕慢、壓抑、迷惑、彷徨,你慚愧一下就過來了。你念一念「皈依佛竟,皈依如來至真等正覺」——這是慈悲心,是對自己的慈悲,是對他人的慈悲,是完成式的一個最好接軌。

我們作為佛子,在此處要認真再認真。愛恨情仇上要放放鬆,是非人我上要放放鬆,凡聖對錯上要放放鬆。不是說不可以做,你說我就有這個習慣——沒問題,放放鬆行不行?在念佛功德上、果地覺為因地心上、三無差別上多用功夫。以法為侶,以法為伴,你得大安樂;用愛恨情仇,你安樂不起來,總在變異。因為那個東西時時刻刻在變異。這一點給大家有個供養提示,希望每位蓮友能有正面的運用、審思與觀察。


推薦閱讀:

青春期親子衝突的現狀研究及對策
289.與喵共舞153~漂亮的皮鞋
親子旅行不能說走就走,先做做這些功課!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星星的孩子」
早教有弊端嗎?學識性VS親子性

TAG: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