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應該因青蒿素研製成功獲諾貝爾獎?

拙文《屠呦呦為何未獲國內大獎、為何不是院士及中醫藥的未來》目的是分析屠呦呦未獲國內大獎、不是院士的原因,並談談自己對中醫藥未來的看法。不少博友像在拙文中預期的一樣,認為我在批評屠呦呦研究員,自動站出來維護屠呦呦及其獲獎的「實至名歸」。誰最應該因青蒿素研製成功獲獎?本來不想談這個問題,有些博友也認為這個問題最好讓它過去吧。既然有不少博友強烈指責拙文卻又不給出理由、證據,我就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我已經說過,屠呦呦課題組鍾裕蓉提取的「青蒿素II」單體與山東魏振興課題組和雲南羅澤淵分別提取的「黃花蒿素/黃蒿素」究竟是不是同一物質對於哪個課題組的工作應該獲獎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可以分別看一看兩種情況下誰最應該獲諾貝爾獎。因為諾貝爾獎最多授三人,並且不授予去世的人,所以我們考慮三人、兩人、一人獲獎的情況及主要發現人去世與未去世的情況。

一、如果鍾裕蓉提取的「青蒿素II」單體與魏振興/羅澤淵提取的「黃花蒿素/黃蒿素」不是同一物質

治療瘧疾的新葯是「黃花蒿素/黃蒿素」及其衍生物,獲獎者應是「黃花蒿素/黃蒿素」發現者,即山東課題組與雲南課題組(廣東的李國橋因與雲南課題組密切合作,可歸為雲南課題組)

三人獲獎:

1.魏振興(獨立選取黃花蒿,獨立提取「黃花蒿素」單體,最先報告無心臟毒性的「黃花蒿素」單體臨床試驗)

2.羅澤淵(最先提取「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

3.李國橋(「黃花蒿素/黃蒿素」抗瘧尤其是抗惡性瘧臨床試驗貢獻最多者)

因魏振興已去世,羅澤淵、李國橋應獲獎,周維善因青蒿素(「黃花蒿素/黃蒿素」)結構分析和青蒿素(「黃花蒿素/黃蒿素」)全合成的工作可遞補作為第三位獲獎者。因周維善也於三年前去世,誰應該是第三位獲獎者比較難選。

兩人獲獎:

1.魏振興(獨立選取黃花蒿,獨立提取「黃花蒿素」單體,最先報告無心臟毒性的「黃花蒿素」單體臨床試驗)

2.羅澤淵(最先提取「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

因魏振興已去世,羅澤淵和李國橋應獲獎。

一人獲獎:

1.魏振興(獨立選取黃花蒿,獨立提取「黃花蒿素」單體,最先報告無心臟毒性的「黃花蒿素」單體臨床試驗)或羅澤淵(最先提取「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

因魏振興已去世,羅澤淵應獲獎。如果魏振興在世,他(獨立選取黃花蒿,獨立提取「黃花蒿素」單體,最先報告無心臟毒性的「黃花蒿素」單體臨床試驗)似乎比羅澤淵(最先提取「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更應該得獎。

二、如果鍾裕蓉提取的「青蒿素II」單體與魏振興/羅澤淵提取的「黃花蒿素/黃蒿素」是同一物質

中醫研究院課題組提取到青蒿素單體的工作早於山東課題組和雲南課題組,獲獎人應是中醫研究院課題組成員。

三人獲獎:

1.余亞綱(中醫研究院課題組中最先注意到葛洪《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最先準備青蒿乙醇提取物,鼠瘧抑制率可達60-80%)。

2.鍾裕蓉(最先提取「青蒿素II」單體)

3.屠呦呦(在余亞綱和顧國明工作的基礎上,發現青蒿乙醚提取物鼠瘧抑制率可達100%)或顧國明(與余亞綱一起最先準備青蒿乙醇提取物,鼠瘧抑制率可達60-80%)。

在屠呦呦和顧國明兩人之間,誰應該是第三位獲獎者主要看顧國明在余亞綱和顧國明的合作工作中的貢獻。如果主要實驗思想來自余亞綱,則屠呦呦應是第三位獲獎者。如果余亞綱和顧國明貢獻相仿,則顧國明應是第三位獲獎者。

兩人獲獎:

1.余亞綱(中醫研究院課題組最先注意到葛洪《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最先準備青蒿乙醇提取物,鼠瘧抑制率可達60-80%)。

2. 鍾裕蓉(最先提取「青蒿素II」單體)

余亞綱而不是屠呦呦應獲獎是因為余亞綱為原創,屠呦呦是改進,且改進的方法不是提取青蒿素所必需。原創比改進要優先獲獎。如果屠呦呦改進的方法是提取青蒿素所必需的唯一方法,則屠呦呦因方法原創應是兩獲獎人之一。可是,讓青蒿素(「黃花蒿素/黃蒿素」)臨床試驗大規模開展並取得成功的是羅澤淵的汽油提取法,因此,余亞綱的原創實驗比屠呦呦的方法改進優先。

一人獲獎:

1.余亞綱(中醫研究院課題組中最先注意到葛洪《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最先準備青蒿乙醇提取物,鼠瘧抑制率可達60-80%)。

一人獲獎應給余亞綱而不是鍾裕蓉的原因是,與傳統中醫如李蔚普不同,余亞綱、顧國明、屠呦呦等人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尋找有效單體(屬於現代醫藥開發),尋找青蒿中有效單體的思想不是鍾裕蓉首先提出的。

三、現實世界

1.科研主管部門認定,即使已有臨床試驗結果不同,鍾裕蓉提取的「青蒿素II」單體與魏振興/羅澤淵提取的「黃花蒿素/黃蒿素」是同一物質。因此,山東課題組與雲南課題組成員與諾貝爾獎無緣。(補記個人觀點:科研主管部門沒有經過細緻理化鑒定的這一認定的證據不足,「青蒿素II」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它或者不是黃花蒿素/黃蒿素,或者不是比較純的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即鍾裕蓉有可能還沒真正得到黃花蒿素/黃蒿素單體)

2.余亞綱和顧國明的工作被埋沒在「集體的貢獻中」,因此與諾貝爾獎無緣。人們只知道屠呦呦閱讀葛洪《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搗汁服」受啟發而用低沸點的乙醚提取青蒿有效成分,領導中醫研究院課題組集體最先提取了青蒿素單體、最先進行了臨床試驗。這樣,屠呦呦獲獎也就「實至名歸」了。(補記個人觀點:歸功於「集體貢獻」應該由具體發現人來說,即由余亞綱、顧國明和鍾裕蓉來說,而不是由課題組長來說。課題組長應該讓科學界同行及社會大眾知道具體發現人、發明人是誰,而不要用一句「歸功於集體貢獻」埋沒了具體發現人、發明人的原創貢獻,否則有利用課題組長地位侵佔具體發現人、發明人的成果之嫌。篡改文獻或文獻署名以突出自己的貢獻更不是科學工作者可以做的事情)

四、結論

1.機遇尤其偏愛當領導的頭腦。

2.屠呦呦非常幸運。不僅有「謀事在人」之能力,而且有「成事在天」之運氣。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
一首多美的歌詞,才配摘下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萊因哈德?澤爾騰詮釋博弈論
諾貝爾給中國帶來反思
信息經濟學的奠基人——記2001年的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TAG:成功 | 諾貝爾獎 | 青蒿素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