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最懂《圍城》的女人
出現在電視劇《圍城》每集片頭的那段著名旁白:「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實際上就出自楊絳之手,她可謂最懂《圍城》的女人。100年過去了,歲月的風塵仍難掩她的風華。多年前,錢鍾書便給了她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1928年,楊絳17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清華招收女生,但南方沒有名額。無奈,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1932年初,東吳大學因學潮停課,21歲的楊絳與四位朋友一起來到北平。當時,大家都考上了燕京大學,準備一起入學,可楊絳卻臨時變卦,毅然去了清華當借讀生。後來,楊絳母親打趣地說:「阿季(楊絳)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當年3月,楊絳去看望老朋友孫令銜,恰好孫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不是別人,正是錢鍾書。兩人初見,楊絳眼中的錢鍾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當時,兩人只是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快,錢鍾書就寫信給楊絳,約她出來見面。一見面,錢鍾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從此,兩人便開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楊絳覺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 in love(墜入愛河)了。」
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隨後,錢鍾書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楊絳毫不猶豫地中斷清華學業,陪丈夫遠赴英法遊學。
滿腹經綸的大才子錢鍾書在生活上卻出奇地笨手笨腳,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了家裡的一切雜事,做飯制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鍾書在家不時地闖「禍」:檯燈弄壞了,「不要緊」;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顴骨生疔了,「不要緊」——事後確都(由楊絳)一一妙手解難。就這樣,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鍾書的一生。連錢鍾書的母親都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麼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許多年前,楊絳在讀到英國一位傳記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時,把它念給錢鍾書聽。錢鍾書當即說:「我和他一樣。」楊絳回應道:「我也一樣。」
自1994年起,錢鍾書就住進了醫院,病榻前,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不久,愛女錢瑗也因病住院,與錢鍾書相隔大半個北京城。當時,80多歲的楊絳來回奔波,辛苦異常。錢鍾書已病到不能進食,只能靠鼻飼,醫院提供的勻漿不適宜吃,楊絳就親自來做,做各種雞魚蔬菜泥,燉各種湯,雞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沒有,魚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鍾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儘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後,錢鍾書臨終,一眼未合好,楊絳附在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楊絳內心之沉穩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
曾幾何時,楊絳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的詩,寫下了自己無聲的心語:「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推薦閱讀:
※卡米爾·克洛岱爾,被羅丹碾碎的女人
※女人小心這些睡眠誤區
※溫柔的甜美靚麗小女人
※毛曉彤:遭遇出軌,什麼樣的女人能越活越好?
※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