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武禹襄原傳五十四式太極拳
張方:武禹襄原傳五十四式太極拳 2012-05-18 17:03閱讀: 張方:武禹襄原傳五十四式太極拳 我在十多年前就停止了楊、吳二派太極拳的練習,專攻武式太極拳。原因是閻志高先師傳的這套小架確實難練,且理法深奧,以內帶外的功夫真要十年八年才見端倪。十年前在小河沿聽人說霍夢魁先師還有一套發勁的快架子,是武禹襄最初在趙堡學成後所創,傳李承綸先生後,啟軒先師原樣沒動地傳給了葛順成(字顯齋),葛老顯又傳給郎舅霍夢魁。至於霍先生傳給了何人就不知道了。查唐豪的《太極拳研究》和吳文翰師叔的著作得知:葛順成確是李二先生的弟子,而霍夢魁又是自幼師從於葛老顯。拜讀李啟軒的《各勢白話歌》,李二先生的拳架應該與李大先生有所區別,李大先生是一代宗師,得武禹襄真傳後又多有創新和增益。其實,我對武式門裡一直存著一個大疑問,我習楊式和吳式太極多年,在北京見過楊班侯的小架之冷脆,隨丹東輝璞先師習過吳式快拳。獨不見武式的快拳或炮捶架子。從傳承的角度上看,武式拳在武禹襄創編之初應該有一種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架子存在。吳師叔的著作中記載:「楊班侯曾就學於武禹襄,啟軒與之年齡相若,常在一起切磋拳藝。」唐豪考證曰:「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故楊氏所傳有大架小架之區別者,以班侯學於禹襄者為緊湊架式之故。」班侯從學於武禹襄,李二先生是武先師的外甥,楊班侯學到的東西,李家兄弟沒理由不會!在家師的著作里收入了閻志高先師的手抄本《永年縣郝為真師太極拳行功歌》,顯然是以李二先生的那篇《各勢白話歌》為藍本的發揮之作,但原作中的「迎面掌」和「對心掌」卻沒有,對一些有高難動作的拳勢也做了刪改。這從兩篇拳譜的比較中可明。 一、古拳傳承有續 2002年的秋天,我陪家師常春先生到小河沿與同門聚會時,譚長科師叔偷偷地告訴我:霍老師的那套拳有人會!當時我心裡一動,但又一想:現在武術界的造假比商品領域還甚,可別弄出笑話,於是我沒敢接茬,轉而跟撫順的趙師叔閑扯起他們當地興起的一種「木偶式」拳架子。一晃過了四年,2006年的秋天,我與鐵森先生把酒論拳時,他又談起了霍先生的那套拳。說有一位吳本萍先生是霍老師的嫡傳,會這套拳。我說:早就聽譚師叔說過,也不知是真是假!姜先生說:你譚師叔也會,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但他沒練,那東西不是年輕人練不了。我問這位吳先生多大年紀了,他說:七十四了,1923年生人。我又問:踐步打捶、轉身擺蓮、連三腿和翻身二起,他能跳起來嗎?能發出冷脆勁嗎?姜先生說:沒問題!那勁很整。我動心了。那幾個拳勢五十歲以上的人別想練!七十四歲的人想造出這樣高難度的假拳,除非他原本就是健將級的專業運動員。這位吳先生年輕時是不是練過外家拳?鐵森說:他原本是一個病簍子,沒練過別的拳,就跟霍先生學過點葛老拳的八方捶,我這才開始上心。 2007年春,我開始有計劃地採訪武林人士,在我台的體育新聞欄目中播出,吳本萍先生當然也在拍攝之列。我到小河沿採訪時,吳先生卻沒練這趟拳,走的是一百零八式的慢架子。片子播出時,他也沒看,似乎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只是告訴我:單獨來,我給你劃一划。我第一次單獨去,吳先生就把霍夢魁傳下的武李二家沒形成公開文字的拳論給了我,我感覺這個人確實與眾不同,於是我將這套五十四式的太極拳划了下來。 二、「轉換摺疊」與「背絲扣」 在姚繼祖先生的著作中收有李亦畲的自存本拳譜,譜中有一篇「十三勢架」,顯然是按行拳走架的順序列出的,共五十一式。其中的單式只有三十二個,這說明今天的八十一式、九十六式、或一百零八式均是李亦畲的後代傳人增益而成的。李啟軒傳下的這套五十四式太極拳應該是非常接近武禹襄從趙堡學拳、鹽店得譜後原創的太極拳,今為同道方家研究便利,徵得吳本萍和譚長科二位老師的許可,現將拳譜公之於眾。 整套拳的單式有四十二個,關於行動走架的特點,由於霍夢魁先生僅是粗通文墨,因此並沒有過多的闡述,留下的只是武李二代先輩的拳論:「以先天帶後天,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卧似盤龍,起似箭,剛柔相濟,快慢相間,騰挪閃戰,虛實變換。」不過我本人通過劃這趟拳的架子,對於「背絲扣」有了徹悟,關於「背絲扣」理論,閻志高和霍夢魁二位先生對此隻字未提,顯見此並非太極拳的原傳拳理,而是杜元化在《太極正宗》中的一家之說。杜元化在書中畫有雙手做順逆纏絲旋轉而形成的「背絲扣圖」。並解釋日:「試觀空圈之中恍恍惚惚,其氣機發出一種現象,一向一背,分順分逆,非像夫背絲扣乎?非像夫太極中一明一暗之曲絲乎?故以背絲扣名之,實以背絲扣代之。」 吳本萍老師手把手地為我劃架,用手扶著我的腰胯講解內氣的運行和武式獨門的「彈簧腿」及「麻花腰」的練法,我練到身上後發現杜元化的「背絲扣」理論尚有不足之處。「背絲扣」的修鍊目的,是為了「造出太極拳之真鉛汞」,具體方法是「每一動作行於四梢,此為練拳之必要」。既然是「行於四梢」,背絲扣又怎可止於雙手?再則杜元化的「背絲扣」學說與陳鑫的「纏絲精」理論異曲同工,那麼腿上的「背絲扣」又是如何練的?「纏絲精」是由丹田內轉而行於四肢,陳鑫特意論及腿的纏法,而杜元化的「背絲扣」卻沒有關於腰腿與丹田的練法。瀋陽的武式太極門功夫保持了郝為真先師改拳前的原汁原味,其「麻花腰」和「彈簧腿」內功心法確與「背絲扣」理論暗合,如果借用「背絲扣」說法,那麼這套五十四式太極拳在丹田和腰腿上的體現更為明顯。 每一轉換,腰隙間如擰麻花般轉動,雙腎一上一下、一前一後,劃弧亦如「背絲扣」,其弧線呈雙s線型,雙腿一虛一實、一陰一陽,旋踝轉膝,實向內虛向外,如螺絲釘狀向下擰轉,又是一個雙s線型的「背絲扣」,且有無限延伸之意。難怪吳本萍先生說「彈簧腿」「麻花腰」就是「背絲扣」。 三、「接運蓄髮」與冷彈急脆 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極拳》一書中寫道:「武禹襄、李亦畲所傳下來的太極拳套路,本來有五十三勢。先父(郝月如)根據先祖父(郝為真)的總結,將這五十三勢的每一勢均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穿始終,發展成為現在的九十六勢。」這一段文字證明了兩件事,一是今天之武式太極按「起、承、開、合」節序的練法是郝為真先師授拳所創並由郝月如先生推廣普及,李遜之傳下的所謂「李家原傳練法」,其實也是郝為真先生代師傳藝的結果。二是武李二位先師的拳勢只有五十三個,與今天所有各派的「武式正宗」練法也不盡相同。 李啟軒先生經霍夢魁先師傳下的這趟拳。在練法上是以「接運蓄髮」為「四字要訣」,這也更接近於太極拳原始之技擊功能。直接手多「十字」,運手多「纏絲」,扣合為「蓄」,彈抖為「發」。吳先生說:傳統的太極拳有「飛架」的練法,就是要在一炷香的時間內打滿一百遍拳。武禹襄的這套五十四式太極拳要求練習者要在二分鐘之內打完,轉換摺疊時相對要慢要柔,抖發要快要急,所謂「急如火燒身」。這趟拳的發勁講究要「冷脆」,冷者突發也,打的要乾脆,沒有一般太極拳推人的長勁,而是要發出短而透的寸勁。 吳先生在給我劃完架子的那天下午,我在樹林里用雲手對著老松樹連發了幾個透勁,聲音有點異常,吳先生說:不能這麼發勁,打到身上會把人打壞的,勁要松彈,才是善手。所謂「彈」者,發出就收為之「彈」,較技時要用松彈勁,自衛搏擊時要用冷脆勁,對於陰毒險惡者不能以善手待之!「接運蓄髮」在對敵應用時要一氣呵成,不可有停頓,越快越好。武禹襄的這趟拳講究「米」字架,「永」字功,接運手用纏絲勁,蓄髮注重內氣之開合。 關於這趟拳的具體練法,待以後機緣合適時再撰文敘述。2008年8月24日,奧運會閉幕的那天,我和傅仁東等正式拜吳本萍先生為師。李啟軒先師一脈的門內諸如武禹襄提出的太極拳「米」字架、「永」字功的練法一般是不會向門外人傳授的。為了避免有人在我的師承上做文章,我鄭重聲明:雖然我有二十幾位公開的和不便公開的老師,但正式磕頭行拜師禮的師父只有四位,王輝璞、劉常春、劉敬儒和吳本萍。各種各樣的拜師帖我發出過十多張,但是真正能當我師父的人,除了具備「三明」的功夫外,還要有一定的道德修養。我的功夫是怎麼得來的?只有我自己知道,不過我永遠也不會說出去的。傅仁東答《精武》編者問/吳憲民武式太極拳中有瀋陽霍夢魁一門,襲明因用,以闡道風。霍氏有再傳弟子傅仁東,其人宵然觀妙,克紹箕襲,藝成之後,稟玄訓,引後學,愛人知人,盡演其所知。傅與師弟本溪韓寶軒、瀋陽張方、關鐵雲等各承家技,孜孜汲汲,不以邪說惑人,不以勢力欺人,惟以弘揚武式太極是務,在今日太極拳法遭到最嚴重貶斥——「不能實戰」的時代,傅仁東先生「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以及他現在的所做所為,或許能給太極拳界帶來一線生機、一點啟示…… 筆者日前應邀去桓仁觀摩太極拳大賽,經瀋陽返哈之際,曾拜訪傅先生與瀋陽武術界的部分領軍人物,此篇問答即為當時對話內容。 問:霍夢魁先生拳法高絕,其人德藝如何? 答:據我恩師吳本萍教誨,霍夢魁宗師在授徒時,首先注重武德。比如有「八不授」之說,即「不授不忠不孝之人(以熱愛祖國,維護國家人民利益為忠和孝敬父母知恩必報為孝),不授根底不好之人,不授心術不正之人,不授魯莽滅裂之人,不授反覆無常之人,不授目中無人之人,不授知禮無恩之人,不授得易失易之人」等,這些足以說明其為人師表的程度。霍夢魁宗師兩次來沈授拳,其宗旨是廣交朋友,傳播武式太極拳。霍夢魁宗師在接待來訪切磋武藝者時,都是善待來訪者,以點到為止,從不傷人。霍夢魁宗師之生平,我在《遼瀋地區的武式太極拳》一文中有所概述。 問:歷代武式大家均很重視原架的練習,霍夢魁先生與郝少如先生所傳的原架武式太極風格可有異同? 答:挖掘傳統武術項目是我國挽救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補救措施。只有挖掘出原傳的拳法,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光大,因此原架太極拳歷來是武術界和太極拳練家所重視和必修的,如郝為真為了便於教學,把拳架按起、承、開、合為節序改為開合架,但一直保持原架53式演練方式。原架武式太極拳,拳架、演練方式、風格基本相同,都是武禹襄始創拳架55式原架拳。以1881年李亦畲手抄「老三本」拳譜的記載為準,由於「老三本」拳譜只列名稱不排順序,在手抄老三本中「郝和珍藏本」與李亦畲「自珍藏本」拳勢多少也不一致。「自珍藏本」拳勢名稱共55式,「郝和珍藏本」共有54式,郝為真把第50式「下勢」刪去了,故郝架為53式。霍夢魁所傳武式太極拳原架54式是李肩軒傳葛順成再傳霍夢魁,因此霍夢魁宗師和郝少如恩師傳原架武式太極拳演練方式和風格基本相同,都注重架子緊湊,剛柔相濟,快慢相間,騰挪閃展,變化靈活,都要體現其眼手身腰步、心神意氣勁、縮小軟綿巧、急速冷彈脆、卧似盤龍、起似箭等武式太極拳的原架特點。 問:武式太極拳化大為小,涵奇於凡,一派天機,不可思議的魅力是怎樣練成的? 答:其實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有一定難度,每個練太極拳者都必經「三個階段,十層功夫」的進程,方能達到太極拳之高境界。簡而言之,練太極拳先動外形即拳架要適當放開,所謂大松大柔來練,外帶內動,含著一個「明」字;繼而拳架適當收斂,要達到鬆柔轉向內動帶外動,含著一個「暗」字;繼而達到無形無象,忘其有己,全身透空,含著一個「化」 字,也就是達到「應物自然」,化打合一。唯如此才可登堂入室,得其真諦。 問:你的恩師吳先生對武式太極拳有很多新穎的見解和深入淺出的比喻,諸如「逢轉必沉」、「麻花腰」、「脫毛衣」之類,你是他武學的衣缽傳人,望你能慷慨為讀者講講你所感悟到的高論? 答:談不到高論。這些只是練武式太極拳者必須達到的要領。「彈腿麻腰轉必沉」,這是走架、推手必須做到的,彈簧腿是如彈簧旋轉下壓,麻花腰是向合旋轉,逢轉必沉是對拉拔長,做到動知往返,開疊寓中,錯擰抖麻花勁成。在練功時按拳論中所說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要求去做,下沉之勁有如「脫毛衣」之感。 問:武式太極在瀋陽發展如何?霍夢魁先生與當時的武林名家可有接觸交流? 答:武式太極拳在瀋陽流傳很廣,主要是「清河三傑」顧胤柯、霍夢魁、閆志高等老前輩傳播和郝派武式太極拳新架在瀋陽紮根流行。目前主要有恩師劉常春先生親傳弟子:傅仁東、張方、李忠賢、劉在民、張秀蘭、趙九洲、陳松筆、劉宜漢、安學偉、於學維、劉寶章等人和再傳弟子。恩師吳本萍先生親傳弟子:傅仁東、韓寶軒、張方、王福業、王廣宏、王傳友、牛立偉等人和再傳弟子。師伯陳明傑先生親傳弟子:姜鐵森、楊世民、蘇善業、肖嘉平、馬聰傑、陳一鳴、夏宏章、王桂泉、趙樹堂、王德先、辛志宏等人和再傳弟子。顧春成先生親傳弟子:陳明輝、張建剛、安虎、顧玉斌、王忠偉、唐彥明、趙玉偉、王者祥、單春星、周衛平等人和再傳弟子。吳海清先生親傳弟子:殷鐵軍、吳世瑕、劉天義、陳元通、郝中力、田友輝、王天印、史書俊等人和再傳弟子。師叔宋宗才先生親傳弟子:關鐵雲、薛煥雨等人和再傳弟子。霍夢魁師爺,兩次來沈授武式太極拳,其宗旨是廣交朋友,傳播武式太極拳。 問:教學認真、待人和藹可親的吳老師主張「同敵變化示神奇」,雖說是與拳譜有一字之差,但相信一定有其獨到的見解,能否解讀一下箇中玄機? 答:「同敵變化示神奇」是指自己,「因敵變化示神奇」是指對方。「因敵變化」就是對方來勁和招式,你靠聽勁和高度的自然反應去靈敏地應戰。「同敵變化」,就是自己根據敵方來勁和招式,去應敵變化接勁或化打合一,自己的勁路令人不知,高深莫測,使對方陷入自己的圈套。 問:對於武式太極界一些令人嘆息的同門,你是深惡痛絕其言行還是不以為意? 答:我自然是不以為意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師承學拳的不同經歷,學業深厚程度不同,對一些經典拳論的體悟理解也不同,對練武式太極拳者,掌握、領會、體解也不盡相同,因此各有各的理解和說詞都是正常的。 問:你怎樣評價自己對武式太極的貢獻? 答:貢獻是談不上的,只是願意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而已。武禹襄始創武式太極拳,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武式太極拳和經典拳論歌訣、秘訣等寶貴文化遺產,是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財富,繼承發展傳播是每個人的義務,特別是作為一名練武式太極拳者,更是義不容辭的。 問:先生以一顆赤子之心,抱著「與時代同步,向未來進發」的大願,不遺餘力地弘揚武式太極和其他武術瑰寶,這些年一路艱難地走過來,有何感悟? 答:貴在堅持,持之以恆。我從幼時就跟父親傅廣鵬學練拳術,1958年由山東來瀋陽落戶,1959年師承於張萬成先生練武當地宮鴛鴦拳(此拳種本是內家拳法,但由於人們觀念的轉變,把此拳按外家拳法來練了,所以有內家拳外練之說)。上世紀70年代有幸師承於郝少如恩師學武式太極拳,從此使我走向了研練內家拳功法的道路。我又先後拜郝斌先生為師學習太極梅花螳螂拳,拜劉常春先生、吳本萍先生為師繼研武式太極拳,我還參加了全國太極拳大賽,並獲得了優秀獎和兩枚金牌。 恩師和師兄弟們及同道都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為傳統武術做出貢獻,這種希望促使我下工夫苦練。人們都戲稱我為「武痴」,所以我能夠為傳統武術事業做出微薄貢獻,也是我應盡的義務。 問:你的《武式太極拳》草稿已經醞釀成熟了,不知何時能夠出版發行?你期待這部作品與讀者「肝膽相照,聲應氣求」嗎? 答:出書是每個習武者的心愿,都願意把自己所學、所體悟到的經驗傳承下去。這些年來,我練武式太極拳經過幾位恩師身傳口授,把武式太極拳之竅要和功法傳授於我,我也有責任有義務把恩師所授之拳法和心法傳播下去。我準備在2010年出版《武式太極拳》一書。達到「肝膽相照,聲名氣求」不敢說,既然是一部著作,它就要具有生命力和影響力,也要有使讀者滿意和需求的東西。 問:武式太極拳傳人李少林先生有「清氣為天,濁氣為地」之說,此語應作何解? 答:李少林先生是我的師叔,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德藝高超的前輩,他老人家傳授我東西從不讓我去宣揚,這次我已違反了師叔的規矩。 「清氣為天,濁氣為地」出自《易經》的「氣之清輕者上升為天,氣之重濁者下凝為地」,本是解釋天地之形成的,後被太極拳家引用為練功方法,即「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等陰陽轉換之說。 問:當今之世,太極拳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世界上許多國家學習太極拳的勢頭日益增長,真可謂是「興之在清,盛之在今」。太極拳的前輩們留給我們的關於學習太極拳的著作以及教學方法,在新形勢下能否取得新的成果,重放光芒? 答: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堪稱國粹,太極拳則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絢麗奇葩,故其能走出國門,傳播世界,是因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認識到太極拳不但可以健身、養生、防身,還是一項可以修身養性的體育運動。太極拳修鍊形體和意識的統一,太極拳強調「意」、「氣」、「神」的修鍊,然後才是形、體、勢的修鍊。太極拳講究以神見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從而達到內三合,即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練成內外渾然一體。所以我們學練太極拳不可忽視太極拳前輩所留給我們關於太極拳的著作、經典拳論,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取得更大成果,才會發揚光大。 問:貴派太極拳主張「悟練結合」有何指導意義? 答:練太極拳者,都應按階段、層次等不同進度,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演練方法去練,「悟練結合」也是對練拳者分階段和進度來要求的,比如初級階段具有1至5層功夫時,應該是「七分練拳三分悟」,達到中、高階段具有6至10層功夫時,應該是「三分練拳七分悟」,這樣才會使練拳者少走彎路。 問:有識見之人,不以小成為喜,你的師兄弟和你哪些弟子勤奮好學,將來可成大器,可擔弘揚武式太極拳的大任? 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尖銳,太極拳是一種博大精深,有著中華文化之底蘊的傳統文化種類,太極拳不僅是把拳架盤好,達到幾個階段,幾層功夫的問題,還要以易、道、釋、武、醫等哲理作為理論指導,其深奧程度需要研究、領會、體悟,得其實質來指導太極拳,對古老經典拳論、歌訣、秘訣要逐句、逐字去領會體悟才能悟出其法理奧妙,達到神化之功夫,因此小成何喜之有啊?前面我已經講了,遼瀋地區有那麼多的武式太極拳傳人和再傳人,我相信我的師兄弟們和再傳弟子以及武術界的同道、同仁們能夠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把武式太極拳之重任擔起來,使之發揚光大並一直將其發展、傳播下去。一、說不清的太極拳 都說太極拳創於明朝丹士張三丰,更有吳圖南先生在20世紀初就考證出了太極拳最早始於南朝的韓拱月,可惜在南北朝之後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卻找不出有關流傳的記載,在明朝武術家戚斷光的《紀效新書》中曆數了「古今拳家」,卻不見太極拳的蹤跡。甚至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成後,逢人問所學何拳,答曰:綿拳。伊仍不知太極為何物。咸豐年間,武氏推薦楊露禪雲京城教拳時,有拳師請楊一試身手,楊仍自稱所學綿拳,除石人、木人、鐵人不能打外,余者皆不在話下。在號稱中國太極拳發祥地的河北永年也有很多人稱太極拳為「綿拳」或「沾拳」。 有武史大家顧留馨和唐豪者考證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陳家溝,可首次將陳家拳命名為陳氏太極拳的陳家傳人陳鑫卻是楊露禪和武禹襄的晚輩,是距武禹襄發現王宗岳的拳論半個世紀後。在1919年陳鑫才寫出《太極拳研究》一書中也說「此歌見於陳氏兩儀堂拳譜,歌辭顯受戚繼光《拳經》的影響。」歌辭的內容跟太極拳不貼邊兒。陳氏拳以炮捶為主,參以洪洞通背的拳譜理法。唐豪去陳家溝查證後說,陳鑫手中有一本《心意六合拳譜》,陳鑫以此參照創編了陳氏拳的《三三拳譜》。筆者系戴家心意拳嫡傳,查唐豪在陳鑫處所抄的拳譜目錄,此拳譜系南山鄭氏傳王自誠等人的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拳理,成書年代當在乾隆四十四年之後。拳譜里雖有曹繼武的《六合十大要序》,但更多的則是少林拳學的內功,尚沒完全脫離少林心意把的母胎,與今天的太極拳原理相去甚遠。如果陳鑫家傳的拳法真是一脈相承的太極拳,幾代人的傳承不可能沒有自成一派的拳理、拳法吧,又何必去參照《心意六合拳譜》呢! 十多年前在楊禹廷大師的入室弟子王輝璞先生的門下學藝時,有同門的師兄弟謝禎(全國吳式太極拳冠軍)曾教我吳式太極快拳。謝禎得之於馬岳梁先生的悉心傳授,但輝璞先生卻不主張我練吳式太極快拳,認為快拳練不出太極拳的功夫,他本人沒學過任何「太極快拳」或「太極長拳」。而馬岳梁先生傳授謝禎時曾講過:所謂快拳就是早年楊露禪傳給全佑的拳架,今天的吳式太極拳既是從楊家傳的拳演變而來。謝禎演練的吳式快拳輕靈迅急,發勁冷脆,與今天南北兩派的吳式太極拳都不一樣。無獨有偶,楊家也傳有快練的長拳和小架,也有跳躍和發勁等練法,與陳家溝的拳法真是如出一轍,那麼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拳時是否知道自己所學的是太極拳?如果他學的真是太極拳?不可能在陳家溝練了幾十年後還說自己學的是「綿拳」或是「長拳」吧!今天的楊式太極拳已無疑是太極拳的四大流派之一了,但最初楊露禪所學的拳法卻不應該稱之為「太極拳」。 有說趙堡太極拳是現存最古老的太極拳種,它的傳承能夠說明太極拳起源於道家而源遠流長的發展史。翻開趙堡太極拳最具權威性的資料《太極拳正宗》一書,作者杜元化是任長春的弟子,而任長春與武禹襄是同門師兄弟,都是陳清萍的弟子。《太極拳正宗》的成書年代是在1935年之後,距其師伯武禹襄在舞陽得王宗岳拳論後創編太極拳架相隔了七十多年。杜元化肯定了解武、李二家太極拳譜的部分內容,而武式太極拳也已經開始傳播。然而在杜元化的《太極拳正宗》里卻只有一篇所謂陳清萍的《太極拳總論》,不見張三丰和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既然趙堡的太極拳是張三丰傳王宗岳再傳蔣發,蔣發傳趙堡和陳家溝,那麼這二地的傳人們為何沒有傳承祖師的經典拳譜呢? 筆者斗膽做一假設:在武禹襄探兄於舞陽縣發現王宗岳拳論之前中國根本就沒有太極拳,是王宗岳的拳論點化了武禹襄,使學貫黃老和程朱理學的大秀才武禹襄用太極陰陽學說將自己所學的綿拳(或長拳或炮捶)改頭換面,使之老幼咸宜,養生與技擊並重,又將其賦予了道家丹學和文化內涵,方名曰:太極拳。筆者的這番怪論肯定會遭到太極拳各大門派的有識之士們的抨擊。但各位方家和學者們,誰又能將太極拳的源流說得清楚呢? 二、練不成的太極拳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似乎不容置疑,筆者也有親身體會。1975年筆者得了一場怪病,回北京外祖父家休養,外祖父在年近六十歲時被醫院查出胃癌,做手術後隨一位陳姓老友習太極拳。這位陳老先生原籍四川,青年時在鏢局裡做過鏢師,以峨嵋派功夫為看家本領,精通多種拳械。經外祖父引見,我拜入陳師爺的門下(比我外祖父還年長十餘歲)系統學習峨嵋派功夫,也兼練太極拳。陳老先生傳的太極拳很簡練,也就十幾個勢子,都是抱著球左轉右轉,與目前流行的傳統太極拳那豐富多彩的拳架和功夫不能同日而語,只能算是較原始的道家健身術。不過陳老先生說過:過去山上的老道是先抱著木球練,再換泥球,最後是石球。我和外祖父均沒下這樣的功夫,我的身體就練好了,外祖父的胃癌也沒複發,一直活到1986年才因老年病去世。 然而後來筆者系統修習和研究太極拳後,卻發現不僅我身邊的很多練家們下了幾十年的功夫內氣沒練出來,反而身體卻成了亞健康狀態,而且查一下歷史上幾位著名宗師的生卒年和健康史,你會發現這些大師們並不長壽,武式如武禹襄(1812-1880年)68歲,李亦 (1832-1892年)60歲,郝月如(1875-1935年)60歲。吳式的創始人全佑(1834-1902年)68歲,而楊式的楊班候(1837-1892)55歲,楊澄浦(1883-1936)卻僅活了53歲。這些大師們或是本門派的開派者,或是本門派的掌門人,功夫高深莫測、登峰造極,但他們的離世卻並非無疾而終的仙逝,皆是因病故去。據說楊澄浦四十多歲時就腹大如鼓,體重超過二百斤,按現代醫學看,大師屬於肥胖症類型。再看楊澄浦和吳鑒泉二位大師遺下的拳照,則有不能收臀坐胯之弊,與當代競技派的全國冠軍們的拳架不堪相比。雖然二位大師的功夫名藻華夏,但以太極拳養生功能的標準和現代運動學的理論來看,這兩位大師卻不值後學者頂禮膜拜,似乎太極拳的養生和技擊兩種功能不可兼得。 在先師王輝璞編撰的《吳式太極拳》一書中有「太極拳史小記」一欄,內載「武當嫡派內家真傳太極神功目錄」,第七、八卷為玄功之宗旨,有「南官之秘法,乃紫府靈文,仙家密寶也」。這本拳譜的原本我見過一次,是太極拳與道家丹學相結合的修練方法,拳譜雖照例假託張三丰遺傳,但據我看不過是百年之內的高人偽作。很多太極拳家都以鍊氣化丹為終極目的,輝璞也確實在丹田處煉出了一個球,並能旋轉,但卻沒能返老還童,得享天年,王輝璞先生(1912-1995年)83歲時因感冒腹瀉而去世。武式太極拳的另一位宗師霍夢魁先生(永年李福蔭先師的弟子)也是煉丹有成者,可惜也是同輝璞先生一樣因腹瀉而過世。看來通過修鍊太極拳而得道成仙只是一種美好願望,至於能延長壽命者也不過吳圖南和楊禹廷等大師廖廖數人而已。 太極拳難以練成的原因還有就是在理法上雖無可挑剔,可在練法上卻繁雜混亂,各派均持己說,相互之間排斥否定。舉楊澄浦的練法十要和武禹襄的身法八要中的幾項,各派所持的理解就有很多相左之處。 1.提頂:A虛領 B實領 C松頂 D拔頂 2.吊襠:A提肛 B提會陰 C翻小腹 D提尿道,還有如裹初、開襠、圓襠之說。 3.松胯:A開胯 B縮胯 C裹胯 D胯 E沉胯 4.含胸:A松胸 B擴胸 C垂胸 D吸胸 5.拔背:A松背 B隆背 C拔大椎 D圓背 E貼背 以上僅列出練法中的一小部分,均是摘抄自近百年來各種太極拳著作。都說太極拳難練,這麼多相互矛盾的練法叫你無法適從,你怎麼可能練成?於是有人說練太極拳要跟著感覺走。 三、打不了的太極拳 太極拳素以「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吸引武學後生,但是不用力不等於不用勁。周身鬆開,節節貫通求的就是一個整勁,否則不能技擊,至於「四兩撥千斤」的技擊方法,筆者認定早在中國古代的各家槍法中就都用「以巧破千斤」做為使槍的準則了,筆者所學的心意門的岳武穆槍法和八卦門的雙頭蛇均有圈槍母式,先輩名家明言:槍既一圈矣。槍法中的纏、拿就是以柔克剛、沾連粘隨和「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技擊方法,由此可知這種技擊方法非太極拳獨擅專用。認真研究起來,從技擊角度上看,太極拳並無超越其他優秀拳種之處,如八卦、形意及南派的白鶴、詠春等。 而在實戰檢驗中,清朝雖有楊露禪號稱「神拳」和楊班侯「天下無敵」的傳聞,可是當今的自由搏擊和散打全國冠軍中卻無一人是以太極功夫傲視群雄者。20世紀60年代有吳式太極拳南派掌門人吳公儀接受白鶴門掌門人陳克夫的挑戰,雙方在澳門擺擂台較量。比武中陳克夫被擊中鼻子出血,而吳公儀也被打掉了假牙且中拳的點數也不比對方少,吳氏太極的柔化功夫並未能體現出來,因此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和引進落空及以柔克剛的技擊專長,也就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了。郝為真先生的大弟子閻志高先師在20世紀50年代來瀋陽設場執教時,曾挫敗數十位各大門派的高手,但據當年在場親眼目睹過的前輩講:閻老師與習練太極拳的搭手試勁用的是太極拳之法,而與更多的拳師們放手相搏時,形意、八卦和長拳什麼都用,看不出路數,沒有什麼沾連相隨、不丟不頂,出手就將對方放倒。閻先師的嫡傳弟子陳明潔(雲玥)先生是戴家心意拳的主要傳人,也是程派八卦拳的重要傳人,一生中也多次與各門派的高手較技,據他的弟子王善德先生講:陳先生總是用崩拳,在對方的拳腳上一搓或一抖,對方就被拔跟彈出,從沒失過手。筆者忝為戴家心意拳的嫡傳弟子,戴家心意的崩拳有二種練法,而用法則可隨心所欲,但均不離「壓、搓、頂」三勁合一。陳明潔先生將戴家心意拳的抖擻勁融入了太極推手中,總結出了「驚彈抖炸」四種勁法,但同時陳先生也認為:這四種勁法雖好,也是要在雙方搭手摸勁時,對方「給上」的條件下,才能用得上,而在散手搏擊的實戰中,就不一定能發揮太大的作用了。筆者也經常根據說從沒輸過手的老先生們摸手,你只有「給上」他,他才能把你打出一二步遠;而有一次我與一位重量級的推手冠軍較技時,雖然我多次「給上」他,他仍不能將我打出,你說今天的太極拳真的能打人嗎? 題外話 筆者無意否定太極拳是中華武學的瑰寶,因為本人也是吳武兩派太極拳的重要傳人。但由於太極拳是被近代武林界的秀才們刻意用傳統文化包裝後才得到廣泛普及的,因此難免有故弄玄虛的誇大其辭。而在歷史上能在養生和技擊上二者並重的太極拳大師稱雄於武林界者,確實是鳳毛麟角。當然,完美無缺的武術拳種和養生方式也不可能存在。但太極拳做為以技擊為目的的傳統武學,在今天,由於練功方式和訓練程序的退化,正在演變成一種文化,一種藝術。武式太極拳內功捷要---張方從武禹襄、李亦畲整理、編撰了「老三本」《廉讓堂太極拳譜》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經武式太極的門人郝月如、閻志高等前輩的不斷完善和創新,武式太極拳的理論已經成為各式各派太極拳的修鍊指南。不過「老三本」之後的太極拳理論多散見在武式各派系的門內,一是不夠完整,二是外人很難見到。這是因為中國的武術大師們從來也沒把武術當做一門學問,讓習武者公開探討。 一、內功之根基 我練了十幾年內家拳之後,在20世紀90年代忽然有了點迷惑,是因為當時的氣功界有人對於神闕、氣海、關元一線的丹田系統的修鍊價值發出了懷疑的聲音,而我本人也在研習佛學時,對於傳統的丹道和內家拳的修鍊方法產生了某種疑慮。有一段時間,由於不注重氣沉丹田而導致身體發胖,有時竟迷迷糊糊的,後來隨常春先生學拳才逐漸走出誤區。家師向我介紹過他很佩服的一位隱者,這位當代大隱曾用內功治好了一位晚期的肝癌患者。當時在北陵公園,好幾個人都看見這位高人只是用了幾片蒲公英的葉子,前後治了兩次,患者就痊癒了。 我登門拜訪這位隱士,請教了修鍊中的剛惑問題,又走了走太極拳架,請高人指點。老師說:你每個圈都要劃網,還要收回丹田,否則氣就會浮於體內,終歸有害。我又問:丹田真的這麼重要?修鍊先天大道也離不開丹田?隱士看了我一眼,然後這位洞徹陰陽天機的高人說:不能氣沉丹田,你還練什麼太極拳、丹道!我並不是在講子虛烏有的故事,而是這位隱者不願世人打擾他的清修。這個老先生是一位退休的大學講師,修鍊丹道和太極拳四十餘年,已經達到了「三易」的層次。 丹田是內功的根本,不過氣沉丹田的標準和方法可不那麼簡單。我的八卦門的師叔傅偉中先生在其大作《峨嵋臨濟氣功》一書中有要求:「正確的姿勢是大腿股部趨於水平,小腿盡量垂直,以雙膝不超越腳尖為度。且腰要松,臀要收,脊要直,不能前俯後仰或撅臀挺胸。否則,氣沉丹田就成為一句空話。」峨嵋派的功夫如此,太極拳也不能含糊。楊家太極的老規矩也要求胯要降到與膝平的程度,可是現在有幾個練家能做到?練習太極內功首先要努力做到「氣沉丹田」,因此練習拳架之前,要在太極樁和太極步(摸魚)上下功夫。有關太極樁與太極步的練法,家師的著作里已有明示,更深一層的功夫,我以後再專門撰文披露。 這裡,我們首先要建立起太極拳與丹田之間的關係。胡蘭成的《禪是一枝花》中有云:「八識的前五識是在眼耳鼻舌身,第六是意識,在腦。第七末那識,是在丹田,不需神經。第八阿賴耶識則是在於心了。」「丹田是陰,而心則是陽。」如果胡先生的高論果然正確,那麼內家拳確實離不開丹田了。末那識是人的生理意識的主宰,丹道和禪定都是末那識在起作用,太極拳的修鍊如果離開了末那識,也只能是一般的肢體語言而已。丹田是太極拳行功走架之主宰,這幾乎得到了各家各派的認可,可是從前輩的修鍊實踐上看,如丹田上的功夫修鍊有偏差,至少會出現兩種弊病,一是如周潛川所說的,易患消渴症;二是氣沉丹田不得法,則易小腸疝氣,或是丹田內轉不利,兩肋下生氣痞。本門就有前輩因帶脈右側生氣痞後不治而終。 據說李亦畲晚年與峨嵋山的丹道高人交流後,創有太極丹道心法。功之竅要源於張三丰的《大道歌》:「欲采先天要下功,先教九竅八門通。九竅原在尾閭穴,先從腳底湧泉升。湧泉升起漸至膝,膝下功夫須著力。釋氏即號穿蘆芽,又如蟲行又如刺。過膝看看至尾間,有如硬物抵方形。」傳至閻志高劑幣,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太極丹田功法,根據「慎轉任督二脈」的原則,強化了上虛下實,將丹田和雙腳湧泉穴之間形成—個循環體,配合呼吸,使之內氣鼓盪運轉。在練習太極步的同時,即修鍊了太極丹田的初步功夫。 待丹田有物後,再從氣海、關元、會陰、尾閶、命門至神闕潛轉子午小周天,始修鍊煉精化氣之功夫。至雙腎如湯沸,仍以太極樁和靜坐為主,此時不可用意,只用回光綿綿照住即可。有前輩告誡:道之大患,在於用意,切記!功至玉液還丹,可增練太極五行功,待丹田能夠支配周身,則可習練太極拳架。這些功夫尚屬於後天的範疇,丹田內練出的混元氣需要進一步轉化,這在家師常春先生的《武派太極拳》一書中均有詳述。 二、斂氣入骨 閻志高先師傳下的太極內功修鍊順序是:「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氣,以氣歸神,此中不止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險矣。學者可於力上求,勿輕向氣上覓,一入歧路,戕生堪虞。」自古很多內家拳的修鍊者的壽命尚不及練習外家拳的有成就人士,多是被「使意弄氣」所害。我很贊成王沐先生的小周天是精通的觀點,待「天一真水」通脊,才算是有了點真功 夫。斂氣入骨不過是傳統的說法,是否真有「氣」能人骨則無法驗證,姑且以此名相論之。李亦畲先師特別重視「斂氣入骨」,在《廉讓堂拳譜》中「五字真訣」之「。口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人脊骨……五口神聚」又重申「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拳譜中還有多處明示「欲要精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 家師常春先生曾傳我專修「斂氣入骨」的功夫,很簡單,其實武式太極拳的「一身備五弓」的身法,練出功夫了,即可將「神氣收斂入骨」,關鍵是處理好脊骨與頭骨相連的百會、夾脊、命門和尾閭四個部位之間的關係。有人提出了太極丹道,以為要在小腹練出一個氣球,既能化人又能打人。其實這是走進了一個大大的誤區。武禹襄說「氣以直養而無害」,並非讓你在丹田存氣。武先師又云:「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孫祿堂先生在《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一文中自述:「初亦蒙世俗之見,每日積氣于丹田中,小腹堅硬如石,鼓動腹內之氣,能僕人於尋丈外,自謂積氣下沉,庶幾得拳中之內勁矣。」後來,孫祿堂赴山西拜會宋世榮前輩。宋先生日:「否!否!汝雖氣通小腹,若不化堅,終必為累,非上乘也。」看來,先賢早有明察,非我一孔之見也。以丹田為一身之主宰,稍一用意,再配合呼吸,極易在小腹形成混元氣團,修鍊者不可執著於此,此有形之物,非先天氣,但可經運化蒸餾出先天真水,這需行功至物我兩忘、拳我不分、恍兮惚兮的狀態下,才能生成先天無形之物,然後「斂氣入骨」可行。吳圖南先生提出的太極拳是從後天返先天的竅要即在於此。 三、內丹與外丹 王善德先生故去有年矣。記得十多年前,那時善德先生的身體和精神都非常之好,每至周六和周日,經常從北陵步行到小河沿去看一看。在春光明媚的季節,園子里那些八十多年樹齡的丁香開得很燦爛,這時善德先生的心情就會格外好,於是大家中午會出去喝點酒。善德先生從20世紀50年代就有心收集關於武術界的資料,知道很多事。一次,我問到太極拳有內丹,是否還有外丹之說,善德先生給我講了一件事:閻志高先師年輕時拜訪過李瑞東老前輩,請教了內家功夫三盤的練法後,李老先生又告訴閻師爺,太極拳僅練內丹健身自衛足矣,要想神乎其技,必須還要修鍊外丹,內丹與外丹結合才能練出太極凌空勁道。閻先生後來得高人傳授太極樁法,練出了陰勁。閻志高在河北設擂期間,曾與李香遠和董英傑等同門切磋交流。幾十年後,董英傑的弟子樂幻智提出了太極拳修鍊者要練成「電人」的理論,這就必須要藉助外丹之力。 汪永泉先生傳授的楊式老架練法中,就有修鍊太極外丹的架構,汪先生的傳人提出了要練出「心勁」和「意手」。本門的太極樁法要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觀照雙手之間,先有外景出現,日久丹成,要將外丹收入體內,身體自會有轉形換質的效果。行功走架時,雙掌多做抱球狀,功夫深了自會有體會。到雙手骨頭疼了,就有那麼點意思了。 太極拳離不開丹田,但不可求氣,一有意念就是後天了。內功的初級階段自會練出混元氣,但要化掉,否則很難「斂氣入骨」。內家拳的「斂氣入骨」很重要。我的一位沒磕頭的師傅在丹田處有明顯的混元氣團,太極拳的推手功夫很深,小腹不懼重擊,可惜沒到七十歲,膝關節竟長了骨刺。家師常春先生年過八十,尚能每日爬上天柱山去修鍊,其中的道理不言白明。 每篇文章都不能將話說盡。本文就沒講「斂氣入骨」的功效如何,也沒有談外丹與內丹的關係和修鍊的順序及火候。有的練家還想知道陰勁和「電人」的修鍊法門,可惜我也沒練到那個層次,不敢妄言。武式太極拳源流考 現在又到了說真話難的時期,近來有媒體對我的武學研究提出了質疑,如果有些人認為只有編造「騰身走凌空」和「仙佛來接」才是「武學研究」,那麼抱歉了,我只能再說點真話了。 一、趙堡學拳與鹽店得譜 公元1852年,河北省永年縣的秀才武禹襄(1812—1880年)奉母命去河南舞陽縣探望兄長武澄清。武禹襄自幼隨父親武烈習少林洪拳,雖年過四旬但好武之心不減。永年有鄰人楊福魁暢祿禪)在河南學得綿拳珍秘不傳,於是武禹襄繞道河南溫縣拜訪趙堡鎮名師陳清平。以武禹襄的根器和財力自然可以得到陳清平的傾囊相授,因此武禹襄僅學月余即得此拳的精要。也許是天意欲弘揚太極拳學,待武禹襄來到舞陽時,其兄也恰好在鹽店購得王宗岳的拳譜,在內家拳的發展史上,王宗岳的拳譜里首次出現了「太極拳論」這一提挈太極拳學的篇章。武禹襄攜鹽店拳譜回到永年時,對自己的外甥李亦畲說:「現在真東西在咱們手裡了,就看咱們怎麼用功了。」一年之後,武禹襄結合趙堡拳架,參悟鹽店拳譜創出完全符合太極陰陽理法的內家拳。 筆者在此尚有兩個懸疑難以落筆,一是武禹襄在河南陳清平處所學的是否為太極拳無法確定。楊祿禪在陳家溝學成後,一直稱自己所學的是「綿拳」、「陳家拳」或「長拳」、「十三式」等,因為目前世人還沒能找到在1881年李亦畲的《廉讓堂太極拳譜》問世之前有關太極拳的文獻記載,不僅在《明史》和《清吏》里找不到,就連專門收集民間方伎技擊的《清稗類鈔》中也沒有關於「太極拳」的隻言片語。作為武派太極拳的嫡系傳人,我不敢枉言武禹襄和李亦畲為太極拳發展的貢獻有多大,但拳史研究絕不應該像收集口頭傳唱的民間文學那樣隨意。 另外,筆者也難以苟同某些所謂武式太極李派的正宗傳人的說法,如《武式太極拳正宗》一書中說:武禹襄得陳清平「贈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概要圖》、《拳論》」就顯得不近情理了。試想陳清平的再傳弟子杜元化在1931年出版的《太極拳正宗》一書中僅收了陳清平的《太極拳總論》一篇,尚無王宗岳的拳論,而當時河北永年等地已有王宗岳和武禹襄等先師的拳譜流傳了。由此不能不令人產生疑問:如果河南陳家溝陳長興和趙堡鎮陳清平等人的拳法真是如某些專家所考證的那樣屬於張三丰一蔣發一系的傳承,那麼這兩家為什麼會沒有王宗岳的拳譜?而陳家溝陳鑫所宗的是一部曹繼武和戴隆邦等人著的《心意六合拳譜》,趙堡鎮拳家所宗的卻是形意拳門的《岳武穆九要論》,在武禹襄之前,陳家溝和趙堡鎮的拳學從拳法到理法都與太極拳壓根就不貼邊兒。 二、李大先生及其傳人 武禹襄早期的傳人只有李亦畲和楊班侯,見《清·武禹襄傳》:班侯「讀書不甚聰敏,習拳極為領悟。祿禪遂請禹襄多課以拳技,故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班侯性剛驕躁,於人言詞無所讓,獨於禹襄之技,終身欽服」。而武禹襄真正的衣缽傳人就是他外甥李亦畲(1832-1892年),人稱李大先生,李亦畲目睹了舅舅學拳、練拳、創拳的過程,成書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的《永年拳術》中記述了李亦畲從學武禹襄「心領神會者二十年,得其精妙」。李大先生在王宗岳原譜和武禹襄所寫的《十三勢行功心解》、《打手要言》和《身法十要》等拳論的基礎上,寫出了《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五字訣》、《撒放密訣》等傳世經典。李大先生出身望族,家學深厚,自幼精研儒釋道經書典籍,並且善書法,他編撰了武術史上的第一部太極拳專著《廉讓堂太極拳譜》,並親手抄寫了三本,一自存,一交弟啟軒,一交門人郝和(為真)。 李大先生不僅是近代太極拳理論的集大成者,同時對太極拳的領悟異常精深,雖身材瘦小,但各門派的高手與李大先生試技後無不誠服,《永年拳術》記載「拜門牆者益眾,其最有心得者如葛福來、姚洛朝、葛順成、李洛同、魏慶祥,本境郝和、王明德尤為精巧。」據考證,李亦畲及胞弟李啟軒先生的傳人中能傳續有成者,以郝為真和葛順成為最。葛順成字顯齋,人稱葛老顯,師承李啟軒,老顯傳郎舅霍夢魁,霍先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傳藝於東北瀋陽。李大先生的衣缽傳人則是郝為真先生(1849」1920年)。武學界普遍認為武派太極拳一門以郝為真先生的功夫最高,郝先生練功時可以用鐵制的八十多斤大杆子,一口氣連抖二百多下,內功精絕,震爍古今。《永年拳術》一書記述了郝先生的功夫:「嘗袒腹卧榻上,令人以拳擊之。有時其若無物,有時如擊棉絮然,有時如以膠粘物,臂不能縮。」 郝為真先生早年協助李亦畲先生教拳,李大先生辭世後,始正式開門授徒,一時間河北地區的少年俊彥紛紛來附。郝先生門下的著名弟子以正式拜師的時間順序排列應該是:閻志高(1882—1961年,17歲入門)、韓欽賢(1885—1958年)、李聖端(1888—1948年)、張振宗(1882-1956年)、王其和(1885-1932年)、李香遠(1889—1961年)、李福蔭(1892—1943年)、孫祿堂(1861-1932年,50歲後拜師)。郝先生的這些弟子後米郡能將武、李、郝一脈傳承的太極拳學發揚光大,有的弟子甚至成為一代宗師。 三、武式太極拳、郝架太極拳、武派太極拳 據姚繼祖先生所著的《武氏太極拳全書》中載:「經李亦畲先生傳給郝為真等的架子,可謂武氏老架。郝為真在清末民初時,任廣平府中學堂和永年縣立小學堂武術教授時,為了便於集體教學,適合一至四呼發口令,將架式中的懶扎衣、摟膝拗步等式後面添了開合,即成郝派的『開合太極拳架子』。」郝先生的這種做法是效法楊家,當時楊健侯已經在北京編創出適合於健身的普及性套路,而將原本修鍊內功和應用於技擊的拳架珍而秘之,非人室弟子不傳。從郝為真傳閻志高的拳架,尚且可以看到武禹襄從學於陳清平的趙堡拳架的影子,「手揮琵琶」等拳式都極為相似,尤其是「十字手」、「合手」更為這兩家拳架所獨有,而郝為真傳給李遜之、孫祿堂等人的拳架已經找不到母拳的味道了。至於郝月如先生在上海等地傳出的拳架,據顧留馨考證:「武式到三傳的郝月如刪去了跳躍動作,架式純為高架子,顯為適應年老體弱者而作的改革。」近觀很多武派名家們打拳則將「裹襠護肫須下勢」這一基本要領都略去了,均是站著表演套路,而當今某些標榜為李家正宗傳人者更是連「身法八要」都不遵守,只是挺著肚子站在那裡左晃右晃。有一段時期,人們將郝先生修改後的普及套路稱為「郝架太極拳」,但郝為真及後人均能尊師重道,對這種說法不予承認,仍主張拳得之於武家,必須以武氏命名。因此,郝少如先生在1963年出書時,定之為《武式太極拳》,而閻志高和霍夢魁二位先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瀋陽傳藝時也一直稱之為「武式拳」。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北京吳文翰師叔礙於「武式」不便於翻譯成外文等原因,為弘揚一派太極拳,徵得家師劉常春先生等健在的第五代名宿的認可,才將「武式太極拳」又改稱為「武派太極拳」。 近年來,有李遜之一脈的傳人惟我獨尊,提出郝為真先生傳的只是「郝派太極拳」,而非武氏正宗,這是不顧史實的欺師滅祖,先不說李亦畲謝世時,李遜之年僅十歲,郝為真教給他的也只是自己修改過的健身架子,非是不傳,而是因為遜之先生的身體素質不適於練功夫架子。筆者列出當年永年人自己留下的文史資料,就可讓欺世盜名者的謊言不攻自破,第一段文字,見於李啟軒的孫子李福蔭(字集五)先生的《李經綸傳》:「爾時禹襄年已高邁,凡有習此拳術者,遠近皆來從學於亦畲……子寶廉、寶讓(李遜之),均不得其傳。」(見抄本《永年拳術》)第二段文字也是李福蔭在1935年1月28日為《廉讓堂太極拳譜》作序時寫的:「福蔭除受家訓外,更受教於師伯郝和。」李家的子孫早在六十多年前就承認沒得家傳而「受教於」郝為真,那麼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又怎麼會冒出所謂正宗的武式李家真傳的太極拳法呢! 有心人只要翻開郝少如先生的《武式太極拳》和所謂李家正宗傳人的《武式太極拳正宗》這兩本書一比較,就會發現從拳架到拳式的名稱都大同小異,都是站著打拳的健身套路。那麼武禹襄創出的能讓楊班侯折服的武式(派)太極拳究竟是個什麼樣?怎麼個練法呢?下面且。看筆者粗略道來。 四、難練難精的武派太極拳 吳文愉師叔在他的大什《武派太極拳休用全書》中提到「踐步打捶」—式的練法:「這是一個比較難練的拳勢,連進三步類同三級跳遠,要縱身前跳迅捷健穩,體現出跟蹤追擊之意。」看來,吳師叔所師承的李聖端先生確為武派—脈嫡傳。筆者不才也能保持原傳拳架的難度:「轉身蹬腿」後腳不落地直接縱二步半,可躍出一丈多遠,落地時下勢「栽捶」,然後接「翻身二起腳」是蹲在地下不起身直接縱跳—飛踢,這種練法不知所謂的「武式李家真傳」者能否做得出來。近觀吳圖南先生傳下的楊式小架也是這種練法,看來當年武禹裂傳給楊班侯的拳架與今天武派的正宗練法基本相同。 閻志高先師自幼得名師傳授少林、形意和八卦掌,十七歲遇郝為真先生時,內外功夫已有所成,那麼閻先帥傳下的這種練法是否融人武派太極以外的東西呢?我最初學拳時也有這種疑惑。前些年,我遇到了一位師承姚繼祖先生一派的傳人,他雖然也崇拜閻志高的功夫,但同時又說:閻志高的形意和八卦功夫太深了,所以他傳下的拳架不純。其實這僅是—種猜測,陳雲明(字明潔)先帥也是精通戴家心意利程派八卦的大家,他曾經同時師從於閻志高和霍夢魁二位宗帥十年之久(1950-1961年),深知二位大師拳架的異同。陳先生認為:閻先師傳的拳架,只有「雲手」是受到形意舉的「鼉形」的影響,「退步跨虎」借鑒了八卦的「轉身掖掌」,余者皆遵循了郝為真宗師的原傳練法。 霍夢魁先牛是先受業於李二先生(李啟軒)的弟子葛顯齋,後又拜李啟軒的孫子李福蔭先牛為師,可謂是「李家嫡傳」。但據陳明潔先生和家師劉常春先生所言:閻、霍二師的拳法除了「雲手」等幾個個別拳架有差異外,其餘基本相同。這也說明郝為真先生確是李亦畲先師惟一的衣缽傳人。某些製造「嫡傳惟親」神話的所謂李家正宗傳人是在痴人淡夢,只不過是在武林中又演了一場「唯我獨尊」的荒誕鬧劇而已。 正宗武派功夫架子的練法也不是那些站著打拳的人能夠臆想出來的,它要求習練者需蹲身下勢,旋踝轉膝、陰陽互動而成落地梅花,這些都必須有明師身傳口授,是「老三本」拳譜所未載的;有人說,武式拳之所以要站著練,是因為武、牛:二位先師均是文人,身著長衫,不仙下勢練舉。據說郝為真先生效仿李大先生也身著長袍。鬧志高先帥曾說,郝先生在永年中學給學生上課時確實是站著教拳的,但在傳授人室弟子時,不僅要除去長衫蹲身—下勢,甚至會脫掉上讓弟子看清「內功」的軌跡。武、李、郝在一般學生面前身穿長袍教拳練拳是為了師道尊嚴,但絕不等於他們在私下裡自修時也站著打 拳的,否則他們留下的「裹襠護肫須下勢」豈不成了—句空話。旋踝轉膝是雙腳一起旋轉,腳踵為陽,腳尖為陰,」陰一陽,陰陽互動而成陰陽魚形的太極圖,這種獨門練法又稱落地梅花,功深者會在土地上留下一個個圓點,而這些圓點又恰恰組成了盛開的朵朵梅花。將搏殺的拳法練得如此有詩意、如此有哲理,也只有武、李二位儒學大家才有此造詣。 正宗的武派太極既能慢又能快,慢練可達一個多小時,快練則只需二分鐘。據偷看過閻志高練拳的前輩說,閻先生練快拳時真如一個陀螺在旋轉,練至「轉身雙擺蓮」時,可在空中旋轉一圈後飄然落地。現在有人提出了太極拳有「練架」和「用架」之分,其實武派的這套拳既是練架也是用架。 五、閻志高先師的傳承 閻志高先師十七歲正式拜郝為真先生為帥,在水年讀書期間和考入保定武備學堂前後六年多的時間裡一直在武派太極門內修鍊,太極功夫日趨精純,期間曾多次代師與各門派的高手(包括著名的「霸州李」)比武,從而名揚京津兩地。閻先師從武備學堂畢業府,通過以武會友,與李存義、楊明漪、張占魁、劉風春等名家鯰為知己,後進南京政府步入政界。「七·七事變」後回清河隱居,潛心丹道,得高人傳授「轉天尊」,多次入山修行,內功已臻化境,1950年應霍夢魁等先生的邀請來瀋陽設帳授徒,十一年內收學員、弟子六百多人,今天其再傳弟子已遍及國內外。在閻志高先師的門下,除天津的秘傳弟子張先生和孫先生外,以陳明潔先生與劉常春先生的造詣最深。 陳雲潔(字明潔,1909—1992年),山西祁縣祁城村人,九歲得戴魁和程天祥、程天祿傳授戴家心意拳,十八歲闖關東落戶瀋陽,得程有功弟子英師久傳授八卦掌,後又同時受教於閻志高和霍夢魁二位先生達十年之久,練就武派太極純功。先師放去後,陳先生將兩家拳法揉而化之,吸取其它太極流派的精華,而創自成一脈的武派太極拳套路。 劉常春先生,1925年生於大連長海廣鹿島,幼習少林拳,1950年拜人閻忐高先師的門下後,一直為閻先師管理賬目、協助教務,因此得師傳較多。1961年閻先師臨回清河前,將拳譜、用丹書贈送與常春先生,並秘傳「轉天尊」丹法。常春先師為普及武派太極拳而培養了一千二百多名學員,門下弟子也是人才濟濟。常春先生為弘揚師傳而啟費出版了《武派太極拳》一書,使世人得頂閥先師的太極精功之一斑。常春先生注重師門傳統,謙虛謹慎,雖秘傳筆者數年,但直至蓄鬚閉門時才公開師承關係。近年來更是與吳文翰帥叔一道,為維護武派門戶的尊嚴和武派舉史的真實性而不遺餘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常春先生效仿先師,隱居於東陵天柱山,並在努爾哈赤的陵寢西側修整出了「轉天尊」道場,修鍊鬧先師遺下的丹法。 現將閻志高先師—脈傳承公開如下,此表因篇幅有限,沒列出國內外失去聯繫的傳人,望見諒。「身法八要」新解「身法八要」最早見於成書在1853年~1880年之間的《廉讓堂太極拳譜》,是武禹襄1852年師從陳清平後,又經反覆演練及數十年的體驗和積累總結出的太極拳經典理論之一。武禹襄傳李亦畲之後,李家編撰成書得以流傳,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太極拳修鍊的行功準繩。但由於每位太極拳界對「身法八要」的解釋也不盡相同。筆者幸得吳、武二派太極拳的真傳,對「身法八要」的發展脈絡略知一二,又經十多年的修鍊研究才對「身法八要」內涵稍有領悟。一、前「身法八要」 前「身法八要」被李亦畲編創成一段七言四名詩歌,原文如下:「提頂、吊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肫須下勢,含胸、拔背落自然。」武式傳人對於「提頂」的詮釋,郝少如先生言:「頭勁正直,不低不昂,神貫於頂,提挈全身,謂之提頂。」吳文翰先生言:「將頭勁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閻志高宗師的弟子劉常春先生言:「稍微用意,神貫於頂,使頭勁正直,不能誤解為頭向上挺拔,勁項伸長。」吳式傳人多將「提頂」稱之為「頂頭懸」。吳英華先生說:「頂頭懸」在練拳中有三個要求,即「頭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頦部向內收縮,但不能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楊禹庭宗師的弟子王輝璞認為:「將」尾骶骨與鼻尖上下對成一直線「即可做到」頂頭懸」。 筆者系武式閻志高宗師一派的傳人,又是王輝璞先生的弟子。輝璞先生授拳時說:下頦一收,頂就自然提起來了,但陳明潔先生卻不說「提頂」,而反覆強調「提神」。近日劉常春先生向我傳授閻志高先師的內功心法時也再三說,打太極拳一定要提神。神為何物?神是不可觸摸的形而上的另類,只有以形而下的有形之物為基礎才可讓人理解信服。筆者經十多年的修鍊體悟,認為:將「提頂」後移到「身法八要」的最後一項比較合適,因為只有將身體松沉到腳跟和腳掌上,把肩井穴沉落到湧泉穴上。你才能感覺到腳下有一股無形之力貫通周身,這時下頦自然會收,頸項自然會順,頂也就自然會提起,氣往下走,神往上領,虛領頂勁,實非有意去拔頸和提頂,而是太極拳的松沉之力作用的結果。否則難八虛靈之境。 至於「吊襠」一說,多解釋為「脊骨根朝前運動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勢」(郝少如),或對「吊襠」的要求是:「會陰穴虛虛上提」(顧留馨),而閻志高先師在「後身法八要」中對「吊襠」的練法進行了修改。沈壽先生對「心中懸」的詮釋是:「提頂、吊襠就像一條無形的線,通過人體中心垂直地懸著」,從字面上解釋,這種說法沒有問題。但太極拳修鍊講究的是體悟,竊以為:「心中懸」至少有二層內涵;一是太極拳以心行氣,要求不偏不倚,身和心均求正。二講「中氣」不可下陷和上浮,修鍊太極拳時如中氣下陷人易消瘦,而「中氣」上浮則易肥胖,看似紅光滿面,但卻潛伏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危機。「松肩」最忌壓肩,松肩要順著兩側45°斜下松落,將肩井穴張開,降氣於湧泉穴中。肘尖在沉落的同時,要有內收之意,使兩臂成外綳之勢。氣沉落的同時,要有內收之意,使兩臂成外綳之勢。氣沉丹田是內外兩家拳學的行功要則,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嫡系傳人戴魁先生晚年曾對心意拳的身法概括為:「提頂、抱肩、虛心、實腹。」氣沉丹田既是虛心實腹的有效方法,又是修鍊丹田內功的門徑,丹田內功的深淺便成了很多門派的拳家們衡量功夫高低的標準。太極拳的各個門派都編創有丹田功法,武式太極拳的李派傳人霍夢魁先師曾將丹田氣擬為一副磨盤,左右腰子為兩扇石磨,相對研磨旋轉修鍊丹田氣。近年來有李派傳人挺著小腹左晃右晃地行功走架,自詡為正宗練法。其實各門各派修鍊丹田功方法各異均無可厚非,獨太極拳不可。先不說近代那些大腹便便的太極名家的功夫和壽祿,讀一讀王宗岳先哲的拳論可知:「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因為氣沉丹田,旋轉成球,即使修鍊有成,也不過是後天之氣,非太極拳所求。太極拳之氣非有意沉氣可得,須身心松凈,神入虛靈之境後,有先天之氣或出現於湧泉、或命門、或夾脊、或印堂,均因人而論,無法先覺,如張三丰所言:無中生有。將神與先天之報融合後,可斂氣入骨,得骨陽後方能轉形換質,功臻大成。 閻志高先師於20世紀50年代在瀋陽授徒時,學員高雲武先生不解「裹襠護肫」的練法,便在飯莊設宴請教閻先生,不意閻先師知其企圖後卻拂袖而去。此事一直在奉天武林界流傳,這就更增添了太極拳學者對「裹襠護肫」的渴知。其實閻志高先師傳授的方法大同小異:如嬰兒之三角巾從臀部向上裹起,再與溜臀相結合,臀部的肌肉就會向下向左右兩側分掙將襠和大腿裹住,使兩胯不得散亂,襠勁撐圓,與《內功四經》中的「貼臀」相似。「護肫」還需獨武式太極傳人專練,而其他各派不取。肫乃胃也。郝少如的解釋是:「兩脅微斂,取下收前合之勢,謂之護肫。」閻志高先師在傳授的「後身法八要」中對「護肫」一說也有改動,竊以為 「護肫」不可刻意求之,能松肩、裹襠,即有護肫之功效。 目前很多武式太極拳的傳人行功走架都不練「下勢」,而郝月如和郝少如二位前輩的拳照也是站著打拳。如果只求健身祛病,站著練拳無可非議,但要想練出真正的太極功夫,不「下勢」苦練絕難有成。楊跟楊少侯學拳時,是在八仙桌下走架。有人說「下勢」不利於放鬆,而太極拳求的就是一個松靜自然。須把自己約束在一個難松難順的條件下求順求松,最後才能練成遂順自然的太極功夫。有所謂武式太極拳家嫡傳者說:武禹襄、李亦畲及郝為真三代宗師教拳時都不講究下勢,所以「裹襠護肫下勢」不必強求。古人多穿長袍馬褂,授徒時不方便蹲身坐胯,但你不能說他們自己閉門練拳時也不下勢。從郝為真傳閻志高的太極樁功看,武式嫡傳對「下勢」的要求還是很嚴的,以劉常春先生這麼一位年愈77歲的老,現今演示時也要做到「胯與膝平」。「下勢」的高低是檢驗太極拳習練者功夫深淺的得重要標準。 近年來有李雅軒先生的傳人認為「含胸拔背」源於後人太極門的形意拳傳人,他們將形意拳的身法引進了太極拳中。其實不然,「含胸拔背落自然」這句歌訣出於廉讓堂的《太極拳譜》,沒有任何資料能證明李亦畲曾接觸過形意拳。戴家拳講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鍋」,束身時要束胯抱肩、縮胸弓背,傳至李洛能的弟子們,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才有所改進,提出了「含胸拔背」的練法,各種內家拳的修鍊都是還是略有不同。太極拳的「含胸拔背」與形意拳的練法還是略有不同。太極拳的「含胸拔背」必須與「頂頭懸」相結合才能練得順遂:先將下頦微收,膻中穴就會向下空洞的,自然會貼在背上,於是後背的雙肩之間自然鼓起有外綳之意,這就是所謂的「含胸拔背」。這項身法如修鍊得法可達到內家拳的「虛心實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說的「斂氣入骨」等功效。「落自然」這三個字應該是太極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以松靜求自然,乃太極拳所追求之一貫大道。二、後「身法八要」 2001年遼寧人民出版了閻志高先師的弟子劉常春先生所著的《武派太極拳》一書,這是首次向武學界比較系統地介紹20世紀初名震華夏的內家拳大師的太極拳法和劍術,使人們見識到與目前流行的武式太極拳迥然不同的拳架和練法。劉常春先生的專著中披露了部分鮮為人知的本門不傳之密,如太極樁法和五行功及行功走架的一些獨特的方法,對「身法八要」也有與眾不同的詮釋,根據閻志高先師的手抄本拳譜《永年縣郝為真師太極拳行功歌》提出了「後身法八要」的理念。閻先師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頂掉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臀須下勢,含胸拔背落自然。」後「身法八要」與前「身法八要」的不同之處是「護臀」與「掉襠」,閻先師傳授的「護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內斂。」與當代太極拳技術中的「收臀」很相似,而對於「掉襠」則提出了與「吊襠」沒有任何相通之處的內涵:「掉襠必須是以腰為宰,以脊柱為軸心,以身帶動四肢而轉換掉轉方向。」筆者以自身的修鍊體悟認為,鑒於閻志高先師不主張「襠部上提,二陰內收」,而「提肛和二陰內收是意識過強所致,這種做法脫離了『道法自然,而順其自然』的太極拳練功要求」。因此「掉襠」還應該有另外一層練法,即襠部松沉,以求虛圓,與提頂相系,一線貫通,將中脈抻直。而將「會陰」鬆開則有利於打通會陰穴,從而奇經八脈均能達到修道的要求。 閻志高先師(1882年~1961年)17歲拜入郝為真的門下,後畢業於保定武備學堂,其文化修養、武學根基和社會地位在郝先生的門徒中堪稱翹楚。1928年以前他一直游戈於京津武林界,經常回永年向恩師請益,因此後「身法八要」並非是閻先師的個人臆想,應該有郝為真宗師對太極拳學的發展和創新的結晶,現輯二則以助眾學:(一)「松字解:精神內斂,肌肉放鬆,由松人靜,積柔成剛,內剛外柔,剛柔相濟。」(二)「太極拳力與氣:脫體力,生神力,非為無力;除濁氣,換清氣,非為無氣。」三、體悟的層次 修鍊「身法八要」應遵循「知規矩、守規矩、破規矩」的程序進行。先將周身松沉下來,再把腳與地面打通,能體會到腳下之力後,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將周身貫通。「身法八要」是一個完整的功法,不可顧此失彼,求一而廢其他,更不能用意過度造成周身僵硬,用意要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吳式太極拳門內有關於「身法八要」修鍊的明訓是正確的,即所謂「先實丹田氣,次領頂頭懸」。習拳者可依法實修。但修鍊者不可輕求「丹田氣」,因為先天一氣並非是能求到的,雖然先賢將兩胯比喻成兩片合在一起的石磨,相對研磨旋轉可得氤氳二氣,但也必須是在意定神閑的狀態下自然得道,千萬不可用意追求。有關這一點,閻志高先師的遺訓早有手書明示:「修鍊順序: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氣,以氣歸神,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險矣。學者可於力上求,無輕向氣上覓,一人歧路戕生堪虞。古人之不輕傳人,匪吝也。不忍以愛人之術而殺人耳。無明師真訣,切不可盲從冒險。」望學者慎重。八卦掌關外舊聞---張方1883年,為八卦掌宗師董海川立的「董先生墓志銘」中有「光緒九年春二月立石,鐵嶺貴榮撰,瀋陽清山書」的字樣,鐵嶺和瀋陽都是關外名城,碑上所載不知是不是今天遼寧省的瀋陽和鐵嶺,望有關專家考證一下。「碑陰銘文」中的弟子名錄里也有「清山」之名,如果清山等人真是關東人,那說明八卦掌在初傳時就遍及大江南北和關內關外了。 我十幾歲在北京城的公園裡轉悠時,就聽老前輩們說:「奉天可是八卦掌的老窩兒。那個時候就知道了李光普、宮寶田等前輩的大名和那些傳得神乎其神的故事。但我一直都懷疑那些故事的真實性:就那麼幾個動作,轉來轉去能練出功夫嗎?」其實,從董公首傳八卦掌至今不過一百多年,真正單純靠練八卦掌而稱雄武林者也寥寥無幾。據八卦掌名家郭古民先生著《郭氏錦囊》一書中載:「董先師之教人,不以拳腳演示,純以口授,非至近弟子萬難學擬。」而董公的碑文中也有「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工賈與達官等幾千人,各授一藝」。看來董公的授徒方式,確與眾不同,只將練功的竅要和法則口授後,弟子們能不能練成,就靠自身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了,因此傳授者雖眾,而成功者鮮寡。而據說惟一得到董公手把手身傳口授者,只程廷華一人耳!從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最早挾八卦掌絕技出關並傳播於東北地區者,也正是程廷華的著名弟子李文彪(字光普)先生。 一、問掌只須三分勁 十多年前,我拜訪過文趟子戳腳門傳人胡星五,老先生跟我提過李光普的弟子英師久當年練功的事兒。據胡先生回憶,英先生曾問李光普師,自己的功夫練到什麼時候才能「差不多」,李先生指著小河沿門前青石柱馬樁上的石猴說:「你什麼時候能把它打下來,也就差不多了。。英先生於是圍著栓馬樁轉起了單換掌,一年後真就一掌把石猴打了下來!我問胡老先生,李光普前輩的功夫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胡老先生告訴我,李光普隨意伸出一隻手,沒人能推動半分,與人動手只能用三分勁,再多出一分勁,就會要人命。 李光普原 本直隸(河北)人士,清末民初,「東海漁翁」徐世昌任東北三省的總督,徐世昌是程廷華的故交,因此聘請李光普為奉天探訪局局長(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局長),另有一說是經李存義推薦。1N7年,李光普率師弟程有功(字湘亭)及好友霸州李、劈掛神手李寶榮等高手到奉天探訪局走馬上任。程廷華先生的另一位弟子孫祿堂因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被徐世昌聘為幕僚。 李光普先生客奉期間,與當地武林人士多有切磋交流。太清官有一掛單道士名李風久者精拳劍,自稱沒遇過對手,李光普與之搭手問掌稍一發勁,就將其打得跌倒吐血。李光普在奉天傳有眾多弟子,但弟子們都不知道李先生的功夫是怎麼練出來的。有一次英師久和駱興武想偷看李光普練功,李先生一發覺就披衣停練了。李光普傳下來了練習掌力的功法,名曰「打顫板」,取厚松木板一塊埋於樹下或牆根前,以八卦掌法擊之,日久功夫自深。據前輩們講:李光普的掌心凸起皆因「打顫板」練成。而「打顫板」的功法也被瀋陽武林界的眾多門派借鑒。 李光普的弟子中有幾位後來都成 名於武林,如楊汝霖先生原本是馬維棋的小門生,「煤馬」遇害後再拜楊健侯為師學習太極拳,後遇李光普,經比武不敵李先生,才又拜師重學八卦掌。因此,楊汝霖先生傳下來的八卦掌中自然含有「煤馬」的風輪掌法。楊先生武學淵博,自幼精通少林拳和螳蜘拳,他的再傳弟子郝明志先生教過我一套螳螂門的「五步鷹爪力」,我上手一練,感覺確是好功法。楊汝霖先生的弟子中以劉德魁、徐國棟等先生在瀋陽武林界享有盛名。當年劉德魁先生與天津紀學忠先生比武,一直被傳為佳話。楊汝霖先生在瀋陽地區的傳人甚多,連我的太極拳老師劉常春先生年輕時也跟楊先生學過一套雞形掌,而楊汝霖先生在北京等地也有傳人。 在李光普的弟子中,以英師久先生的功夫最探,英先生出生於清朝宦官家庭,父親是蒙古貴族,家傳少林拳。英師久先生在師從李光普的同時,還跟程有功(湘亭)和郝恩光先生學習八卦掌、形意拳。郝海鵬先生是耿繼善的弟子,曾以形意拳絕學揚威東洋。英師久先生原本脊骨上有宿疾,程有功先生告訴他:八卦掌可以轉形換質,只要你的功夫下到了,毛病自然會好。英師久按程先生傳的功法,真就把脊骨上的腫塊練下去了。英先生的傳人不多,著名者有陳明潔和康國福先生,陳明潔先生是山西祁縣人,自幼得戴家心意拳真傳,師承英師久先生之前已是武林界的成名人物了。在英先生的傳人中,目前健在的只有康國福先生了,康先生曾傳給我一些根基功夫,他還將英師久前輩傳下來的掌法編套路,經常向我們這些晚輩演示。 李光普前輩在奉天期間,曾被吳俊生(吳大舌頭)督軍禮聘為衛隊的教官,李前輩在督軍府侍衛隊里選擇了幾位天賦較好的衛士收為弟子,駱興武先生即是那時開始修鍊程派八卦掌的,藝成後定居北京,成為八卦掌的著名傳人。 有一件事我在此必須澄清,近有李金波先生出版了大作《形意拳真傳圖譜》,書中提到張長發(字祥齋)先生(李金波的業師)是程廷華先生的弟子,且寫到:「張先生曾任東北軍武術總教官,並收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為徒。同期,在張作霖大帳中以技折服駱興武,並收門下。」此說法純屬信口雌黃,有悖史實。筆者不才,蒙劉師敬儒先生列入門牆,是駱興武先師的禱傳弟子,敬儒先生從來未提過駱師爺的授業恩師除了李光普和郝海鵬之外,還有一位號稱什麼「鐵羅漢」的張長發先生。至於張長發「曾任東北軍武術總教官,並收張學良為徒」之說,筆者自幼生長在瀋陽,十幾歲習武,與已故的一些武林前輩多有交往,從沒聽說過奉天武林界還有一位什麼「鐵羅漢」,更沒聽說過張學良正式拜過哪位武林高手為師,張學良學習武術的事是有,但這位少帥從沒下功夫真練過,各位可以查一查有關張學良的各種史料。什麼「在張作霜大帳中以技折服駱興武」,更是不貼邊的事,駱興武不過是吳俊生督軍府衛隊里的一名衛士,有什麼資格能進入到張作霖的大賬里,更沒有資格格與「東北軍武術總教官」比武了。目前,一些沒品味的武術愛好者,總喜歡編造點前輩的身份地位和英雄事迹來抬高自己,但李金波先生既然是名家傳人,又是八十多歲一把年紀的人了,真不應該說出這麼沒邊兒的話。 二、名家薈萃奉天城 與李光普一起來奉天探訪局的程有功先生是程廷華的親侄子,自幼在程廷華的眼鏡鋪里當學徒,是得程廷華傳授最多的弟子,功夫不在李光普之下,每次隨李光普緝賊時都說:「師哥,我來!」不管對方是否持刀拿槍槍,程有功都是赤手空拳,手到擒來,大盜慣匪聞風喪膽。據敬儒師傅和康國功先生說,程有功先生是手托數十斤鐵棍轉掌,下勢很低,練完功後兩眼發紅。「九·一八」事變後,曾保吳俊生的後人避難於天津租界,後回北京居住。程有功先生晚年患中風偏癱症(早年用功過度所致),欲回夫人老家旅順養病,先生想送點盤纏給師叔餞行,有功先生不收,說:「興武,我伸出一掌,你能問動半分,我就收你的錢。」駱先生盡全力也沒能推動湘亭先生的單掌。程有功在瀋陽的傳人甚多,著名者有英師久先生等。宮寶田先生是第—位將尹派八卦掌傳人奉天的名師,宮先生曾在清官里做過帶刀侍衛,至於是否當過東北軍的武術總教官則無從考證。有一個「宮寶田躲張作霖三槍」的故事傳播甚廣,其實那是演義,真實可信的傳聞是,張作霖問宮先生:武功能否制服持槍者?宮先生說:二十步之內,我不會讓他拔出槍來。張作霖請宮先生與其侍衛隊長一試,官先生走出二十步後,張作霖一揮手,侍衛隊長開始拔槍,可就在這一瞬間,宮先生已飛身到了侍衛隊長的身前,擒住了他拔槍的手腕。宮寶田先生在瀋陽武林界的人緣甚好,尤其與「大槍胡老奉」交往過密,當年胡奉三創編「文趟子戳腳拳譜」時,宮先生就沒少幫著謀篇潤筆。宮寶田在煙台等地也有傳人。 李存義的弟子傅昌榮(字劍秋)在溝幫子、北鎮、閭山授過八卦掌和形意拳,李存義的另一位弟子唐維祿錦州也有傳人,天津國術館的薛顛和張春生都先後到東北傳藝。二十世紀初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八卦掌的各派傳人都先後來到瀋陽謀生授拳,董海川的八卦大弟子中的宋長榮先生也有傳人趙彥榮和趙錫亭二位先生在丹東傳授宋派八卦掌,後來宋長榮先生的再傳弟子魏劍鋒先生又將宋派八卦帶到了瀋陽。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郝為真宗師的入室弟子閻志高先生來瀋陽傳藝。閻先生不僅是太極拳的嫡系傳人,同時也是形意拳和八卦掌的名家。有人說閻先生的八卦掌是學自大槍劉德寬,也有人說閻先生是周祥的傳人。閻志高先師傳下的八卦門器械有雙頭蛇,八卦指路刀、二十四跑刀、三義刀和七星桿等。 三、根深葉茂花自紅 目前,瀋陽傳承的八卦掌還基本保留著原始風格,在小河沿我練功場子里,有楊汝霖先生的再傳弟子郝明志先生。郝先生每天早晨都要轉掌兩個多小時,走出的趟泥步要在地上清晰地畫出完整的陰陽魚才會停下來。郝明志先生會的掌法很少,也從不演練八卦掌套路。原始的八卦掌是以走圈為主、掌法為輔。在瀋陽的很多公園裡,你都能看到練八卦掌者在樹周圍轉圈走出來的痕迹。有一年.我在中山公園裡練戳腳,看到牆角有一位老年婦女在轉圈,走的很慢,等那位老人走了以後,我過去一看,那圈深達數寸,地上的土被搓得如同麵粉。每年的冬天,瀋陽都會下幾場大雪,公園裡的雪化了又凍,凍了又化,會結成很厚的冰,但練家們仍舊會在冰上趟出能看見泥土的八卦圈。瀋陽的八卦掌傳人不尚花哨,不計掌法的多少,效仿前輩們的精神,不求聞達,默默地耗功。那些離開瀋陽的傳人們,更是以弘揚八卦掌武學為己任。駱興武先生定居北京後,致力於傳播程派八卦掌,可謂桃李滿天下,培養出了劉敬儒、馬友清等當代武術家。其中,敬儒先生更是培養出了戈春燕、張宏梅、壯輝、付春梅等一批全國冠軍,敬儒先生為程派八卦掌的系統化、標準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二十年來,人們在電視傳媒上能夠欣賞到的八卦掌,大多數都是敬儒先生和他的辮子們的精彩表演,敬儒先生是教師出身,極善教學,教拳時注重程序和規範,自身的八卦掌功夫也很深。敬儒先生手把手地教我八大掌時,我並沒有感覺到他的功夫如何與從不同。可他獨自練功時,一個「白蛇伏草」如秋葉飄落,那種輕柔,沒有幾十年的功夫是絕對練不出來的。 我陸陸續續練了好多年八卦掌,但有一段時間,我卻一直把它做為練習心意拳和太極拳的輔助功法。雖然與英師久一系和楊汝霖一系都有師承上的淵源,可下得功夫卻不夠。拜劉敬儒先生為師後,才有意識地審視以往修鍊八卦掌的經驗和教訓,並且認識到作為八卦掌的嫡系傳人,有義務為整理八卦的拳學理論和史料盡點微薄之力,因此才寫了這篇短文,為後人留點資料。《精武》2003年第11期太極拳與現象學---張方太極拳修鍊是一種生存狀態。巴尼德告訴我們:神給人類指引了三條道路,即存在之路、虛無之路和瀕亡者之路。太極拳修鍊的目的是強化生命,抗拒死亡,走的自然是存在之路。黑格爾指出:「純存在和純虛無是同一的。」這讓我想到了追求空靈狀態的太極拳修鍊,也想到了現象學的思想理論。 一、興趣 愛好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以人數而論,應該是僅次於足球的一項運動,太極拳練習者的年齡結構又偏大,於是有人說:中國的太極拳是中老年人的精神鴉片。這種興趣和嗜好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頭些年在北京,經常看到中國師傅教老外練習太極拳,老外們練得興高采烈,興趣盎然,一心扎在了東方文化之中;而我們的中國師傅卻教得不輕鬆,甚至還有點憂心忡忡的樣子。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外國的學生們是處在「興趣」的狀態下,而中國教頭的身心卻被「責任」、「名利」、「生存」等一條條看不見的線拴著,無法「參與到敞開之境」。我身邊的一些老練家們,開始教徒弟後,反而對太極拳的興趣逐漸遞減,直至每日的行功走架停止,僅以授拳說手為樂,終日被名利、用途、目的和因果所困擾,身心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生病卧床。一些整天謀劃著太極拳事業、發展太極拳產業的名人英年早逝了,因為他們早已對太極拳本身失去了興趣,只是把這種修鍊方法當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而那些常年把太極拳當飯吃的老頭老太太們,還每天早晨有滋有味地在公園裡品著拳呢。 二、澄明 這是海德格爾發明的一個訓還是借用別人的語言對這位哲學大師的思想進行說明:「澄明狀態是心的完全敞開。當人自覺地把握澄明,人就獲得徹悟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斬斷與萬物的世俗功利的關係之後獲得的一種自由境界。」 太極拳的捨己從人、以柔克剛,是從肢體語言人手,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影響其世界觀的發展,是中國人用東方文化教化老外的一種有效手段。化解歐美人身上的「戾氣」,非太極拳莫屬,其它內家拳亦可奏效。形意拳家耿誠信先生年輕時「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習拳得化勁後,「自此方無彼此之分,門戶之見,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形意拳尚且如此,如果能讓美國人練一練太極拳,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可能會有貢獻,也許美國大兵就不會因為屁大點事兒,到處窮兵黷武了。這是笑談。 三、林中的空地 太極拳是道家思想形體化的表現方式,可惜海德格爾沒修鍊過,但在他的書房裡掛著一對中國學者寫的條幅,是《道德經》中的兩句話——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誰能夠在混濁的人世間慢慢地修習至身心清靜,無論身處何境都能態度從容,怡然自得。太極拳的修鍊過程就是這兩句話的最好寫照。 海德格爾將開放的無敝性真理最後稱之為林中空地:「我們必須將此無敝作為林中空地思考,它首先給予了存在和思想。」如果說海德格爾的「林中空地」是其「虛無虛無化」思想的代名詞,那麼最適合太極拳修鍊的自然環境也是「林中空地」。一位真正的太極拳修鍊者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在森林環抱的草地上與天地共舞,聆聽宇宙中的天籟之音,太極拳修鍊本身就是一種體驗哲學,要在林中空地進入到虛靈狀態。 真正的太極拳修鍊者是存在於不被名利污染的「林中空地」中,用海德格爾的語言說,就是「此在(人)良知中呼喚自己本身」。此「良知」與儒家的「格物致知」基本相同。太極拳修鍊是逐漸擺脫思想意識中所固有的主客觀對立的模式,進入到物我兩忘的「恍兮惚兮」的境界,恢復到存在者的本真狀態,這種本真狀態是心靈與肉體尚未分離前的存在。 有一點需要說明,筆者在這裡談論太極拳修鍊與現象學之間的關係,引用的是海德格爾的觀點。海德格爾雖然是胡塞爾(現象學大師)的學生,但其後期思想卻轉向了存在主義哲學。但筆者認為,現象學與存在主義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繫,而太極拳修鍊既是存在者「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現象學」這個名詞表達出的一條真理。海德格爾告訴我們:「這條真理可以表述為『走向事情本身』。如何開發太極拳的技擊功能太極拳的養生作用已經被世人普遍認可,但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卻一直是國內外武術搏擊界爭論的焦點。一些傳統的太極拳家堅持太極拳是後發制人、以柔克剛的高層次技擊功夫;但更多的人表示懷疑:太極拳的技擊作用只是在理論上可行,而在實際搏擊中卻未必能夠以柔克剛,歷史上雖然有楊班侯、郝為真屢敗各派高手的傳說,但目前卻很難看到這樣的實例。首先我們從太極拳的發展史上看:由道家內丹外練的太極混元球演化成徒手操練的術極十三式,就已經形成了從單純的修身到塵世之應用的轉化過程;再由張三丰的弟子和王宗岳、蔣發等傳人的發展,造就出了一套高深的內家拳體系。如果太極拳不是為了技擊而產生的,則完全可以停留在漢唐時期的道家太極混元球狀態中。從當代太極拳與各種搏擊術的實戰上看,先有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吳鑒泉的長子吳公儀先生(50多歲)和香港的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年輕體壯,曾系統學習過西方搏擊,一秒鐘能發6拳,吳公儀先生身體瘦弱,且比陳克夫年長20餘歲,乍看完全是一場對比懸殊的較量。但實戰的結果卻是難分上下。20世紀50年代初,武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郝為真的入室弟子閻志高先生來瀋陽教拳為生。瀋陽舊稱奉天城,因張作霖和手下出身綠林的軍閥都有尚武習俗,因此眾多武學大都曾在瀋陽傳藝授徒,知名者有李光普、孫祿堂、程有功、宮寶田等。據說自然門大師杜心武和猶龍派太極拳的張振之也都在瀋陽傳有弟子,而當地習練戳腳翻子拳和摔跤更是早已成了一種風尚。因此,外地拳師到瀋陽找飯碗都要不可避免地和當地各個門派的頂尖人物比手過招,功力稍差就得卷鋪走人。閻志高先生到瀋陽之後,以高超的內家功夫折服了眾多的挑戰者,吸引了一些門派的高手紛紛拜師學習太極拳。筆者的師爺陳明潔先生原籍山西祁縣,9歲師從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傳人戴魁先生,在閻先生來沈之前,陳師爺經過40多年的修鍊,功夫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遼瀋地區罕逢敵手,但是與閻志高一交手,還是技遜一籌,陳先生誠然拜師學藝。既然太極拳如此高明,為什麼有的人練了幾十年還是打不了人呢?這與鍛造刀劍的原理有相通之處:人身如同生鐵,經鍛煉成鋼的過程後,必須冷熱處理和再錘鍊才能製成一柄刀劍,而有的人則只停留和滿足於鍛煉成鋼的結果上。我舉兩個身邊的實際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一個是我在1988年學習北派吳式太極拳時的老師王輝璞先生。他年輕時身體虛弱,30多歲時才專程上北京拜楊禹庭為師,但他的功夫大多是由師兄王培生先生代師傳授的。王培生是海內外知名的太極拳技擊家,按理說,輝璞老師的技擊功夫也不會差,但輝璞先生卻是以養生、傳道、授徒為己任。幾十年來跟他學習吳式太極拳的人數以萬計,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輝璞先生的太極拳能打人,因為王先生從學拳的那天起,目的就是為了健身,沒想過要用它去技擊。另一個例子就是我本門的師傅入門較早,一開始學就是坐腰低勢,完全按傳統的武式小架太極拳的練功程序和要求去苦練,學成後屢敗各門派的高手,它的推手與打手技擊區別不大,與人較技沾手即出,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剛開展太極推手競技時,由於裁判難以斷定他的出手究竟是推手還是散手,而屢判閻師傅犯規。另一位王桂泉師叔入門較晚,學拳的目的是為了健身,陳明潔師爺見他年齡大、下勢難,就說:"蹲不下去就別蹲了,把身體練好了就行。"拳架一樣,但練功的方法和要求不一樣,其練出的功夫又怎麼能一樣呢?閻師父和王師叔每天都在瀋陽的動物園內(舊稱"小河沿")的一棵菩提樹下打拳,一套拳下來至少90分鐘,王師叔已年逾七旬仍神清氣爽、堅牙完齒、眉發濃密且在轉黑,但技擊手段卻不顯。縱觀太極拳的傳統練法,要想開發太極拳的技擊功難,則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的修鍊,以武式小架太極拳為例。一、走架階段用數年功夫反覆糾正行拳走架的姿勢,使其符合身法八要,其中以"裹襠護肫須下勢"為重點,練出身具五張弓的彈簧勁的關鍵是練彈簧底座的力量,因此不下勢則沒有樁功。當身法八要練上身後,就會產生有觸皆發的感覺,進入身知階段。二、功力階段:郝為真先能將80斤的鐵杆連抖一百下,這是何等的功夫,有人說太極拳是拳功合一的內家功夫,練拳就是練功,這話不假,但這需要時間,你總不能讓一個人從20多歲練到40多歲後再去技擊吧!加快太極拳技擊功能的開發速度,必須要增加功力訓練。太極拳的功力修鍊有:抖大杆子、揉太極球、打吊袋、打千層紙等。三、神明階段:這個階段的功夫就是楊禹庭大師主張的太極無手的境界。筆者的師父閻祝山,與人搭手後,在靜止狀態下可以神意令對方拔跟,並曾將一位習練多年太極拳的壯漢凌空拍起。更為神奇的是:20世紀80年代初,瀋陽一位習武數十年的高手到北京去會吳圖南先生時,在紫竹院公園被吳先生隔幾尺遠擊倒在地,這就是太極拳的神明功夫。拳練到這個階段,則須周身不使一絲力,全以神氣催動拳架,走架的時間越長越好,練拳出現的各種現象都要見怪不怪,同時也要捨棄各種功力訓練。總之,按傳統太極拳的練法進入第三個階段後,就必須要有相對安定的生活和練功環境,相當充足的練功時間才能修鍊。楊禹庭和北派吳式太極的掌門人王茂齋先生都是每天早晨一套太極反反覆復的練上6遍,才開始練拳授徒,幾十年如一日,因此才能練出了世人難以理解的神明功夫。張方:論中華武學師說 韓愈在那篇著名的《師說》中將「師」的功能歸納為「傳道、授業、解惑」六個字。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各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已經改變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近距離面授的情況。但是傳統武術仍然要口傳心受,無論目前已經出版了多少武學書籍和大師們的VCD,可是對於一個追求武學真諦的修鍊者來說,一個有真功夫的明師還是必不可少的。 我十四歲之前,參加過少年武術培訓班,教練是我父親的朋友,我和其他孩子一起,跟老師學了點國家規定套路的長拳和太祖拳。那個年代,傳統武術還在國家允許的武術健身運動的邊緣,不像今天這樣,已經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不像今天這樣,武術也是待價可沽的商品。那個時候,各種培訓班都是免費的,我和其他孩子都沒有花一分錢就學了半年。1975年,我到北京隨陳老先生學功夫後,才正式接觸到傳統武學,才知道內家拳的博大精深。此後,我一直到處投師訪友,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前後拜師、認師十幾位,這其中既有不世出的高人,也有身懷絕技的明師,但我也認過假師和劣師,其中的甘苦,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直到近年來功夫有成,自己也收了一些弟子,忝為師長,才感悟到師道的真正內涵。 一、拜師的學問 首先,我想告訴後學者,哪幾種「師」不能拜。第一種是假師。但假師者都非常善於包裝和偽裝,其中一類是本無明確的師承,更非名門正派的傳人,卻非要扯上峨嵋、武當、天山、長白山等壓根就不貼邊的神門奇派的嫡傳。若實在攀不上,乾脆就編造一個瞎話,比如什麼某家武學碩果僅存的惟一傳人之類的,令人作嘔。其實,你仔細一想,20世紀80年代,國家耗費了無數人力和財力,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對傳統武術進行了地毯式的發掘整理,如果真有如武俠小說中杜撰的「天山派」或「長白山派」的神奇功夫,也不會等到今天才來招搖過市了。假師中的另一類則雖屬名門正派的傳人,但卻並無真實功夫。這類人一般會在公共場所挺著肚子,顯得功架十足,常吹捧自己的前輩藉以抬高自己,並且善於利用不會功夫的人或自己的弟子來做「高買手」式的表演,顯示自己的功夫。假師常玩點「腹活」為自己包裝,常見如「隔空毀物」、「空中斷石」等「神功」。只要稍做逆向思維,就不會上他的當,因為像這種純屬「特異功能」的絕活,完全可以參加美國的蘭迪和中國的司馬南等人設的擂台賽,然後領取一百萬美元的獎金,何必費盡心機騙取你手裡的那點小錢呢! 但有些假師有點真功夫,短時間內很難識破。當年,我隨王輝璞先師習太極拳多年後,為求「凌空勁」而四處尋師訪友。有一次,我陪朋友去一位據說已經練成了「凌空勁」的拳師家裡,那拳師當時居然真的在近距離內把我那位朋友「牽引調動」起來。我那位朋友拜了師,我也稀里糊塗地認了老師。事後我才發現,這位先生對於拳理一竅不通,我硬著頭皮跟他划了半年拳架後,摸勁時一搭手,發現他不過是有點剛硬之力,功夫遠未及上乘,於是敬而遠之。我再問那位朋友當時為什麼能被他「調動」起來,朋友說「其實那個時候自己什麼感覺也沒有,但既然想跟人家學太極拳,總得給人留點面子配合配合吧」,真是害人害己! 第二種不能拜的師就是刁師。刁師大多都有點真功夫,學過真玩藝,拳譜丹經背得滾瓜爛熟,伸手能放人,張嘴有東西。但你一旦沾上這類刁師,輕則讓你破財,重則讓你傾家蕩產。目前,各種形形色色的刁師或開門授徒,或被高薪聘請-,變著法兒掏別人的腰包,什麼人室弟子拿多少錢,入門弟子拿多少錢,光掌門弟子就分好幾個級別,真是聞所未聞。刁師善於用根本練不成的神功來勾引你,然後再把每一種神功分成幾個修鍊層次,每一個層次收取不同的費用,直到你的錢包比你的臉還乾淨,再一腳把你踹開。刁師者,古已有人,不說別人,近代戴氏心意拳傳播者戴魁先生就是其一。戴先生出身於破產的鄉紳家庭,除有一身功夫外,好逸惡勞,不事生產,不懂商賈。戴先師沒出名時,在鄉村的破廟裡教一些孩子讀書習武,弄點零花錢。20世紀30年代,他在歸化城因與一窮武師爭徒弟而失手打死了對方,於是聲名鵲起,身價倍增。戴先師不愧是晉商的後人,他將戴家拳拆開,改編成多種樣式,教給每個弟子的東西都不一樣。每個弟子都以為師父的真東西還沒拿出來,只能加大孝敬師父的力度,這多少有點像秦始皇為自己建的七十二冢,誘惑人們不停地挖掘,卻總也找不到寶藏。結果戴先師的一位弟子為了學到真東西,將家裡的土地、牲畜和樓房都賣了,學成了窮光蛋,也沒練出「牆上掛畫」之類的絕技。戴先師的傳人也不甘示弱。2003年,有一位日本青年來訪我,我見他練的「三拳」與我練的一模一樣,感到吃驚,因為會練老「三拳」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可惜他「三拳」發不出勁來。後來聽祁縣人說,這位日本人為了學戴氏心意拳,竟花了二—卜多萬!看來論精細、算計,誰也比不過山西人。 另外不能拜的師就是劣師。劣師一般都有名,有的甚至名揚天下。但是功成名就之後,他們都把功夫扔下而寄身於名利聲色場。有位英年早逝的大師的嫡傳弟子跟我說,師父純粹是累死的,白天打麻將,晚上喝大酒……劣師們大都家無產業,賣的是名,靠弟子們供養,道德修養又極差,有的原本就是流氓無賴,弟子有一個地方錢沒花到,他說翻臉就翻臉。武術界龍蛇混雜,什麼人都有,想學功夫的後生最好記住我說的這幾種不能接觸的「大師」,一旦遇到了,就趕緊避之遠之。 那麼,習武者應該拜哪些人為師呢?第一種是可遇不可求的高師。高師者,世外高人也,或遊走於名山大川,或寄身於寺廟道觀,或大隱隱於市。高師都視名利為虎狼,非遇根器好的可度之人而不顯露真功夫,非可傳之人雖萬金也難求其技。高師教授功夫的目的只有一個:替祖師爺傳藝,為傳統文化續香火。因此,高師不僅不看重財物、享樂,甚至連師徒之間的名分也無所謂。我十四歲時遇到的陳老先生,就是難是一見的高師。陳老先生是我外祖父的朋友,因為過去老輩人不願意讓晚輩知道自己的名諱,雖然兩位老人已經故去多年了,但我至今仍不知他們,的名字,因此也無法替陳老先生揚名。我從沒為陳老先生花過一分錢,惟一的一次就是我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後到北京出差時,請陳老先生吃過一次飯。我再三強調自己已經參加工作了,有工資了,陳老先生才肯去。陳先生原藉四川,因此我們去了當時東風市場里的湘蜀飯館,兩個人花了不到二十元錢。就是那次吃飯,老人家告訴了我武術界拜師的傳統和規矩。我提出要拜師。陳先生說,現在不興這個了,自己也沒有別的傳人,願意叫爺爺也行,願意叫師父也行。高師都是這麼豁達,這麼洒脫。再如1982年我夜宿鎮江焦山時見到的老僧和後來在黃山遇到的背劍道人,他們的功夫都出神入化,他們的風采是得道之人的典範,習武修鍊之人如果遇到這樣的高師,千萬不可錯過。 當今世上可求的明師雖然不多,可也並不難找,但首先要知道何為明師。明師除了道德品質堪為人師外,必須要有三明,即首要明理,次要明手,三要明言。明理者,本門派的淵源師承、拳理拳譜都能如數家珍,洞悉丹道和內功竅要,熟知拳法、功法與易理、醫理的關係。明手者,能將本門派的樁功、操手、拳法器械的套路演示得準確到位,並具備一定的功力。如八卦門的要能練出橫勁,心意(形意)門的要能打出抖擻勁,太極門的要能發出「驚、彈、抖、炸」的整勁。明言者,能將本門派的內功心法和拳法器械的特點表述清楚,並能讓學者領會貫通。明師非出世之高人,倘沒脫離名利的羈絆,但能以傳統道德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也要求弟子們懂規矩、知利害、不放縱。習武者能隨一位這樣的明師修鍊,福分已是不淺。 近日有人撰文說,一些拳師為讓:拜門者減服,經常將求學者打傷。這是舊中國武術界留下的惡習,叫「高買手」。這些拳家一般都會告訴拜門者,你用舉來打我。你要是真的用拳來打他,就被他「相住」了,他躲閃或招架的同時,會使出真功夫打你,輕者讓你疼痛難當,重者讓你吐,血受傷。從此你對他就不能不服,他更會藉此事大肆自吹自擂。我習武時,對付這種人的方法有二:一是問他可不可以隨便打(拳腳並用);二是請他來打我,我或破解或迎擊。這其中的道理,學者可以慢慢領悟。另外,聽說目前很多求學者都熱衷於追尋所謂截拳道功夫的正宗傳人。在此,我想點醒那些夢中人,李小龍首先是一位演員,其次才是習武者。他雖是葉問的弟子,但並非是傳統武術的修鍊者。我看過他的很多功夫片和著作,他的拳法不過是詠春拳和拳擊的組合,步法則完全借鑒丁拳擊的滑步,腿法綜合了空手道和跆拳道的優點。他並不是世界自由搏擊冠軍,也沒有與職業拳擊和泰拳進行過公開比賽。20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武術界曾四次赴泰國挑戰,李小龍一次都沒有參加。李小龍「天下無敵」的形象是在銀幕上,而並非是在比武場。李小龍只活了三十多歲,且有十年的時間一直忙於拍電影,哪有時間去傳功授徒!今天那些想借李小龍的大名發財的人編造出來的傳承純屬無稽之談。客觀上講,截拳道確有實戰價值,李小龍本人也是學過哲學的有識之士,因此截拳道的搏擊理念也優於一般拳法,但僅僅會模仿李小龍在動作片中的姿態和叫聲,就自命得到了截拳道的真傳,豈不可笑! 回過頭再講一講拜師的一些舊俗和規矩。陳老先生告訴過我,老輩人拜師前,先要寫好拜師帖。過去在北京琉璃廠那樣的地方就能夠買到類似清代朝臣上奏用的摺子,然後在摺子上用毛筆寫上「某學生願拜某先生為師」和一些刻苦練功、光大門戶之類的格式性文字,再寫上日期(一般都用農曆)。選好日子,找一家酒店,請幾位師父的朋友坐陪和見證。先請引見人(接引師)等人在帖子上簽名,然後請師父面南背北坐好,拜師者跪下後三心落地,給師父磕三個頭(一拜天地,二拜祖師,三拜師父),把帖子頂在頭頂上給師父。師父接帖子後,說幾句勉勵的話並宣示門規,然後扶弟子起身。弟子起身後,一般要敬師父一杯茶。帖子由師父保存。在兩種情況下,師父會將帖子還給弟子:一是解除師徒關係;二是徒弟的功夫已經練成了,可以自立門戶,師父會在帖子上寫一些認證的話。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些規矩一度曾被廢止,20世紀80年代後才逐漸恢復起來。中國武術就是靠這種師徒傳承延續下來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規矩的某些環節也應該有些變化了。 二、擇徒的標準 戴家心意拳譜中有「三教三不教」的說法。過去跟現在不一樣,今天只要你有錢,想學什麼功夫都大致可行,舊時名門正派擇徒都有標準,若不是習武的材料,很難成為人室弟子,不管你是什麼出身,花了多少錢,都很難把功夫買到身上來。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師級人物之所以沒有像樣的傳人,就是因為沒有選到好徒弟。 有的庸師擇徒時首先看學生是否老實厚道,認為這樣的人比較踏實,不能另投高師,對自己又能孝敬。其實老實厚道的人不適合練武,最多能健身。習武之人首先要有悟性,對於師父的傳授能夠舉一反三,尤其是修鍊內家拳者更要能以武人道。天分不夠的徒弟,師父累死了也沒用。過去有經驗的老師父都會看骨相,收徒時要摸一摸徒弟的後腰,看一看徒弟周身的關節,然後告訴徒弟要在哪幾個方面下功夫。所謂「骨相要清奇」,拜師者如有羅鍋或雞胸,自然不能收為弟子,人要長得瘦不露骨、胖無贅肉,才適合練武。 習內家拳者除了天生根器要好外,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否則無法理解《內經》醫理和丹道禪學,功夫就不可能練到上乘。當然,徒弟的道德修養也很重要。過去老師父沒教練拳前,先讓徒弟站樁,就是為了磨鍊徒弟的心性。心性不好的人站不到一年半載就一走了之,師父也犯不著為徒弟耗心血了。一般修鍊內家拳者隨著功夫的增長,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也會發生變化,寬容、謙和、忠孝、仁義等美德會隨著生理上的變化逐漸顯現在修鍊者的身上,功夫練得越深就越不敢出手,能制人而不傷人,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一些根器和心性都不太理想的拜門者,最好先收為學員或入門弟子,不能做為人室弟子,更不能貪圖金錢和享樂而把祖宗的東西賤賣了,否則以後就會出現麻煩。對於個別悟性奇高而師父又無力再傳授的弟子,稍微開明一點的師父就應該把這樣的人才送到比自己更有道行的明師那裡去深造。如果不能忍痛割愛,師徒之間早晚要反目成仇,一些心胸狹隘的庸師難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 三、師徒與門戶 各個門派的功夫都不一樣,一般愛和稀泥者會說「門派無好壞之分,功夫有大小之別」。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缺乏原則性。由於地域的差別和歷史發展等原因,有些門派確實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比如有一門著名的拳種,技擊性極強,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高手。可是這些高手們無論功夫多高,到了老年的時候耳朵都不太好使,就是因為這個拳種的震腳發力過於剛猛。武學的第一功能不是技擊,而是健身,戕害健康的功夫必然要讓位於養生與技擊並重的優秀拳種。因此拜師者在選擇門戶時,一定要審慎地研究這一門派的拳法和功法,按已所需,以已所求,去尋找能讓自己終身受益的門派和師父。 心地厚道的徒弟往往一拜人師門,不僅師父的話如同天籟,更感覺本門的任何功法拳械都優於其它門派,甚至認為門戶的聲譽神聖不可侵犯,長此以往就容易產生門戶之見。一旦有了門戶之見,就容易對其它門派產生偏見。有的師父從心裡願意讓徒弟們對別的拳種有所微詞,舊時的一些師父更鼓勵弟子去踢別的門派的場子,找其它門派的人比武,為本門派揚名。門戶之見是武學發展的最大阻礙,任何優秀的門派都是汲取其它拳種的精華才發展起來的,沒有哪個拳種是神仙或聖人所傳。一個聰明的武學修鍊者應該立足於本門派,廣泛吸取各種搏擊術的優點,這樣不僅能有利於自身修鍊,同時更有助於本門派的拳法、功法、理法的新陳代謝。 當代武術界,維繫師徒關係的不只是一個門戶的傳承,更是傳統武術的發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前輩遺留下來的舊師徒關係的弊端。其實,睿智的前輩早就看到了這種師徒關係的局限性,過去江湖上有兩句名言說得好——「拜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交手」。都說找一位能教明白功夫的師父不難,但能拜一位讓自己終身敬佩的明師很難,找一個好的傳人更難。張方:我為什麼要修鍊 我說的「修鍊」絕不是朝三暮四、一曝十寒的偶然之舉,「修鍊」更不是為掌握某一種技藝,並使其成為沽名釣譽的工具而奇貨可居。「修鍊」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每天必須的飲食和睡眠一樣,它更是你蕩滌身心污垢最有效的手段。 一、沉重的肉體 如果說人是由其它動物進化而來的,那麼人的生理機能的退化速度與動物相比則要快得多。人早已不如猴子靈敏,更不如豹子迅捷,當然也無法與老虎的兇猛相比。人利用各種武器和工具把其它動物征服,但自身也難逃生態危機、環境污染和瘟疫流行等各種噩運的困擾。 沒有靈丹妙藥能夠改變這一切,人還要靠自己。早在幾千年前,祖先們就發明了延緩衰老、增強體能的各種方法,如道家的內丹術、華佗的五禽戲等,造就了很多心智和壽命都異於常人的「神仙」。修鍊不同於現在的鍛煉。鍛煉僅僅是為了恢復和改善身體的機能,但對於深層次的改善卻無能為力,更不可能有效地遏制疾病,而且一些劇烈的無氧運動還會有害健康。修鍊首先是一種全身心放鬆、動靜結合的充分的有氧運動。這種運動的作用點不是肌肉和關節,而是人體的內臟和神經系統,由內而外地更新人的體液,改善神經系統的紊亂狀態,緩解內臟功能的衰竭進度,徹底地改變亞健康的狀態。 以筆者創立的內家拳為例,先通過靜坐和站樁內煉聚集能量,經過長期的放鬆人靜,就會出現自然狀態下的靜極生動,體內的能量發動起來後會打通周身的汗腺,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數倍於常態,促使人體細胞的更新頻率維持在青壯年水平,這正是修鍊有素者鶴髮童顏的奧秘所在。人們把修鍊者的排泄稱之為「排毒」,是因為修鍊與鍛煉不同,鍛煉者也會大量出汗,但那是肌肉緊張的結果,體內的毒素不會因此而排出。修鍊者的汗液和大小便與常人不同。練功之初,修鍊者的汗呈黃色且有粘稠感,甚至還有異味;大便是黑色的,有的人還會大便不成形,如漿糊狀,腥臭難擋。功深者可用內力將大量的鹽從毛孔中逼出,由里及表地對身體進行消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人體中的毒素和積垢必然會越來越少。 肥胖是困擾二十一世紀都市人的文明病,很多人用節食、吃藥和鍛煉的方法來企盼體重的減輕,這些方法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使有效,也會產生內分泌失調、皮膚老化和營養不良等副作用。而修鍊不僅能有效地遏止體重的增長,同時也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不良的反應。尤其是習練內家拳道中的八卦掌,不僅能消除一般性肥胖,對控制因練習太極拳等運動性體重增長也有獨特的效果。有一年,在北京陶然亭我的老師劉敬儒先生的練功場里,同門師兄弟韓燕武的弟子在不停轉圈。我問他:有何效果?他說:每天一百圈,一個月體重減了十六斤。我見他身體強壯,並非虛胖,減輕體重想必很困難。他說並非刻意要減輕體重,也沒節食,只是練習八卦掌帶來的自然效應。 二、疲憊的心靈 面對難以承受的壓力,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擺脫的途徑,有人選擇了靜坐和禪定。其實人在承受壓力、心情抑鬱之時,習練氣功、靜坐和禪定都極易出偏差。而且單純地靜坐與禪定,由於缺乏肢體的運動還極易患亡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其實傳統的佛家禪定之前先要「跑香」,正宗道門的內丹功也有「轉天尊」,所渭動靜結合為正道。修心首要心靜,這種靜不是你讓它靜就能夠靜下來的。你越抑制自己的心緒就越靜不下來,只有在自然鬆弛的狀態下才能真的靜下來。真能靜下來的人,身臨懸崖而不驚,泰山崩潰而不動。要達到真松和真靜,就必須修鍊,於是很多人想到了太極拳。 三、關於「內家拳 道」 太極拳僅是「內家拳道」中的一部分。「內家拳道」是我修鍊內功28年(1975年至2003年)後的一個總結。自從在《精武》上簡略地做了介紹後,我陸續收到了很多習武者利丹道愛好者的來信,在此對「內家拳道」做進一步的闡示。 如果將修鍊比喻成鍊鋼的過程,那麼太極拳就是首要環節。太極拳能夠聚集能量,把人體這塊「生鐵」溶化了,然後排除渣滓,對「鐵」的化學成分進行提純;心意拳則是進一步「提高爐溫」,對「鐵」進行冶煉,使人體能有一個質的改變;而八卦掌則是將「百鍊鋼」化做「繞指柔」的必要的錘鍊手段。在「內家拳道」的三種拳法中,最重要的是「太極十八式」的修鍊,它是整個修鍊成敗的關鍵。獨門的太極樁法是內家拳道的首選動能,「太極十八式」是以外動啟發內動的手段,而練習「五行功」則是內動旋轉的便捷法門。 我對「心意十八式」的編創也煞費苦心。首先對「蹲毛猴」進行了改革,使其能夠將氣血沉于丹田和湧泉,不致於氣血上撞影響健康。無論是丹田功還是「心意十八式」,都極力主張「松」和「輕」,避免勁力對內臟和心腦血管造成危害。同時也將戴家心意拳過去秘不外傳的「猩猩出洞」和「三拳」等編人套路,使好武者能夠一睹這些至簡至易的原始拳法的真面目。 我曾經接觸了八卦掌的很多門派,並且得到過隱士高人傳授「轉天尊」、「八卦羅漢拳」和「八卦卧丹功」等八卦門絕學,但在「內家拳道」中並沒有編入這些繁雜的掌法和高深的內功。因為「內家拳道」應該是「真傳一句話」的修鍊法門,而我將練有小成的過程設定為三年,每種拳法僅有一年的時間,自然不可能讓初學者學習那些難練難精的功夫。因此,我還是將雲摶老祖傳下來的「轉掌」做為「八卦掌十八式」的基礎,如能練到「拉磨」狀,則腹壓增高,雙肋似魚腮,周身筋脈伸長,內功可以登堂人室了。 「太極十八式」練至「內功」層次,身體就能夠自行「排毒」了,修鍊進入了凈化程序;「心意十八式」練至內氣貫通周身時,則能由後天返先天,坎離相交,內丹初結;「八卦掌十八式」練至轉掌無轉圈的感覺,身動而心不動,則狂野之心可定矣,「內家拳道」的修鍊基本完成,有緣者可以進入「混元丹法」的修鍊層次了。 「混元丹法」是以一種獨門的手印結合坐禪、立禪和「轉天尊」來進行修鍊的,應該是內家武學的至高修為,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太極拳與《周易參同契》在閻志高先師遺下的拳譜中,有一些是《周易參同契》里的文字,開始沒弄明白,經過了這幾年的體悟,才有了一些理解。以武禹襄和李亦畲那樣的儒生秀才,怎麼可能不通易理?不過他們的傳人楊班侯和郝為真,以他們的國學功底恐怕還無法理解太極與周易是什麼關係。因此李亦畲的「老三本」拳譜里不能有太高深難懂的東西,至於閻先師傳下的太極內功中有((周易參同契》和《悟真篇》的丹道理論,也許是另有機緣。一、坎離匡廓《周易參同契》的第一章寫道:「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大意是:乾坤是易數的基本模式,坎離是一位易數的城郭,也是運轉車輪的中軸。乾坤是動靜之始,是無極,而坎離是太極狀態,是陰陽。楊禹庭先生說:太極拳就是一陰、一陽兩個式子。在後天八卦圖中,坎離取代了乾坤的位子。以坎離為城郭結合在太極內功上,就是通過太極拳的修鍊,使體內的離火和坎水相交合,產生玉液,奠定煉丹的基礎。具體到身體和拳架上,則坎所代表的臟器是腎,竅位是會陰,在拳法中以棚為用;離代表的臟器是心,竅位是祖竅,拳中的用法是攫。在行功的方位上,離代表南,坎屬於北。在《周易參同契))的第一章里,還有兩句很重要:「牝牡四卦,以為橐龠。」意思是:乾坤坎離這陰陽四卦,是宇宙和生命動轉的風箱,它的鼓盪決定了丹道修鍊。閻志高先師認為:以後天修鍊的方法(即太極拳)是可以返還到先天的境界的,具體地說就是要抽坎填離,通過行功走架的四正四隅的抽換來進行。最後完成「金木交並」和「抽坎填離」,也就達到了後天返先天的目的。家師常春先生曾教過我八卦四式的抽換順序和方法,並說:真能練成就是神功奇人了。二、若有若無《周易參同契》第六章寫道:「真人至妙,若有若無,彷彿大淵,乍沉乍浮,進退分布,各守境隅。」這簡直就是太極拳的行功心法,意思是說,真人修鍊至妙處,則身心若有若無,彷彿是大淵中的穀神,意念忽而沉隱,忽而飄浮,不要支配你的身心,他們都能自然而然,進退有序,各司其責。王輝璞先生和劉常舂先生都再三教導我:太極拳是自然大道,最初行功時,不可無力,也不可用力,所謂用意不用力,也絕不能意念過重;拳到化境,則無所謂意,更無所謂力,只是一味地虛靈。在正宗的武式小架里,太極之開合甚有奧妙,隨師學拳多年,突然有一天,「合」時後腳跟不願跟步了,身體重似千鈞,請示師傅:能否不跟步?師日:不行!這是水火即濟功夫要成了,這時身子要沉下去,定住了,待~陽初動,步子自然就跟上了。回去一練,果真如此,真是「乍沉乍浮」。這一章中還有兩句「采之類白,造之則朱。」說的是丹道中的玉液還丹和金液還丹之法,玉液者即「醴泉」之水,無色透明,故謂之「類白」。在本門太極內功中,先站太極樁,舌下出醴泉之水是關鍵,此泉又名「瓊漿」,可以「上潤咽喉,中潤臟腑,下潤丹田」。我的弟子姜豐和張旭琳沒學藝拜師之前,都身染重症,入門練功後全賴此泉」治癒沉痾,看來絕不僅僅是「潤」的功能,此「泉」中藏有何物有待後人破解。玉液還丹後,又要完成築基,則開始修鍊金丹,有內視功能的人可知金丹的顏色因修鍊進度發生變化,但同時也因人而異。一般則由白變黃,再由桔紅變深紅,再由深紅變得金光燦燦,所謂「先自而後黃兮,赤色通表裡,名日第一鼎」。因此說「造之則朱」。家師有幾句詩是對「采之類白」的稱讚:「心火下降坎離顛,腎水上升釀醴泉,天人合一無上法,長壽奧秘在此間。」三、周流六爻《周易參同契》第十五章日:「循據璇璣,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難以察睹,故無常位,為易宗祖。」意思是說:修道之人要按宇宙動轉的規律使體內的真氣上下變化升降,在周易的六爻所代表的時間和空間中有序地流動,一般的人難以察覺到。練習太極拳和丹道都應該考慮修鍊的環境和時間,中醫的子午流注、傳統文化的風水學及現代科學的磁場理論都告訴我們:自身的主觀因素,包括煉己築基固然重要,但客觀因素亦不可忽視,否則絕難成功。如張伯端隱於天台山,白玉蟾修於武夷山,張三丰煉於金台觀,即使是禪宗的修身養性,六祖也要在森林中與獵人作伴15年。練功的時間也非常重要,《周易參同契》就說:「朔旦為復,陽氣始通」,「黃鐘建子,兆乃滋彰」,此時練功就能夠「臨爐施條,開路正光,光耀浸進,日以益長」。那些太極拳前輩們都說:3天不抵一個早,早晨5點至7點正是陽氣上升之時,練拳對身體有益。最好不要在人群嘈雜的廣場上練拳,應選擇環境幽雅的水邊、樹林的沙土地上練習太極拳,才能有助於功力的提高。拳架的運行,本身就是「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還應該「循據」人體氣脈的「璇璣」,如吳式太極拳行功走架時「意想」身體的穴位,如閻志高先師傳的武式小架內功中的「子午小周天」和「纏絲球」,這也都是「循據璇璣」。《周易參同契》還有一句修鍊的具體方法:「黃中漸通理」。後世丹家對此句多有發揮:「黃」乃是指中宮黃廷,「中」說的是中脈。閔小艮先師將貫通百會與會陰的中脈稱之為「黃道」,認為是丹道理修鍊的捷徑。而薜陽桂在《梅華問答編》中甚至認為:「黃中通理,正位居體。此是我生身立命之根,與天地太素同一鼻相通。」當代有太極拳名家根據「黃中漸通理」之說創立了三田旋轉與中脈合一的法門,不失為優秀的太極拳內功。接著「黃中漸通理」之後的下一句就是「潤澤達肌膚」。不難理解:打通中脈後,自然神清氣爽,肌膚光潤。結語(《周易參同契》這本「天書」講的就是修鍊丹道的原理,宗旨是告訴修鍊者要:「含精養神,通德三元」,「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原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築固靈株。三光陸沉,溫養子珠。」一旦「還丹入口」則「壽命得長久」。具體的狀態是:「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熏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老嫗成奼女;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也就是說:「累積長久,變形而仙。」修鍊太極拳內要「氣以直養而無害」,外要「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煉己要「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內固精神,外示安逸」。行功要「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修鍊的境界是「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由此看來一百多年的太極拳理論發展是延續了《道德經))、《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等道家文化的思想體系,與丹道修鍊是一脈相承的。太極拳勁從而來從太極拳流行於世的那天起,有關於太極拳是否僅用意而不用力、怎樣用力、力從何而來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近十年爭論尤為激烈。一方是以楊澄浦再傳弟子、四川的張義敬先生主張的太極拳應大松大軟,另一方則是筆者的師叔、當代太極拳理論家、武氏太極拳的傳人王善德先生提出的針鋒相對的論點,既大松大軟、絲毫不用力則打不了太極拳。王善德先生現年71歲,自幼習武,17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隨軍進入朝鮮戰場,多次與美軍特種兵肉搏均能以中華武功取勝。回國轉業後潛心於武學研究,先後尋師訪友修學形意拳和楊氏太極拳而不能如意,終遇師爺陳明潔,拜師後方知本門之博大精深而不作他想,善德先生隨陳師爺戴家心意拳時,練射丹田一功引發了他早年在戰場上患上的胃病,只能專修武式太極拳,善德先生天資聰穎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行功走架時能理論聯繫實際,舉一反三,經幾十年修鍊功力非同小可,1997年的秋天,善德先生領我說手試勁,他雙掌粘住我雙肩,又以雙手的中指貼住我肩後穴道,我捎一運勁既渾身酸麻,3天後,我出差去外地採訪,洗浴時搓澡的師傅說我後背左右對稱有兩青點,我讓他使勁搓下去,他搓了幾下說搓不掉,可能在肉裡面,我猛然想起數天前善德先生的那一手法.在此之前我一直對善德先生的理論不以為然,雖然他是我同門長輩,但我深信太極拳應大松大軟,絲毫不能使勁,被善德師叔這一領手,使我對太極拳的勁路有了重新認識.力與勁之辯十多年前,我隨北派吳氏太極拳宗師楊禹廷的入室弟子王輝璞先生學拳時,有一天在我們電視台的演播間里無意中看見拍攝兒童木偶劇的場面,那一個個被線串起來的小木偶沒人動的時候後癱作一團,只有在木偶演員操動那一根根線時才能做出各種動作.由此我想到了太極拳,如果沒有一種勁力貫穿全身,別說是打起拳能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恐怕連走路都要費點勁了.太極拳的行功正如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所說:"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在楊氏老譜中有一扁《太極體用解》,其中提到「身為心之用,勁力為身之用」,「勁由於盤,力由於骨」。看來勁力與身體無法分開,而勁的產生則源於筋對於外力的感應,正如木偶因演員的手給予外力作用才能運動一樣。那麼給人體筋絡的第一外力作用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人體由此而產生反作用力,作用於筋,貫穿全身。筋在現代解部學中稱為韌帶,這是連接肌肉,骨骼和關節的紐帶。局部肌肉收縮而產生的是外力,所謂外家拳的硬力,內家拳稱之為拙力,這種力缺乏靈活多變,運行時間長而力的穿透性也有限,沒有整體感,屬於人體的局部之力。內勁,尤其是太極拳的勁則是外力作用於筋,筋貫穿全身帶動肌肉,骨骼,關節的放縱和收縮而產生的靈活多變,遂順輕鬆,穿透力強的整體之力。筋的運行踵為起點,腳後跟是人體中筋腱聚集最厚的地方。在當代體育中黑人運動員之所以能夠獨領風騷,生理學家研究其人體結構時發現黑人的跟腱較其他人種發達,因此能夠在田徑、拳擊等需要瞬間爆發力的運動項目中佔據霸主地位。在《廉讓堂拳譜》中至少有兩次論及了腳跟,《五字訣》中有「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跟」《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有「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跟」,在武式太極拳里更是以實腿腳根擰轉,以鍛煉跟腱之力。吳式和武式太極拳門內均傳有腳跟之筋連接小腿、膝和大腿及胯,歸於腎的內功體系。武式太極拳還認為支配腳跟筋腱的兩腎,一通於心,一通於腦,兩腎啟動和調節腳跟與地面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由此創立了以抽胯和疊胯為程序的虛實轉換內功。每一行功,實腿腰間之腎一松沉,帶動腳之跟腱作用於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跟毽蓄力一路上行,如武禹襄所言:「勁起於腳跟,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每一虛實轉換,周身之筋絡和氣脈均循環運行一次。細細品味,由此而知太極拳的魅力所在。五弓之力人體五弓之說早見於少林拳學。明末太極拳術流行於世後,逐漸衍生出陰陽、蓄髮、開合等理論,至武禹襄和李亦畲則明確提出「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功如放箭」的太極拳勁力運用準則,並留有身備五弓圖傳世。主張太極拳應大松大軟的四川李雅軒先生在回憶其師楊澄浦發勁時曾這樣描述:「是以腰脊之力,丹田之氣,周身整個之勁,是往下陡然一坐,往前陡然鼓勁,又像是往前一縱,往前一彈,往前一吐的神氣,所以被打者如觸電一樣而崩出。」其實這就是五弓之力的蓄髮過程,雖然李雅軒及其傳人在拳學著述中一再強調太極拳不能用絲毫之勁,並避開身備五弓的發勁環節,但在實際打手應用中卻不能脫離五弓蓄髮之合力。甚至行拳走架每一虛實轉換,楊式、武式和吳式均主張:實腿要向下松沉,借的地力後,襠成弧形向前移動。這中勁起於腳跟的蓄髮開合過程在各派太極拳里實質都是一樣的,不過是在闡述上略有不同而已。筆者曾先後師承北派吳式太極拳楊禹廷一系和武式太極閻志高一系的明師。吳式太級對一身具五弓之說強調的程度不及武式太級,但也主張走架時要有身備五弓的意念;而武式太極則反覆強調五弓之力的蓄髮與走架時起承開合之關係,且在練拳的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的要求。近來有一些習練太極拳者怕身染僵勁而不敢負重,甚至連持杯提壺之力都不捨得,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試想楊班侯自幼習拳,一身的太極純功,而拒永年人王有福回憶說:「幼年時見班侯所舞鐵槍重28斤,比武用杆子重7~8斤。」武式太極拳宗師郝為真練功用的鐵杆子超過80斤,而筆者習練的太極石球也有20多斤重。《打手歌》有「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的說法,這並非是讓太極拳家只永遠四兩之力就行了,而是說太極拳可以以巧破千斤。至於長年修鍊太極拳者,筋骨隨身體之五弓成千上萬次的蓄髮,由量變到質變,內力自然日趨深厚,打手發人時才能有整勁和穿透力,否則現代太極推手比賽毋需分級別了。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道理是絕對的,更沒有終極理論存在。為了便於掌握,現把要領概括如下。1,纏絲勁為太極拳命名的由來,沒有纏絲勁就不能使勁環繞著身肢節節上升,達到完整一氣。2,須知「貫串」的要求,不僅是運勁須通過關節部分,而且還須使它通過關節上下的肌肉部分,這是螺旋纏絲的作用。3,太極拳有一對基本纏絲和五對方位纏絲是教和太極拳最好的工具。4,運勁如纏絲,只有在輕靈貫串條件下才能實現;同時,神氣方面必須鼓盪和內斂。5,纏絲勁的運用不可產生缺陷,凹凸和斷續等三個缺點。最後,筆者提出的則是纏絲勁為何能增進身體健康的意見:我國傳統醫學譙,人的氣血是否通暢,就是人是否健康之表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通則不前,痛則不通」。所代醫學告訴我們:人吸收含氧的空氣進入肺。換氣後的充氧血液立即進入左心房,再至左心室進入大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含氧的氧氣球把血液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身體的每部分收了氧氣之後,立即把用後剩餘的垃圾-----二氧化碳由原血球帶回;帶有二氧化碳的血球遂經由靜脈的微血管,小靜脈管,大靜脈管肺管回到肺臟,並重新換回氧細胞再作運送工作。按自然之理,紅血球必須完成它的任務才行。但是,每一部細胞並不是全部都自動的,樂意的合作。在自然界中,也有另一種現象,即有動有靜,動靜合一。如准此理,則攜帶氧分子的紅血球,實沒有理由不帶回用過的廢物----二氧化碳。但是,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因為吃飽了喝足了,休息一下,也是物之常情;甚至一休息後,就不想再動,也是常有之事。我們身上的細胞多的不得了,有些懶蟲,也不足為奇。尤是在肢關節或未梢的地區,紅血球放下了氧細胞就不再前進,就在原地休息,似也不太過分。但是,它這一休息,就再也動不起來了,它必須在休息的地方老死,我們的關節或末部位,今天死幾個,明天死幾個,為數不多,自不覺得屍體一多之後,必然造成陰塞,使血液循環不流暢,不通;某一部位的不流通,不舒暢,呈現在外表的就令我們感到那個地方不靈光,有些酸痛,最後苦不堪言,找醫生也解決不了問題。萬般無奈,只好走自求多福的路子,去打太極拳試試看。一試之後,大有起色。持之以恆的久練之後,痛風之苦竟不再相煩。打太極拳為什麼會有這種功效呢?就是我們打拳時運用了纏絲勁。這是為什麼?因為,纏絲勁的運作,上肢是由肩而肘,而腕,而指,下肢是由胯,而膝,而踝,而腳掌,腳趾;在運作的過程中,每一個關節都不停的自我旋轉;我們練拳之時,還要以意領氣。試想在以意領氣的旋轉過程中,放下了氧細胞後,想偷懶的細胞就會接到我們的指令:不可偷懶,把二氧化碳帶好,馬上順著靜脈管回家!我們不僅是下了命令,還不停的旋轉以施加壓力。試問細胞在這種情況下,它能不乖乖的執行自己的任務,完成自己的任務?紅細胞聽命了,它的任務達成了,我們的氣血通暢了。似此,我們會不會再有痛苦更嚴重之情?我們必然享有痛苦減輕之樂。初學太極莫找勁一些初學太極者,拳架剛一打熟就找人推手,一推手就想將人發出,於是必然想找到發人的招式和勁法。有些教太極拳的師傅本身就對太極拳的整體修鍊特點缺乏了解,認為太極拳也像其它拳種一樣,靠一招一式打人,於是在「說手」過程中像拆長拳對子一樣,師徒之間用固定的技法化發。其結果不僅破壞了太極拳八面支撐的彈簧勁,同時也使太極拳的技擊走進了一個誤區。一、勁"推手"技擊老拳譜中有八門勁法,而故老傳承的太極拳里,有為使學者熟習八門勁法的應用而發明了推手之法。近些年來又專門出現了太極推手競技。太極拳架本已包含了十三式和八門勁法,甚至更多的技法和功力。最初的太極拳行功走架的目的不是為推手,而是為了修鍊周身的松整勁和一觸即發的彈簧力,使之在技擊中不僅有一擊必殺的攻擊力,同時也擁有「一羽不能加」的防守力。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不少人練習太極拳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能推手,於是把太極拳的行功走架完全練成了推人的勁兒。有一個現象應該引起注意:無論是在各地公園內私下的友誼試手,還是每年舉行的各種層次、不同級別的太極推手比賽中,有哪位冠軍或其他優勝者用的是純正的太極十三式,甚至一些獲勝者原本就不是練習太極拳的,只是些身強力壯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真沒看見過哪位練了幾十年太極拳、身上沒有一點僵勁的大家,在比賽場上的推手較量過程中,能夠輕鬆取勝那些渾身僵勁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說透了,推手比賽本身是力量和技巧的較量,一些所謂的高手不過是在力量等同的情況下多掌握了一些技巧而已。太極拳與推手的關係是主輔與本末的關係,推手是練習聽勁和試勁的輔助手段,既不能替代太極拳的修鍊,也不是修鍊的目的。一些推了幾十年的老練家,經常用「高買手」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功力,以招來更多的弟子。他讓對方用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招式和手法來推自己,因為推的速度慢,他有足夠的時間差來調整自己的重心,變換虛實把你發出去。如果你和他搭上手,你就更吃虧了,他的那一套技巧你必須適應一段時間,於是他告訴你這就是太極內功。可是你如果練過拳擊或是其它外家拳,以每秒兩下以上的速度向他進攻,你看他還有沒有內功。因為那些以推手自炫的人士大多都沒練過松整勁和彈簧勁,不知道太極拳的八門勁法是整體勁修鍊有成後自然產生的,反而在行功走架中找,找來找去身法八要找丟了,把太極拳的輕靈松整找沒了,把拳架打得奇形怪狀、笨拙僵硬,所以請太極拳初學者警而慎之。二、勁不是太極拳技擊構架中的惟一要素受「一站就靈」的意拳影響,似乎任何拳法只要練出內勁就天下無敵了,於是中華武學變成了中華「勁學」。其實內勁只是拳學的基礎,有了內勁之後,還應練習使用內勁的技巧及攻防招式、身體的感應能力和臨敵的判斷力。我曾就「太極十年不出門」的問題請教過我的吳式太極拳受業恩師、楊禹庭的入室弟子王輝璞先生,王先生告誡我:過去傳統正規的太極拳練法,是先用3年的時間把身法打通、架子打順,後用3年練出內氣並斂之入骨,使身體具備能用於技擊的松整勁和抗擊打的彈簧勁,再用3年練習各種輔助功法及太極拳的各種器械,再練定活二種推手、大捋和爛採花(散手),最後一年還要與各門派的高手比試過招以驗證所學。因此王先生說,現在練太極拳能達到的目的,也只能是得個好身體,誰敢說自己的拳能打人?不信你和那些練散手和拳擊的人比一比,因為你沒耗過那麼大的功夫,沒走那麼多的過程,有內勁就能打人了?太極拳應用於技擊,目前在國內外擂台賽上都沒有先例。除了客觀條件的原因外,就太極拳本身的修鍊來看,它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嚴格的程序;即使這些都具備了,修鍊者還要有超常的悟性和諸多先天因素。如果僅僅練出了太極拳的松整勁就能技擊,那麼太極拳也就不需要再追求意、氣、神的境界和手、眼、身法、步的協調統一了,更何況你要找的勁僅是推人的勁兒呢?三、初學太極找什麼?既然不讓初學太極者找勁,那麼總該讓初學者學有目標吧。我建議初學者最好在家置一面穿衣鏡,每天在鏡子前練幾分鐘太極樁步和懶扎衣一類的有代表性拳架,來檢驗自己的身法是否符合拳譜要求。跟明師學拳之初別貪多,請明師多給自己「看功」,隨時糾正身法上的偏差。我的老師王輝璞早年學拳時,先投的是京城武學大家高紫雲先生的門下。高先生見輝璞師沒有基礎,就轉而把他介紹給北派吳式太極的掌門人楊禹庭先生。楊師爺也怕輝璞先生練不出功夫有損自己的名聲,就不讓行師徒禮,只教王先生一個懶扎衣,約定好:回家練一年,如果能成再拜師。輝璞先生回家後天天對著鏡子練。一年以後他進京拜師,才正式成了楊禹庭先生的入室弟子。身法入門後,再求遂順,「遂」也含有「隨」的意思,首先要上下相隨。目前初學太極拳者因樁功淺、腿力差,在行功走架時多下快上慢,一整套太極拳可能會越打越快,上半身打得還有點太極拳的味道,而下半身恨不能一下子就悠過去。還有左右不能相隨的現象,也屬於不會轉腰疊胯造成的。還是那句話,有毛病「腰腿求之」。拳架遂順之後,再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放鬆,尤其是在行功走架過程中的放鬆。松是太極拳的根本,如果你松不下來,就沒有辦法求得整勁,更練不出周身的彈簧勁。在行功走架中身體沒有放鬆會出現以下幾種現象:撅臀——胯沒有放鬆,腰不能落下來;探頭——肩沒有松下來,由於端肩或寒肩造成的;斷步——重心移動時,腿腳沒有放鬆,用腳力硬蹬而身不能相隨造成的。初學太極拳者絕不能求勁,應該求松,先松心、後松身,如果你真的松子下來,太極拳的修鍊才算是入門。別以為松下來很容易,你打坐或是站樁時進入松靜狀態也許不難,但你想在行功走架的運動中保持一種絕對的放鬆狀態,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我見過不少打了一輩子太極拳的老練家,十有八九都沒嘗過真正放鬆下來的滋味,到了晚年腰腿無力了,再求放鬆卻連身法都丟了。不找勁,才能得到先天自然之勁,只有放鬆才能求得松整。武式太極拳的傳承中有這樣一件事值得那些找勁的練家反思:李亦畲的族曾孫李錦藩曾問藝於李亦畲的二兒子李遜之:「我看拳譜上有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這八法是怎麼回事?」李遜之先生說:「分得那麼清楚怎麼能用?我一舉手這全部都有了。」請各位修鍊太極拳的才俊們品一品李遜之的這段話。兩種武式太極拳之比較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瀋陽地區最流行的太極拳是武式,而瀋陽的武式太極又分兩種,一是霍夢魁先生所傳,在瀋陽地區較早形成了影響。另一種就是閻志高先師廣泛傳播的武式太極小架,在遼瀋地區盛行不衰。這兩種武式太極拳在拳架的主體上基本相同,但內功心法還是有差異的,很多拳式也有區別。一、陰陽潛換氣定閑霍夢魁先生是河北清河人,生於1890年,卒於1962年。霍先生自幼從學於姐夫葛顯齋,據吳文翰師叔考證這位葛顯齋很有可能就是葛順成先生。關於葛順成先生的記載見於徐震的《郝和傳》等資料:「清河葛老泰,精八方捶,授徒千餘,聞亦畬名,請師事,亦畬使從學於為真,泰殊勉強。亦畬知其意,命與為真相搏,甫合,為真以推手中擒拿法進擎泰膊,泰臂不能脫,足不能移,身不能轉,呼曰:「釋我!釋我!』泰自此心服,且命其子順成來就學。」葛老泰的年齡想必與郝為真不相上下,因此令葛順成來學,那麼順成師從何人?李亦畬仙逝於1892年,其時順成僅兩歲,不可能從學於李大先生。又據吳師權考證得順成先生真傳者是霍夢魁先生,但霍先生後又拜李福蔭為師。再據李福蔭先生(字集五)在廉讓堂《太極拳譜》序中所云:「清河葛順成,均從先祖學」,集五的先祖即李啟軒也,說明葛順成的功夫主要源於李家,與李亦畬傳郝為真一系稍有不同,而李集五先生雖也拜人郝為真的門下,但其功夫主要得於家傳。由此可知,霍夢魁的拳法也以李啟軒一係為主。但因為霍先生與葛順成是郎舅關係,按過去的禮法不可能成為師徒關係,因此霍先生真正的遞帖師傅還是李福蔭先生。霍夢魁先生是最早來東北傳播武式太極拳者,在此之前,雖有馮先生和顧胤柯等先賢在奉天傳授過武式太極,終因傳授面人窄,而沒能形成影響。據考證,霍先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到瀋陽傳過拳,在40年代形成了影響,連一些武學名家也人其門下學拳,如通背門的周元升,戴家心意拳嫡傳陳明潔先生等均帶藝投師。陳明潔先生是山西祁縣祁城人,9歲始受教於戴文熊的弟子程天祥(程大)、程天祿(程二)及戴魁先師,深得戴家心意拳之精妙。隨霍先生學拳後,尊師重道。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霍先生回老家請來了閻志高大師後,其門下弟子多投入閻志高先生的門下,陳明潔雖也師從於閻先生、但仍對霍先生不離不棄、敬重如初。因此霍夢魁先生對陳先生的人品一直是讚不絕口,將其太極拳藝傾囊相授。可惜霍先生不通文字,不擅言語,一些太極拳精要無法準確地表述出來。在傳授太極內功吋,反覆強調:武派小架是重(視)內而不重(視)外,傘靠內里轉換。有弟子問如何轉換?霍先生一急就把上衣脫了下來你們來看,於是就演練給弟子們看。學生們見霍先生的丹田處有一個球,這個球按陰陽魚的弧線有規律地運轉,帶動著拳架的演練。霍無生傳下的太極內功就是這種陰陽潛換,霍夢魁先師曾用最粗淺的道理跟陳明潔先生說出了太極拳練習丹田功夫的精義:你把兩個腰子當成合在一起的一扇磨,別去想它、也不去管它,讓它們自己相互對轉研磨,一陰一陽,一上一下,時間長了,丹田自己就熱了。霍先生傳下來的拳架還是武式老派的練法,每一轉換要旋髁轉膝,實足的腳跟擰捻轉動。這種練法源於道家之「踵息」,見莊子的《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是說丹道修鍊者用腳後跟呼吸,吸入的是仙炁,並將此天地之精華運及周身。霍先生最初教的練法是:實足旋髁轉膝,而虛足不動。近年來,我在小河沿見有霍先生的再傳弟子行功走架吋虛足與實足一起轉動,不知是霍先生從清河接來閻志高後自己作的修改,還是其門下傳人擅自進行的改革。限於文化基礎,沒有留下背絲扣、陰陽線的理論,也不懂什麼是牝牡四卦和八方線,拳和人一樣:樸實無華。其後輩有將霍先生的拳架劃成一百多個式子的,也有人分成八十四式的,陳明潔先生根據「九二見龍」的丹道理論,取「九九歸一」,鄭重地將霍老師的拳架歸納為九九八十一式。現將拳譜公之於世,供武式愛好者參考。武式太極拳(陳明潔)傳:太極起式 l. 懶扎衣(左、右) 2.十字手 單鞭 3. 提手上式 4. 白鶴亮翅 5. 翻身摟膝打掌 6.手揮琵琶 7. 摟膝拗步8.進步搬攔捶 9.如封似閉 1O.抱虎推山 1l. 合手 12. 懶扎衣 13. 十字手 單鞭 14.肘底錘 15. 倒攆猴(凹式)16. 斜飛式 17. 白鶴亮翅 18. 翻身摟膝打掌 ]9.手揮琵琶 2Q.海底針 21. 扇通背 22.撇身捶 23.退步搬攔捶24.懶扎衣 25. 十字手 單鞭 26.雲手 27.乘式 28.高探馬 29.雙風貫耳 30.左右分腿 31. 轉身蹬腿32.踐步栽捶 33.翻身二起腳 34.對心捶 35.轉身斜指襠捶 36.伏虎式 37.連三腿 38.進步搬攔捶39.如封似閉 40.抱虎推山 41. 合手 42.懶扎衣 43.十字手 單鞭 44.野馬分鬃 45.懶扎衣 46.十字手單鞭47.玉女穿梭(五式) 48.懶扎衣 49.十字手 單鞭 50.老雲手 5l.反十字手單鞭 52.下勢 53.金雞獨立54.攆猴(凹式) 55.斜飛式 56.白鶴亮翅 57. 翻身摟膝打掌 58.手揮琵琶 59. 海底針 60. 扇通背 61.擻身捶62.退步搬攔捶 63.懶扎衣 64.十寧手 單鞭 65.雲手 66.乘式 67.高探馬 68.抄手打掌 69.擺蓮腿,70. 十字步71.摟膝指襠捶 72.懶扎衣73.十字於單鞭 74.下勢 75.上步七星 76.退步跨虎 77.轉身擺蓮腿 78.彎弓射虎79.進步打捶 80.懷抱雙捶 81.合太極。這趟拳我先後請教於陳明潔先師門下的弟子閻祝山、陳一鳴和王善德等諸先生,其中在5年之內跟陳明潔之子陳一鳴先生反覆地學過3次,下的功夫可謂大矣!張方:太極拳凌空勁陰勁亂採花及其它自清光緒的帝師翁同和給楊露禪演練的拳術命名為太極拳後,這一百多年來太極拳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其它傳統文化所不可企及的。 然而,在黃河文化滋潤下孕育而生的太極拳,原本就應該是黃鐘大呂,可是現在都變的有點油腔滑調了。這是一種本體迷失的現象。何謂本體?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識論》中論及「本體」有六義。今簡述如下:「一,本體是備萬理,含萬德。肇萬化,法爾清凈本然。二,本體是絕對的。三,本體是幽隱的,無形相的,即是沒有空間性的。四,本體是恆久的,無始無終的,即是沒有時間性的。五,本體是全的,圓滿無缺的,不可剖割的。六,若說本體是不變易的,便已涵著變易了。若說本體是變易的,便已涵著不變易了」。熊先生是一代哲學大師,其本體論中的「清凈本然」「圓滿無缺」「無始無終」,以及變與不變的大道思想均與太極拳之本體相吻合。 一、拳理與創新 真正意義上的太極拳理論應首推王宗岳的拳論,一八五二年武禹襄在鹽店偶獲王宗岳的拳譜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一九九一年當代太極拳學者沈壽先生整理了幾乎所有面世的太極拳學文論。集成《太極拳譜》一書刊行。當我們撫卷閱讀之際,在感謝沈老先生的同時,不禁為近半個世紀來,太極拳理論研究之匱乏而嘆息。前年,拜讀了樂幻智之子的八篇太極拳論,感覺是繼閻志高和郝月如之後最有價值的太極拳理論,但仍局限於後天轉先天之前的有形、有意,以混元氣的旋轉練用為主,還沒能上升到進一步的內練和外用的層次上。 孫祿堂先生提出:拳與道合的理論,首先是與丹道相融合,太極拳的身法八要及一些內練理論,與白玉蟾的八字丹訣:「開乾,閉巽,塞艮,留坤。」完全可以融會貫通,可惜一百多年來都沒人做過這方面的深入探討。本門的太極拳內煉心法與桐柏宮傳出的南派丹訣一脈相承,至簡至易,但僅限於門內流傳,法不入六耳,尚沒有形成文字資料。本人雖學粗才淺,卻願做這方面的嘗試,今後在抱爐自修的同時,還要時不時地寫點小文章。 再則,太極拳的修鍊至命功圓滿後,應該還有「明心見性」的修養階段,而傳統太極拳理論對此卻沒留下隻言片語。一般的煉家認為只要「去七情」、「除六欲」、「滅五毒」之後,自然可以「明心見性」了,其實不然。竊以為;必須要修鍊禪法,能將禪之心法與太極之行功走架融為一體才是太極拳學的「大道境界」,六祖的禪法對修鍊的心性要求過高,而四祖道信的禪學理念能夠適合各種根器的人修鍊。 二、太極拳學的語境 我提出了「武學是一種肢體語言」的理論,是語言就要有「語境」,可惜我們的語言環境有點問題。近年來為了弘揚太極拳,國家有關部門組織了一些名家和專家編創了一批普及套路和競賽用的規定套路。各式太極拳都有了自己的普及套路,可惜這些普及套路的編創者往往並非是本門派里的代表人物,以筆者所在的武式太極門為例,瀋陽是武式拳的三大發祥地之一,習練武式太極拳者甚眾,可是會練武式普及和規定套路者寥寥無幾。而筆者所在的另一太極門派——吳式拳,以丹東為例,大多數吳式太極拳愛好者日常習練的都是三十七式普及套路。原因有二,一是這套普及架子是從楊禹廷先生的原傳八十三式傳統吳式太極拳中精選出的不重複拳式。二是套路的編創者是吳式門內的代表人物,具有權威性。那麼武式拳的情況與吳式又恰恰相反。武式的普及和規定套路的創編者並不為武式各派認可,其新編的套路又是東拼西湊,因此,和者愈寡。語言失去了公信力,又如何傳播呢! 竊以為,為弘揚太極拳而創編普及套路的舉動無可厚非,是好事,但是要為這種新的肢體語言環境,制訂嚴謹、周密、科學可行的標準。每一拳式都應該有健身作用、技擊意義和審美價值,在編創的過程中,不能摻雜非學術性的、非透明的遊戲規則和非太極拳本體的因素。中國的武術沒有進入到奧運會,中國人錯過了一個百年難遇的弘揚國術的良機,除了客觀原因和媒體的宣傳力度不夠外,還應該在自身的發展體制中尋找原因。 三、尋找技擊的本體 當年楊露禪到京城一亮相,就震動了九門,楊班侯隨武禹襄習拳功成後更是打遍京津無敵手。民國初年,有人說:太極拳是棉花拳,打不了人,郝為真和閻志高師徒二人先後設擂,與天下豪傑切磋,為太極拳正名。可是今天的太極拳怎麼就打不了人了呢?都在那兒搭黃瓜架子揉手,誰能把誰推出一步、半步的就不得了了,就沾沾自喜,自以為有真功夫在身,他們沒見過老前輩們練「亂採花」時的打法。 雖說太極拳是拳功一體的修鍊方式,過去也有「慢練是功,快練是拳」的說法。可是什麼時候慢練?快練到什麼程度才是打人的拳法?誰能說清楚!近半個世紀來沒有幾個大師在研究太極拳的原始功能——技擊了,連過去老前輩留下的修鍊太極拳技擊的功法也丟的差不多了。誰知道吊袋怎麼打?大杆子怎麼抖?我小時候看到一些練家,穿著皮衣、沙衣打對操,那身手真像「亂採花」,拳掌打到身上的聲響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有了這麼好的護具,卻沒人打了! 恢復和再建太極拳的技擊體系在當今社會遠沒有開發太極拳的健身功能那麼重要,但是技擊是太極拳本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說:太極拳的技擊不就是發勁嗎?發勁也就是全身那麼一抖而已。哪有這麼簡單!如果我們還承認太極拳是內家武學,那麼就不應該放棄技擊。構建太極拳技擊的本體,除了研究太極拳的技擊含意、單操的練法和用法、交手時的打法外,還要探討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凌空勁、陰勁等功夫的真偽,客觀務實地對待修鍊中存在的太極混元氣和太極光現象,對歷史和現實中的這些特異神功進行深入的研究。 在構建太極拳的本體的同時,還要對目前造假拳現象採取必要的措施,媒體不要輕易地發現什麼「更古老的太極拳」,又「挖掘」出什麼「張三丰原傳太極拳」。假冒偽劣的東西禁不住,真的功夫就無法弘揚,構建真正的太極拳就是一句空話。當然太極拳的本體不是幾篇文章就能夠構建起來的,它需要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和體育科研單位,與民問各個傳統太極拳門派密切合作,和所有的太極拳愛好者們的共同努力。構建太極拳的本體是為了保護傳統文化遺產,是為了光大我們的民族精神。 我還是試圖用幾句話來概括太極拳的本體:太極拳的修鍊本體是將百鍊鋼化做繞指柔,再將鬆柔化至虛無。太極拳的技擊本體是以柔克剛、無形無意、以直覺制敵。太極拳的美學本體,是以虛無的元神演繹出如拈花摘葉般的陰柔之美,動靜無始、連綿不斷如春風拂柳。心意拳的束展 ---張方「束展二字一命亡」這是心意六合拳譜上的文字,話說的有點大,不過「束展」確是心意拳的體用之核心。今天從生理學的角度上看,「束展」並不神秘,它就是一種以脊椎的彎曲和伸展為主要的運動形式而已,是比武禹襄的「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的拳學理論更旱的武學實踐總結。一、關於「束展」的拳論分析有關「束展」的身法之拳論,現存之文字見於張橫秋先生的《拳經拳法備要》一書,橫秋先生本名張孔昭,大約生活於明末時期,乾隆四十九年,有曹煥斗者在「注張孔昭先生《拳經》序」一文中云:「拳法者,衛身禦侮之善術也,其原始於少林。吾邑張孔昭先生,曾遇異人傳授,其術獨臻神妙。」「蓋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線,運氣在腰囊一條,發如美人之採花,收如文士之藏筆。」以上是對張孔昭其人其拳的有限筆記。張橫秋《拳經》的「習手秘要篇」中曰.「身法有三訣焉:~日伸縮。伸縮者,如龍之靈變,如虎之快利也。二日直射。直射者,如箭之快入也。三日一片。一片者,手到,腳到,身到之謂也。」這應該是《心意六合拳譜》的原始版本,也佐證了我一直認為心意拳源於少林拳的論點。《拳經》所述的具體練法也與本門所習之「束展」無異:「先將左腳並身法略縮一下。縮時須要右腳懸縮在左腳一堆(寒雞步)」,「通身更要會意,一片縮緊。然後儘力,一片射出,務要身、手、腳一齊俱到。到時一齊儘力鞭開,後手比前手要更著力。此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一齊放也。」《拳經》中還有「寒雞步訣」:「寒雞一步來賣腳,君家貪搶不知覺。左擒右就必拿起,傍人笑我心腸惡。」有關「束展」一詞,是出現在更早的《少林拳譜雜俎》一書中,其中有「釋家傳捶把十要論」第四論·身法云:「起望高束身而起,落望低展身而落。」清代流傳於山西及河南二地的《心意六合拳譜》則是以《少林拳譜雜俎》《拳經拳法備要》和《萇式武技書》三種武學著作為藍本,編撰而成的。後世戴家心意一系對束展又多有闡示:束者,縮也;展者,放展也,束是縮身蓄勁,展是長身發勁。束老緊,也就是陳明潔老老先生常說的:插的老一點;展如離弦之箭,松彈而出。老譜中有雲.「肩打一陰反一陽,兩手全在洞中藏,左右盤步能下勢,束展二字一命亡」。二、束展的練法戴家拳譜中關於「束展」的練法有這麼幾句:「束靜展動意深良,動靜兩字柔和剛,學者要知如何練,關鍵僅在天地翻。」先說一說所謂「天地翻」。在戴良棟的《散譜》中將「天地」各分為內外之別,天庭為外天,胸部為內天;下頷為外地,丹田及小腹為內地。束展二勢,如卦象之坎離。束身之勢合離中虛,天吞而地吐;展身之勢如坎中滿,地收而天出,此既為「天地翻」。有人將束展之法總結的很細緻束時,要帶上包肩、裹胯、縮尾之姿勢;展時,須頂心上射,丹田前射。前足跟先落,漸次踩至足尖,後足跟蹬直,用力下踏,而不可離地,其足跟與枕骨既項心,成為有力之直斜線。這就有點煩瑣了,其實沒有這麼複雜,束展在用時要瞬間完成,有這麼多的意念還能應用嗎!早就被對方打倒了。束展的練法要結合丹田功夫揉在一起練,老譜說「初練丹田,束展最為先,姿勢要鬆勁,學者得自然。」心意拳也要練鬆勁,否則就是少林心意把了。本門的「搬丹田」是修鍊束展的基礎,有興趣的練家,可以參詳一下我的有關文章,能得一個大概。除了搬丹田之外,早期心意拳的根本拳把「挑領」是練習「束展」功夫的最好方法,後期河北形意拳多把「挑領」稱之為「金雞報曉」,練法上也多失「束展」之原傳心法。我總結出的「束展」練法很簡單束身時,五心收于丹田,開始時可以配合吸氣,展身時,丹田抖炸,身體對掙拔長,可以配合呼氣或雷聲。無論束身,還是展落,都別忘了老前輩說的-「姿勢要鬆勁。」再說一說步法:束身時單腿提縮于丹田,俗稱「寒雞步」,展落時,開始要將重心的百分之七十落在前腿上,俗稱「虎踞步」,隨著功夫深,周身有了松整勁後,可借彈力可將重心移回後腿。三、束展的用法束展就是顧打,戴家心意拳的每一行拳都是一個束展過程,而每一拳的用法又都講究顧打合一。束身既是一種蓄勁狀態,也是接手防禦的「顧」式。心意拳和早期形意拳都沒有退步,這與搏擊的慣性理念不相符合,但這也正是心意拳的獨特之處和可怕之處。經常看頂級的世界拳王爭霸賽的人都知道,K0多是在迎擊中出現的,兩種力撞擊到一起,如二隻雞蛋相碰必有一破。心意拳的「束展」·「顧打」都是一拳二式,束身之時,當看準對手進攻的角度、拳式的走向後,寸步踩進,老譜說「腳踩寸進,不可高出三寸,如太高步必減少速度,而歪斜、闖進者,非吾門派也。」因此,要「足踩中門襠里鑽。」而步之用法要「遠翦近鑽,得勢得粘,粘如毒蛇吸食。」這就是「束」式的身勢步眼。束身在實踐中,要在進步中截住對方的勢,化開對方的拳腳,同時周身蓄于丹田。展式要有「硬棚摘豆角」的感覺,所謂「去意好似卷地風,急放如發矢是也。」要配合雷聲(咦),老譜雲·「蟄龍未始雷先動,風吹大樹百枝搖。」周身要對掙拔長,無一處不動。但不要忘了是松中掙拔,別弄得硬邦邦的。展的打法可隨心所欲,所謂「拳化一氣,全是法」。過去的老前輩不用手不抬腳,只一展身就能將對手打出,使用的就是落身時的撞勁,靠的就是身勢步眼。踩、撲、裹、舒、絕五毒都要用才能.「動放如虎狼」。展式打法多搶中門,抬腿要有膝撞之意,步趟的要大一點。身法如龍翻浪,而步之起落卻要平才能穩住重心,所謂:「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似水浪翻波,落似水浪絕平。起也是打,落也是打」。關於「束展」和「顧打」,山西祁太兩地的前輩們多有論述,今摘要錄之,供學者揀之:「天地之氣凝,迅雷出閃電,制敵心房碎,全在束展翻。」「顧要顧在梢節,打要打在根節。」「顧要卸彼勁,蓄五弓,打要五弓齊發如爆炸。」「顧要起橫不見橫,打要落順不見順。」「打要三口並一口,打人如同走。」「顧要奇中有正口對口,打要正中有奇束展為攻。」「顧要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打要出入中道出洞入洞。」「顧用分力引進落空,打用合力精神一貫」。總之一句話:「顧打不分合一體,勝敵猶如水中游。」戴二間的時代正值山西商業鼎盛的清朝中葉,戴二閭的太汾鏢局、張黑五的「興隆鏢局」和左二把的「昌隆鏢局」都走過張家口,再出境赴俄羅斯為祁太二地的商家保鏢。因此必定接觸過西方拳擊,此後一百多年的刀頭舔血生涯,使戴家一系的傳人從實踐中摸索出了更有效的技擊方法。以程天祥、程天祿為代表的新一代山西祁縣鏢師,把戴家心意拳發展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拳法上更多地吸取了傳統武術中的精華和拳擊的技擊方法,器械上注重馬上步下,長短結合。以李洛能、車毅齋為代表的山西太谷鏢師,總結完善了鏢行中的技擊精粹,開宗立派,在廣播戴家心意威名的同時,逐漸形成了形意拳體系。在晚期河北形意體系中,束展已經變的不那麼重要了,以孫祿堂為首的河北形意拳家提出了「三種練法、三步功夫、三層道理」的拳學理念,這是對傳統武學的一種進步。張方:構建內家拳的哲學體系心意拳源於佛家思想;八卦掌和太極拳則是以道家的修鍊體系為指南。我創立的「內家拳道」曾提出過:以佛學修心,以丹道煉身,以儒家入世的哲學思想體系。我將內家拳稱之為武學,是學問就必成體系,將人的動作行為進化成一種肢體語言是某種進步.而將某種肢體語言構建成一門哲學體系,則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對自身的一種超越。一、《大學》之「七證」其實武學修鍊的過程與儒家的「大學之道」非常相似。試看《大學》開篇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修鍊內功,靜坐及太極拳有成者自然會對這段文字有所感悟下面還有幾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武學修鍊原本就是層次分明,境界漸進的一種「內明」的過程。《大學》是儒家《四書》之首,為孔子的弟子曾參所著。《大學》之所以為《四書》之首,是因為此書從一開始談的就是關於做人所必須具備的修養,而這種人文養煉就恰恰與內家拳的修鍊理論不謀而合。儒家的「內明」功夫分為「知、止、定、靜、安、慮、得」。稱之為「七證」。內家拳修鍊之始,先要有明師授之拳理明言,使學者能有所知。然後排除雜務,止於練功。練功之始意要專,意能專則心能定,心能定:則內外皆靜,尤其是練習太極拳,不能松靜有害無益。很多人練了幾十年的太極拳,到老年卻患上了高血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定不下來,而氣也就沉不下去,外表貌似松靜,其實內在的神經還是很緊張,不患上高血壓才怪。心能「定靜」,則行功走架自然能「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煉完功後,品一品拳,內省一下行功德過程,將謬誤和經驗分辨清楚,這應該是內家拳修鍊中的「慮」,長此以往則練功就必有所「得」了。《大學》中還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也與武學的修鍊境界有關:「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太極拳修鍊到高級階段,自然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感覺,修鍊一旦進入化境,則真能不知是:我練拳,拳練我,身不知拳,無我兩忘。儒家修身善養「浩然之氣」,有人在解釋太極拳譜中的「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時,將太極拳之「氣」理解為儒家之「浩然之氣」,雖有牽強,但也有幾分相通,因為武禹襄原本是一介儒生,「四書」自然能夠理解得入骨入隨,其《太極拳解》既貫穿了儒家的「中正不偏」的思想,篇末的:「漸至物來順應,是亦知止能得矣」,正是《大學》精髓所在。世俗的武學修鍊應該借鑒《大學》的修身理念:「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二、道法自然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這就是關於「道」的最原始最權威的闡釋,人的修鍊與「道」又有什麼關係呢,武術不過是人類的一種肢體語言,然而近一百多年來卻偏偏要與「道」合,要成為「道」衍生出來的一門學問,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老子早就為你回答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三才均要遵循道的法則,武學自然不能例外。心意拳源於少林寺,本是佛家武功,而近一百多年來李洛能的傳人竭力使之與道家思想相融合,並將「心意」改名為「形意」。因為一般的中國人難以接受佛學「空」的思想體系,道家雖主張「虛無」,但還是承認「有」,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指出:「萬有必須首先有『有』,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含義。」中國的武學大師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運用道家的由後天返還先天的理論框架,才能使武學修鍊有的放矢,形成行之有效的修鍊體系。而道家原本就有一整套關於生命超越的修鍊方法,外丹且不說,早在莊子時代就有了「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這大概就是中國內外家象形武術的雛型,漢代道士中流行的「五禽戲」等導引功夫,對中國武術肢體語言的影響極大。唐宋以後的內丹道,更是明清之際中國內家拳興起的基礎。內家拳修鍊的基本心法則是以《道德經》的「守一」、「清凈」、「無為」為根本,又結合張三丰和伍柳派的內丹體系,同樣創立了「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完整的修鍊程序,最後也歸結為「陰陽」和「神氣」之中。道家原本就有武術,明唐順之的《峨嵋道人拳歌》中,就描寫了道人的武功和師承,而青城道人的劍法自古就在武林中享有盛名,至近代從龍虎山又傳出了《青萍》和《昆吾》兩種名劍。三大內家拳法之一的八卦掌,也與道家的轉天尊有極深的淵源。縱觀中國武術的主要流派和重點拳種,幾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三、中觀學點破了「非空非有」修鍊丹道的人往往忽略了老子在《道德經》中寫的兩句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應該是道家修鍊至化境,所謂「煉神還虛」的根源。道家思想是中國的本土哲學,後來之所以能夠包容佛家思想的「東漸」,並且相互融合,是因為道家的「虛無」與佛家的「空」有某種相通之處。我一直認為修鍊是減法,也就是形而上學中使用的「負的方法」,從體驗哲學的角度看,武學修鍊至上乘境界是「輕靈」,再由輕靈入化境,則是「虛靈」,肉體由強化而逐漸虛化,如果能夠達到「零」界狀態,則必然上升至形上的負數方式,功夫到了這一步應該完全進入到心性的修鍊層次了。竊以為道家老莊的「虛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事物弱化至「零」或者「負數」狀態,而佛學之「空」則真是連「零」和「負數」都不存在了。前沿科學提出了「暗物質的概念」,我以為應該也是物質的「負數」形態,並非是佛學的空。「空」是什麼?是禪宗提出的非語言文字可說的狀態,一說就是有了,禪宗稱之為「第一義不可說」。當代丹道和武學大家張義尚先生生前留下的一首詩中有對禪法的評價:「六度禪法最為高,養生極則難比肩。」武學修鍊將肉體強化至極則需要「化」,這與丹道修鍊的道理是一樣的,張伯端在《悟真篇》後序中說:「緣伯端不遵師語,屢泄天機,以其有身,故每膺譴患。」因此身沒煉化而遭禍患,這與老子的「大患者,為吾有身」說法是一致的。那麼紫陽公又是如何將此身煉化的呢?最後還是佛學思想成就了大道:「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為之用自有。不假施功,頓超彼岸。」「伯端得聞達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也。」密宗的大圓滿修法源於中觀學說,主張不修不整、非空非有,不禪定、不論辯,與六祖禪法如出一轍。太極拳修鍊至化境也有一種不能言狀的「不可說」感覺。難怪練了一輩子丹道和太極拳的張義尚老先生要推崇六度禪法了,武式太極拳前輩王其和先生也說:「拳式之內,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很多年以前,王輝璞先生來我們電視台里錄節目,我請教了很多問題,師傅笑而不答,最後才說:什麼身法、手法,都別執著,你練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知道太極拳是自然而然的東西,什麼都非有非無,可有可無了。據我知道:輝璞先師沒有佛學基礎,怎麼會說出般若學的核心思想?應該是他經過幾十年太極拳修鍊的體悟,而證到了禪的境界。四、幾句話武術是肢體語言,應該比思想的起源還要早一些,有人說中國只有思想,沒有哲學,此言大錯!道家、儒家和佛家思想遠比同時代的歐洲哲學博大精深。如果還說中國的思想雖然廣博精深,但是缺乏邏輯性,又是大錯,佛家的因明說學是不是完整的邏輯學?武術作為肢體語言,幾千年來與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直是並行的兩條線,直至近代,一些國學功底深厚的武術大師開始用聖人、仙人和佛的思想乳汁來澆灌這棵還處於原始狀態的老樹,內家拳才從這棵老樹上長出了新枝,武術才可以稱之為武學。關於內家拳的意念運用在內丹學中將「意念」稱之為「黃婆」,但這種意念絕非雜念,而被定性為「真意」,相當於唯識學中的末那識。武術中的意念運用多與氣功有相似之處,追求熱、脹、麻等生理效應。內家拳修鍊之始自然也離不開此類的臆想,但久而久之,極易生患。有一位給我划過拳架的太極拳老師,因為非常強調用意行拳,且走架極慢,所以導致氣滯成弊:才過五十歲就患上了三叉神經炎、靜脈曲張、高血壓等病症,健康狀況尚不及常人,壽祿亦不高。一、意既「媒」也有讀者來信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應該是心意六合拳?還是六合心意拳?我認為兩者皆有道理,姬祖師精六合大槍,又人少林習心意把,將兩種功夫糅而化之,如稱之為六合心意拳,則是以六合之理統領心意把;如稱其為心意六合拳,則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論》的唯心理論主宰六合拳學。心意拳譜上強調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對掙拔長,丹田的轉動,一枝動百枝搖等練法,其實都是《易筋》、《洗髓》二經的衍生功夫。近百年來注釋《易筋》、《洗髓》二經者不下數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著筆,尤其以周潛川先生為著。意念是一種無形之力,上世紀80年代氣功熱時,有科研人員通過反覆實驗發現:人經過特殊的訓練,可以運用意念控制體溫、心率。現代量子力學也證明:人的意念對物質的最基本結構有影響作用,並將這種作用稱之為「海德堡的測不準原理」。內家拳中最強調用意的首推太極拳,楊澄甫將「用意不用力」列為「太極拳術十要」之六:「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此全是用意不用力」。以意念作用於經絡、血液和肌肉的最微細的基本結構,久而成功,可以產生生物電流。由此近代太極拳名家樂幻智提出運用太極拳功夫練出「電人」的理論。意念本身無形無象,但確實可以作用於有形之肌體,激發人的潛能。吳式太極主張循經守穴,確實提高了養生的質量。楊式太極老架主張行功走架時,想像手心各有一個小氣球,則能夠提高推手時的感應靈敏度。心意拳的化境要求:周身需練出靈勁!而我自身的修鍊體悟是:要想練出靈勁就不能用意念,必須靠直覺和、靈感,也就是潛意識。二、真意與潛意識用意不用力,只是內家拳的入門功夫,要想練出周身六合一體、一觸即發的靈動功夫,則必須培養靈根,構建潛意識的神經體系,也就是傳統丹道中所說的真意。呼喚出真意來統領行功走架,才能練出上乘功夫。所謂「真意」者,大概相當於現代心理學中的潛意識。潛意識能夠擺脫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程序,而形成直覺,在實戰搏擊中顯現出超常的應變能力。以我親身經歷的兩件事就很能說明:直覺對於武學修鍊者的重要性。十多年前我曾痴迷於內家拳的器械修鍊,每天下班後都在樓後小學的校園內舞刀弄槍。學校的值更人老程頭非常喜歡看我練雙頭蛇和十三把。但他多次在我練得大汗淋漓時警告我:這院子里可有蝙蝠窩,那東西聞著汗味就咬人,有毒!我怎能把那種小飛蟲放在眼裡?在一個皓月當空的仲夏之夜,老程頭和幾個人坐在院子里喝茶乘涼。我練完鞭桿後已是滿身大汗,於是停下來想喘口氣兒,突然腦後一陣涼風,一個尖銳的東西似觸非觸地撲到了我的後脖上,我本能地周身一抖,低頭轉身的同時手中的鞭桿就向身後抽了出去!一聲凄鳴,真有一隻蝙蝠落在了地上。有人喊道:好功夫!老程頭卻說:真玄!我和王福亞先生相識於2008年,他自幼練習摔跤、舉重,曾獲得過瀋陽市舉重亞軍。l982年就師從於閆志高的弟子習武式太極拳,二t多年的功夫早已非常人可比。我第一次看過他打拳後,告訴他:身上還有拙力未化,於是他隨我重習武式小架。後又經我引見,拜吳本萍先生為師,修鍊李啟軒一系的武式原傳太極拳。福亞先生除痴迷於太極拳外,還跟我學習戴家心意拳和八卦掌,一年多的時間就深諳內家秘鑰,太極功夫有了質的飛躍。2009年11月,我傳授他「推手十八式」,一周後開始試手,為了能讓他使出真功夫,我刻意選在酒後沒有外人的情況下。我告訴他只用「走馬」和「洗臉」二式,就能將他化打出去,果然我用挑抖勁多次把他從前面打到身後。一周後,我倆又在一個沒人的包房裡比試,前幾個回合,我都將他化放到椅子上。但這次交手,我感覺到他身上已經沒有一絲僵勁,周身松整!於是我用了一個「合翅」,逼他使勁,沒想到:他雙臂外化後,竟然又內合一抖,把我打了出去,我重重地撞在了椅子背上。這一招是我傳授給他的「抖翎」,可他在短短的一個多星期里竟練得如此純熟,而內力卻又大得驚人!接著我又多次給他喂手,但他卻再也沒能使出剛才的功夫。事後他說,當時他連想都沒想,就把那一招使出來了。「想都沒想」,這就是在潛意識下的條件反射,交手搏擊時,火石電光,一想就晚了!如果在蝙蝠咬我的瞬間,我去想如何躲閃,甚至被動地意識到有東西在咬我,都是徒勞的,那我早就到醫院注射血清療傷了。具有條件反射的潛意識需要進行程序化的培養。比如閆志高先師在傳授太極拳行功走架的心訣時,告誡弟子們:「打拳時,無人當有人;交手時,有人當無人。」一個人即使把功夫練到了極致,如果沒有進行過實戰訓練,一旦與人交手搏擊也很有可能會一籌莫展。高手之間的較量,在瞬息萬變之中靠的就是潛意識的自然反應,這種潛意識的培養是通過在各種環境中、在各種條件下,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在移動過程中進行攻防、躲閃、發力。一個沒經過實戰訓練的武學大師,即使與一個身經百戰的街頭小混混交手,也未必能有勝算。實戰訓練就是把各種攻防意識轉化為潛意識的過程,這樣在搏擊中才能產生條件反射,能夠一觸即發。王薌齋創意拳,就是汲取了心意把中「恨天無把、恨地無環」的意念和太極拳的用意心法。三、意念剝儘是元神元神是人類的無意識,功夫修鍊至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一種極端清醒而又毫無思維意識的心理狀態。潛意識是思維的深潭,相當於船子和尚說的:「垂竿千尺,意在深潭。」投一石子,池水即可泛起波瀾。而元神則是如如不動的,它的存在不能用「有」或「無」來判斷,它是唯識學中說的阿賴耶識所藏的「無漏種子」,是宇宙原始之初的「一點靈光」。「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十八年前,我和善德先生、鐵森先生在一起玩拳的時候,姜先生常說,我是在用元神打拳,其實大錯!元神為體,不可用。有人說元神就是那個「一」,亦錯!沒有那個「一」,「一」是你想出來的,是一個假借的名字。所謂「一切法無我」,用「我」的思想意識去界定「元神」就錯了!既然「元神」如此不可琢磨,又不堪用,何必要去研究它呢?從佛學上看,我們所說的「見性」,也就是悟到了元神,亦稱之「開悟」。丹道家將元神與先天一氣相包容,即可修鍊成陽神。運用陽神再進一步修鍊,才能得到人體細胞中的反物質——「玉神」。凝聚玉神則可以再造新的生命,人能夠返老還童,出現「三易」變化,直至「聚則成形,散則成氣」。誰又能說元神無用?無用之神才堪大用。太極拳的行功走架,進入到恍兮惚兮的狀態,也就是翁心誠先生所提出的「醉太極」理念,應該說是武學的高深境界。但從武學上升到丹道修鍊,則必須要達到元神顯現:超越了恍惚的狀態,頭腦異常清楚,如一潭能見到底兒的清泉,而又沒有一絲波瀾,一念不生,不知拳練我,還是我練拳!此時陰蹺起火,繼而兩腎如湯沸,以神光照丹田,則大葯生,金丹成,千萬不可做意轉周天,那些都是小兒科!那麼修鍊元神的竅要是什麼呢?前輩祖師們有云:「萬物生復死,元神死復生。以神入氣穴,丹道自然成。」識神滅、元神生。修鍊之初尚不能離開識神,但必須要時時培養自己的良性意念,不能有盲目的雜念,更要杜絕妄念。
分享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傅鍾文-《嫡傳楊式太極拳教練法》之第九勢 左右摟膝拗步
※清虛長老說太極拳 (一)
※太極拳-----回答弟子的練拳提問 陳雄
※楊志英:太極拳之勁
※淺析太極拳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