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海綿竇瘺的疾病簡史
【Ref: LangM,et al. J Neurosurg.2016 Sep 16:1-7.[Epub ahead of print]】
頸動脈海綿竇瘺(CCF)是頸動脈與海綿竇之間的異常溝通,導致動脈血直接由頸動脈流入海綿竇(圖1),繼發靜脈過度充盈,出現視力下降、搏動性突眼、顱神經麻痹、頭痛、耳鳴、結膜水腫和頭部雜音等臨床表現。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的Min Lang等撰文介紹該疾病的簡史。發表在2016年9月的《J Neurosurg》在線上。
圖1. 右側CCF的冠狀位示意圖。
1809年英國醫生本傑明報道首例CCF,患者表現為突眼、結膜水腫和眼球雜音。在壓迫同側頸動脈後上述癥狀可以緩解,因此本傑明考慮病灶局限於眼睛並且很可能是眶內的動脈瘤或與眶內血管相溝通的動脈瘤所引起(圖2)。1823年加斯里解剖突眼患者屍體,發現雙側眼動脈有堅果樣大小的眼動脈瘤,證實本傑明的觀點。1839年巴斯克報道與加斯里相似的發現,當時英國教科書也把眼動脈瘤當作其發病機制。但是,在此以前的1835年,拜仁已經在法國發表一篇屍解報告,表明頸動脈與海綿竇之間的異常交通導致突眼的發生,此發現卻被忽視了。直到1841年、1856年和1857年德蘭、內拉頓和赫希菲爾德分別報道同樣的解剖結果,才被廣泛認可。
圖2. 搏動性突眼患者術前與術後的素描圖。
1870年,德勒斯經屍解發現頸內動脈海綿竇段最容易破裂,佐證創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瘺形成的理論(圖3)。1935年愛德華進一步闡述CCF的原因可能是動脈斷開或管壁硬化破裂。
圖3. 頸動脈破裂致使海綿竇、岩上竇及靜脈充盈。
1809年,本傑明首次結紮1例突眼患者的頸總動脈,成為CCF的最早手術記載;此種手術方法有高致殘率和死亡率。1851年,布雷那德通過向充盈的眶靜脈注射液態凝膠治療1例CCF患者,但患者術後視力消失。1856年,吉爾皮推薦數字壓縮裝置治療CCF(圖4),但斯旺等指出數字壓縮裝置可能增加異常交通的血流量導致治療失敗。諾蘭甚至採用保守的治療方式——卧床休息和壓迫眼球,結果患者失明。1874年,蘭斯當通過結紮眶靜脈救治突眼患者,成為當時備選的治療方案。1904年,美國紐約的弗蘭西斯結紮頸內動脈治療CCF。洛克回顧588例CCF患者資料,發現結紮頸內動脈與結紮頸總動脈的結果相似。洛克所做的屍檢結果進一步發現頸動脈與海綿竇的直接溝通是創傷性CCF的主要原因,腫瘤、頸內動脈瘤及眼動脈瘤是自髮型CCF的主要病因。1939年,沃特報道第一例孤立夾閉顱內頸內動脈治療CCF(圖5)。
圖4. 早期使用數字壓縮裝置壓迫頸總動脈示意圖。
圖5. 孤立夾閉頸內動脈治療CCF示意圖。
1971年,Prolo和Hanbery運用不可脫卸球囊閉塞CCF。1974年前蘇聯的Serbinenko第一次應用可脫卸式的球囊導管,在保護頸內動脈暢通下成功閉塞CCF(圖6)。同一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肖恩·穆蘭開展血管內微創介入栓塞治療CCF。
圖6.球囊閉塞技術治療CCF示意圖。A.在不可脫卸球囊導管輔助下,將一可脫卸球囊置入動脈瘤內;B.用不可脫卸球囊封閉瘤頸後,充盈動脈瘤囊內脫卸球囊;C.撤回載瘤動脈內的不可脫卸球囊導管,達到封閉動脈瘤與海綿竇之間瘺口的目的。
綜上所述,CCF的診斷和治療從本傑明開始已經走了很長的路,現代血管內介入治療明顯降低其致殘率和死亡率。因此,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CCF的治療效果將會進一步提高。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沈醉編譯,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劉創宏審校,《神外資訊》主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陳銜城教授終審)
相關回顧
頸動脈海綿竇瘺的一種新的分類方法
【天新福-神經介入專欄】| 鄧劍平教授:海綿竇區動靜脈瘺栓塞術1例
我國神經外科發展簡史
病例討論| 浙二神外周刊(四)中樞神經系統非常見部位表皮樣囊腫二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