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環首刀是中國古代最強戰刀?
《漢代環首刀的國內首次研磨研究報告》如此描述:「此刀重心位於環首向前530毫米處,單手持握有前傾的感覺,使用起來並不是想像的那麼自如,此刀的持有者應是一位身強體壯的武士。」由此可見,漢環首刀的重心靠前,所以揮舞起來有些費力,但是與之相應的是其揮擊道 也是出乎意料的強勁。所以漢環首刀的刀身雖然看起來纖細,但如果使用長桿兵器的對手不在意的話,非常容易被其一下子打飛到一旁,進而被突破近身。環首刀的這種戰術如果配合盾牌使用,對敵陣的破壞作用將非常可怕。
同時,這種重心靠前的設置,環首刀的斬斫力卻絲毫不弱。南梁陶弘景的《刀劍錄》之中甚至記載,吳將董袁成年少勇敢,曾自己打造了一把鐵刀。後來他用那把刀將敵將黃祖「蒙沖鬥艦」的船頭砍作兩截,分流而去,袁成因此而授大司馬的職務,人們則把這柄寶刀稱為「斷蒙刀」。 雖然傳說有些離奇,卻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環首刀的劈斬能力之強。
圖2.51▲漢代鐵甲復原圖
此外,我國在西漢時期便已經有使用滲碳鋼製甲的記錄,鐵甲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面對越來越堅強的防禦,自然需要越來越堅固的 武器。環首刀因為採用大鈍角刀刃和兩段型的刀尖刃構造,堅固程度比因為要兩面開鋒的劍要好一些,破甲時刀刃所受到的損害更小,維護上也更便利。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環首刀能在戰陣中迅速取代了戈與劍。
總體上,戰陣中,環首刀使用的基本動作其實只有兩個:
1、劈斬,這是在進攻時突入敵陣時,破壞敵人長柄兵器陣型時的有效攻擊手段。
2、刺擊,這是在持盾防守時,為了照顧隊列的緊密性,同時有效攻擊對手,不破壞隊形的手段。
其餘所謂刀法的種種,都不過是這兩個動作的發展而已。由此衍生出來的,比如有通過劈斬動作演變出來的防禦性動作「磕」和進攻性動作「撩」,通過刺擊動作演變而來的「絞」等。在戰陣中刀的具體使用,則需要看具體的時機來使用這些技法。如破陣、登城,大開大合的橫掃撩撥便是不二的法寶,目的在於利用刀身的重量盪開對手兵器,為自己後援的同伴開闢道路。在列陣緩步前行或者防禦時,上下的劈斬和小動作的戳刺則是主要的手段,目的是維護陣列的整齊,通過多把武器的合擊,達到有效殺敵的目的。例如唐代的陌刀陣或者宋代的斬馬刀陣,都是這種成陣列中刀的用法。
▲雙手環首長刀,這是用於步兵的武器,非常適合劈斬
▲漢代刀盾(或鉤鑲)對長矛圖
示意圖:刀鉤鑲對戟(漢畫像磚為藍本)
至於在步兵近身的散兵戰格鬥中,環首刀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單手配合盾牌或者鉤鑲來使用,其在格鬥中相對於之前使用的戈與劍,環首刀的優勢是很明顯的。環首刀兼具了劍刺擊動作小、突然性強和戈揮擊力量大,殺傷性強的兩種優點,同時有沒有劍長度較短、成本高,戈易於損壞,不便維護的缺點。而在「百鍊鋼」技術出現後,這種優勢進一步加強。
另外,漢環首刀其實是一種步騎兩用刀,厚實的環首刀因為重心靠前,騎手只需要一次有效的揮擊便可以將對手斬落馬下。如果對手身穿甲胄,就算沒有被砍透盔甲,沉重的鈍擊也足以使其受到嚴重的內傷。在馬上的追逐戰中,長達120厘米以上的騎兵環首刀,也可以用有效的刺擊將對手捅個對穿。
自晉末至隋唐時期,騎兵刀與步兵刀便開始出現區別。在宋代,刀類武器的形制更為專業化。步兵格鬥用刀大量使用長柄加沉重刀頭的大型長柄大刀,以期利於劈斬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長度阻止騎兵衝擊。同時衛體武器也換為成本低廉的手刀,這與當時宋代重步兵善於守衛和列陣而戰的特徵相符合的。同時期,騎兵的格鬥武器開始使用利於馬上刺擊併兼具部分揮砍功能的長柄輕質化戰刀,如筆刀。同時,因為鐵甲的繼續發展,騎兵也更為傾向於鈍器,如鐵鐧與鐵鞭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章師傅微信:Lqbj689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推薦閱讀:
※古代職官(五)
※調戲歷史(七一):古代惡毒後媽狠心事,聖賢舜險被活活燒死
※古代失寵的妃嬪會被打入的冷宮,告訴你真實的冷宮是個什麼樣子
※中國古代諸子百家
※中國古代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