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幾幅原作,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聊藝術
2015年9月8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展廳,「石渠寶笈特展」。圖/IC
口述/楊小彥 採訪/馮嘉安
認識傳統的最好方式是使傳統具體起來。我們認識藝術史不能僅僅通過閱讀。博物館中的展品有一種氣息,這種氣息只能通過看原作來得到。凝視原作,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通過展品觸摸向古代。觀展不僅僅是眼睛在看,更是一種人與藝術品在精神上的親密互動。
博物館有四大功能:收藏、研究、展覽、教育。越走向現代,博物館的公共教育功能越重要。公共教育功能也是博物館獲得名聲的重要渠道,像故宮這樣的博物館,要把藏品向公眾展示,才對得起它的級別。
我認為認識傳統的最好方式是使傳統具體起來。藝術品就是一種物理存在,我們認識藝術史不能僅僅通過閱讀。博物館中的展品有一種氣息, 這種氣息只能通過看原作來得到。
在這種觀看的過程中,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通過展品連接古代。觀展不僅僅是眼睛在看,更是一種人與藝術品在精神上的親密互動。
原作展覽讓我們看到美術史如何豐富、一個畫家的作品風格如何豐滿。
今年我看了故宮的「四僧書畫展」,這個展覽讓我重新發現了漸江,並強烈感覺到,清初「四僧」和「四王」的關係是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從這次展覽的作品來看,八大山人是天才,這種天才是一以貫之的。髡殘的作品似乎能看出一些破綻,可能是他的應酬畫。石濤是一個很靈活的畫家,有點迎合了商業需要。
最後看漸江,非常乾淨、冷然,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寂寞感。看著他的畫,會感覺到這些畫是現代人無法畫出來的,不是技巧的問題。他在國破家亡的顛沛流離生活中,依然能畫得如此平靜。這種平靜氣息是看書看不出來的,也是現代山水畫家歌頌大好河山的作品中看不出來的。只有在現場的對比中才能看清楚這些具體的細節,現場的氣息是不可替代的。
近年來有幾張經典作品引起比較大的社會反響,說明關注中國書畫的不只業界。例如最近展出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又如「石渠寶笈」特展引起市民排隊看《清明上河圖》以及前些年《富春山居圖》的兩岸合璧展。在大眾層面,某些經典作品能引起共鳴,與媒體傳播的影響脫離不了關係。媒體說得越多,人們越想去看。最近微信上有鋪天蓋地的文章介紹《千里江山圖》,故宮的展覽又一次人頭涌動。
觀看「石渠寶笈特展」需要長時間的排隊等候。圖/鳳凰資訊
如今的美術史,特別是大眾接受的美術史,特別容易出現幾個畫家定性一個時代的風格、幾張作品定性一個畫家的風格,這也是媒體傳播的結果。正因如此,我們才更需要去多看原作展覽,看看美術史如何豐富,一個畫家的作品風格如何豐滿。
現在故宮越來越重視這些原作的展覽,這很好,但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我曾在英國泰特美術館看過一個透納作品展,做得非常專業。透納與提香,透納與倫勃朗,透納與洛蘭,透納與普桑,所有對透納有影響的畫家的作品,都與透納的作品一一對比呈現,從中可以把他個人風格的發展看得一清二楚。最後我看到透納說的一句話「Atmosphere is my style」,我就會心一笑了,這句話可以翻譯為謝赫六法論中的「氣韻生動」。
「晚期透納」是一場關於展覽的展覽。畫/透納
同期泰特美術館還有一個展覽更加厲害,關於透納的色彩實驗。透納每一個時期的作品下,對應有一個色譜分析,以及一份詳細的西方油畫顏料生產歷史。我馬上產生一種思考:透納的色彩是取決於顏料的發明,還是取決於他自己的信息與顏料的結合?
我舉透納這兩個展覽是想說,這種一個藝術家與相關藝術家的風格比照,以及藝術作品的科學分析,這種程度的專業性,國內很多展覽都沒能做到,包括透納的作品來到中國巡展,也只是陳列了透納一人的作品。
最近故宮舉辦的「趙孟頫書畫特展」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它把趙孟頫和錢選、鮮於樞的作品放在一起,展示趙孟頫的藝術淵源;把趙孟頫的繪畫和書法作品放在一起,展示他如何書畫同源;把趙孟頫與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清四王、乾隆等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展示他如何對後世影響深遠;最後把趙孟頫的原作和偽作放在一起,展示雲泥有別。
這種嘗試就有點泰特美術館的透納展覽的味道,也展示出新一代策展人的專業水準。
中國傳統社會的高明之處在於,政治空間和文藝空間相互平行。
此外,還有一點更是國內博物館難以做到的:國外有些博物館,只要辦好手續,就能在指定的地方把原作借出來慢慢品味;在國內,一件原作能在玻璃櫃裡面展覽已經是難得的看到作品的機會。
像故宮這樣的博物館,應該把研究、展示和公共教育高度結合起來,如果只有少數內部研究者能有看原作的機會,那它跟以前封閉的皇宮有什麼區別?
慕名前來的遊客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觀看石渠寶笈特展,該展共包括283件書畫藏品。這是近10年來北京規格最高的書畫藏品展覽。
如果讀藝術史只看到書本上的印刷品,或者幻燈片、電子圖片,那就很難進入作品的場域。我是一個很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哪怕這個博物館我曾經看過,再次看會得到一種新的現場氣息。現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放出了一些高清大圖資源,但如果我們以此來做研究還是會有問題。
正如巫鴻所說:「對大部分人來說,甚至在大部分美術史研究者心目中,美術品的攝影再現仍代表了『事實』本身。換言之,這些再現,無論是照片還是數碼圖像,仍有效地隱藏自己的『轉譯』作用和能力。」巫鴻提到釋讀美術品時使用照片的兩大危險:「一是不自覺地把一種藝術形式轉化為另一種藝術形式,二是不自覺地把整體環境壓縮為經過選擇的圖像。」
原作使歷史氣息具體化,讓今人遙想古人的狀態,這不是照片可以做到的。當然了,當下看原作除了到博物館以外,還有一種更「高端」的方式,就是私人收藏。
2011年3月25日,「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在澳門展出。圖/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
收藏是品位的一種體現,收藏應該多元化。一個藏家的終極目標往往還是貢獻給社會,就像我們鼓勵私人美術館成立一樣。在公共博物館高度壟斷藝術品的情況下,私人收藏實際上是保留多元的趣味圈子。
中國古代沒有公共收藏的概念,只有皇家收藏和文人收藏兩種私人收藏,也是兩種不同的趣味。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個很高明的地方是,政治空間和文藝空間是兩個平行的存在。
古代固然有為帝王服務的畫家和國家畫院,但尤其是元代以後,同時也認可文人畫的存在,帝王並不要求文人畫家歌功頌德。我討論中國古代建築時,把禮制建築和園林建築作為兩個並存的空間,園林是正統空間的補充。正統空間需要一條中軸線,坐北朝南。
園林則需要曲徑通幽,它們的主人是詩意的政客或巨賈。宋元是一變,元代以後興起的文人畫,以元四家為代表,個人性非常突出,而且這種個人性在整個官場和文化氛圍中被認可。以致當時江南一帶,一個藏家沒有倪雲林的畫不能稱作有名望。後來的帝王也認可這種個人性。
觀眾在故宮武英殿觀看《清明上河圖》。圖/鳳凰資訊
如今,政治和文化互相平行又相互欣賞的狀態消失了。近代中國社會西方化,法國大革命以後強調藝術為政治服務,20世紀的中國藝術貫徹了這一點,山水畫不再表達古代的山水精神,而變為表現祖國大好河山,我們稱此為「山水畫的現代轉型」。「藝術為政治服務」,繪畫必然走向寫實主義,古代文人的精神狀態一去不復返。
問題是「現代轉型」有很多方法,如今考驗我們的是,我們的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神表徵,能不能使個體在當下的空間中獲得其地位。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00期
推薦閱讀:
※欣賞:藝術刀之美
※性趣盎然的藝術寶鼎三
※拍婚紗照的季節:春秋最好,夏天很熱,冬天最漂亮!
※網友給中國藝術界的十六條建議
※今日焦點丨如何打破小眾圈層?《這!就是街舞》導演五字真言:要尊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