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北京五塔寺內,與北京動物園相鄰,距國家圖書館地鐵站C出口約十餘分鐘的路程。是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1987年正式成立,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該館修建在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所建的真覺寺遺址上,真覺寺因僻清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大正覺寺。寺已於本世紀初被毀,僅存一座塔。這種高台上建有五塔的特殊類型佛塔被稱為金剛寶塔。國內現存的只有北京碧雲寺金剛塔、西黃寺清凈化城塔、雲南妙堪寺蘭若塔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燈寺金剛舍利塔等為數不多的幾座,但時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還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是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形式的佛塔,由塔座、罩亭及五座四角密檐式塔組成,內磚外石結構,周身鐫滿佛教題材的雕像,內容十分豐富,共有五方坐像1561尊,還有菩薩、天王、羅漢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騎,獅子、孔雀、金翅鳥、象、馬等造型。寶塔內有44級台階,盤旋而上,通向寶座頂上的罩亭內,罩亭為琉璃磚仿木結構,亭之南北各開一座券門,通向寶塔頂部的檯面,檯面四周都有石欄圍繞。中央小塔的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一雙,表示佛足遍天下,傳說佛祖圓寂之前留足跡於摩揭陀國一塊石頭上,後人刻佛足以示敬仰。這種「佛足」雕刻在國內已經不多見。其塔在造型上吸收了印度的寶座形式,而在建築結構、藝術和雕刻手法上卻顯著地表現了中國建築特有的傳統風格。是我國古建築和雕刻藝術吸收外來文化成功的範例。
按佛經上說,金剛有五方五界:佛部(中)、金剛部(東)、寶部(南)、蓮花部(西)、羯摩部(北)。每部有五方主佛:中為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佛的清凈功德,表法界體性智。東為阿閦佛(不動如來),表覺性及大圓智。南為寶生佛(寶生如來),表佛德及平等性智。西為阿彌陀佛,表智慧功德及妙觀察智。北為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來),表弘法利生的事業及成所作智。佛又有五方寶座,即動物坐騎:毗盧遮那佛獅子座、阿閦佛象座、寶生佛馬座、阿彌陀佛孔雀座、不空成就佛金翅鳥王座,所以金剛寶塔寶座和五塔的須彌座四周都有獅子、象、馬、孔雀、金翅鳥王等5種動物形象的雕刻。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以巨大精美的古塔為中心。結合明代寺院遺址的環境特色和石刻文物體量龐大的特點,以露天陳列和展廳陳列結合的方式分中、東、西三路展線,展出有「真覺寺資料陳列」、「人與石·石刻簡史陳列」、「北京地區石刻、石刻露天陳列」。露天陳列由陵墓石刻、寺觀碑刻、祠墓碑刻、會館碑刻等幾部分組成,展出歷代石刻文物700餘種,加上庫藏曆代石刻,共計千餘種。包括珍貴的北朝造像、藝術水平極高的金元石雕及唐以後歷代墓誌,如北京現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柱及石闕構件,能體現碑鑿造型變化特徵的北宋播景暉遣像碑,具有很高科學價值的宋代針灸穴位碑,體現元代雕刻風格的元大都石欄板及造型優美的清代石享堂等數件珍品及《治晉齋》、《敬得堂》等名家書法石刻……,這裡薈萃了北京石刻藝術,堪稱北京碑林。
【展區布局】
博物館的西線展區從南至北共有五個展點單元,分別為西部露天區域的陵墓石雕展區、寺廟碑展區、西部碑廊的墓誌展區、金石走廊裡面面向兒童《童蒙求我 - 娃娃看石刻》展區、後罩樓西廳的《石破天驚 - 從石頭到石刻》展覽。博物館的東線展區從南至北共有六個展點單元,分別為東部露天區域的綜合記事碑區、耶穌會士碑展區、祠墓碑展區、東部碑廊的會館石刻、金石書院里的《金聲玉振 - 走進石文化》、後罩樓東廳的《鐵筆傳神 - 透過刀鋒看筆鋒》。博物館的中軸線展區共有四個展點單元,分別為真覺寺大殿遺址區域的《真覺年輪 - 真覺寺歷史沿革展》、金剛寶座區域的《密宗神話 - 金剛寶座文化》、金剛寶座北部綠化區的《法帖迷宮 - 詒晉齋、敬和堂法帖賞析》、後罩樓中廳的《石上真草-館藏石刻拓片期刊展》。
陵墓石刻
位於金剛塔西南部,主要陳列陵墓內的石刻。其中,清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為和碩顯親王富壽的陵墓建造的石享堂,是一座由30餘塊雕刻組成的石仿木結構建築,極為精美,還有明代地宮的石椅,陵墓地面上的石像生等。
寺觀碑刻
位於金剛塔西北角,主要陳列北京地區大量的寺觀碑刻,記敘了寺廟道觀的建制、沿革及各種活動。本區內陳列有隆福寺重修碑、東嶽行宮重修碑、雙關帝廟修葺碑、藥王廟建造碑等珍貴石刻。其中東嶽廟重修碑為康熙朝大學士明珠重修三座殘破舊廟的事迹。此碑雕刻極其精美是寺廟碑刻中的精品。
墓誌陳列區
鑲嵌在金剛塔西面碑廊內。墓誌是埋入墓中記死者姓名、家世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生平事迹的石刻,因在志文後刻有韻體銘文,所以又稱墓志銘。墓志銘多為方形或長方形,一般由底、蓋兩部分組成,底刻志銘,蓋篆標題。其中以郭君墓誌井蓋年代最為久遠,據墓志銘記載,鍋君唐開元十七年(729)八月十三日卒。海淀區釣魚台出土。另外,在墓室銘區的北面還建有碑廊。展出的都是刻有故事、佛像的精美浮雕,大多為建築構件,兼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
耶穌會士碑
位於金剛塔東北角,此區域陳列的墓碑原位於北京海淀區正福寺耶穌會士墓地。後由正福寺拆遷,而被移送到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陳列收藏。耶穌會是天主教修會之一,耶穌會士曾於明清時期來華,在華傳教同時,他們把西方近代科學知識傳到中國,並將中國文化帶回了歐洲。其中像蔣友仁、張誠、白晉等很知名的來華傳教士墓碑也陳列在此。
祠墓碑刻
位於金剛塔的東面。祠墓碑是指立在祠堂或墓地的碑刻,包括墓碑、神道碑、功德碑等。這些碑刻或者敘述死者的生平,或者表彰其功績,或者記述其死後追授的榮譽等。這裡不但陳列了清初大將孔有德賜謚碑,還有康熙四大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誥封碑。該碑陽鐫刻索尼自崇德八年(1643) - 康熙六年(1667)四次誥封的御制文。背陰刻康熙十年(1671)其子為其立石記功的經過並記述其一生功績。
綜合碑刻
位於金剛塔的東南部,此區域展出的是記載修橋、鋪路、治河、興辦教育等的記事碑。其中雍正御制「廣寧門新修石道碑」通高644厘米,寬183厘米,厚64厘米。堪稱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碑中巨制。
會館碑刻
鑲嵌在金剛塔東面的碑廊內。會館碑刻是記敘各種會館的創建、沿革及其作用的石刻。同鄉會館專門記述其創建和接待進京官員、應試人員及其它活動的石刻。同業會館碑則是記述同行業工商業聚會、訂立行規、捐款等內容的石刻。
石刻法帖
石刻法帖是摹刻於石板上的書跡,多為歷代帝王、名臣和書法家的墨跡,以為師範,供人臨摹、欣賞。
石吼 明(1368-1644)
又名「恬」。通高261、長165、寬119厘米。獸取坐姿,臀部著地,前腿直立,身勢上揚,昂首吐舌,身飾雙翼,通脊兩側亦是雙翼,頭受局部斷殘,前腿局部斷缺。下承須彌座,束腰,上下梟、圭角雲紋。座素麵,弦文。原址在海淀區玉泉山功德寺。
石獅 明代
長187、寬84、厚92厘米。白色大理石質地。石獅一對,左右呼應,公母相對。公獅戲繡球,母獅撫幼獅。雙獅無分公母仍背負小獅多隻,小獅有趴伏於大獅胸前鈴上者,或於腰胯骨凹之處,惟妙惟肖,靈動可愛。大獅亦全副武裝,纓鈴、綬帶、捲髮、擦毛、尾飾等,均纖毫必露。其下須彌座,座僅具覆蓮,束腰四角寶瓶,瓶間寶相花,座下圭角雲紋。
顯親王富綬石享堂 清康熙十四年(1675)
漢白玉質地,長340厘米、寬340厘米、高230厘米。石仿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間間以龍柱相隔,計有12根盤龍柱、18扇仿木石門。盝頂式屋面,檐下飛、椽錯落,椽頭飾花卉,封護檐飾如意卷邊。須彌座式台基,仰覆蓮、束腰處雲龍紋,最下部飾圭角雲紋。該石享堂系清初八大鐵帽子王和碩肅武親王愛新覺羅·豪格第三子顯愨親王富壽墓葬石刻。1970年左右,朝陽區架松村肅王墳出土。
石翁仲
身著鎖子甲,肩披戰袍,頭頂翅盔,左手持長劍,足蹬戰靴,腰間束帶,前飾敝黼,袍袖下垂,胸前護心鏡,背飾纏枝雙獅,面部表情誇張,手部雕琢細膩,袢甲絲絛模擬打結。1995年,北京市海淀區動物園水族館工地出土。
雕松鹿紋石香爐 清(1644-1911)
高142、寬82、厚74厘米。系五供中供。模擬銅香爐雕琢。侈耳、圓腹、虎足,耳飾寶相花,口沿及腹飾纏枝花,頸飾回紋及圓渦紋。石"供"呈圓柱形倒角,周身浮雕松、竹、梅、獸、鹿、羊、猴與場景等,下飾福山壽海,皆寓意吉祥美好。採用虛實結合、變形抽象、露隱相間的表現手法。
玄宮寶座 明(1368-1644)
高111厘米、長175厘米、厚78厘米,這是一座王爺級的玄宮寶座,雖然體量不大,但其特徵明顯,結構比例一依木作羅漢床製作。三圍式,須彌座。靠背、扶手等柱頭飾以寶珠、祥雲圓雕。護板內側浮雕祥雲、如意紋等。座飾簡單弦紋,外部素麵無紋飾。
仿木雕花翹頭石供案 清(1644-1911)
通寬182、高112、厚79厘米。石仿木整石雕琢,供案造型。桌面素無紋飾,四面雕出木結構框架。前面飾蓮花,前後裙部做卷邊花卉。曲足曲線優美,左右雕出擋板,兼帶穩固作用。腿足以下再加石托板,穩固全身。
乾隆幸翰林院詩刻石 清乾隆九年(1744)十月
四石寬99厘米—104厘米不等、厚44厘米、均高216厘米。清高宗弘曆御筆詩四首,首行題「幸翰林院賜大學士等宴因便閱貢院乃知雲路鵬程誠不易也得詩四首」。行書。末尾年款下方鐫印2方,上「惟精惟一」,陽文篆書;下「乾隆宸翰」,陰文篆書。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正值乾隆皇帝三十三歲,躊躇滿志欲創不朽盛世。石碑上的四首七律詩,是乾隆皇帝在翰林院一次宴會上即席創作並親自書寫的,詩中吟詠的是對讀書人的敬佩,表示從此不薄讀書人的心情。書法取法趙孟頫、董其昌,筆畫精到神完氣足,是乾隆皇帝不多見的書法精品。碑原立於貢院內,清光緒年間移至今西城區教育部街,1986年藏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普勝寺創建碑 清順治八年(1651)十一月立
碑卧式,僧帽頂,首身高247厘米、長383厘米、寬45厘米;座高97厘米、寬447厘米、厚101厘米。寧完我撰文,希福校定,羅米書寫滿洲字,沙里書寫蒙古字,楊振麟書寫漢字。碑陽滿、蒙、漢文合璧。碑陰鐫營建普勝寺官員及工匠題名。普勝寺民國時為歐美同學會所在地。原址在東城區東華門南河沿。
普勝寺重修碑 清乾隆九年(1744)七月立
碑卧式,僧帽頂,方座帶龜趺,下有海墁。首身高237厘米,寬380厘米,厚59厘米。龜趺及座高96厘米,寬404厘米,厚283厘米。海墁石總長460厘米,寬340厘米,高33厘米。額篆「御制」。班第校定,永泰寫滿洲字,勵宗萬撰文,六十八寫蒙古字,戴臨寫漢字。碑文滿、蒙、漢文合壁,簡述了藏傳佛教的意義及重修普勝寺的情況。碑陰為營建普勝寺官員題名,多為戶部及內務府官員。原址在東城區東華門南河沿,歐美同學會所在地。
幽州書佐秦君神道石刻 東漢元興元年(105)
幽州書佐秦君墓闕石刻共計17件,其中包括神道雙柱、雕螭雙礎、闕頂、柱形構件等。柱額隸書題「漢故幽州書佐秦君之神道」,殘柱上端鐫刻《烏還哺母》文,並有浮雕螭虎,平雕青龍、朱雀、門吏等,它的出現是漢代厚葬風俗的一個明證。陽刻柱額為後世篆刻的楷模。柱額柱銘《烏還哺母》開啟了北京地區碑刻之先河。1964年石景山區老山出土。
持盾石人 東漢
身高150厘米、胸闊50厘米;座高20厘米、最寬110厘米、最長80厘米。石人立姿,青石質地,扁平臉,雙吊眼,頭戴網幘,身著長袍,雙手拱於胸前,素麵長板,又名「捧盾石人」或「桎梏石人」。石人雕刻樸拙,背腰之下幾乎天成,隨形底座,自然質樸,丰台區永定河河床出土。
翼獸 唐(618-907)
高140厘米、寬79厘米、厚70厘米。圓雕手法、三角形軀、半獸半鴞,前爪似獸,後爪為鴞,鼓腹蹲踞,頷下鬍鬚,披髮於後,身生雙翼。專家推測為史思明墓神道石像生。該唐代石翼獸為迄今為止,北京地區年代最早、墓主等級最高的石象生。1982年出土於丰台區王佐鄉劉太庄。
婦人啟門石雕 金(1115-1234)
高90、寬71、厚13厘米。該石刻系用剔地起凸手法將傳統的婦女掩門圖案表現出來的佳作。門樓四阿頂,雕瓦壟正脊兩側雕鴟吻,檐下飾斗拱三朵,一斗三升,對開大門四抹,菱花窗,有婦女推門半掩,似有所望,柱頂螞蚱頭,鼓墩式柱礎,為墓葬內玄宮後壁石雕。此石系明城牆填充之物。
推薦閱讀:
※西黃寺博物館建築(國五)
※迷情巧克力 | 混亂博物館
※何為和田玉?——漫話中國和田玉之三 中華博物 鑒藏講座
※法國索繆爾戰車博物館收藏的豹式坦克
※全球首家IMAX電影博物館即將啟幕 東莞再度成為IMAX影迷朝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