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三種有效途徑
07-29
四川省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諶業鋒摘自:《業鋒教育》校本教研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的簡稱,它是指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內容,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學行動研究活動。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體關係,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研究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三種基本力量和行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一、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與自我的對話,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或回頭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個方面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校本教研只有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和自覺自愿的反思行為,校本研究才有基礎,才得以真正的落實。教師在教學中,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通過反思、通過研究,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提升教學水平。教師成長之路是經驗加反思,教師應該始終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教師每次上完課後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設置哪些教學情境?用了哪些評價方法?哪些是成功的?還有什麼能更完善的地方等問題?以反思日記為載體,紀錄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隨想和感受,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這樣的反思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而自我反思是教學反思中最主要、最經濟、最便利的一種形式。它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判斷,「私下」觀察、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或教學觀念。其主要形式有:1.編寫課後案例有些課堂中的突發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象在課前很難預料到。課後案例可以把自己上課情景詳盡地記錄下來,並對其中某些片段和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從而揚長避短,提高今後的教學質量。2.撰寫反思札記寫反思札記並不要求面面俱到,寫一節課的反思札記時,應思考下列問題:在這節課里,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哪些突發問題讓你措手不及?等等。寫一周札記時,應思考下列問題:在本月里,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感到與學生關係最密切?在什麼情景下感到最焦慮或沮喪?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學活動是什麼?為什麼?等等。與寫課後教案相比,寫反思札記一般無需花費過多的筆墨和時間,但不如寫課後案例詳細,容易忽略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3.觀摩教學錄像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公開課錄像,把優秀教師教學行為和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比較,來反觀自己教學行為的不足,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反思的形式。二、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教師與同行的對話,是校本研究的標誌和靈魂。校本研究強調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同伴互助在活動形式上有組織型和自髮型兩種類型。組織型是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研討活動。自髮型是指教師本人主動與教學夥伴(或學校管理者或同仁或專家)進行研討,這種研討不拘時間、不拘地點、不拘形式,可隨時發生,也可隨時結束。實際上,這種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經常性的特點。同伴互助的實質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合作,其基本方法和形式有:對話、協作、幫助。(一)積極開展校內的教育教學對話組織信息發布會,大家把自己擁有的信息公諸於眾;組織讀書彙報會,彼此交流看到過的書、觀點以及心得體會,達到信息交換的目的。舉行經驗交流或經驗總結會,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體會,失敗的教訓和感想與同事分享、交流,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開展深度會談,也叫課改沙龍。深度會談可以是有主題的,也可以是無主題的。它是一個自由的開放發散過程,它會誘使教師把深藏於心的甚至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來、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同時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設性的,它會冒出和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開展專題討論(辯論、質疑、答疑)。專題討論是大家在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二)構建開放型的學校教研組,組織教師參加有效的教研活動,賦予學校教研組新的內涵1、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同年級的老師根據某一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分析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形成教學設計的方案,為上課做好準備,先教完這課時內容的教師一回到辦公室就將自己的心得告訴同伴,揚長避短,使同伴少走彎路;平時在課前課後,老師經常分享各自的教學故事,這種滲透先進理念的主題式聊天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一學期中,每個年級組安排兩位教師同課異構,就是上課前,兩位執教老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對某一教學環節或教材處理分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教學方式,年級段的同伴參與聽課活動,課後,同伴提出評析建議,執教教師撰寫反思案例。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學科的特點,採用分學科的研討活動的形式。由分管老師負責落實,分別安排固定的研討時間和地點,主題提前以通知的形式告知大家。參與的人員是同學科的備課組或教研組老師,大家就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歸類,並初步會診,達成共識,有興趣的老師也可自由選擇各科安排的整合式的校本教研活動。2.建立跨學科的綜合性教研組,實現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和教育觀念、方式方法的融會貫通。過去各學科教師常常以「隔行如隔山」的理由自我詳解對其他學科的陌生,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研上無對話的基礎與需要,教學的學科綜合化聯繫的基本理念,要求各學科教師加強聯繫,增進了解,共同探討相關問題。因此,學校建立跨學科的協作教研組,通過對各學科教材內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機整合其他學科中的相關知識,利用、借鑒其他學科相關知識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形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會實現專業的增值。3.構建片區學科教研網路,實現教研資源共享。在原有學科教研組織的基礎上,建立區域內學科教研網,定期就共同面臨的問題進行研討,拓展教師之間互動的空間,使勢單力薄的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走出封閉的圈子,在多途徑的互動中,發揮集體智慧,共謀解決問題的策略,實現教師的專業成長。開展連片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都與外校開展連片教研活動,開展校際間的研討活動。通過一次次地走出去、請進來,最大程度上讓老師們更快地了解新課程,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的教改經驗,促進自身的發展。(三)開展集體備課,重視公開課和優質課積極探索備課制度改革,試行集體備課制,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師先分塊備課,然後是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實際修改,課後必須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與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集體備課是學校中教師合作的最常見的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取長補短,整合團體智慧,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教案。為了防止集體備課流於形式,學校應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教師要在個人自備的基礎上參加集體議課,在集體議課過程中交談自己的觀點、困惑和建議,也傾聽別人的看法和思想,在議課中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思路;要與同事合作,共同探討集體議課中出現的問題,設計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要對集體議課後所形成的參考教案進行個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學生實際的教案。公開課展示,是學校內部或學校之間教師同伴互助的常見形式,是教師和專家之間的聽課和交流。它使教師有互相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有助於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和學生,提高教育質量。教師之間的互相觀摩和指導,應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理念要更新,行為要落實,要有教學評價活動,重視教學反思過程。優質課比賽是以往教研活動的一個「重頭戲」。一節優質課的產生,往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反反覆復的「磨課」過程中,添加了不少「做秀」的成分,相當程度地背離了教學研究的真正意義,扭曲了教師的參與心態。在校本教研中,各地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公開課,追求其內在價值,把公開課、優質課上成真正的研究課。教師在參與中有了切實的收穫,教研員也在走向常態的公開課中實現了自身價值。三、專業引領專業引領是指各層次的專業研究人員對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雖然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是在「本校」展開的,但它不完全局限於本校內的力量,因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困於經驗總結水平上的反覆,甚至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專業引領就其實質而言,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理論與實踐關係的重建。引領一是靠教師自覺學習並吸收先進的教學理論,並運用於反思和互動的教學研究活動之中。這是教師從教書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經之路,教師一定要養成學習理論的習慣,教師自學理論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專業引領;二是靠專家、學者的指導,包括學校與大學建立夥伴關係,通過建立研究或實驗基地,指導學校的教改實驗和推行研究者的實驗成果。校本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除了大學與學校的平等合作以外,還要注意校際間的交流。聘請精曉課改的專家,積極爭取他們的支持與指導。一次次用心聆聽,一次次直面對話,新的教育理念便在交流中達到構建,教師們在與專家的互動中,在真實的課堂、真情的參與、真心的交流、真誠的研討中,實現了真正的提高。除了重視專家、教研員的一次次上門指導,面對面地進行點評和引領,更是儘可能安排老師積极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教師取經回來後,總是以上彙報課和聽課的感受的形式,讓更多的教師了解先進的理念,改變教學行為。專業引領的具體形式包括:1.輔導講座。就課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作專題的、有時是系列性的講座,使教師明確某些特定的教學行為的操作要領。具體有學術性報告和理論學習輔導講座。介紹課程改革的背景,解讀新課程標準和內容,介紹課程改革對教師素養的要求,並與教師進行互動式交流,讓教師們領會課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掌握課程標準細則,明確自身發展的目標。圍繞一個理論進行理論學習的輔導講座,解讀理論。2.專題談話。專題談話是一對一、面對面地進行。針對教師教學中的困惑,確定談話專題,擬訂談話提綱。談話過程中注重引導教師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鼓勵教師充分表達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如自己的挫折和焦慮、問題與困惑等,有針對性地作些指點,這樣可以使教師獲得新的認識、新的理解,還可導致情感態度的改變。3.專題式研討。外派教學骨幹參加各種專題的學術會議,然後建立一個由骨幹教師組成的「先導小組」,內化理念後向其他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先導小組」成員與其他教師組成學習共同體,以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為研討內容,重點解決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問題,比如新教材內容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等。4.教學現場指導。專業研究人員對教學現場指導。就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而言,教學現場指導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教師歡迎的形式。實踐證明,專業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備課(設計)、聽課(觀察)、評課(總結)等,對教師幫助最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者具有相對獨立性,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關係。只有充分地發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各自的作用並注重相互間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禱告系列丨2.有效的禱告
※特效骨質寧(對頸腰椎等骨質增生均有效)
※如何在3個月內吃出健康細滑好皮膚?實測有效
※8道特色粥有效補充維生素
※老年人如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TAG: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