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調治8法 不同類型有說道
《本草綱目》云:「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臨床診斷月經病的標準多以其期、量、色、質的改變為準;此外,伴隨月經出現的多種癥狀也都歸入月經病範疇。《筆花醫鏡》有云:「經者常也,其衍乎長者皆病也。」筆者從事中醫婦科臨床40餘年,以八法治療月經病,常收到效驗。
清熱涼血法
熱邪入血,傷及沖任,熱迫血行,血熱妄行,臨床常可引發月經過多、崩漏、月經先期、經行吐衄,故醫者皆書「趕前為熱」,「熱甚動血」,治宜清熱涼血,苦寒清熱或甘涼清熱。
常用方:先期湯、知柏四物湯、清經散。常用藥:黃芩、黃柏、梔子、丹皮、生地、阿膠、地骨皮、地榆、炒白芍、元參、龜板、赤芍等。但苦寒葯不宜久服,以免損傷人體陽氣。
溫經散寒法
醫云:「血者遇熱則行,遇寒則凝。」血為寒凝,經脈受阻,客於沖任,則見月經不調,月經退後,經行腹痛、痛經、經閉、經行身痛等症。治療之法,當以溫經散寒。
常用方:金匱溫經湯、良方溫經湯、艾附暖宮湯、附子理中湯、當歸四逆湯等。常用藥:吳茱萸、桂枝、肉桂、炒乾薑、當歸、人蔘、生黃芪、焦白朮等;寒凝兼有血瘀者可與活血化瘀葯同用。
補益氣血法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血行。」氣血乃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故曰:「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氣血,人之神也,不可不謹調護。」氣血虛寒則沖脈虛太沖脈衰少,臨床常見月經後期、月經量少、甚則經閉。
治以補血為主,佐以益氣。常用方: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當歸生薑羊肉湯等。常用藥:當歸、炒白芍、熟地、黃精、首烏、龍眼肉、生黃芪、紅參、党參、阿膠、枸杞子、焦白朮等。氣血不足者可囑患者加強營養、飲食調理。
活血化瘀法
經云:「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若血液流動滯礙或滲於脈外而成離經之血,均稱之為瘀血。婦人瘀血證常可致月經病:痛經、崩漏、經行塊下、月經退後、月經量少等症。
治療之法:當祛瘀血以安新血。常用方:桃紅四物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生化湯、大黃蟄蟲丸等。常用藥:桃仁、紅花、當歸尾、川芎、丹參、赤芍、澤蘭葉、鬱金、延胡索、五靈脂、蒲黃、丹皮、莪術、三棱等。活血化瘀葯可根據瘀滯之寒熱分別辨證選用,也常配伍理氣葯使用。
溫腎滋腎法
腎之陰陽是維持婦女生長發育生殖的基本物質和功能,故腎陰腎陽充實、平衡、協調是婦女機體正常的保證。腎中陰陽兩虛則可致精血不充,沖任失調,首先可致月經病發生。
腎陽虛常見:經閉、月經退後、月經量少、經期延日、經行腹痛等。常用方:右歸丸、右歸飲、溫沖湯、桂枝附子湯等。常用藥:巴戟天、肉桂、附子、淫羊藿、仙茅、鎖陽、菟絲子、杜仲、肉桂、桂枝、補骨脂、覆盆子、鹿角霜、吳茱萸、炒乾薑等品。以達到溫陽補火的目的。
腎陰虛常見:月經先期、量少、經閉、痛經等症。常用方:六味地黃湯、左歸飲、大補陰丸、兩地湯等。常用藥:生地、熟地、黃精、阿膠、龜板膠、山茱萸、女貞子、黃柏、元參、知母、枸杞子、天冬、麥冬、澤瀉、龜板等品,以達滋陰養精之功。
利濕祛痰法
脾失健運,聚濕成痰,痰濕停聚,下注胞宮,影響胞宮、胞脈則成月經病;常可見肥胖型婦女月經退後甚則經閉不行、經行量少、經行腹痛不適。
常用方:蒼附導痰丸、二陳湯、啟宮湯、滌痰湯等。常用藥:陳皮、半夏、焦白朮、膽南星、白芥子、茯苓、炒薏仁、党參、枳殼等,以起健脾祛濕化痰通絡之功。
疏肝解郁法
月經的調節與肝有重要關係,肝氣鬱結則經血失暢而致月經異常,故月經不調責之於肝,故曰「調經肝為先,肝調經自和。」
肝鬱氣滯臨床常見:月經先後無定期、痛經、月經量少、經閉或月經後期。若肝氣鬱結日久化熱可見:月經先期、月經量多、痛經、經行吐衄等。肝氣鬱結還可致經行腹瀉,經行情誌異常等。
常用方逍遙散、柴胡舒肝散、四逆散、丹梔逍遙散、定經湯、宣郁通經湯、血府逐瘀湯等。常用藥:柴胡、香附、砂仁、鬱金、烏葯、炒白芍、川楝子、佛手等。
如屬肝陰不足可致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經前煩躁等症。常用方:一貫煎、二至丸、四物湯、六味地黃湯等。常用藥:山茱萸、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白芍、沙參、麥冬等葯。調肝一法為治療月經病的重要治則。
理氣行滯法
氣以流暢為順,氣運乎血,血隨氣行,氣滯則血也滯,則月經病叢生。常見症有:月經先後無定期,行經前乳房脹痛,經行腹痛。
治以行氣解郁、散結通絡。常用方:金鈴子散、烏葯散、越鞠丸等。常用藥:香附、青皮、川楝子、當歸、木香、延胡索、大腹皮、厚朴、枳殼、香甘松等。理氣行滯法常與舒肝解郁法配合運用。也可與活血化瘀法合用。
推薦閱讀:
※鳥類大進化!為同類辦葬禮 停止覓食並發出危險警示
※不同類型的數據來填充Excel單元格的方法
※壁紙的分類你知道嗎?不同類型壁紙的優缺點!
※【漲點姿勢】如何去除不同類型的痘印?
※美軍「蒙特福特角」號不再是唯一,中國也將擁有同類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