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學論文:現代營養學與《黃帝內經》飲食觀的比較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它不但奠定了中醫基礎理論,還提出了中國傳統飲食養生的基本觀點,論述了飲食結構的基本模式,首創了食物分類方法,揭示飲食與疾病的關係以及食療方法等。其以中醫五行學說為基礎,將食物與五臟對應分類,與現代營養學的「金字塔」模式既有相似,也有本質的區別。現代營養學強調食物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宜,能量、脂肪以及糖類的搭配均衡,合理飲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飲食失調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中醫的飲食養生觀強調人體陰陽五行的調和,氣血運行的流暢,均以飲食的合理為基礎,包括「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食飲有節」,「謹和五味」「陰陽平衡」.本文以《黃帝內經》中的飲食養生理論為指導,闡述其基本觀點,與現代營養學相關理論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的異同。結合現代研究,分析中醫的飲食養生觀的科學性,對現代常見的飲食健康問題與疾病,依然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黃帝內經》飲食觀

  1. 飲食結構與養生

  成書於2500年前的《黃帝內經》首倡中華民族基本的膳食模式。《素問·臟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五穀包括麥、黍、稷、麻、菽,五果包括李、杏、棗、桃、栗,五畜包括牛、犬、羊、豬、雞,五菜是指韭、薤、葵、蔥、藿。穀物富含澱粉、葡萄糖,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蔬果富含各種纖維和維生素,是機體維持組織功能正常的不可缺少物;畜物富含各種蛋白質,是機體所需氨基酸的重要補充途徑。在五穀雜糧為主食的基礎上,加以不同的肉食和蔬果搭配,達到均衡飲食,補充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可見這種「谷果畜菜」膳食模式的科學性。除了總體上顯現了其搭配的合理性外,每一類的食物也具有豐富的內涵。以主食的五穀雜糧為例,小米性味甘涼,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有豐富的煙酸、胡蘿蔔素,有補虛損、除濕利尿、益脾和胃的作用,對消渴口乾、腰酸膝軟的人群有一定的幫助;糯米性甘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鈣、磷、鐵等,性味甘溫,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的功能,可治煩渴尿多等症;小麥性甘涼,除一般的營養成分外,其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包括卵磷脂、精氨酸等,具有健脾胃清虛熱的作用,適合於心煩不寧、失眠狂躁的人群。奠基18世紀中葉,20世紀初傳入我國的現代營養學與《黃帝內經》中的「谷果畜菜」膳食模式基本相似,其推薦的「營養金字塔」模型,底層是糧穀類食物,與「五穀」相對應,占最大比重;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層,與「五果五菜」相對應;第三層是奶製品層,是《黃帝內經》膳食模式中唯一沒有的;第四層是動物性食品層,與「五畜」層相對應,「金字塔」塔尖為適量的油、鹽、糖, 「五穀五菜」中也有其對應的主要成份。在「金字塔」模型中,要求每一層都比低一層的攝入量要少,以補充足夠的熱量、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等。可見《黃帝內經》中的 「谷果畜菜」膳食模式與現代營養學的「金字塔」模型大同小異,符合現代人的飲食需求,只有飲食結構上多元化,並且各種食物達到一定量的比例與平衡,才能保證人體基本的健康狀態。

  2. 飲食分類與養生

  五行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基本學說之一,它認為世間萬物均可以劃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類別,《黃帝內經》首次按食物的性味將食物歸納於五行中,並按照五行對應五髒的理論,調和人體陰陽氣血,以達到養生食療的作用。《靈樞·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豬肉、栗、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

  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毒藥攻邪。」《黃帝內經》認為飲食五味對不同的臟腑有不同的補益作用,肺屬金,脾屬土,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互相之間可以相生相剋,對於不同體質的人群而言,他們的臟腑氣血傾向皆不同, 因此通過進食相應的五味食物,有助於平衡臟腑氣血,提高機體的組織功能。對於現代人而言,其指導意義主要包括:不同體質人群的飲食宜忌,四季養生飲食宜忌,以及五臟不同疾病的人群飲食宜忌。例如患有脾胃系統疾病的人,在五臟中對應脾臟,脾在五行屬土,可能會克制五行中的水,即如果脾胃系統有問題,可能會使腎臟系統的相關機能失調,因此要通過多進食鹹味入腎的食物來調節。根據中醫理論,大自然的四季也是劃分為五行的,其中春為木,夏為火,秋為金,冬為水,四季交替為土。每個季節時段,人體臟腑氣血會有不同的盛虛狀態,例如春天木旺肝氣盛,肝氣不足的人應該進食較多的酸性食物,例如山楂、酸棗仁等,而肝氣過旺的人則應該減少酸性食物,多食甘性食物,例如山藥、大棗等。除了季節的五味偏頗外,不同體質的人群也應該進食不同類別的食物。例如陰虛體質的人,或者肝氣亢盛的人,忌吃溫補的食物,例如韭菜、狗肉等,宜吃滋陰潛陽的食物,例如鮑魚、牡蠣等。總體上來說,辛味的食物如生薑,能發散驅寒;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能清熱燥濕;酸味的食物如酸梅,能收斂助消化;甘味的食物如大米,能補脾益氣;鹹味的食物如海帶,能軟堅補腎。

  3. 飲食與疾病

  《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膏粱之變,足生大疔」.《黃帝內經》中早已闡明飲食與疾病的關係,不恰當的飲食習慣,不但吸收不了食物的營養物質,還會產生氣滯濕阻痰凝,破壞機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從而誘發各種疾病。現代人最常見的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以及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在《黃帝內經》中也早已提及它們與飲食的關係。《素問·通評虛實論》:「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可見如果長期進食高熱量或肥膩的食物,就會容易化痰生濕,郁而化熱,痰瘀互結。因此從養生角度看,飲食應該在蔬果和肉食合理搭配的基礎上,飲食有節,盡量清淡,減輕腸胃的負荷,增強腸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以肥胖為例,現代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膳食主要體現為熱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過高與失調,並與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過飽、偏食等有關。《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過多攝入某種性味的食物,只會引起其餘臟腑功能的受損,氣血不能正常運化,食物精華反而會沉積於體內,形成過多的脂肪。因此,在《黃帝內經》的啟發中可知,肥胖的防治主要包含三點:一是清淡少食,食之以度;二是多食健脾胃助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山藥、木耳、紅薯等;三是五味均衡,谷果畜菜適量,谷可選粗糧,果可選酸果,畜肉盡量少選肥膏,菜宜綠蔬。再例如糖尿病,《素問·奇病論》:「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表明消渴跟過多吃用甘美之食物有關,脾胃系統不能及時轉化為氣血,即化為內部的鬱熱,消耗機體陰津,再加上味過於甘會導致腎氣不衡,因此會出現口乾渴、多飲、多尿等「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

  二、《黃帝內經》飲食觀與現代營養學的比較

  《黃帝內經》飲食觀以五行學說為基礎,結合生活膳食實踐創造了「谷果畜菜」膳食模式,這種飲食觀是宏觀整體的,源於中醫的基礎理論。食物不但能提供營養,充饑填肚,也能調理氣血,養生防病,為後世的「葯食同源」思想提供了嚮導。

  而現代營養學是在現代生物醫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以人體營養素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現代營養學是微觀的,側重研究各種食物的營養物質。

  兩者的相同之處在於,它們均以增進人體健康為目的,以飲食為基本對象,研究膳食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黃帝內經》所倡導的食養相當於現代的生理營養學,而食療則類似於現代的臨床營養學;《黃帝內經》提倡的四類食物組成的膳食結構與現代飲食金字塔也是相似的,並且均強調飲食結構的平衡性,相輔相成;《黃帝內經》重視脾胃功能,強調飲食有節,與現代營養學強調消化道的正常運轉是保證營養素消化、吸收和利用的關鍵,必須充分考慮到各種營養素吸收和相互拮抗的問題,共同指導著現代人的飲食養生。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黃帝內經》從宏觀出發,從整體著眼,以實踐研究為基礎,以脾胃為飲食保健之本,注重飲食保健的個體針對性,強調無病以飲食養生,有病首先以飲食治療,著重於食物的偏性,利用五行中的五色(青紅黃白黑)、五味( 酸苦甘辛咸) 來均衡搭配飲食。具有獨特的東方色彩和民族風格,內涵比較豐富,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同時,提出了五味食物對五臟疾病和氣血運化的影響,並根據五行的相生相剋提出食物的宜忌,從而使飲食保健以及食療養生有了依據。現代營養學則以西醫學理論為指導,從微觀出發,從局部著眼,以實驗室研究為基礎,以七大食物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水、食物纖維) 為本,以平衡膳食為核心,注重不同群體營養素的供給,強調營養素對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作用。此外,「食復學說」和「飲食禁忌學說」是現代營養學中沒有而中醫學獨具的特色,是《黃帝內經》的兩大貢獻。

  三、結語

  《黃帝內經》不但是一部中醫學經典著作,同時也記載了飲食養生的基本理論與觀點。提出「谷果畜菜」的飲食結構基本模式,強調飲食均衡的重要性,它首次將食物按照五味進行分類並根據五行對應五臟,將五行的生克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推演食物的互相作用和不同臟腑疾病及不同季節的飲食宜忌,從而通過飲食指導養生保健。此外,《黃帝內經》還指出疾病與飲食之間的關係,可供飲食防治現代常見病參考。與研究營養素為主的現代營養學相比,《黃帝內經》飲食觀更注重宏觀性和系統性,自古以來影響著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與飲食文化,由於東西方民眾的身體素質和人文觀念的不同,《黃帝內經》飲食觀更適合中國的國情。因此深入研究《黃帝內經》中的飲食理論,借古通今,進一步探索適合現代人生活的健康飲食模式與文化,在美食過程中兼顧養生保健,提高生活質量以及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薦閱讀:

【積善中醫講堂】第二講回顧(圖文版)
老中醫:桑葚雖然營養豐富,能防癌抗癌、防止血管硬化!這四種人卻不能吃!
不孕症的中醫藥治療進展
不安腿綜合症的中醫治療
112歲古典中醫大師談養生

TAG:論文 | 飲食 | 營養學 | 營養 | 中醫 | 比較 | 食療 | 現代 | 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