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殲20與蘇35說起:多圖解說中國空軍歷史上的主力戰鬥機
「殲」系列戰機從誕生以來就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是我國空軍的重要武器裝備。自建國以來,我國通過引進、仿製、自主研製等方法研發生產出幾十種殲系戰機。
殲教1教練機
殲教1是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廠1958年自行研製成功的亞音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
殲教-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和第一種噴氣式飛機 ,因而在新中國航空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殲教-1教練機只製造了3架,用於全機靜力試驗和試飛。後來,因中國空軍飛行員訓練體制調整,沒有繼續研發、導致項目中止。
殲-2(J-2)戰鬥機
殲-2是中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主力機型。米格-15的教練型烏米格-15和中國用引進的米格-15自行改裝的教練機被稱為殲教-2(JJ-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朝鮮戰爭空戰中面對美國空軍的現實威脅,中國開始了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從1950年10月開始,我國陸續從蘇聯引進米格-15戰鬥機,並自主仿製的米格-15的中國機型:殲-2。
殲-3、殲-4
是中國朝鮮戰爭期間從蘇聯引進的米格-9的改型,是實驗品,未批量生產過。
殲-5
殲-5參照蘇聯米格-17φ(米格-17F)型戰鬥機研製,採用機頭進氣的後掠式中單翼氣動布局。殲-5飛機全金屬結構,體積小,重量輕、低空機動性能好,裝配中國仿製「渦噴-5」型發動機[1] 。
殲-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後來在殲-5的基礎上,成都飛機廠研製殲-5甲和殲教-5飛機,分別於1964年11月和1966年試飛成功[2] 。
殲-5的研製裝備,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能夠成批生產噴氣戰鬥機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
殲-6
殲-6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工業公司研製的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殲-6是中國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制空戰鬥機,1958年初開始研製,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到1983年停產,共生產了5205架 。
殲-6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中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各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飛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裝備序列。
殲7
殲-7戰鬥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廠(後轉產至成都飛機製造廠和貴州飛機製造廠)製造的單座單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殲-7是仿製的蘇聯米格-21Ф-13型。
殲-7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噴氣戰鬥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場前線制空權,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屬於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殲-7的技術特點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輕小靈活的特點,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1] 。殲-7戰鬥機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 。
殲-8
殲-8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沈飛)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20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和殲-11所取代。
中國空軍從2011年開始退役部分老舊的殲-8戰鬥機。截止2011年,在中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中,仍在服役的各型殲-8戰鬥機約300架。
殲-8Ⅱ
殲-8Ⅱ殲擊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簡稱:沈飛)研發的殲-8改進型高空高速戰鬥機。殲-8Ⅱ戰鬥機摒棄了機頭進氣的氣動外形。
1984年6月12日,殲-8Ⅱ原型機首飛成功。1988年3月18日該機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殲-8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殲-9 型截擊機(仿米格-23改)
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製圖-22M「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主要任務為國土防空以轟炸機為主要目標進行截擊。是我國繼殲-8自行研製生產之後又自行設計的戰鬥機,但因當時中國技術落後,耗資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設計圖紙上。該機從1964年提出設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歷時16年。中間國民經濟轉向,研製工作停止。
殲-10
殲-10戰鬥機,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鬥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200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殲-10。
殲-10B
殲-10B,是中國第四代殲-10的改進型戰鬥機,為單座、單發、多用途、配備先進機載設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先進戰鬥機。
殲-10B修改了機身和航空電子設備。2004年5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的成都飛機公司(CAC)開始發展殲-10戰鬥機改型。
2014年11月,殲-10B戰鬥機進入量產階段,部分完成試飛的殲-10B戰鬥機也已經刷塗中國空軍塗裝準備服役 。
殲-11
殲-11戰鬥機,是中國購買的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蘇-27的外銷版)的國產組裝飛機,屬於第四代戰鬥機。
殲-11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後續仿製衍生機型有殲-11B、殲-11BH和殲-11D。
殲-11系列主要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
殲-12
1978年2月,在清理新機研製型號和調整裝備體制時,中央軍委常規裝備發展領導小組決定殲-12不列入裝備體制,停止研製 。
殲-13
殲-13戰鬥機,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戰鬥機設計方案。
殲-13戰鬥機採用上單翼雙發單座設計,其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根據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技術研究院(代號:六院)的指示,由瀋陽飛機設計所(代號:601所)著手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中國空軍主力殲擊機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
殲-13的研製並未完成,最後因各種原因而中止。
殲-14
殲-14戰鬥機是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是中國對俄羅斯米格1.4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內部彈倉降低雷達反射,提高隱形。但是,J-14更有可能是成都飛機廠基於強-6設計的,用來同瀋陽J-13和成都J-10競標解放軍第三代戰鬥機的方案。
實際上殲-14的機號懸空,亦從來無任何確切證據證明殲-14的計劃或者其戰鬥機實體存在。
殲-15
殲-15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
殲-15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殲-15在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按西方劃分即三代半戰鬥機)。
殲-15是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主要裝備於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上
殲-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33非常相似,但殲-15融合了殲-11B的技術。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配裝2台大推力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摺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 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2015年12月24日,新一批殲-1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遼寧艦渤海某海域進行艦機融合訓練,飛行員駕機完成觸艦復飛、阻攔著艦等多個課目訓練。
殲-16
殲-16(英文:J-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殲擊轟炸機。該機外形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2013年初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2017年7月30日,在《沙場點兵——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全景紀實》中首次展示。
殲-16不是一款隱身戰機,其氣動外形和蘇27基本一致。
殲-17(圖片為蘇-34(殲-17的仿製對象))
是為網路流傳中國新一代的戰鬥轟炸機,被外國媒體多次報道,許多國外媒體猜測殲-17是中國對俄羅斯蘇-3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內部彈倉降低雷達反射,提高隱形。
實際上殲-17的機號懸空,亦從來無任何證據證明殲-17的計劃或者其戰鬥機實體存在。只有1998年中國在珠海航展上發布視頻裡面出現了相似於蘇-34的風洞模型實驗視頻。
殲-18(圖片殲18為假想圖)
殲-18戰鬥機是指網路流傳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曾被外國媒體多次報道。實際上從來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證明殲-18的計劃或者其戰鬥機實體存在。
殲-20
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動機並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
殲-20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中國第四代戰鬥機,於1997年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猛禽首飛的同年正式立項,經過工程技術人員的奮發努力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首架技術工程驗證機於2009年製造成功,並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黃田壩軍用機場實現首飛。
2017年11月10日,空軍發言人表示,殲-20 列裝部隊後,已經開展編隊訓練。
2018年2月9日,殲-20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能力邁出重要一步。
蘇-35
蘇霍伊蘇-35(英語:Sukhoi Su-35,俄語:КБ Сухой Су-35)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Flanker-E、Super Flanker)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在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2014年2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蘇霍伊公司總裁波戈相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廠參加向俄空軍交付12架量產型蘇-35S戰鬥機的正式儀式。這批戰鬥機編入東部軍區第3空防司令部第303近衛混成航空兵師第23殲擊航空兵團第1大隊,部署在中國東北當面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捷姆吉機場。
2018年2月,空軍蘇-35戰機飛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
推薦閱讀:
※俄空軍140架戰機參加閱兵綵排 T50戰機未亮相
※【白宮義見】把白宮搬上飛機?中國媒體首登「空軍一號」 揭秘美國總統專機有多牛|看看新聞Knews
※鏗鏘玫瑰舞寒冬!空軍第10批女飛學員開訓
※1932年中日空軍第一次交鋒
※中國空軍八爺亮相中巴軍演,高空高速二代機斗三代誰能制勝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