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黨性? 什麼是黨性修養?

  黨性的概念是列寧最早提出來的。

1894年列寧從哲學和世界觀角度提出了黨性問題,指出:「唯物主義本身包含所謂黨性,要求在對事變作任何估計時都必須公開地站到―定社會集團立場上。」對於黨性問題,我們黨最早闡述它的是劉少奇,他在《人的階級性》一文中對其作了精辭的概括: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階級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聲者本質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這一概括,指出了中國共產黨黨性的階級基礎,同時也指出了我們黨的黨性又不直接等同於階級性,而是高於階級性,是階級性的升華。中國共產黨是以中國工人階級為主要階級基礎的政黨,中國工人階級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理所當然地就構成了中國共產黨黨性的階級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又是有著遠大理想、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建立起來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因此,中國共產黨的黨性不僅具有工人階級的一般特性,而且,把工人階級與現代化大生產相聯繫的先進性,升華為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把工人階級的團結精神和組織紀律性,升華為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鐵的紀律;把工人階級大公無私、集體主義的優秀品質,升華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工人階級堅韌性、戰鬥性和革命徹底性,升華為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甚至寶貴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可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中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性的集聚和升華,是高度發展了的階級性。

  什麼是黨性修養呢?

所謂黨性修養,就是指共產黨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按照我們黨的黨性原則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修養」一詞在中國古老的文化中存在久遠,它的最初的意思,是指通過內心的反省,培養一種完善的人格。「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熏陶。」我們的老祖宗是很重視人的修養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儒家的經典著作和古人的著作中,都包含了許多這樣的觀點。我國古代的文人雅士,無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這裡,「修身」是第一位的。但是,我們共產黨人所說的「修養」,雖然包含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有益成分,但絕不等同於古人所說的「修身養性」,而是與完成偉大任務、實現偉大目標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一個自覺改造自己主觀世界的過程,是一個使自己的情操、風格、精神境界和言論行動更加符合客觀世界發展規律、永遠保持先進性的過程。一般而言,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黨性修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理論修養、政治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知識和業務能力修養、作風修養、組織紀律修養。這六個方面的統一,構成了工人階級先鋒戰士所必需的基本素質要求。

  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而作為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的黨性及黨性修養,其內涵和要求也應該是具體的歷史的。

從本質上講,無產階級政黨的黨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比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等。這些,構成了無產階級政黨黨性的基本原則。但是,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黨性,不僅要堅持黨性的基本原則,還要把握黨性的時代特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階段,由於客觀形勢的發展和黨的任務的變化,黨性原則的具體要求也會發生顯著的變化。黨性的基本原則,比如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度的組織紀律性等原則,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都會有具體的、特定的內涵。在這種條件下,共產黨的黨性內涵又有什麼具體要求呢?總結我們黨執政多年的實踐經驗,在執政條件下,共產黨的黨性應該突出表現為能否過好權力關、地位關和名利關,集中體現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延伸閱讀:

  一本把「黨性」說明白的書——《黨性是什麼》

  要杜絕講黨性走向空對空、理論對理論、精神對精神、理想對理想。令人信服的黨性理論,必須面對我們真實的生活境況,面對現實存在的問題本身,面對內心深處的觀念困惑,不無端喊口號,不空講大道理,不刻板談理論,它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文化人。《黨性是什麼》這本書是在這方面的嘗試。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黨性」的界定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裡,黨性最初涉及的是哲學、理論層面的問題,表現為「哲學的黨性」、「理論的黨性」等形式。恩格斯在1845年批判德國思想家用「抽象的人性」和「普遍的愛」來宣揚「絕對的社會主義」時最早使用了「黨性」一詞。他認為這種社會主義理論「由於自己在理論領域中沒有黨性,由於自己的『思想絕對平靜』而喪失了最後一滴血、最後一點精神和力量。可是人們卻想用這些空話使德國革命,去推動無產階級並促使群眾去思考和行動」。儘管沒有直接說明何謂黨性,我們還是能夠相對清晰地讀懂「黨性」的意蘊。

  無黨性的社會主義理論,總是打著人性的口號進行理論的空談,總是無力地悲嘆現實社會的不公平,而不去設想具體的階級行動方案。這種沒有「黨性」的社會主義理論只能是「空話」,註定只能停留在理論的抽象性、所謂的普世性上,顯現不出任何現實的力量。反過來說,理論要有黨性,就是要去除掉這種抽象性、這種所謂的普世性,就是要堅持現實性,敢於承認它具有服務於和依靠於特定社會群體力量的意識形態性。有黨性的理論,要對現實的社會狀況進行現實的分析,要服務於革命的階級,並依靠先進階級力量來使理論轉化為現實的力量。

  列寧進一步發揮了這一理論,他認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基本哲學流派的對立,暗含的實質是不同黨派的鬥爭。他提醒的是要看清楚哲學、理論背後的目的或意圖,不要被其表面所迷惑,要去謹防一些哲學、理論在冠冕堂皇的名義下販賣不可告人的秘密。

  哲學或理論的黨性問題在當代中國依然有價值。這不是說要用哲學的黨性原則給不同的思想、理論扣帽子,而是說要看透國外思潮、新興理論的「玄機」,不能在追求純粹哲學、科學真理的過程中忽視哲學、理論的意識形態性,忽視這些哲學、理論所暗藏的特定政治力量的利益和意志。當代中國的思想宣傳工作絕不能輕視黨性,反而要敢於宣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黨性,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領導權,讓思想理論更好地服務於黨的事業。

  政黨的「黨性」包含四個層面的意蘊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實際上發展出了另一條理解黨性的邏輯思路,那就是政黨組織的黨性問題。政黨的黨性,即是該政黨的本質屬性,是該黨之所以是該黨而不是其他政黨的根本特徵,它通過政黨的綱領、章程、宗旨、組織、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奮鬥目標、根本制度等表現出來。政黨的黨性有幾個層面的意蘊:

  其一,建立在黨員個性基礎上的共性。政黨是由獨立的、有特殊性的個體所構成的,而它作為政治集團又必然要求這些個體成員有共同性、統一性的方面。就此而言,政黨組織的黨性就是指與個體成員的特殊性或個性相對應的普遍性或共性,體現了該政治集團對全體黨員個體的共同要求。當然,講黨性,講共性、一致性,不是要抹殺個性,黨性與個性恰恰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不能抹殺個性的差別,不尊重個性也就沒有黨性之說。

  其二,鮮明的階級性和人民性。政黨要始終立足於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和意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性就在於「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自覺地、主動地、有力地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它服務於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如果政黨成員只是謀取個人或自己小集體的利益,沒有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那就是沒有黨性。

  其三,嚴格的紀律性。無紀律不能成政治集團,政黨的黨性因此也是政黨組織所體現出來的嚴格的紀律性。沒有組織紀律性,就沒有黨性。如果政黨內部充滿小組織習氣、派系鬥爭,沒有克服內部的分裂,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紀律,那這個政黨就還處在沒有黨性的階段。黨性與無紀律性是不相容的,我們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正是對黨性、對紀律性的重申。

  其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先進性。馬克思、恩格斯首先表達了這一觀點:「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黨性在此與先進性是同義語,評價政黨是否有黨性或先進性,就看它是否由先進分子構成,是否有科學理論來指導,是否依據社會發展規律推動了社會實踐。

  個體成員的「黨性」之評價標準

  政黨組織的黨性歸根結底要在黨員個體的黨性中表現出來。個體成員的黨性,即個體成員在社會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特性,在此意義上黨性可以與黨性修養關聯起來使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系統闡述了黨性修養的問題,把黨性鍛煉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個人修養聯繫起來,在不同的場合強調了黨性與黨員的立場、方法、作風、道德、廉潔、修養等方面的密切關係。

  總體來看,黨員個體的黨性,應該包含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的正確性,還有政治立場的堅定性、思想理論的科學性、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工作態度的客觀性、為政用權的廉潔性、道德情操的高尚性、自身修養的全面性等。其中,世界觀是最為根本性的。看一個黨員是否有黨性,最根本的是要看他是否有正確的世界觀,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如果連最基本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都有問題,就根本談不上黨性的問題。

  評價黨員個體是否有黨性還應包括其他的標準:其一,政治立場是否堅定?黨性說到底是立場問題,體現為黨員個體在想問題、搞研究、做決策、辦事情的過程中,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其二,思想理論是否科學?即是否認同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是否崇尚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解它、信奉它並自願接受它的指導,有能力把握它的精髓,按照其原則行事。其三,理想信念是否崇高?即是否對黨的歷史充滿自豪感,對黨的宗旨、章程、綱領的精神充分領會並踐行,對黨的建設以及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奮鬥目標深信不疑。其四,工作態度是否客觀?即是否有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是否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其五,為政用權是否廉潔?即是否能夠堅持廉潔從政,保持作風端正,具備法治思維等等。其六,道德情操是否高尚?即是否不僅遵守基本的倫理規範,還有高尚的道德情懷,具有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這些方面最終落腳於自身修養的全面性,即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黨員個體的黨性修養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反而有可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削弱,它因此需要持之以恆地進行錘鍊。

  黨性教育的本意應該是通過切實的途徑持續提升黨員的個體修養,使整個政黨的黨性或先進性在實踐中彰顯出來。而致力於實現黨性的理想形態和現實形態、應然形態和實然形態的統一,理應是一個政黨永恆的課題。


推薦閱讀:

氣量、氣度與心性修養
不經意間流露修養的9個用餐細節 | 知味葡萄酒雜誌
對照黨章黨規 提高黨性修養 做合格黨員
懂得溝通,才是最大的修養!
《菜根譚》修養之道【017】

TAG:修養 | 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