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制度: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_中國歷史網

?秦始皇統一制度: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

? ?李斯?------------------------------------------贏政稱皇帝、禁謚法,廢分封、設郡縣,封泰山、禪梁父,從政治制度、組織制度上證明了秦政權的合法性,也證明了皇位奉天承運的正當性,以此神化、聖化 自己的權威,鞏固大秦帝國的統治。同時,秦始皇在文化和經濟政策上,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秦始皇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取得 了什麼樣的效果呢?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採用小篆來統一中國文字。但是我們發現_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從出土的秦朝簡牘中,看到的更多是秦隸。這是為什麼呢?  統一文字,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事件。這一大事件涉及三個問題,一是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文字?二是秦始皇採用什麼方式來統一文字?三是該如何看待秦始皇統一文字?  第一,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文字?主要原因是,被兼并的六國文字字形不一,影響交流,這成為秦朝政令貫徹全國的一大障礙。大秦帝國建立之後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是怎樣保證政令在如此廣袤的國土上得到貫徹執行,如果這一點得不到保障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時六國文字混亂,具體表現為:戰國數百年間周天子因自身衰落,無暇顧及規範文字,其他各國君王也沒有工夫統一文字。在長期分裂割據的狀態下,文字得不到規範,異體字頻現,簡化字橫行。  例如在六國文字中,「馬」字的字形就各不相同。  即使在一國之內,同一字的字形也有很多不一致的情況。書寫上的不統一,成為書面交流的最大障礙。秦統一後,實行「書同文」的措施,「馬」。  字統一規範為「□」。  再如「安」字,六國的字形如下:  統一文字以後,「安」字規範為「□」。   除了便於交流之外,統一文字還是政令統一的需要。保證政令統一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的當務之急。偌大一個帝國,如果不能保證政令統一,那可是天大的問 題。在諸侯割據七國爭雄的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異形,寫法千變萬化,也缺乏一定的體系與結構規律,隨意性很強。秦並天下之後,領土空前擴張,在如此廣袤的土 地上進行統治,必須保證政令通暢,而當時字形各異的六國文字給政令的推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如果秦始皇的詔令下達到地方後,地方官員都看不明白的話,豈不 貽誤了國家大事?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也確實發生過詔書到達桂林而當地一般民眾卻讀不懂的事情。因此,政令統一是加強權力控制的頭等大事。這是秦始皇統一 文字的根本目的。  秦始皇用了十年時問完成了秦國三十五代國君夢寐以求的統一天下的大業,在建立大秦帝國之後,秦始皇的一系列作為都是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江山。統一文字的根本目的亦在於此。  第二,秦始皇怎樣實現文字的統一呢?他從兩方面來進行。首先,要實現文字統一,必須先設定一個全國性的標準。其次,通過政令廢止與標準不符的六國文字,以便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關於這兩方面的具體情形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得非常明確:「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 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全國性統一文字的標準就是所謂的小篆,具體措施則是廢除 「不與秦文合者」。  據此可知,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的過程中,有三個人發揮了很大作用。一是丞相李斯,二是中車府令趙高,三是太史令 胡毋敬。丞相總管國家基本政務,李斯不但主張用秦國文字統一天下,而且明確提出廢除與秦國文字不同的六國文字,並撰寫了《倉頡篇》七章,作為小篆的範本。 趙高是中車府令,此職位主要管理皇帝的車馬,官階不高,但是深得秦始皇信任。而且,在秦國官職中加有「中」字的官吏應當是可以出入宮廷的。所以,當時趙高 可以自由出入宮闈。太史令是史官,也是皇帝的近臣。出於職業原因,史官對文字統一的要求也許會更加迫切。  然而,有些學者聲稱,秦始皇不僅用秦小篆統一中國文字,還使用了隸書作為統一文字的書體。理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秦朝出土的簡牘上往往不是秦國小篆,而是具有隸書體式的古隸。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秦始皇到底是用何種字體統一文字的呢?是文獻記載的小篆,還是出土文獻中的隸書?   要弄清楚這一問題,我們需首先了解小篆和隸書的區別。小篆和隸書是兩種不同的書寫體式,小篆筆畫複雜,整齊協調,寫出來的字像圖畫一樣漂亮,但是書寫麻 煩。而隸書筆畫比小篆簡潔,主要是將小篆的圓轉筆畫改為方折筆畫,書寫效果略微寬扁,講究「蠶頭燕尾」。那麼,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時,他究竟是採取了小篆 還是隸書作為統一的標準呢?  根據漢代著名文字學家許慎的解讀,秦始皇是用秦國小篆作為統一天下文字的標準。我也認為,秦始皇統一文字用的不是隸書,而是小篆。我的依據是什麼呢?  第一,秦始皇為了統一天下文字制定了三部字書。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令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又令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七章。李斯、趙高、胡毋敬均用小篆來進行這三部字書的寫作。   第二,當時各地的刻石均為小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經五次巡遊全國,在各處留下眾多的刻石。而今天我們還能看到一部分這些刻石的臨本或摹本,如泰山、嶧 山、芝罘、琅琊台、會稽等的刻石,在泰山刻石中還有留存至今的實物,這些刻石文字均為小篆。刻石是秦始皇五次大巡遊的重要活動之一,內容無非是記載秦始皇 兼并六國等豐功偉績,所用的小篆必定是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文字。  第三,根據許慎《說文解字·序》的記載。《說文解字》是中國文字學的經典之作、奠基之作,因此,許慎對於統一文字所持的說法,一定有他的文獻依據。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出土秦簡中竟然有那麼多用隸書書寫的文字呢?  有兩種可能:一是秦始皇將隸書作為統一文字的書體之一,二是秦始皇用秦國小篆進行統一文字最後沒有獲得成功。而上述列舉的三點足以證明第一種可能不成立,那麼,只能是第二種可能。  中國文字書體的演變大致是,殷商通用甲骨文,西周、東周通用大篆,戰國時期盛行小篆,漢代流行隸書。在這些文字書體中,大篆是一種使用較為混亂的書體。  李斯建議用秦國文字統一天下文字,這當然是以戰勝者的姿態統一天下。但是,有一個前提,即秦國文字是否是當時天下最先進的文字。實際上,秦國小篆並非如此。  文字的功能在於交流,因此,文字的形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實用性。  一種不具備實用性的文字是沒有生命力的,因為它不便於書寫。既然文字重在交流,那麼,天下百姓在使用文字時,便常常會創造出書寫簡便的字體。  這種來自民間的創造有利有弊,積極的一面是為文字書體的演變提供了巨大的能量,而消極的一面則是造成了文字使用的混亂。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文化算不上先進。但是,秦國在軍事、經濟方面力量的強大,卻是其他六國遙不可及的。所以,最終由文化並不發達的秦國統一中國成為了歷 史的必然。這在中國歷史上常發生。隋朝一統天下、蒙元鐵騎征服,都是文化弱軍事強者的勝利。儘管秦國能憑藉軍事手段統一天下,然而從文化發展層面來看,秦 國文化與被滅掉的六國文化還是有差距的,齊文化、楚文化都比秦文化先進。因此,秦國的文字也並不是戰國時期最先進的文字,因為它不夠簡便、實用。  秦始皇統一文字採用的正是秦國小篆。小篆華美、整齊,觀賞性很強,但是,小篆的最大缺點是不便書寫。戰國時代有許多縱橫家,他們往往一天之內就要書寫幾千字的文章以說服君王,若用小篆來書寫,顯然無法完成。  當時,使用得最多的應當是從大篆發展出來的更為簡便的書體——隸書。  我們今天看到的秦簡中大量存在的隸書,便是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失敗的一個明證,它從一方面說明了簡便易寫的隸書代替了秦始皇強制推行的小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秦簡中大量使用隸書就斷定秦始皇是用隸書統一文字的,這是有違史實的。  提到隸書,問題頗多:一是什麼是隸書?二是誰創造了隸書?三是秦始皇為什麼不用隸書統一文字?四是如何評價用小篆而不用隸書統一文字的利弊?  先說第一點,什麼是隸書?   隸書的「隸」,意思是「隸屬」,隸書是隸屬於某一種文字的簡便書體。既然西周、東周使用的都是大篆,那麼,隸書應當是隸屬於大篆的一種簡便書體,當然這 是古隸書。換句話說,隸書是大篆的手寫體。在用大篆勒石刻碑之前,需要起草相關的文字,而不假思索就直接勒石刻碑是不可想像的。當時,應當是在不易保存的 材料諸如木簡、竹簡之類上起草碑文文字。  再說第二點,誰創造了隸書?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時期的程邈創造了隸書。 這個說法最早見於西晉書論家衛恆的《四體書勢》。秦朝有一個叫程邈的徒隸,因為犯罪入獄。程邈看到當時獄官用不便於書寫的篆書寫字,就對篆書作了修改,化 繁為簡,化圓為方,創立了一種新的字體。秦始皇看了改動後的新字體,很是欣賞,不僅赦免了程邈的罪,還封他為御史,並將這種字體在官獄中推行。程邈原來的 身份是個徒隸,因此起初新字體專供隸役使用,便把這一書體稱為隸書(或日下杜人程邈為衙吏,得罪始皇,幽系雲陽十年,從獄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損減, 方者使圓,圓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使定書。或日邈所定乃隸字也——《四體書勢》)。  衛恆的隸書之說流傳極廣,影響 很大。但是,這一說法在理論上講不通,同時也不符合文字書體創造的實際情況。從理論上講,任何一種文字的書體都不可能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它應當是無數書寫 者共同創造的產物,唯此,才可能得到眾多書寫者的認同,發揮其交流思想的作用。從實際上講,有現存出土文獻佐證。今存秦武王二年(前309)的青川木牘是 秦武王時期的相國甘茂在平蜀之後,公開發布的有關土地管理的文告。在青川木牘里,已經出現了不少用隸書書寫的文字,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秦國的官方文書 已在使用秦隸。青川木牘的書寫時間比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公元前221年早了八十年。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十年前的官方文告中,就已經存在 古隸書字體。由此可見,隸書不可能是秦始皇時期程邈一個人創造的。秦隸的真正創造者應該是秦國的無名文吏,他們在長期書寫過程中痛感小篆的不便,出於工作 的實際需要,他們從簡化大篆開始,再到簡化小篆的長期實踐中創造了秦代隸書。  第三,秦始皇為什麼不用隸書統一文字?   六國文字錯雜,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後確實需要將其統一,這不僅方便政令通行,而且對文字本身的規範化也極為有利。隸書書寫便捷,秦隸也早已存在。從理論 上講,用隸書來統一天下文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秦始皇卻採用了小篆統一天下文字。小篆華美、漂亮、整齊,然而,小篆的最大不足是不便於書寫。秦始皇 的舉措只能說明他對形式華美的小篆情有獨鍾,同時也反映了他並不懂得文字規範從簡、從俗的兩大基本原則。我們從中可窺見秦始皇追求形式唯美的心理傾向。  第四,對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的評價。  秦始皇統一文字功不可沒。雖然,他統一文字的主觀動機是為了加強統治,便於政令執行;但是,文字的統一在客觀上為統一思想以及促進文化交流創造了便利的條件。這對於一個多民族統一帝國的形成、發展與鞏固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維護中國統一的無形文化力量。   中國是一個方言眾多的國家,而方言是影響交流與溝通的一大障礙。儘管各地方言迥異,但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措施,使書面語言、書寫形式獲得了整齊劃一的規 范,成為跨越時空限制、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並且有助於形成中華民族統一的心理狀態與文化,成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股重要因素。這是必須首先予以肯定 的。  但是,秦始皇沒有使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而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隸書統一文字,而是採用了華麗但不便書寫的小篆,以至於他費盡心 力推行的小篆在秦國並未被廣泛採用。造成這樣的局面,或許有秦國國祚短暫的因素在內,然而,文字的流行有它自身的強大力量,簡便實用才是文字的生命力所 在。小篆不符合這一標準,因此,儘管依靠著秦始皇個人的威嚴,憑藉著大秦帝國強大的國家機器,小篆得以在全國強制推行使用,但小篆的難寫難認最終使它成為 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最短命的文字之一,代之而起的是隸書。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看到李斯、趙高、胡毋敬分別在《倉頡篇》、《爰歷篇》、《博 學篇》里書寫的秦代小篆的標準字體。不過,「泰山刻石」(存十字)、「琅琊台刻石」(存八十六字)還為我們保存著李斯親自書寫的秦代小篆的原貌,讓我們有 機會一睹秦始皇用來統一天下文字的小篆的風采。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東巡登泰山而 立,由李斯所書。石高四尺五寸,四面鐫刻,其中三面為秦始皇詔書,另一面是秦二世元年(前209)詔與從臣姓名。一共二十二行,每行十二字。此石原在泰山 頂玉女池上,之後移置泰山下的岱廟,歷經戰亂,現只存十字。傳世者尚有拓本,存一百三十六字a再看留存至今的漢碑、漢簡,特別是大量出土的漢簡,發現出現 最多的不是秦始皇強力推行的小篆,而是易寫易認的漢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隸書才是真正統一了中國文字的書體,秦始皇「書同文」的詔令真正得到施行是 在漢代。一種先進的書體一旦形成,它就擁有了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比如晉代形成的楷書,歷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是我們漢字書寫的主要書體。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緣於書寫工具的發展。中國古代的主要書寫工具是毛筆。在秦簡、漢簡上,使用毛筆這種柔軟的書寫工具很容易寫出「蠶頭燕尾」的隸書。在一定程度上,書寫工具的發展決定了書體的演變,而書體的簡便實用又決定了何種書體能夠統一中國的文字。  從大體上看,秦始皇「書同文」的措施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但是,他採用小篆作為「書同文」的國家標準,則並不可取,再加之秦朝國祚短暫,因此,成效並沒有後人想像得那麼大。  統一貨幣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經濟領域推行的重大舉措。   戰國時期,不僅各國互相攻伐,而且各國的貨幣也不盡相同。當時通行的貨幣主要有四種形態。一是布幣,形狀像農具中鎛(bo,博),主要流通於三晉,即 韓、趙、魏。二是刀幣,主要流通於齊、燕、趙三國。三是圓錢,主要通行於秦、西周、東周、趙、魏沿河(靠近秦國)之地。四是郢爰與銅貝,只通行於楚國。各 國自鑄貨幣,甚至私人鑄幣。當時貨幣的不統一使秦始皇深感即使政治已統一,仍不能掌控經濟上的統一。  戰國時期流行的貨幣主要是銅幣與金幣兩大類,形狀各異。  統一貨幣的根本目的在於鞏固政治統治。六國貨幣龐雜即是六國政治紛亂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為了建立與政治統一相匹配的經濟體系,必須在貨幣政策上實現統一。  秦始皇採取了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  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製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二是統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明「半兩」二字。銅錢造型為圓形方 孔,俗稱「秦半兩」。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日半兩,重如其文,為下 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史記,平準書》)。  秦始皇用行政手段強行統一貨幣,這一舉措使戰國幣制的混亂局 面立刻得到了有效控制與規範。秦始皇統一貨幣所獲得的成效遠比他統一文字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統一貨幣的措施更合乎規律。六國的貨幣大小不一、輕重不 一、形體不一(刀形、布形)、價值不一,秦國「內方外圓」的貨幣比六國的貨幣更方便攜帶,流通起來也更為便利。「秦半兩」為五銖錢的出現做好了充分的准 備,可以說,「秦半兩」影響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貨幣形態。  秦始皇採用「內方外圓」的圓形貨幣作為秦代的統一貨幣形態,這與中國古代 的哲學思想相契合。中國古代一直崇尚「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先秦諸子一直認為,天道為「圓」,地道為「方」。秦幣的「內方外圓」恰好符合這一哲學思想,而 且非常實用。「內方」便於穿串,「外圓」不易磨損。  一錢之中,既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又具備了易於攜帶、便於使用的特點,它的通行便是必然的了。  此外,在戰國中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若干個經濟區,這些經濟區是和戰國七雄諸國共時而存的。各國的經濟區之間由於交換的需要,已經將貨幣的統一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秦始皇統一貨幣適應了這種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這也是這一舉措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統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在經濟上成就的另一件太事。  戰國時期各國的度量衡非常混亂。  度量衡分別是三種單位。「度」是計量長短的器具,「量」是、測量體積的器具,「衡」則是計算重量的器具。   先說「度」。在傳世至今的四件戰國銅尺中,洛陽金村銅尺長23.1厘米,安徽壽縣楚國銅尺長22.5厘米,長沙兩件楚國銅尺長分別為22.7厘米、 22.3厘米。這四件銅尺的長度相差最少為0.3厘米,最多為0.8厘米;兩件楚國銅尺的長度也不一樣。可見,戰國分裂局面造成的度量衡混亂之大。   再說「量」。魏國的量制以益、斗、斛為單位,齊國的量制以升、豆、區、釜、鍾為單位。而齊國姜氏政權的定製是:「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 鍾(《左傳·昭公三年》)。」其意是說,四升為一豆,四豆為一區,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鍾。田氏卿族為了奪取姜氏的齊國政權,收買民心,改變數制——五升 為豆,五豆為區,五區為釜,十釜為鍾。可見,各國都有自己「量」的標準。  最後說「衡」。趙國的衡制以釺、鎰為單位。楚國的衡器是天平砝碼,以銖、兩、斤為單位。據楚墓出土的砝碼測量,楚制一斤平均值是260.798克。  度量衡的混亂帶來兩大弊病:一是商品交換因為難以換算而無法順利進行;二是賦稅收入不均。秦國在商鞅變法之時,就已經制定了度量衡單位。  在現在的上海博物館裡,藏有商鞅變法時頒發到重泉的標準升,這方升的表面還刻有銘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國以秦製為基礎,頒發詔書,統一全國度量衡。同時,把秦始皇的詔書刻在由國家製造的度量衡的標準器和日用器。  秦代度量衡器具的測算標準為:一尺為23.1厘米,一升為201毫克,一斗為2010毫升,一斤為256.25克,一石(120斤)為30.75公斤。   統一文字與度量衡,其目的都是為了鞏固大一統的大秦帝國的統治。在統一文字與度量衡的同時,秦始皇還制定了車輛的標準軌距。如此一來,車輛的輪子便可以 適合全國所有道路的車轍。在中國西北的大片土地上,縱橫穿越的道路深受厚層鬆軟黃土的侵蝕之害,因此,這項改革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在秦始皇從文化、經濟等方面大力推行統一之時,他也沒有忘記對領土的強力控制。那麼,秦始皇在這一方面又實施了哪些舉措?(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http://lishi.zhuixue.net/renwu/qinshihuang/38501.html?秦始皇統一制度: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_中國歷史網?======================????????
推薦閱讀:

西周除兩任君王之外貢獻最大的兩個人
盤點中國歷史上已知姓名的公主列表
真·民科向《華夏源流圖》,全信了你就輸了
歷史丨「好男兒上戰場,打鬼子保家鄉」
【崖山尋跡】| 中國去哪了?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制度 | 秦始皇 | 文字 | 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