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秋:古畫鑒定要研究古法用筆
陳佩騏秋近影
陳佩秋,我國當代著名的書畫家、鑒定家。她有著多年的書畫創作經驗,並利用各種難得的條件和機會,研究古代書畫各種不同的用筆習慣,以及墨色、款識、著錄乃至絹的織造方式。尤為難得的是,在書畫鑒定方面,陳先生不迷信前賢的著錄,倡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將對比法與考證法相結合,提出了大膽而獨具思考性的鑒別意見。近年來,她對《步輦圖》、《瀟湘圖》、《踏歌圖》等藝術史上重要作品的鑒定觀點,發人深思,大益後學。此文摘自陳佩秋先生在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藝術學院的演講。
一、宋畫需要花大力氣整理
宋畫需要花大力氣整理。書畫作品先有真偽問題,然後才是好壞問題。假畫問題現在太嚴重了。今天,雖然《宋畫全集》出版後,收錄了上千幅宋代作品,但是現存宋畫中存在不少假畫,甚至不少大博物館裡都有假畫,包括美國的幾個大博物館裡也有。從古到今,古畫的真偽也沒能完全搞清楚,近些年,藉助於高科技,我們才弄清楚一些問題。前些天我去一個收藏家的家裡,他買了好幾億元的畫,沒有一件是真的。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繼續研究整理下去,這個問題不解決,真不得了。研究宋畫真偽需要沉下心來,下苦功夫。我從80年代開始做研究,做到現在90多歲了,我很願意把所積累的一點一滴的經驗傳下去。我現在很少畫畫,時間全用在鑒定上面了。
宋畫鑒定可依託各博物館的力量。書畫鑒定應從大博物館做起,古畫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最多。而且宋畫的問題最大,可從宋畫做起,整理完宋畫,再著手明清繪畫。
《宋畫全集》北京故宮有7本之多,可以從第一冊起一幅幅地研究,最後大家意見統一了,設立標準件,很多明清的作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雖然這需要考慮所需時間、經費、人力、物力等,但這種模式是最好的,如果不做的話,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現在社會上爭議很多,大家水平都高一點,辨識能力強了,打假力度也就強了,否則假貨就橫行。
二、鑒定古畫要研究古法用筆
鑒定古畫要研究古法用筆。單純地打假是很難的,我們現在主要是要懂畫。
書畫作者在早期、中期、晚期,用筆都是有變化的,中國畫意境很好,一些古法用筆很厲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徵,他的標準件、起承轉合如何用筆,你拿到標準件,去放大、做對比就能看出來。
你既要了解繪畫史,也要了解繪畫本身,既要理論,也要實踐,這兩者不能脫節。專業鑒定家尤其是要去畫,去了解如何用筆,才能明了繪畫的微妙法門。假如你一個學畫的,臨摹半天都是假畫,貽害很大。真畫和假畫肯定是有天與地的差別的,現在要做真偽的清理工作,否則留給子孫也是個問題。
三、鑒定也可以從裱畫入手
從裱畫角度入手也能有裨益。以前裱畫,會在作品後面貼一個小條子,沒有小條子,幾天以後就容易斷片。凡是有年份的假畫,它上面的條子是密密麻麻的。因為過去我在裱畫的時候,上世紀50年代,好的裱畫師在蘇州的就叫蘇邦,在揚州裱的就叫揚邦。蘇邦裱得很糯,芯子很柔;揚邦用的漿糊重一點,容易斷裂。蘇邦盡量不破壞畫本身,修補好破損的地方;揚邦為省事常常就切掉。所以懂行的人就請蘇邦裱。裱畫時後面貼條子,我自己是經歷過的,怎麼貼怎麼裱是門大學問。這對於我們了解畫的破損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四、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的特色
說說標準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現在有二玄社印製的高仿品,我過去看到過范寬的作品,但沒有看出其中的皴筆。後來從台北出版物中我看到皴筆很滿、外輪廓線挺拔。而且皴筆上有苔點,有厚度。但二玄社的看不出來。我總結出,宋代繪畫的外輪廊線,無論是哪處轉彎,都是帶尖角形的線條。現在我們坐火車從上海出來,快到鎮江時,兩邊山形都是矮的,全是弧形的,真實景緻就是如此。從趙孟頫起,我反覆研究這種情況多年,完全有證據說明這一結論。
此文整理自陳佩秋先生在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藝術學院的演講。
推薦閱讀:
※研究特殊八字一氣生成,尋求八字四柱相同的人
※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研究
※姿勢 | CRISPR研究中的幕後英雄們
※微創雜交技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