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後裔 韓國繁衍
後人根據古籍記載描繪的陳璘將軍像。
韓國古畫中記載的中朝水師聯軍所使用的戰船(翻拍)。
明朝名將陳璘率五千廣東子弟兵入朝抗倭 翁源舉行陳璘學術研討會
400多年前,朝鮮半島爆發壬辰倭亂,兩國軍民同仇敵愾、並肩作戰。明朝鄧子龍將軍和朝鮮王朝李舜臣將軍在露梁海戰中雙雙殉職,明軍統帥陳璘今天還有後人生活在韓國。
明代名將陳璘對許多人而言有些陌生。其實這名古代嶺南鮮為人知的勇將,曾和韓國電影《鳴梁海戰》中叱吒風雲的朝鮮名將李舜臣並肩作戰,共同取得對日軍的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捷。
昨天,在明朝抗倭名將陳璘將軍故里——韶關市翁源縣舉辦了迄今為止最高規格、最高水準的陳璘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外著名明史專家學者和相關研究機構人員共260多人出席會議。會上,專家們深入研究陳璘相關史實及其所處時代,完整總結了陳璘精神,準確地評價了其歷史地位。一個有血有肉、英勇無畏的名將的人生,完整地在此間浮現。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卜瑜 通訊員黃薇薇、謝冰
陳璘其人 擅長水陸作戰援朝抗倭
陳璘是何許人也?他的一生有著怎麼樣傳奇的色彩?作為立下赫赫戰功的他,為何其後裔會遠赴朝鮮半島定居?廣西師範大學的劉祥學教授等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剿賊積累海戰經驗
1543年,陳璘出生於當時的韶州(今韶關)翁源周陂龍田村。他不僅喜愛武術與軍事,而且天生「膂力絕倫」。
1562年,潮州盜匪張璉、楊朝曦以閩粵交界山區為巢穴,勾結倭寇在粵東沿海犯案。兩廣總督張臬招募驍勇之士前往征討,當時年僅19歲的陳璘正式投上從軍之路。
據劉祥學考證,陳璘在追隨名將俞大猷平定張璉等人的戰鬥中,年輕的陳璘隻身深入敵巢,「入賊中諭賊」,勸降張、林餘黨。「總督張臬獎璘千金,時服其勇」。
由此以後,陳璘參與了剿滅「清遠賊」、「西山賊」、「普寧南陂賊」、「揭陽官嶺賊」、「饒平海賊」等一系列戰鬥。陳璘積累了豐富的水戰、海戰經驗,這奠定了他在援朝抗倭戰鬥中勝利的基礎。
父子同赴朝鮮
1593年,倭寇入侵朝鮮,戰爭持續多年,朝鮮幾乎全境陷落。當時的兩廣總督向明神宗舉薦陳璘。1597年,倭寇再次發動大規模入侵,時稱「丁酉再亂」。在朝鮮戰場告急之際,陳璘率5000名廣東子弟兵援朝作戰。最後,陳璘統率水師1.3萬餘人,代表明朝火速趕赴支援朝鮮作戰。其子陳九經亦從軍隨父抗倭。
陳璘作為援朝明軍的水軍都督,率一支由500艘戰艦組成的龐大編隊進入如今的韓國唐津,與當時的朝鮮李氏王朝抗倭名將李舜臣共同守衛海防。
露梁海戰揚名
黑龍江大學的學者胡凡認為,中朝水師的合流,不僅讓聯軍水戰實力猛增,更促使陳璘和朝鮮名將李舜臣成為血濃於水的親密戰友。真正讓陳璘名聞天下的,就是與李舜臣聯手作戰的露梁海戰。這個著名的戰役被作為經典戰例在世界海戰史上佔據有一席之地。
1598年11月,日軍無心戀戰準備逃回日本。明軍和朝鮮水師分道追擊,最後決定在露梁水域對準備撤退的日軍和前來接應的日本水師實施伏擊作戰。
當時已是古稀之年的明軍老將鄧子龍和李舜臣在海戰中相繼戰死。陳璘在尚不知戰友犧牲的情況下,命聯軍放火大燒敵船,遇船即燒,大敗日軍。當日軍欲垂死一搏之際,陳璘又搖旗收兵,日軍不知其虛實,被明軍盡得先機,最終大敗。
露梁海戰後,陳璘又率軍登陸,繼續殲滅了大批殘敵,最終為長達七年的「壬辰御倭戰爭」畫下了圓滿句號。戰鬥結束後,陳璘方知鄧子龍、李舜臣死訊,悲痛至極。據《朝鮮平壤錄》等古籍記載,陳璘聞訊從椅上跌落甲板,躍起又跌扑前後3次,捶地大哭。
學者們普遍認為,這場大戰的意義不僅在於痛擊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本吞併朝鮮並進而侵略中華的狼子野心,還在戰後的200餘年裡遏制了日本的對外擴張。
後裔尋根 10年間返鄉10餘次
歷史上,陳璘後裔的重要一支一直繁衍生息在韓國的土地上。「露梁海戰」後,陳璘與其子陳九經抗倭後回到了祖國。但當時正值明朝國祚衰微,行將滅亡之秋。1644年明朝滅亡後,陳九經之子陳泳溸不得已東渡黃海到達朝鮮半島。
長居韓國370餘年
陳泳溸一直蟄居在今韓國全羅南道海南郡的皇朝里(現稱德松里)。據介紹,陳氏後裔之所以能在這裡安然無恙,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李氏朝廷和當地人民的擁戴和愛護,最終他們融入了當地的生活。
陳璘赴朝抗倭至今已有四個多世紀,陳泳溸落難韓國皇朝里也已370餘年,後代在整個韓國有近300戶,僅在皇朝里就有70餘戶。皇朝里的名字也為陳泳溸定居後所起,以寄託對故國皇明和先人的哀思。
據悉,皇朝里的最高處有一古廟「皇朝別廟」,每年都有韓國陳氏後裔來這裡舉行祭奠活動。
據翁源縣委介紹,早在1993年,該縣便通過曾為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一等書記官的尚玉河找尋到陳璘在韓後裔,並為兩地牽線搭橋,從此兩地開始了互動。
1994年6月,陳璘後裔,韓國民主平和咨問會議事務處江原道擔當官陳邦植一行15人應翁源縣政府邀請回宗地翁源縣省親訪問,受到翁源縣人民的熱烈歡迎。
近年來,翁源和韓國兩地通過「陳璘文化」加強了溝通和互動,也讓「尋根問祖」這一傳統在當下找到了新的傳承方式。「據統計,韓國陳璘後裔自1994年至2014年間,共計10多次回到故鄉翁源縣省親訪問,加深了彼此聯繫和情感交流。
今日,陳璘在韓國後裔一行將回到祖籍地翁源周陂鎮龍田村舉行祭祖儀式。
推薦閱讀:
※中國外長王毅會見韓國外長:儘快搬開薩德這個絆腳石
※【韓國料理專輯】泡菜餅
※韓國KF-X新篇
※果然韓國人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