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與中華民族的覺醒

八年抗戰與中華民族的覺醒在日軍南京大屠殺五十八周年的時候, 中國人民為在日本屠刀下失去生命的三十多萬毫無抵抗力的同胞而哀悼, 為他們和其他死於日本殘殺下的三千多萬中國平民的仇恨而銘誓。本文的目的是紀念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我國抵禦倭患的偉績, 通過對國共雙方抗戰歷史的一個綜述, 揭示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 中國人在抗日救亡的戰鬥中, 其民族精神從逐漸復甦終於達到了完全的覺醒; 滿清三百年, 腦後一根長辮在中國人身上造成的奴性和麻木, 終於從根本上被清除。當年滿兵在揚洲屠城十日, 殺戮八十萬人, 此後三百年的枷鎖, 三百年的沉寂。從一九一一年武昌發難, 到二次北伐, 中華民族終於開始找回了自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遭受了鴉片戰爭以來最兇殘的侵略, 中華民族似乎走到了最低點, 但它也是中國走出低谷、重登世界高峰的開始。抗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的一個新的轉折點, 標誌著中國文明將重新領導世界的契機。從這一點來看, 回顧和總結抗戰的歷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中日七十年的戰爭史中, 日本對中國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侵略。第一次的甲午戰爭以中國割讓台灣、澎湖列島, 賠款二億三千萬兩而結束。中國由此而日趨沒落, 日本由此而日益強盛。 然而, 第二次中日戰爭卻完全不同。 一九四五年, 一百七十多萬倭寇在中國領土上投降, 中國收復包括台灣、東北在內的失地。中國終於獲得了完整的主權, 擺脫了鴉片戰爭以來的半殖民地地位, 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 實現了在此之前一百多年的奮鬥目標。隨著中國最大、最兇殘的敵人─日本的失敗, 中國才在鴉片戰爭之後第一次取得了一個安全的環境, 在承受一百年的不斷打擊之後, 終於有了復興的機會。這一成果即源於中國民族精神的恢復。一九一九年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等地的特權轉交給日本。 聽到這一驚心的消息, 北京學生提前原來準備五月七日召開的國恥紀念大會, 爆發"五·四"運動, 全國響應, 揭開了中華民族覺醒的新篇章。在此情勢下, 北京政府不得不公開和會經過, 並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剛剛成立的蘇聯政府主動放棄俄國在華的一切特權, 而後美國亦根據其遠東戰略拒簽凡爾賽條約, 並逼迫日本放棄了其在華的諸多利益。這一勝利, 毫無疑議是廣大中國人民力爭取得的。"五·四"標誌著中國人民在民族振興的事業中走出了以科學的思想體系為指導的一大步, 在精神上建立了抗日救國堅不可摧的陣地。抗日戰爭中國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但中國人在只有作『最後之犧牲』的時候沒有投降, 終於贏得了勝利。 當時中國幾乎所有軍火都要從西方進口, 沒有武力為後盾, 難以直接為所有的仇恨報復。但觀東京審判結果, 南京大屠殺的主要戰犯倭大將松井石根被絞斃, 而谷壽夫則被引渡到中國處死, 也總算給南京的死難者一點交代。當時弱小落後的中國能取得這樣的結果不能不說是一個勝利。這場勝利是盟軍賜予的嗎? 在世人的眼中日本的投降是兩顆原子彈的速效, 但實際上日本軍方在遭核打擊之後還力主血戰到底, 倭酋裕仁之所以投降是因為軍部長期自誇必勝, 但日軍實則在所有戰場上都已失敗, 因此失去信心。 特別是日本原來計劃迫使中國人迅速投降、加入其"東亞共榮圈"作亡國奴的目的沒有得呈, 反而在中國戰場上欲進不得、欲退不能。 中日戰場早在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前就已陷入僵局。自盧溝橋事變前後,日本每每提出諸如華北特殊化等議和條件, 都被國民政府堅決拒絕, 這與一九一九年的北京政府相比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其後日軍到處實行如南京大屠殺一般的血腥恐怖以逼中國人就範, 但我中國人寧死不屈、決心抗戰到底。日本不得不以百萬兵力將戰火擴展到華中、華南腹地, 實已深陷泥潭。 一九三八年六月, 日本宇垣外相又向國民政府提出承認滿州國、中日共同剿共等議和條件, 被堅決拒絕, 宇垣不得不辭職。不久德國承認滿州國, 英法等國力勸中國同意日本的條件, 但都未動搖中國政府抗日的決心。在我堅忍不屈的情形下, 倭國計窮, 不得不使出下三濫手段, 扶植傀儡政權。倭國首相近衛文廛(此字應為`廣"下一個`林",再下一個`呂"字)先是想栽培唐紹儀為偽政府首領, 在唐被刺殺身死之後, 乃與汪精衛、高崇武、周佛海等勾搭。吳佩孚不願與倭國合作, 而被倭人害死, 但總算保住了晚節。汪與近衛一唱一和, 一奸一賊, 一九四○年在南京組成偽政權, 周佛海任汪偽財政部兼警政部長。汪偽旋與倭簽訂條約, 出賣了遠遠超過當年袁世凱拒簽的二十一條的利益, 承認偽滿, 將蒙疆、華北、長江下游等地歸倭國永久佔領, 偽政權軍、警、財政經濟、交通等等均由倭國控制, 倭佔領區內資源一律由日人開發。日本國民紛紛湧向中國淘金, 佔領區所有實業都由倭人管理和經營。正是這些吸血惡魔, 對中國工人最大限度地壓迫與折磨, 在各礦山、工地製造了數以百計的萬人坑。國民政府早在汪精衛從河內發出艷電之後, 立即開除汪出黨, 後又宣布凡汪偽與倭國所籤條約一律無效。蔣介石在揭露倭國的『東亞新秩序』和『日滿華協同』等令我作亡國奴的陰謀時, 說道:『現在日本滅亡中國之計劃與工具已經一切齊備』, 如果我們還想以和平妥協求獨立平等, 『那就無異於痴人說夢。精神一經屈服, 就將萬劫沉淪, 鎖鏈一經套上, 百世不能解脫』。『豈有一個有主義的革命政府而可以輕易受人威脅, 以致於放棄其革命救國的使命』。 中國人要『愈艱苦, 愈堅強, 愈持久, 愈奮勇, 全國一心, 必獲最後勝利』。 從蔣介石這一番話可以看出, 當時的中國政府與甲午一戰即降的韃虜政權是大不相同了, 而中國人民與甲午戰爭時對國事不聞不問的狀態也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日本第二次侵華之前, 中國的工業技術還極為落後, 經濟還未恢復, 但人民卻已經是大大地覺悟了, 也正是這一覺悟使我們沒有在日本的屠刀下成亡國奴。抗戰打了八年, 為什麼? 因為中國落後! 中國當時的年鋼產量不過十萬噸, 到抗戰結束時機槍生產總量也不到一萬支, 重武器和坦克、汽車更是不能生產, 幾乎所有軍備都須從外國進口。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 除蘇聯曾一度援助武器設備, 並於一九三七年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外, 美、英等國援助幾乎為○。一九三八年三月和七月蘇聯兩次貸款共一億美元給中國。蘇聯不僅向中國提供了幾百架飛機, 還派阿沙洛夫將軍帶戰鬥機隊和轟炸機隊到中國參戰, 一九三八年四月底在漢口以東擊落日機三十九架中的三十六架, 而中國空軍損失九架, 蘇軍損失兩架。一九三八年一年, 蘇空軍在華擊落日機一百多架, 炸毀日船艦七十多艘、飛機三十多架。蘇聯空軍兩年內在中國戰場犧牲了近一百名飛行員。《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 日本即懷疑還有秘密條款, 事實上, 斯大林原則上已同意在中國最危急時候出兵參戰。而此時, 美國在日本壓力下勒令陳納德的航空隊回美國。一九三九年六月蘇聯再次對中國貸款一億五千萬美元, 用來購買軍火、汽油等工業品。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年, 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貸款四億五千萬美元。後來因蘇德戰爭, 蘇聯自身難保, 蘇聯軍火就斷了供應; 蘇聯為免腹背受敵,與倭國簽訂中立條約。在蘇聯援華的時候, 美國卻把大量的廢鐵和航空汽油賣給日本, 中日戰爭前三年內美國供應了日本軍需物資的 90% 以上。蔣介石多次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請求援助,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五日, 他在給羅斯福的信中懇求道: 『茲代表此流血之人民, 願再聲請閣下惠予吾人更大之援助, 俾中國抵抗日本侵略得告成功』。但美國怕中國會投降而無人還債, 不肯借錢。在陳光甫和當時駐美大使胡適的忍辱負重、多方活動下,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美國終於同意借款二千五百萬美元, 中國以二十二萬噸桐油支付本息。 一九三九年英、美積極活動, 企圖製造『遠東慕尼黑』, 勸國民政府對倭妥協, 未獲效果。一九四○年五月, 法國向德國投降, 而倭國則利用時機約制英、法在東南亞的勢力。 一九四○年七月二日, 羅斯福簽署法案規定四十多種軍需品出口須許可證, 開始對倭進行限制。但七月十八日, 英首相丘吉爾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禁止軍火、卡車、汽油等經緬甸和香港運往中國, 中國的國際交通線只剩下中蘇之間的一條路。一九四一年美日談判破裂, 七月美國空軍志願隊來到中國(比蘇聯是來得晚多了), 國際形勢有了好轉。後來倭國對美國的禁運惱羞成怒,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偷襲珍珠港, 為後來初次品嘗兩枚原汁蛋奠定了基礎。中美此後建立了同盟的關係, 但美國在整個抗戰期間給中國的借款和租借物資總數也不過十幾億美元而已, 只相當於中國軍費的百分之五左右。由上可見, 在八年抗戰中的前五年內, 軍事工業幾乎為○的中國基本上是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況, 而倭寇則有可與美國抗衡的精良裝備。 國軍雖然人數多, 但裝備遠不如倭寇, 戰鬥力相差極大, 很多士兵不但沒有多少訓練, 有的甚至連槍也沒有, 中國軍人完全是以血肉之軀跟倭寇拚命的。一九三五年中國有常備軍約一百七十萬人, 共有火炮五六七門, 其中過於陳舊的就有一一○門。 推行徵兵法之後, 一九三九年十月, 中國的作戰兵力增加到二百六十一個師加五十個獨立旅共四百一十六萬人; 中國軍擁有步槍總數為一百五十六萬支, 重機槍共一萬七千多挺, 火炮兩千多門。儘管抗戰爆發後中國軍實力有很大增強, 但大部份士兵還是連步槍都沒有。而岡村寧次所轄日軍在一九四五年九月投降時還有三十六個師團、四十一個旅團等一百二十八萬兵力, 向國軍繳械火炮一萬四千多門、汽車一萬五千多輛、飛機一千多架。即使處於如此劣勢, 中國軍的頑強戰鬥贏得了多次勝利。 一九三九年八月第一次長沙會戰, 在薛岳指揮下, 國軍擊退倭寇十萬之眾的進攻。在新牆河, 在洞庭湖, 在汨羅江, 我軍部隊往往血戰至最後一人, 連倭寇都不得不承認其頑強。在那國難當頭, 民不聊生之際, 廣大民眾獻財獻力; 全國人民忍受艱苦, 修建鐵路、公路, 搶運物資; 婦女也參加戰鬥; 大學遷至南方在炮火中授課, 培養出楊振寧這樣劃時代的科學家... 這等等的一切, 充份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魂, 證明了中國頑強的生存力。這不能不說是辛亥革命以來進步的表現。一九四一年九月, 倭寇又以十幾萬兵力第二次進攻長沙, 第九戰區在薛岳大將指揮下抗敵, 直至在長沙城內挨街巷戰。 中國軍十個軍趕到戰場, 收復長沙, 倭寇棄屍一萬多具敗走。一九四一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 在倭軍洪水般的攻勢下, 美軍節節敗退, 數萬大軍在菲律賓投降,麥克阿瑟遁至奧大利亞。然後十萬英軍在新加坡投降。美、英的降兵也被倭人殺頭甚多。這以後, 美、英才開始與中國進行軍事合作, 建立了中國戰區統帥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 倭寇發動在珍珠港勝利後在中國戰場的第一次大攻勢, 以四個師團等十二萬人第三次進犯長沙。在薛岳指揮下, 國軍以三十萬人應戰, 誘敵深入。倭軍強襲長沙不成, 反陷入包圍, 倭軍拚死衝出, 死傷慘重。蔣介石稱第三次長沙會戰為抗戰以來最為得意之作。美國參謀總長馬歇爾表示慶賀,海軍部長洛克斯指出這是所有盟國的共同勝利。而宋美齡更是牛烘烘地在美國大談中國軍人魂。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九日的紐約時報載宋美齡的文章, 摘錄如下:『過去三個月來, 我中國人民以驚奇難信的眼光, 目睹著西洋軍隊處處對敵人屈降。據他們解釋是因為日軍實力優越之故』。『過去五年之中, 中國軍隊完全沒有對敵投降的例子; 相反地,我們可以舉出許多的實例, 證明我中國的官佐士兵每當矢盡援絕, 除了投降不能苟全生命的時候, 總是戰至最後, 寧願犧牲生命, 不屑選擇別的途徑』。 接著蔣夫人舉了在湖南新牆河國軍王超奎營在日軍包圍中五百多人全部戰死為例子。蔣介石對外國人的讚美也感慨, 英、美在慘敗後才知道日寇之強, 如今長沙大捷, 世界方知『我中華民族固有之精神與文化為不可侮耳』。之後, 在中國的要求下, 美國乃於一九四二年一月對華貸款五億美元, 英國也跟著貸款五千萬鎊。但美、英軍政官員卻對中國戰區採取歧視和輕視的態度, 中國在軍火分配委員會(The Munitions Assignments Board)沒有代表。 蔣與羅斯福交涉, 但沒有實效。 美國空運物資一九四二年五月為八十噸, 六月為一○六噸七月為七三噸, 遠未到希望每月五千噸的數量。一九四二年初, 美國又要中國把十萬最精銳的部隊作為緬甸遠征軍到熱帶叢林中與日軍作戰, 並不關心中國本土戰場。英國軍方在日軍從泰國(日本的盟國)向緬甸進攻的前一天才同意讓中國軍陸續進入緬甸, 延誤時機。結果遠征軍大部份敗退回國, 部份退入印度。一九四三年日軍發動秋冬攻勢, 在華北力求消滅中共軍隊, 華中第十一和第十三軍聯合進攻湖南常德和安徽廣德, 以打通平漢線。日軍十月初在四天內攻下廣德, 然後於十一月以四個師團向湖南西北部津市、澧縣、石門、慈利、常德、漢壽一帶。在德山、常德又是一場血戰。中國第十軍左翼孫明瑾師長陣亡, 全師只剩六百餘人。中國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七師,從十一月十八日開始, 外圍戰三天, 城郊苦戰五天, 城內核心戰兩天、巷戰三天, 再碉堡戰兩天, 彈盡糧絕, 八千五百二十九人只有三百二十一人突圍, 戰況之慘烈驚天地、泣鬼神。英倫敦新聞紀事報在報導此戰時稱之為『戰史上最光榮』的一段。守軍在彈藥用完之後, 用木柄長矛去刺殺攻城的日兵, 後來又與突破進來的日兵白刃戰, 到最後甚至用手格鬥。日軍入城後放火燒毀平民的房屋, 朝日新聞電訊稱:『凄愴:常德血之攻略七日間, 黑煙衝天, 紅蓮之焰』。十二月四日, 九戰區薛岳援軍到達戰場, 先克德山, 後收復常德, 日軍佔領常德不過五天乃於十日全線退卻。日第十一軍接到再奪回常德的命令, 但日軍司令橫山勇認為此次作戰損失不小, 還是抗命退兵了。湘人強悍, 且與川人相比較, 更為機智善戰, 而又從不氣餒, 與粵人相較, 更敢為天下先。中國軍隊在湖南的作戰得到了廣大民眾密切地配合與幫助。老百姓不僅是簞食壺漿犒勞國軍, 更積极參加各種協助戰鬥的活動。例如破壞敵後的交通線, 提供情報, 掩護我軍, 運送傷員, 搬運器材, 不僅從精神上給中國軍隊極大的鼓舞, 而且從人力、物力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僅以第三次長沙會戰有組織的戰時服務隊為例, 長沙縣有46,495人, 瀏陽86,058人, 平江有34,340人, 湘潭約36,000 人, 醴陵、寧鄉、沅江、湘陰等地也在組織訓練服務隊, 擔任築工事、破壞道路、輸運糧彈、收容傷兵調隊兵等任務。在敵北潰時, 平江鄉民自發組成武裝, 攜帶糧食早出晚歸, 在敵潰逃經過的大山中嚴密搜索, 見到單獨行動的潰兵即予殺死。 中國軍隊有如此愛國的民眾同心協力, 倭寇安能不敗? 用古人的話這叫『用兵不如用民』, 用共產黨的話來說, 這就是人民戰爭的威力。 觀近代中國史, 瀏陽譚嗣同、胡耀幫, 長沙蔡鄂、黃興, 湘潭毛潤之, 寧鄉劉少奇, 平江彭德懷...真可謂『唯楚有才, 於斯為盛』者也。我華夏有經緯濟世之才、忠勇大義之民若此, 倭寇堪與爭鋒乎?這裡我忍不住要提到我祖母常講的故事之一。當時我祖父母居於安鄉縣湖區, 時倭寇大軍至, 全家婦孺很害怕。我祖父說:『反正是一死』, 乃雙手持柴刀立於門後, 只待倭兵進門即刀起斃敵。幸好敵軍只是匆匆路過, 並未停留騷擾安鄉縣百姓。 祖母又常講述村中幾個漢子(可能是游擊隊), 將兩名在湖邊排泄的倭兵摁入淤泥中斃命的事。今按時間推算, 這些應當是在一九四三年底倭敵從華容途經安鄉分兩路進攻常德和津市時發生的事。同年美國以停撥租借物資為要挾強迫中國派大軍第二次遠征緬甸。一九四三年四月三日, 羅斯福發電報給蔣介石道:『自去年以來, 吾人裝備中國遠征軍正為今日之戰』,中國若不出兵緬甸, 則美國空運器材失去意義。一九四三年八月後, 中國戰場在美國人眼裡的價值逐漸低落, 主要原因是美軍佔據了絕對優勢海、空優勢, B-29型遠程轟炸機的問世使美國無需使用中國的機場即可轟炸日本。美國『維持中國作戰』政策的目的即在其兵力尚不足與日本抗衡的時候讓中國牽制大量的日軍, 現在其兵力強大了, 就把中國人涼在一邊不管。基於此, 美國決定裝備中國軍隊將以三十三個師為限。年底, 羅斯福背棄他十天前在開羅會議中對蔣介石作出的海、陸夾攻緬甸的諾言, 說要推遲攻緬甸計劃一年。中國要求美國十億美元貸款也被拒絕, 中美關係走到最低點。十二月二十日,羅斯福居然又置他推遲進攻緬甸的建議於不顧, 敦促中國軍出兵支持英軍收復緬甸的作戰。在美國不斷催迫下, 國軍最精銳的七個軍兵力於一九四三年十二月陸續開赴緬甸。蔣介石在致羅斯福備忘錄中說:『北緬一戰將中國所有儲藏之裝備一概用盡, 同時又將應用空運來華之噸位佔去』。陳納德說:『史迪威(中印緬戰區美軍司令)把盟國在中印緬戰區資源的百分之九十傾倒入緬甸的鼠洞里, 還加上近一億美元的公路建築費和大量的中、英、美三國人的血液』。在中國戰場, 原計劃裝備三十個師的物資只運來了十分之一, 士兵大多是徒手訓練。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國遠征軍在緬甸開始反攻, 到一九四五年一月勝利完成了任務。但在華中戰場, 中國卻連連失利, 河南許昌、洛陽等地在一九四四年五月淪陷。 日軍又從國內和東北調來大軍, 一九四四年六月使用三十六萬兵力(未包括海、空軍)再攻長沙, 創日俄戰爭以來日本一次用兵最多的紀錄。日軍並改變前三次長沙會戰的戰術, 迅速包抄長沙城, 將嶽麓山上的中國炮兵與城內的步兵各個擊破, 長沙失守。然後日軍兩個師團圍攻衡陽, 國軍第十軍兩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衡陽的膠著狀態, 促成了東條內閣的崩潰。八月, 日軍再以三個師團在空軍轟炸支援下猛攻衡陽。中國軍死守苦戰, 利用地形和高達四米的人造斷崖, 使用交叉火力, 造成日軍傷亡甚重。 日本第十一軍曾一度悲觀而想停止攻擊, 但見其第五十八師團已突入市區, 就堅持了下去。國軍雖幾次派援軍來解圍, 但被擋了回去。苦戰四十七天, 周圍稻田裡的青苗不知不覺已成一片金黃。 日軍雖然攻下衡陽, 卻付出了死亡一萬多人的代價, 上級將校戰死三百九十人, 傷五百二十人, 因死、傷、病而失去戰鬥力者近五萬人。日軍雖然取得豫湘戰場的戰果, 但北面的中共軍隊卻擴大了勢力。此後, 日本人除了砍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婦女、兒童來發泄外, 實已無力再戰。 這期間日本發現汪偽政權實在毫無用處, 就把一系漢奸撇在一邊。 同時與中國的議和條件也越來越低, 到後來連塘沽協定也表示願意放棄, 並廢除日本與汪偽的條約,退回一九三一年的狀況。但中國政府識破了日本苟延殘喘的詭計, 堅持日本非完全退出東北不可。日本無計可施, 岡村寧次乃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初開始, 集十萬兵力試圖攻下湘西的重鎮芷江, 夢想打開通往四川的道路。 結果陷入中國軍隊的重兵包圍, 幾乎被全殲, 中國收復了一些失地。 到此時, 敵我的力量對比是逆轉了。後來倭寇就是在芷江向中國乞降的。在日本佔領區內,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也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一九三五年冬, 國共開始進行建立抗日聯盟的談判。一九三六年在中共中央指示下, 楊靖宇等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和東北反日聯合軍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 加速了國共合作的進程。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 中共通電全國:『平津危急! 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抗戰, 才是我們的出路』! 同年中國工農紅軍主力組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師、第一二九師共四萬二千兵力。一九三七年九月, 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利用有利地形伏擊倭寇一個旅團, 以短兵相接的百刃戰抑制倭敵優勢火力的發揮, 首創殲敵一千餘人的的戰果(林彪師座被子彈穿肺後去蘇聯養病, 從此脫離抗日戰場)。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 以土槍、土地雷在日軍盤踞的敵後佔領區與倭寇周旋。由抗戰開始時的四萬多人, 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前發展到八十餘萬人, 建立大片根據地, 使倭寇逐漸龜縮, 不能不說是毛澤東在強敵面前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持久戰"的成功運用。中共在遵義會議擺脫共產國際控制後便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蘇聯的援助, 更沒有美國與國軍的援助, 而要與摩托化的、有空中掩護的倭寇作戰, 完全只能採取零敲碎打的游擊戰。抗日游擊隊在敵後, 拔據點、炸碉堡、打埋伏、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 發動群眾, 孤立敵人, 進行了一場智力和勇氣對武器的較量。地雷戰、地道戰攪得敵人焦頭爛額, 寢食不寧; 狼牙山五戰士一類的英雄不斷湧現。倭寇對八路軍恨之入骨, 每抓到我抗日將士, 或砍頭、或活體解剖 (見http://www.cs.umn.edu/~dyue/wiihist), 並對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這從反面證明了中共抗日的成效。 關於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初期和戰略相持階(1938.11-1943.12)的戰績, 再略舉幾例如下。一九三七年十月, 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夜襲陽明堡機場, 炸毀敵機二十四架, 殲敵百餘人, 有力地支援了友軍(國軍)在忻口作戰。一九三八年三月, 一二九師在神頭嶺全殲日軍兩部共一千五百餘人, 繳獲長短槍三百餘支, 擊斃與繳獲戰馬六百多匹, 此戰被日軍稱為『**第一流游擊戰術』。一九三八年三月底, 一二九師主力埋伏於響堂鋪, 殲敵四百多人, 焚毀汽車一百八十輛, 令特邀來觀戰的國軍將領大為嘆服。一九三八年四月, 一二九師在晉東南幾次戰鬥殲敵第一○八師團四千多人, 收復縣城十八座, 擴大了晉冀魯豫根據地。 一九三八年九月, 一一五師在汾離公路線, 三戰日軍第一○八旅團,擊斃日本山口少將以下一千二百多人, 俘十九人, 毀汽車三十輛, 繳槍五六○支。一九三九年, 新四軍在繁昌五次擊退日軍三千多人的進攻, 敵傷亡四百五十人以上。一九三九年四月, 一二○師在冀中的齊會戰鬥, 殲滅日軍七百餘人。一九三九年三月, 一一五師主力在梁山伏擊日軍一個大隊, 全殲日軍六百多人, 俘二十人, 第一次創在人數相等的情況下全殲敵一個大隊的戰果。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六日, 一二○師在黃土嶺伏擊日軍一千多人的掃蕩隊, 戰至八日, 斃敵九百餘人, 在太行山上折擷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 開倭軍成立以來中將級軍官戰死的先例。一九四二年初, 三五八旅在田家會圍攻孤軍深入的日軍掃蕩隊, 斃日軍大佐以下六百餘人...以上都是共軍集中殲敵的範例。共軍殲滅戰, 必佔有利地形, 再以局部絕對優勢兵力圍攻。抗戰中後期, 日軍常以數萬人的兵力掃蕩解放區, 面對這種強敵, 共軍都採取避其鋒芒、旁敲側擊的戰略, 一如當年在蘇區的反圍剿。這樣的反掃蕩給敵人很大的打擊, 而我軍損失甚小。 但由於每次戰鬥都是殲敵幾人、幾十人的小打, 無法與國軍的大會戰相比。如一九四○年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歷時數月, 作戰一八二四次, 殲敵二萬餘人, 繳槍五千八百支, 但每次都是零敲碎打, 故未在上面提到。又如一九四三年岡村寧次集第17, 21, 26, 32, 110 師團的精銳, 再加第 1, 2, 3, 4, 8, 9, 10 混成旅共十三萬兵力, 對北嶽區進行掃蕩, 和對晉冀魯豫與晉綏根據地的掃蕩同時進行, 號稱『百萬大戰』。但經八百餘戰, 敵戰死和被俘八千多人, 我軍死一千八百餘人。岡村只得承認『肅清八路軍非短期間所能奏效』, 並以『獅子撲鼠, 效力不大』自我解嘲。 這樣的游擊戰看來不甚壯觀, 卻同樣消耗了敵人, 百團大戰即殲敵兩萬餘人, 也至少抵得上一次長沙大戰了吧! 一九四四年七月, 美軍觀察組到延安和附近根據地考察, 給共軍很高評價。當時觀察組認為, 中共乃一民主力量(Democratic force), 並希望撥給武器,增強其戰鬥力, 但被蔣介石否決而未實現。現在有一種觀點錯誤地認為共軍在抗戰中不積極。 八路軍從四萬人發展到八十萬人,敵後根據地擴展到有近一百萬平方公里、一億人口。試想這新增的幾十萬人槍是從哪來的 ? 不是蔣介石將軍發的, 不是蘇聯給的, 也不是美國支援的, 而是從通過殺死敵人奪來的。事實上, 共軍在敵後作戰十二萬多次, 斃傷倭寇五十多萬, 繳長短槍六十多萬支、炮一千八百多門。國軍有六百萬人, 雖經大小血戰, 但接連退卻, 丟城失地, 頗乏用兵之道; 而共軍以四萬餘人、土槍、土炮, 不斷壯大, 其戰略是很成功的。又有一種更為荒誕的觀點, 從解放戰爭的結果而推論共軍一直比國軍強大, 所以認為共軍在抗日戰爭是保留了實力。 共軍確實比國軍強, 但那是戰術與戰略上的優勢, 是順乎民心的政策的勝利。日本投降後, 儘管朱德下令叫日軍就近向八路軍投降, 但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二日 在美國政府指示下, 遠東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對中國戰區的日軍下令, 只能向國軍投降, 而對共軍則可『自衛』。美總統杜魯門也承認, 如果讓日本人立即放下武器, 那麼整個國家將被共產黨接收, 所以就命令日軍堅守原地。而同時, 美國則空運國軍千里迢迢去北方受降。由於日軍的抵抗, 共產黨軍隊所獲甚少。不過, 共軍從蘇聯紅軍手裡獲得了六十多萬日本關東軍的部份裝備, 缺乏重武器的共軍大大地增加了力量, 為日後遼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在解放戰爭開始時, 共軍無論在人數和裝備上總都遠不如有美式裝備的龐大國軍。遼瀋之役, 林彪是冒了被國軍圍殲的危險的。但國軍各兵團互不協作, 每每當共軍以優勢兵力圍攻國軍一部時, 其它國軍遲遲不去支援, 貽誤戰機。結果一個兵團往往在幾天內便被圍殲, 而且很多國軍立刻就變成共軍戰士。 到渡江戰役時, 國共軍力已然逆轉。國民黨軍隊組織性遠不如共產黨軍隊, 他們還有很大的軍閥性質, 當官的把軍隊作為私有財產, 捨不得用。這在抗戰中也很明顯, 對付強大的日軍, 國軍常常是逐次用兵,而不是全力一擊, 結果往往送去的部隊有去無回。如在上面提到的豫湘桂戰役的衡陽保衛戰, 國軍曾以四個軍逐次去救援, 每次都被擋回。 倘以四個軍合一而擊, 對久攻衡陽不下的日軍的威脅豈不大得多? 毛澤東在其《論持久戰》中建議針對日軍每個兵團組成兵力三、四倍於敵人的野戰兵團。但國軍將領大都多謀而寡斷, 又缺乏合作精神, 很難實現這樣高度統一的指揮。一九四四年許昌、洛陽、長沙、衡陽等城的血戰, 守城部隊都堅守防禦, 但配合支援部隊都未能完成其預訂任務, 甚至隨意撤退、見死不救, 被敵各個殲滅。 相比之下, 共軍不但指揮統一、軍紀嚴明, 而且用兵如神。 正如岳武穆論兵曰:『陣而後戰, 兵法之常, 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倭寇百萬兵八年不能勝國軍,共軍三年能統一中國。 當時共軍若有國軍一樣的武器裝備, 倭寇實不足以成如此之大害。解放軍的戰鬥力並不是作者在這裡任意誇大, 而是可以從得到韓戰證明的。當時麥克阿瑟公然把矛頭對準中國, 在邊境多方挑釁, 我多次警告無效, 不得不揮師數十萬與十六國聯軍一戰。發揚國際主義精神, 抗美援朝。志願軍以超人的毅力在極惡劣的環境下以劣勢裝備與屠倭如斬草的美軍精銳作戰, 美國及其附庸望風披靡,一泄千里, 敗退至三八線。中國軍將美軍驅離邊境, 消除了美國從陸上進攻的威脅。此戰更改變了中華民族從鴉片戰爭以來每戰不利的狀況。韓戰時, 美國的將領為其自以為最強的麥克阿瑟,我方將領並非林彪、粟裕一級的神將, 而是較為持重的彭德懷, 饒是如此, 中國軍還是取得了成功。關於國共在抗戰時的衝突, 主要有皖南事變和黃橋之戰。但都是局部的, 沒有改變抗戰時國共之間『友軍』的關係。從大局上兩個原來是死敵的政黨, 能走到一起, 為民族大義而戰, 這是無法否認的。『兄弟鬩於牆, 外御其侮』, 國共第二次合作基本上是成功的。兩個政黨雖主義不同, 但都是以革命救國、復興民族為己任。 在今天救國使命已經完成、復興大業還須同志努力的時候, 中國人民也自然希望國共能再次合作, 制止違背民族利益而分裂的不明智之舉。對此, 作者感到很有信心, 因為目前的中國已有相當的領導能力, 中國人民有更大的向心力。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歷史, 這個民族就等於不存在。 一個民族如果忘卻它的歷史, 這個民族就等於沒有歷史。中華民族不只是一種基因、一種膚色、一種文字, 中華民族是一部歷史。中華民族的進化不僅在於要提高科技、繁榮經濟, 更在於從自己的歷史中找尋前驅的方向與道路。從滿清三百年統治, 萬馬齊(口音), 到太平天國, 功虧一簣; 從武昌起義, 驅除韃虜, 到軍閥混戰、二次北伐; 從九·一八、盧溝橋、南京、上海、長沙、芷江, 到驅除倭寇。中華民族在找回自我、重建尊嚴的艱苦奮鬥中經歷了失敗與挫折, 有的是血與淚、仇與恨。中國人民從此是站起來了, 中國人是覺悟了。但是我們民族的大業尚未完成, 南京三十多萬的冤魂還在注視著我們, 三千多萬同胞還無法瞑目九泉。我們無淚, 我們有志。今天, 日本對它的罪惡的全盤否認和美化, 更加加深了中日兩個民族間本來就已經很難消除的仇恨。我們就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除了奮鬥, 別無選擇。───本文所引史實來自1) 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上下冊, 吳相湘, 台北, 1973. (主要資料來源)2) 日軍侵華戰爭, 全四冊, 王輔,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03) 中國抗日史稿, 王沛, 楊衛和, 湖北, 1983.4) 長沙三次會戰, 容劍光, 台北, 1990.5) 抗日戰爭事件人物錄, 馬洪武等, 上海, 1986.註: 日軍最高編製為師團, 其兵力一般在兩萬人以上。日軍的"軍"相當於集團軍, 由不定數量的師團和旅團組成。
推薦閱讀:

簡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嘻哈竟源自中華民族?!
中國精神病人超一億 中華民族成了世界病夫?-蔡馥敏 -苦豆花-強國博客-人民網
王寧 | 重建全球化時代的中華民族和文化認同
「中華民族」的稱謂是誰最先提出來的?

TAG:民族 | 中華 | 中華民族 | 覺醒 | 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