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張衡當科學家,多孤陋寡聞啊
提起張衡,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些東東?反正王子首先想到的是他發明了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再多想一些呢,就是他又發明了渾天儀,可以觀測天象。也就是說,在王子心目中,張衡就是一個科學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的形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可是這樣定性的話,可真就是太太小看張衡了。這就好比是把張衡當成了一片1毫米厚的紙,然後放進門縫裡看待了,還是站在另一個門縫後面眯著眼瞧的。張衡可真是一個全才啊,現在王子知道,他不僅是科學家,而且還是文學家、詩人、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畫家等各種家,照我們今天看來,張衡是個文科理科都拔尖的優秀人才啊!郭沫若就曾稱讚張衡說:「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要是在今天,估計國家最高科技獎早就頒給他了。
咱們今天不談張衡其他的,就來欣賞一下他的文學才華,欣賞一下他的一首四言詩,名字叫做《怨篇》。
偷襲珍珠港安卓版今日公測! 廣告廣告詳情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之遠。我勞如何。
這首詩一看就知道是繼承的《詩經》的傳統,首先它是四言詩的形式,其次它用了比興手法。
我們看前兩句:「猗猗秋蘭,植彼中阿。」這裡面「猗猗」意思是美麗而茂盛的樣子,這個詞是張衡直接從《詩經》里的《淇奧》一篇拿來的。《淇奧》開頭的句子:「瞻彼淇奧,綠竹猗猗。」《詩經》的這兩句寫的真是漂亮。意思是,眺望淇水彎曲的地方啊,望見那裡長滿了柔美茂盛的綠竹。若不是「猗猗」這個詞兒,怎麼能把初生的竹子那種青翠嬌美的神韻描繪出來呢?回到《怨篇》上來,「猗猗」是個疊詞,再加上韻母是「i」,讀起來都是那麼順口,聽起來也是那麼悅耳,再加上它是個閉口音,與後面的開口音「秋蘭」組合起來,讀起來感覺嘴巴都老舒服了,就跟嘴裡都滿是蘭花的香氣一樣。下一句「植彼中阿」是說秋蘭生長的地方。阿是大的山陵的意思,「彼」意思是那個。所以,「猗猗秋蘭,植彼中阿」的意思就是美麗而茂盛的秋蘭啊,生長在那大山之中。需要注意的是,這句「植彼中阿」也是轟隆隆雷霆滾滾一樣大有來頭的。怎麼個大有來頭呢?請看《詩經》。得,又是來自《詩經》。《詩經》對後世詩人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了吧?《詩經》里有一篇《菁菁者莪》,開頭的四句詩是:「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所以,張衡的「植彼中阿」只不過將「在彼中阿」的「在」換成了「植」而已。弱弱地問一句,這算不算是剽竊呢?張衡同志,這種行為真的好嗎?不過,王子可以證明,這真不是剽竊,這叫引用。所以,大家千萬要記住這樣一個道理:用得好就叫引用,用得不好就叫剽竊。宋代的黃庭堅關於作詩有個很有名氣的說法,叫「點鐵成金」。什麼意思呢?聽起來是好了不起的樣子。一塊生鏽的鐵渣,經過黃庭堅先生的妙手一點,就成金沫子了,這還不得瞬間化身為土豪啊!開個玩笑了。黃庭堅的「點鐵成金」說是這個樣子的。通俗的理解是,引用古人的文章意思、字句,然後呢,將裡面自己認為可以更好的地方稍微進行一下錘鍊即可視為是自己的作品了。黃庭堅的這種說法其實是總結了古人寫作的一個方法。比如王勃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它的鐵渣渣是曹植的詩句「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還是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它的鐵渣渣是庾信的句子「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正是王勃也施展了他點鐵成金的法術,所以才從古人的句子中翻出新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張衡在這裡呢,也是施展了點鐵成金的妙招,直接從《詩經》取材了。
這開頭的兩句是用了比興的手法,給我們什麼感覺呢?就是一個很美好的東東,它呢離我們很遙遠,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也就是說,它寫的是距離感,只不過是借秋蘭這個意象而已。當然,一提蘭花,我們大家腦子裡立馬就跟過電了一樣一個激靈想到「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蘭花是君子的象徵,這一點是家喻戶曉的。聯繫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了,為何張衡開頭要借蘭花寫距離呢?一是蘭花本來是生長在幽谷之中的,而且喜陰不喜陽,用王子的話說,它是一種低調的花,不愛出風頭,但是香味清冽,姿態優雅,可以說是低調奢華有內涵啊。要不古人把它比作君子呢?所以,這樣的花自然是與我們有距離的。另外就是,距離產生美啊。因為有了距離,才讓人有了欣賞的條件,才能欣賞「猗猗秋蘭」的美好。所以下面兩句接著就寫秋蘭的美好。
什麼美好呢?「有馥其芳,有黃其葩。」這兩句從秋蘭的香氣和外貌著筆,抓住它最突出的特點來寫。什麼特點呢?香味馥郁,花朵金黃。也就是花朵了,略了蘭花的葉子而直接寫蘭花的花朵。這兩句的「有」字都是襯字,不用解釋。「其」可以當成襯字,也可以當成代詞——自己的這樣的意思——來解釋。詩歌的開頭兩句給我們特意製造了距離感,就是為了給我們設定為一個欣賞者的角色,接下來的兩句就開始讓我們欣賞秋蘭的花朵了,聞秋蘭的芳香了。而能聞到秋蘭的芳香,又等於把讀者與秋蘭的距離拉近了,這是不是挺有趣的一件事?這說明張衡的確懂得文藝創作的高妙之處。所以,前四句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這樣才能寫出秋蘭之美啊。而秋蘭之美正是君子之德啊。這正是運用比興手法的妙處。比興手法的好處就是語帶雙關,既寫物又寫了人,這種手法真是超級棒的手法,呱呱叫的手法。一般人是來不了這個的。還好張衡不是一般人,是南陽人。南陽人為了張衡這個老鄉簡直都驕傲瘋了,以前王子上大學的時候,同一宿舍大家先自我介紹認識。我們宿舍就有南陽的兄弟得意洋洋地自我介紹道:「俺是南陽的,俺跟張衡是老鄉。」說的王子都瞬間覺得自己身高縮減成了土行孫那樣,要仰視他呢!
接下來的兩句是「雖曰幽深,厥美彌嘉」,「幽深」是說秋蘭在山谷之中,「厥」指代的是秋蘭,「彌」是更加的意思,「嘉」與「美」都是美好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秋蘭雖然長在深谷之中,可是它的美好卻反而更讓人心動與嚮往。這兩句是議論,是張衡情不自禁的感嘆。「幽深」二字又說明了距離產生美。正是因為詩人心中羨慕秋蘭之美,所以才感覺到距離上的幽深。而正是因為距離上的幽深,更強化了秋蘭的「厥美彌嘉」。人們嘴上常說一句話,得不到的才是好的。這兩句詩也有這方面的意思。那麼,這麼美而又幽深的秋蘭該對它如何是好呢?是去到那中阿尋到它呢,還是僅僅只抱有一份念想呢?從這二者的取捨之上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來了。前者是行動派,認為得到才是滿足的,可歸之為積極;後者是情意派,認為想像中的東西才是完美的,一個東西一旦得到,它的美就會打折,可歸之為消極。那麼,這首詩是哪一派呢?
我們看最後的兩句:「之子之遠,我勞云何。」這兩句是抒情。「之子」一般指代的是秋蘭,但王子覺得也沒有必要非得這樣理解。「之子」也可以是指那個人,就是詩人心目中所念茲在茲的人,甚至也可以是一個美好的理想、願望。這樣的話,詩中的秋蘭就是一個喻體,用來比喻這些了。中國的詩歌本來就是很玄妙的,有很多不說出來的東西,靠言外之意來打動人,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所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正是如此啊。「勞」一般解釋為憂愁、憂傷。「云何」是怎麼辦、如何的意思。照「勞」的這種解釋的話,張衡就是後者,只把秋蘭的美停留在自己的念想中,不去行動去尋到它。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說,秋蘭離我太遠了,我的憂傷再深也沒有用啊。但「勞」也可以解釋成辛勞、辛苦,這樣的話,詩人就採取了行動,為了尋到秋蘭即使千辛萬苦也是在所不惜的。所以,這首詩的最後兩句真是妙筆生花啊,能夠讓人產生多重的理解,這才是成功的。那麼,王子在這裡要多問一句,這兩者到底哪個更接近張衡呢?很明顯,後者啊。張衡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絕少的眾家於一身的奇才,肯定是一個行動派啊。
在王子看來,《怨篇》通篇以蘭花為比喻,將之作為一個美好的象徵,它是詩人心中美好寄託的反映,詩人願意為了它而千辛萬苦,但卻不知道何時能尋到它,這正是為何題目是《怨篇》的原因。怨,怨者,求不得也。意思是很重要卻難以得到,但卻要不斷地去行動,儘力得到。這種心理大家並不陌生,每個追求人生願望的人都會有這種心態的,都願意為之無怨無悔的付出以期儘早地實現,但卻無法預期何時能達成願望,所以就不停地行動著。
但是,古人卻說這首詩是諷刺統治者不能任用賢才的,呵呵呵呵呵,反正王子是沒有看出來這個。大家覺得呢?
總之,張衡《怨篇》這首詩呢,繼承《詩經》的傳統,通篇以秋蘭為喻,既有比興手法的運用,又有議論和抒情,所以,寫法是很多樣的。同時,整首詩給人的感受又是清麗秀雅,可品可味,意蘊深厚,實在是一首美好的四言詩。所以,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就評價這首詩說「張衡《怨篇》,清典可味」。
推薦閱讀:
※擇自生命科學
※科學五年級下冊複習資料
※科學家提出搜尋外星文明新途徑:使用定向能系統|外星文明|搜尋|定向能系統
※你知道柴火燒飯菜為何比天然氣燒的香么,現代科學竟然無法解釋!
※混亂的英制單位不只是換算困難而已,搞不好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