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職場霧霾」的推手?
常在職場走,哪能不霧霾。這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一句充滿哲理的話。依個人淺見,很多企業都做員工滿意度調查,但至今還尚未發現員工滿意度是100%的。當然,這樣進行佐證,可能有點以偏概全。但是,這也或多或少說明了,行走在職場的江湖,快樂的有那麼一撥,不快樂的更有那麼一撥。那麼是什麼原因會導致他們不快樂,在職場的霧霾中穿梭呢?
根據對一些典型群體的訪談結果來看,職場霧霾的源頭有可能來自這幾個方面。
不良的企業潛規則
在職場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當一名新員工經歷半月或一個月對企業的審查期後,他們對工作特別充滿鬥志,充滿熱情,彷彿要把全部的青春熱血都奉獻給企業。但是,過了三個月或者六個月以後,他們開始懈怠了,也開始變得平庸和普通。有人說這可能是遭遇了工作內容疲憊症。有這方面因素,然而從一些訪談對象處獲悉,他們更多可能是發現或遭遇了企業內部的一些不良潛規則。比如說拉幫結派的現象,如果不站隊,誰都不保護你。比如說老員工倚老賣老,不配合他們的工作。比如說做事情講究的不是分工和責任,而是論資排輩。那麼在這些不良的潛規則面前,他們就會表現出很茫然無助,然後在霧霾中迷茫,在迷茫中痛苦地工作。
不公平的薪酬和績效管理體系
薪酬和績效的公平性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儘管有系列專家提出各種策略方法,但很多HR依舊「茫然」。而從員工的角度來看,薪酬和績效是事關切身利益,他們當然密切關注,而這些關注會導致他們在職場中焦慮和不安。
例如在企業發放年終獎之前,很多員工開始焦慮,他們擔心的不是不發,而是發多少,而發多少則會依據他這一年來的工作績效評估。他們擔心的也不是績效評估好壞,而是評估結果是否公平合理。再比如,我前不久聽到一個故事,有個人聽說部門同事辭職後找了家新單位,工資漲了50%.這位兄弟也開始蠢蠢欲動,認為和自己同級別的同事跳槽後能拿那麼高的工資,我也可以!他想立馬辭職,找一份工資同樣能夠漲50%的工作,然而他又擔心假如辭職卻找不到那樣一份工作或找到了卻無法勝任,真是讓他糾結不安!
這兩個例子主要是請HR們要關注公司薪酬與績效的公平性,尤其是要關注外部薪酬的競爭性,績效結果的溝通性。因為一旦缺失公平公正,就會喪失民心,導致企業內部「霧霾重重」。
缺乏應有的職業發展通道
前些年調查員工最需要什麼的時候,很多人都選擇了培訓,但近年來培訓被職業發展通道取而代之。很多公司在宣傳時,都會講為員工設置了各類發展通道,比如技術路線、管理路線等,但最終這些通道和路線幾乎成了擺設。結果就是很多人在同一崗位上工作五年、八年,甚至十年。在同一公司同一崗位工作如此長時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嗎?從訪談結果來看,他們多數人尤其是經理級以下的職場人士,對自己的工作很不滿意。他們一方面想跳槽去尋找一份讓自己職位層級、薪酬水平上升的工作,一方面又被多年來積澱的惰性打敗。最終,依舊在現有崗位上日復一日糾結的工作著。
講這點的原因是提醒廣大的HR要積極、真正的推動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工作。說得殘酷一點,可以培養的給予輪崗、培訓、晉陞,讓他們走上坡路。而不應該培養的,到了合適年份,該辭退的就辭退,這既是對企業發展負責,更是對員工成長負責。
心有夢想,但卻茫然的職場人
很多人心中都擁有夢想,但是在夢想面前他們卻很茫然。這種現象的產生與社會大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不良的社會意識和行為也開始滋生,表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攀比,對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物質追求越來越高。那如何才能滿足自己日益增長的生活追求和物質追求呢?有人就開始樹立夢想了,三年實現怎樣遠大的發展,五年實現衣錦還鄉。但是,在宏偉的夢想面前可以激情高昂的講,在行動面前卻茫然退縮了。因為在行進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事情遠非自己想像的那樣,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他們就打退堂鼓。退縮後,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向何方,每日在茫然中恐慌,在恐慌中茫然。
以上所講的四個推手,遠非職場霧霾的所有源頭,但是在訪談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這四個最具代表性。不僅代表著一些企業的內部管理,產生著各種霧霾影響著職場工作的人,也代表著一些當下的職場人士,他們的真實內心深處和工作狀態。這也許可以為減少職場霧霾找到一些針對性的方向和對策。------責任編輯:孟祥慧
推薦閱讀:
※衝破霧霾去運動
※霧霾天氣必備六種凈化空氣植物
※冬季養生:吃這5大食物 讓你強力抵抗霧霾天氣(圖)
※霧霾壓境
※在穹頂之下的霧霾中,我看到了中產階層的致命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