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陰陽五行論邏輯解析人類歷史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陰陽五行邏輯探源

2009-01-31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人們用來解釋和說明宇宙乃至社會人生的一套普遍運用的符號系統。作為一種普遍的宇宙觀,陰陽五行思想實際上構成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一個基本背景與前提,在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中,一直是精英思想家們用來解釋其宇宙觀的基本概念;並在其後的中國古代文化、政治、經濟、倫理、醫學、天文地理、軍事、藝術、科學技術等實用知識領域中,陰陽五行觀念也構成了一種基本的理論基礎。 最初「陰陽」與「五行」有不同的起源,「陰陽」說從時間上追溯宇宙萬物之源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五行」說從空間上描述世界和萬物的構成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後來陰陽五行學說逐漸結合為一體,便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動態的宇宙解釋系統。以系統的、相互聯繫的、運動變化的觀點來看宇宙萬物,這是陰陽五行說的最基本的特點。作為一種普遍的宇宙觀,陰陽五行思想實際上構成了先秦各家各派思想的一個基本的背景與前提。在各家學說中都不難找到以陰陽五行為依據的理論闡發。更為重要的是,陰陽五行作為中國人的一種基本的宇宙觀,影響一直持續到後代。

【陰陽與五行二者來源各異】  根據(《國語·周語》、《越語》下、《左傳>昭公元年、二十年、三十二年)等古籍記載表明,在春秋時代,陰陽觀念似乎已經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它是人們想像中兩種具有宇宙根本性質的因子。  從文獻資料上看,儘管「五行」的概念和內容的定型化是比較晚的事情,但「五行」思想卻一直瀰漫在春秋戰國時代,或至少說在魯昭公時代,這種思想隨著人們對一些特定數字的信仰而已經很普遍、很系統了,成為人們的普遍觀念。 【關於陰陽觀念的起源】  一般認為陰陽觀念起源於《周易》。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是《莊子·天下》的「《易》以道陰陽」。近人亦多有持此說者。指稱爻象「— —」、「—」 就已經包含了陰陽觀念。如認為, 「—」 象天,因為天是混然為一,「— —」象地,因為地分水陸二體;天、地各為陰、陽之象,故「—」、「— —」 各象陽、陰。 【五行觀念的起源】  一種廣為流行的看法是:《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載子罕語云: 「天生五材, 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國語·鄭語》記載史伯語云:「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近人依據這些材料認為,五行觀念起源於民生日用不可或缺的這五種材料,即「五材」。  事實上,倘如僅僅困守文獻,拘囿於傳統的解釋,我們很難對陰陽五行觀念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  現代文化人類學告訴我們,觀念系統不過是人類顯現內心體驗的表意之象。其功用,在於通過構建觀念系統,來表達、傳遞原本不可言說的體驗。依據這種觀點,我們可以說,陰陽、五行起源於古代中國人心靈中涌動不息的生命體驗。  從根本上說,這種被現代人目為「神秘」的體驗,是一種純屬個人的「私人經驗」,不能通過邏輯和語言傳遞,只能由個體「洞悟」。所謂「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當名」。然而陰陽、五行的創造者們,卻將自己的體驗,通過象徵,用邏輯和語言表達出來,並在個體之間、世代之間傳遞這個表述體系。  他們在創造這一表述「神秘」體驗的體系時,很可能處於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之中。這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或稱「異常意識狀態」),我們同樣可以在許多宗教家,以及近現代一些科學大師的創造性精神歷程中見到。如病中接受上帝的啟示;朦朧中見到「異常現象」,而獲得解決問題的鑰匙。當五行思想的創造者經歷著與天地萬物融而為一的體驗,並在這體驗中「發現」 了合適的表意之象時,便順理成章, 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創造性活動,解釋為「天賜」。  他們構建這一表述體系所使用的象徵「符號」,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神秘」。然而,五行的「行」,卻明白無誤地顯示了他們特殊體驗中的水火木金土之性。「行」所表達的,實際上就是那種具有生命的生生之力。「五」固然表達了先民對這個數的神秘意義和神秘力量的洞見;但當我們用理性的目光審視這個體系時,卻發現了其中的思維簡約性原則:即用儘可能簡約的概念體系和運算程序,表達儘可能完整、豐富的思想,而五行體系恰恰是既簡約,又自足的。 【陰陽和五行構成的動態宇宙模式】  如果說「陰陽」 說偏重於結實世界的運動變化,從時間上來說明時間的存在;那麼「五行」 說則偏重於結實世界的結構組成,從空間上來說明世界的存在。而中國古人所謂的「宇宙」,意思也就是指世界在空間上的廣延性和時間上的連續性的統一。大約到了戰國中期以後,以《周易》為代表的「陰陽」系統和以《洪範》為代表的「五行」系統便逐漸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描述和解釋整個宇宙組織結構和動態變化的模式。這樣的一個解釋模式的具體內容詳見《管子·四時》和《幼官》、《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記》、《黃帝內經》、《淮南子·時則訓》等先秦兩漢思想文獻中。  按照《易經》的陰陽說,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繫辭上》)。「八卦」 與「五行」 的共同點在於都是用幾種簡單的符號來代替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使它們組織到一個有序的系統中來,可以說都是以一種直觀表象的思維方式來把握世界。為了讓陰陽說系統的四時、四方的說法與五行說相配合,戰國時人們在「四時」 之中又加上一時, 叫做「季夏」;在「四方」 之中又加上「中央」 一方。這樣「四」與「五」 便結合了起來,其他如五味、五色之類,也悉與相配,遂形成一個用來解釋一切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符號系統。  由於引入了陰陽變化的觀念, 「五」 的系統也就不再只是一個靜態的系統,而是一個動態的系統。陰陽相推而成四時變化。如《月令》在解釋季節的變化時即運用陰陽相爭的觀念,說仲夏,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仲冬, 「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盪。」《管子·乘馬》也說:「春秋冬夏,陰陽之相推移也; 時之長短,陰陽之利用也; 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 而世間的萬事萬物和事物的物質構成,也與之相應,呈現為循環流動、相生相剋的狀態。  陰陽五行系統不僅運用於解釋自然現象,也用來解釋人類社會和人的生理、心理小宇宙的種種現象。人事應當與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的運動相吻合,不可逆天而行。《月令》說: 「凡舉大事,毋逆大數,必順其時,慎因其類。」 《管子·四時》篇說:「刑德者, 四時之合也。刑德合於時則生福,詭則生禍。」所以聖王必須務時而寄政,以合於天地之行。這種天人相關的思想,已經為後來漢代董仲舒建立天人感應的神學思想體系準備了思想前提。 根據現存的材料看,鄒衍的學說主要有兩個方面: 【「大九州」地理說】 他想像中國的「九州」 (冀州、袞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只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國所在叫「赤縣神州」,它的外面還有八個州,這才是一個大九州,外面有海環繞。而在中國這個九州之外,還有八個「九州」,各有海環抱。所以這才是整個世界。在思想史上,我們可以認為鄒衍的意義是象徵了古代中國的空間意識在放大,表明人們試圖用思想擴充空間,來解釋日益擴大的關於世界的知識。 【「五德終始」 的歷史觀】  鄒衍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試圖用陰陽五行的觀念來解釋歷史發展變化的規律。司馬遷說鄒子「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李善《文選》注引鄒子之說:云:「鄒子終始五德,從所不勝,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五德終始」說認為,歷史發展「既是變化的,又是規律的」。朝代的興亡和帝王的更迭,只是五氣運行的歷史表象。在他看來,人類歷史尤其是政治史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權力擁有者都必須與一種「德」,即金木水火土相應的五種特質中的一種相匹配,才能獲得取代並存在的合理性和權威性,而這一時期的權力一旦獲得「五行」的認可,便不僅擁有與這種元素相關的性質或特徵,而且也必須遵循與恪守這些性質或特徵,否則就有悖「天道」。他用陰陽五行來解釋社會歷史的發展變化,強調「德」與「運」兩個概念。「德」即五行之性,是為本體;「運」即陰陽變化,是為作用。五德終始說的影響極其深遠。秦始皇率先依此說建立各項制度。  陰陽五行作為中國古代一種普遍的宇宙觀,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其一、世界是由不同質的元素構成的,這些不同質的元素,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發生作用,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這種看法蘊涵一種多元共存、各自發揮其不同功用,共同構成一有機系統的觀點。五行雖然相剋卻又相生,和合而生成萬物,割裂開來則不成東西。在普遍聯繫中看世界,重視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關係,這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  其二、世界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變化的原動力就在於陰陽二氣的盛衰消長。陰與陽所代表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關係,是無所不在的。沒有陰陽,也就沒有運動變化,也就沒有生命。以變化的觀點看世界,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這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又一個重要特點。陰陽五行說為中國人解釋天地萬物的起源、宇宙自然乃至社會人事的運動規律和秩序等等,提供了一套最基本的範疇,構成了中國人世界觀中最基本的一個方面。一直到西方現代科學思想傳入之前,中國人無論是精英知識分子還是普通民眾,都是拿這一套範疇來認識和解釋世界的。 此文內容來源如下: 《作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為儀式的陰陽五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年1月 總25卷第1期以陰陽五行論邏輯解析人類歷史文化

2009-01-31

早在中國歷史的先秦時期,「陰陽五行論」就成為了諸子百家思想的前提和起點,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普遍的宇宙觀,是中國古人用來解釋和說明宇宙自然乃至社會人生的一套普遍運用的符號系統。最初「陰陽」與「五行」有不同的起源,「陰陽」說從時間上追溯宇宙萬物之源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五行」說從空間上描述世界和萬物的構成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後來陰陽五行學說逐漸結合為一體,便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動態的宇宙解釋系統。以系統的、相互聯繫的、運動變化的觀點來看待宇宙萬物,這是「陰陽五行論」的最基本的特點。「陰陽五行論」之所以被引用來作為本文論述的哲學基礎,不僅僅因為她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所擁有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體系基石的崇高地位,而且當我們用理性的目光審視這個體系時,驚喜地發現了其中的思維簡約性原則:即用儘可能簡約的概念體系和運算程序,表達儘可能完整、豐富的思想,而五行體系恰恰是既簡約,又自足的。根據我的認識和理解這一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體系可以總結為兩個核心的內容,一是「陰與陽」對立統一的辯證和諧觀念,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動與變」概念的基礎,並由此演化出中國古老整體系統論中「生與克」的功能概念;二是「五行」,即中國傳統的「金、木、水、火、土-五元結構自然觀」,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靜與易」概念的基礎,由此演化出中國古老整體系統論中「五元模式」的結構概念圖。下圖是「陰陽五行論」的簡化表達形式:

「陰陽五行論」哲學思想體系與歷史大文化系統

運用中國傳統「陰陽五行論」的哲學思想體系,談談我對歷史大文化系統的感悟。我認為歷史大文化系統的「自然、文化、哲學、宗教、科學」就是系統結構中的最基本的「五元」結構要素,而歷史大文化系統中的「五元」歸類可採取類比的方法得出:

1、自然,歸屬水類,是指人和除了人之外的物的總和,她是構成任何文化的基礎,也是任何文化發展的起點和最終歸宿。這一自然的觀念有著不同於西方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那就是強調「心與物」的統一,而非西方文化慣常的「心與物」的割裂。這是一種熨平了「唯心與唯物的界限」,以及消除了「主體與客體對立」的天人合一的「和諧自然觀」。(註:水一般認為是任何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這與自然的屬性相類似,從社會系統角度來看,自然是社會系統的原始基礎。)

2、文化,歸屬木類,是指一定社會生活的總和,她源於自然以及自然天賦的功能,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人所發現的自然存在;同時她又構成了人類哲學的經驗基礎。(註:木一般認為是具有成長性的事物,可以不斷汲取養分而得到充實和豐富,這與文化的屬性相類似,從社會系統角度來看,文化是社會系統成長的標誌。)

3、哲學,歸屬火類,是指一定社會人的智慧思想,她源於人對自然的認識而引起的對「人性與天道」的追問,進而發展到進一步的對「無限與未知」的深刻思考。這種難以獲得明確答案的「追問與思考」加劇了人的「內心彷徨與恐懼」,直接結果是激發了人尋求「宗教」的心靈安慰的需求。(註:火一般認為是具有能動性的事物,可以不斷運動而保持事物的活力,這與哲學思想的屬性相類似,從社會系統角度來看,哲學是社會系統思想活躍性的標誌。)

4、宗教,歸屬土類,是指一定社會人信仰化的哲學,她源於人對自然的「恐懼與敬畏」,並將自然的本質神性化的,或者將人的本質神性化的哲學傾向。宗教的出現帶來了人理性化的開端,強化了人面對自然的堅定信念,催生了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方法。(註:土一般認為是具有道德性質的事物,是承載萬物的堅實大地,這與宗教以及後來衍生的社會政治及經濟制度的屬性相類似,從社會系統角度來看,宗教及信仰是保持社會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

5、科學,歸屬金類,是指一定社會人建立在某種無可質疑的假設基礎之上,通過某種稱為邏輯規則系統,而建立起來限於一定自然範圍的知識體系。宗教般堅定的信仰是科學的精神特徵,邏輯規則是科學的工具,實證是科學遵循的原則。科學通過人的科學實踐活動作用於自然,而改變了自然的形態。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了現代科學最終的指向。(註:金一般認為是具有創造性或破壞性的事物,可以在創造或毀滅中往複,這與科學的屬性相類似,從社會系統角度來看,科學是社會系統發展的技術方法和工具手段。)

深入分析上述五元要素之間的關係,我們依然能夠清晰地找到各要素之間承載的「陰陽五行論」中「相生、相剋的功能關係」,具體體現如下:

1、「自然」從來都是促進人類「文化(文明)」進步的前因,而人類「文化(文明)」則是「自然」變化的後果,這就構成一種天然的相生關係(水生木)。而「自然」的現實往往又制約著「人的哲學思想體系」的狀態,使得人的思想不得不屈從於「自然」現實的生存狀態,這就構成一種天然的相剋關係(水克火)。

2、「文化(文明)」的繁榮歷史上帶來了中國、印度、希臘及以色列的「哲學思想體系」的強盛,造就了大批的著名先賢聖哲,有力地證明了「文化(文明)」對「哲學思想體系」的相生關係(木生火)。歷史性地看,「文化(文明)」對「宗教信仰」具有天賦的選擇性和抵抗力,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文化觀就天然地抵禦了西方上帝獨尊意識統治的一神化的「基督教、天主教」在中華大地的滲透,但卻毫不意外大方地接納了與中國傳統自然觀相似的來自印度的多神化或無神化「佛教」,使得西方宗教至今都無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保持良好的地區盛行起來,這有力地展示出「文化(文明)」對「宗教習俗」的相剋關係(木克土)。

3、「哲學思想」繁榮是直接導致西方「宗教」繁榮的社會思想因素,古希臘哲學的肥沃土壤孕育了西方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在內的主流宗教的繁榮並奠定了其成為西方國教的崇高地位,可以說歷史性地揭示了「哲學思想」對「宗教習俗」的相生關係(火生土)。從科學發展史來看,人類的「科學的思想體系」創新從來都受制於「人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束縛,而「人的哲學思想體系」對「人的科學思想體系」有著絕對支配的作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哲學思想的匱乏」導致了集體科技創新能力的缺失,更有力地證實了「哲學思想體系」對「科學思想體系」的相剋的關係(火克金)。

4、「宗教」是導致西方「科學思想體系」萌芽的歷史性因素,這源於一種堅定信仰的精神作用和實踐認證的宗教習慣,中國歷史的發展自中世紀後幾乎就與科學無緣,不能不說缺乏宗教般對自然加以改造的信念是其中的關鍵性障礙,而中國古人則更強調敬畏自然並積極保持與自然和諧的狀態。一方面,西方近代史上,「宗教與科學」在大部分時間裡幾乎相安無事地同步發展,以及眾多西方著名科學家幾乎都終身保守著宗教傳統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那就是「宗教」對「科學」具有相生的關係(土生金)。另一方面,中國歷史上,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出現過大批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也很早就出現了科學技術的萌芽,然而卻並未必然地象西方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所爆發的科學繁榮,只有偏居一隅的或低調隱居深山的「道教」曾有過零零散散的科技發明,比如:火藥、中醫藥材等,有理由懷疑中國正是因為宗教文化的非主流性,特別是一神教的缺失才導致了科學思想的勢微,也許這可以作為「宗教」對「科學」具有相生的關係的一個旁證。但「宗教」也並不能說是完美的,西方宗教的上帝獨尊性意識在相當程度上帶到了「科學思想體系」中來,造成了現代科學對「自然和人類」本身的忽視,科技的發展始終伴隨著環境污染與破壞,甚至人類毀滅性的災難,歸根揭底都是不當的「宗教」信念對「自然」產生的相剋關係(土克水)。

5、「科學」在一種和諧思想的引導下是對「自然環境」可以產生巨大改變作用的積極因素,尤其是現代「科學」幾乎已經成為促進「自然」和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體現了「科學」對「自然」強大的相生關係(金生水)。但同時,「科學」也是一種極大的破壞力量,是顛覆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冷血殺手」,在當今,「傳統文化」正在無情接受著「科學」的排擠,而讓位於科學實用主義的短視,這無疑提醒人類「科學」對「文化(文明)」不能忽視的相剋關係的存在(金克木)。特別指出的是,當人類將「科學無限邪教化」的後果必然造成對「自然環境」的反動,而「科學合理化」則會帶來天人合一的世界大同和諧局面。

如果將歷史文化中的「自然、文化、哲學、宗教、科學」五元素之間的關係也用圖形加以歸納,我們不難發現,這種關係與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論」這一哲學思想體系保持了極為恰到好處的對應關係:


推薦閱讀: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汾陽太符觀(上)【圖文】
歷史文化古跡——遼寧錦州廣濟寺古建築群(上)【圖文】
遷安古韻里綿延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古跡——北京海澱景泰陵【圖文】
歷史文化名村

TAG:歷史 | 人類 | 文化 | 邏輯 | 歷史文化 | 五行 | 陰陽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