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美』經絡學說(中)
中醫之美系列講座(19)
到底什麼是經絡呢?讓我們先從名稱談起吧。
所謂「經絡」,實際是經脈和絡脈的簡稱。
經脈、絡脈說的都是脈,那麼「脈」又是什麼呢?
據現有的資料,中醫所說的「脈」早期主要是指血管,至今中醫仍將切按手腕等部位的動脈搏動情況來診病的方法叫做切脈(也叫號脈、把脈),就是這種脈與血管關係的痕迹。
以後隨著針灸理論的發展,脈的含義越來越豐富,所指內容就不限於血管了。
從字面看,「經」本義為織物的縱線;「絡」本義為纏繞,引伸為網狀物。
經脈是指脈的主幹,縱向分布於人體,尤如江河的主流。
絡脈是指脈的分支,由經脈橫向分出,尤如江河的支流。
經絡分布於身體的上下內外,無處不到,像網路一樣把全身聯繫起來。
整個經絡系統可以用下圖表示:
經脈有兩大部分,即「正經」與「奇經」,正經有12條,叫做十二經脈;奇經有8條,又稱「奇經八脈」。
在整個經絡系統中,「正經」是最主要的經脈,其命名極有規律,如凡是經過手的稱「手脈」,經過足的稱「足脈」。
分布於人體陽面的稱「陽脈」,陰面的稱「陰脈」。按照陰陽之氣的多少,又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古人認為,經脈是連接體表組織與臟腑的通路,每條經脈都連通各自所聯繫的臟腑,故經脈名稱中還含有臟腑名稱。因臟屬陰,故陰脈均含臟之名;腑屬陽,陽脈均含腑之名。如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等。
奇經與正經不同,有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八條,其中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六脈的腧穴都寄附於十二經和任脈督脈中,所以有腧穴的經脈只有十二經與任督兩脈,合稱「十四經」,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
絡脈有浮絡、孫絡等,浮行於淺表部位的稱「浮絡」,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遍布全身,難以計數。
我們再來看看十四經的循行分布特點。
12條正經中手有三陰脈、三陽脈,足也有三陰脈、三陽脈,而且在體表呈左右對稱分布,所以每一名稱的經脈實際有兩條,共24條。
從手足的角度看:在體表,手經的一端在手,另一端手陰經在胸、手陽經在頭;足經的一端在足,另一端足陰經主要在胸腹、足陽經在頭。可見手足陰經都循行至胸腹,手足陽經都循行至頭部,故稱「頭為諸陽之會」,說明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所以傳統保健理念中強調「寒頭暖足」。
從陰陽的角度看:在體表,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四肢的外側面。陽經在頭部的分布,大體為陽明在前(額面)、少陽在側(顳耳)、太陽在後(枕項)。軀幹部的經脈分布,陰經在胸腹(自前正中線向外,依次為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陰);陽經中的足陽明在胸腹(前,比較特別)、足少陽在脅肋(側)、足太陽在肩背腰骶(後)。
十二經在四肢的分布規律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參見下表:
陽經在頭、軀幹部的左右分布也是: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側)、太陽在後。
任脈行於胸腹正中,起於胞中,出於會陰,上抵頦部,有調節全身陰經之氣的作用,故又稱「陰脈之海」。
督脈行於腰背正中,也起於胞中,出於會陰,上至頭面,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故又稱「陽脈之海」。
所以許多用於急救、強身保健的重要穴位位於這兩條經脈上。
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冷汗出,四肢冰冷,脈細欲絕者,可針刺(按壓)督脈上的水溝穴(人中溝上1/3與中1/3的交界處)、百會穴(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高熱不退,可針刺督脈上的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或在腰背部督脈經上刮痧。
體質虛弱,經常腹瀉、脫肛、感冒者,常灸任脈上的神闕穴(臍中)等可以增強體質,治癒或減少慢性病的複發。
古人認為氣血在經脈中循環往複地運行。十二經脈之間首尾相連,形成環行連接,以表達脈中氣血運行是循環往複的,稱為「經脈流注」。其連接的順序為:
經脈氣血的運行方向,可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記憶:以雙手上舉的站立姿勢,陽經皆由上向下行,陰經皆由下向上行,體現了陰昇陽降的運動形式。如手太陰肺經從胸走手,接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接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從頭走足,以此類推。
了解這些經脈的分布與走向,對診斷與治療疾病都有重要意義,如肺有病,往往會在相應的肺經部位即前臂內側前緣出現酸麻疼脹等不適感,使用入肺經的藥物或針刺肺經上的某些腧穴可以治療。
利用經絡理論來診斷、治療疾病的具體內容我們下一期再接著談。
推薦閱讀:
※專家教您在家自通經絡 - Qzone日誌
※12時辰和14經絡對應圖
※絡穴-經絡療法
※經絡拍打 v.s. 懷孕
※趙紅軍談中醫養生之:揭開經絡的神秘面紗 - 中醫養生保健版 - 復興中醫網 中國優秀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