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寧瑪派

寧瑪派,也稱「紅教」,寧瑪是藏語音譯,是古、舊的意思,為藏傳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在11世紀時形成宗派體系,尊奉蓮花生大士為其始祖。

寧瑪派因該派遵循前弘期(大譯師仁欽桑布之前)所傳之教法而得名,也因該派僧人大多戴紅色僧帽,俗稱紅(帽)派;另說唐末至遼金元時代,佛教法喜大盛,喇嘛僧需至戰場超度戰歿士兵,僧衣袍多被鮮血染紅,乃名之「紅教」。

蓮花生大士與寂護大師是寧瑪派的開創祖師。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特派使者迎請印度寂護大師入藏傳法,並修建桑耶寺,在寂護大師的建議下,邀請了蓮華生大師入藏。在蓮華生大師與寂護大師的努力之下,佛教開始在西藏地區生根。但因為朗達瑪滅佛,造成經典與教法的散失,在後弘期其他教派形成之後,因其遵循舊弘期蓮華生大師所傳的舊密咒,故被寧瑪派稱之「舊派」和「古宗派」。

蓮花生大士由於預知滅佛事件的發生,在世時便做了很多伏藏,以便後世寧瑪派之密乘行人取出與印證。

寧瑪派的教法傳承是與前弘時期的法統一脈相承的。在禁佛時期是採取極為隱蔽的方式進行傳授。吐蕃王朝崩潰後,很長時間無寺廟、無僧團,只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師維護法統,有的則採取在家庭中父子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法,法脈因而賴以不斷。這教派多數信徒在錫金,不丹,尼泊爾。

寧瑪派的傳承與教法,主要來自於蓮花生大師、藏王赤松德贊等二十五位師徒,龍欽巴尊者彙集了寧瑪派的三種心要,建立了大圓滿心要傳承;由西藏三個地區的寧瑪派六大寺持有。另外一系的傳承,隨著戰爭影響傳至中國,其大圓滿心要傳承,由台灣之諾那?華藏精舍持有。[1]

形成時間

  嚴格意義上的寧瑪派,是11世紀時「大素爾」索爾波且·釋迦迥乃(1002--1062)、「小素爾」索爾窮·喜饒扎巴(1014-1074)、卓浦巴(本名釋迦僧格,1074一1134)三素爾建立寺廟並有較大規模的活動時才形成的。到16、17世紀才有較具規模的寺院,後來在第五世達賴喇嘛支持下得到較大發展。著名的寺廟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慶等寺。寧瑪派14世紀就已傳播到不丹、尼泊爾;在近現代,印度、比利時、希臘、法國、美國等都建有寧瑪派寺廟,並不斷出版有關教義著作。

教法

它所傳承的教法主要是前弘期傳譯的密法,故稱為「舊派」。寧瑪派的教法傳承,主要有三種:

  • 一遠者經典傳承
  • 二近者埋藏傳承
  • 三甚深凈境傳承
  • 寧瑪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里,九乘包括

    1. 顯三乘〈一聲聞,二縁覺,三菩薩〉、

    2. 外密三乘(四事乘,五行乘,六瑜伽)和

    3. 內密三乘(七大瑜伽乘,八無比瑜伽,九無上瑜伽)。

    在以上諸傳承教法中,寧瑪派最注重的教法是大圓滿,特指無上阿底瑜伽口訣部。

    儀式與宗教活動

    紅教修士有二種,紅僧與白僧。前者多數是出家人,後者多數是在家密咒士與瑜伽士(他們不太在意學經)。

    寺廟

    從朗達瑪滅佛後至十七世紀前,寧瑪派的僧人多散居于山中,沒有較有規模的寺廟。十七世紀時建立了六大主寺,再由主寺分出為較小的子寺。在歷史上,寧瑪派並沒有政教合一的領袖。以各主寺的住持為意見領袖。二十世紀時,流亡的藏人也將六大祖寺在印度重建。

  • 多吉札寺,位於上藏山南地區貢嘎縣的雅魯藏布江江北岸
  • 敏珠林寺,MindrolingMonastery,位於上藏山南地區的扎囊縣,建立於西元1676年。
  • 佐欽寺,Dzogchen Monastery,位於中藏康區德格東北,又被稱為竹慶寺、卓千寺,第一世佐欽法王貝瑪仁增(1625–1697)於西元1685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創建。
  • 雪謙寺,ShechenMonastery,位於中藏康區德格,又被稱為協慶寺,建立於西元1695年。
  • 噶陀寺,Katok Monastery,位於下藏康區白玉縣,西元1656重建。
  • 白玉寺,PalyulMonastery,位於下藏康區白玉縣,西元1665年白玉的開山祖師仁真更絨謝瑞創建了白玉寺,名為「白玉尊勝菩提園寺」。
  • 除了六大祖寺外,西藏山南地區的扎囊縣的桑耶寺為寧瑪派的代表性寺院。由於寧瑪派沒有領導全派的中心寺院和政治勢力,桑耶寺曾經被薩迦派統治。統治時期,對該寺進行過修葺,並派遣僧人住寺,此後就形成了寧瑪、薩迦兩派共處一寺的局面。其他寧瑪派重要的寺廟還有持有龍欽寧體的多足千寺.

    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初期階段,有三位寧瑪派大師對寧瑪派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三位大師史稱「三素」,即索波切·釋迦瓊乃(1002——1062年)、索璃·喜饒札巴、索·釋迦桑格(1014——1074年)。索波切·釋迦瓊乃從小親近當時的許多密宗大師,廣泛學習寧瑪派教法,逐步學到了各種流行於當時的密法。比如,索波切·釋迦瓊乃從娘·耶協瓊乃大師前完整地學到了《幻變經》密法,托噶·南喀拉大師又給他傳授了《集經》密法。可見,索波切·釋迦瓊乃基本上繼承了「前弘期」傳承下來的遠傳經典派的全部教法。後來索波切·釋迦瓊乃還特意向大譯師卓彌·釋迦耶希(993——1075年)敬獻一百兩黃金,獲得道果法的圓滿傳授。通過廣泛求教學習和自身的刻苦鑽研,索波切·釋迦瓊乃很快成長為當時的一名精通寧瑪派教法並具有淵博宗教知識的著名大師,特別是他創建鄔巴隆寺,為寧瑪派開闢了一個統一的宗教活動中心。從此索波切·釋迦瓊乃就在該寺開展一系列促進寧瑪派教法儀軌得以進一步完善或發展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宗教活動,使寧瑪派結束以往的的分散格局或無組織狀態,開始走向擁有完整教法儀軌和寺院組織的正規宗派行列。

    中期發展

      索波切·釋迦瓊乃去世之後,索瓊·喜饒札巴成為惟一的繼承人。他在管理鄔巴隆寺、卓浦寺和札嘉沃修行地三處寧瑪派的活動中心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寺院宗教活動開始走向正規化。比如,他規定每天早晨在鄔巴隆寺舉行宗教活動,正午在卓浦寺舉行宗教活動,傍晚在札嘉沃修行地舉行宗教活動。同時,為了擴大宗教活動規模,索瓊·喜饒札巴親自主持建造了一座九個柱子的豪華佛殿,取名為空行神殿,裡面塑有42尊佛像及護法神,並在兩面牆壁分別繪有廣略壇城圖案。除此之外,還建立了幾座小殿。此外,索瓊·喜饒札巴在佛教顯宗理論特別在因明學上有一定的造諧,並具有很強的辯論能力。因而他又成為當時其它新興宗派僧侶在辯經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經過多次辯經,索瓊·喜饒札巴所向無敵,在當時的佛教界贏得崇高榮譽,後來許多辯經對手都一一成為他的弟子。由於當時寧瑪派僧侶大都為居士,他們主要注重於密法的修鍊,而不十分關心對顯宗理論的學習。在這種寧瑪派在顯宗理論的辯經方面沒有更多人才的情況下,索瓊·喜饒札巴便成為一枝獨秀,他為寧瑪派在當時其它宗派中樹立良好形象作出了巨大貢獻。

      索·釋迦桑格,又名秘密怙主·卓浦巴或拉傑欽波·卓浦巴,是索瓊·喜饒札巴的兒子,於1074年也是他父親去世的那年出生。根據有關藏文資料,索瓊·喜饒札巴大師有三位兒子和數名女兒,而且都是修習寧瑪派教法的僧尼,後來唯獨最小的兒子索·釋迦桑格便獲得大成就而成為父親的接班人。索·釋迦桑格主要靠他的母親和舅舅撫養成長,十五歲前在家中一邊學習文化、一邊練就管理家務的本領,因為當時索·釋迦桑格家已是一戶資財極為豐富的富裕大家,需要有人管理。從十五歲開始至十九歲,索·釋迦桑格外出廣拜名師,系統學習佛教理論,特別學到了《集經》、《幻變》和《心品》等寧瑪派遠傳經典部的全部教法,成為繼承和發揚這一傳承的著名人物。總之,索·釋迦桑格將卓浦寺作為自己常住的主寺,進行了大規模地修復和擴建,並在該寺每年舉行四次大型宗教活動,即春、夏、秋、冬四季法會,為寧瑪派寺院朝著正規化發展作出貢獻。索·釋迦桑格於1134年安詳地離開了這個充滿歡樂和痛苦的人世間,享年60歲,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圓滿完成了一位宗教職業者肩負的任務或應盡的職責。

      經過三位大師的不斷努力,寧瑪派已成為一個有固定寺院、有系統經典、有僧侶組織的完全獨立的宗派,並在當時享有聲譽。這一傳承屬於寧瑪派中的經典傳承,也是寧瑪派中最正統、最權威的傳承,在藏族地區一直流傳至今。

      另外,還有一位為寧瑪派的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人物,這就是寧瑪派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隆欽饒降巴。他生於1308年,本名叫智美奧色,十二歲出家,在當時的諸多大師前修學寧瑪派以及其它宗派的密法;

    同時,又在桑浦寺學習《茲氏五論》和《法稱七因明》等顯宗經論。因此,隆欽饒降巴成為當時藏傳佛教界顯、密兼通的著名人物。他的著述頗豐,其中最著名的有「寧提」法類三十五種,即喇嘛漾提等,以及七大藏論,即《勝乘藏》、《實相藏》、《要門藏》、《宗派藏》、《如意藏》、《句義藏》、《法界藏》。這些論著主要闡揚了大圓滿法的教義。隆欽饒降巴在晚年還宣講寧瑪派的又一深奧大法,即「空行寧提」,為這一密法的傳播作出貢獻。他於1363年去世,享年56歲。

      降欽饒降巴在他的短暫一生中,不僅豐富和發展了寧瑪派的教理教法,而且為寧瑪派培養了諸多高僧大德,為擴大寧瑪派的勢力作出了傑出貢獻。隆欽饒降巴到過不丹,並在那裡建造了一座叫塔爾巴林的寧瑪派寺院,後來寧瑪派又從不丹傳到尼泊爾。因此,近代許多不丹和尼泊爾的寧瑪派僧人常到康區的佐欽寺學習寧瑪派的教法。

    祖師

    大圓滿傳承歷史中,大圓滿的傳承是:

  • 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報身佛金剛薩埵、五方佛等。
  • 噶拉多傑 (GarabDorje-義為勝喜金剛),將大圓滿法由佛界帶到俗世。
  • 文殊友(Manjushrimitra-又翻譯為妙吉祥友、藏音蔣巴些)。
  • 詩列星哈 (Sri Singha-義為吉祥獅子)。
  • 蓮華生大士與無垢友(Vimalamitra),將大圓滿法帶入西藏,流傳至今。
  • 龍欽巴尊者之前的藏地祖師

  • 赤松德贊。
  • 伊喜嘉措。
  • 噶瓦白澤。
  • 覺若魯伊堅參。
  • 相益西德。
  • 三素爾:素爾波且、素爾瓊喜饒札巴、素爾釋迦桑格。
  • 毗盧遮那。
  • 榮素般智達 (RongzomMahapandita,1012–1088)。
  • 龍欽巴 (Longchen Rabjampa ,1308-1364)。
  • 三素:

    「大素爾」索爾波且·釋迦迥乃(1002--1062)

    「小素爾」索爾窮·喜饒扎巴(1014-1074)

    卓浦巴(本名釋迦僧格,1074一1134)

    『三素爾』的年代約在十一世紀上半期到十二世紀上半期,他們屬於有經典傳承的『噶瑪』系統;傳持的內容以『幻化』、『集經』兩部為主。寧瑪派由於他們的出現,才有寺院的建立,以及一定規模的活動,而形成有系統的教派。

      素爾波且(1002~1062),意為大素爾;本名釋迦回乃;因建立烏巴壟寺,又稱烏巴壟巴。他曾向當時許多『舊密咒』的法師學習寧瑪派的教法,並將寧瑪派的經典作有系統的整理。素爾波且也曾向卓彌學習『道果』教授,更和顯教法師及苯教徒共同修建一座寺廟,而與其它教派及苯教有所聯繫。相傳他的門徒很多,其中有一○八人禪定功夫頗佳。

      素爾窮·喜饒札巴(1014~1074),又稱甲卧巴或拉傑欽波(意為大醫師)。他本是行乞僧人的兒子,後被素爾波且收為養子,學得其全部的密法,更繼承烏巴壟寺寺主的職位。素爾窮後來交出寺權,獨自到甲卧地方修法十三年,據稱他在修法期間證得『大圓滿』的境界;也曾拜見阿底峽的一位門徒桂·枯巴拉哉,聽其講授《喜金剛本續》。其弟子甚多,也有『四柱八梁』的說法,而繼承其宗教事業的是最小的兒子濯浦巴。

      濯浦巴·釋迦僧格(1074~1134),亦稱拉傑欽波·濯浦巴,因曾在濯浦地方建寺而得名。他是素爾窮最小的兒子,出生時即喪父,由母親扶養長大,十五歲開始學習佛教,後請父親的四位高徒在家中為他講經,並學得『大圓滿法』,逐漸成為當時的名人;其後傳法授徒,弟子達千餘人。

    釋迦瓊乃,全名索爾波且·釋迦瓊乃(或索波切·釋迦瓊乃、索爾波且釋迦迥乃),1002~1062年,是寧瑪派巨匠「三宿」之首,也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創始人之一。

    索爾迥喜饒扎巴 ,1014~1074年,西藏名: zur-chun ses-rabgrags,又作素穹慧稱、素爾群·喜繞扎巴、素穹·喜饒扎巴,別名叫「甲卧巴」,西藏佛教寧瑪派僧,為寧瑪派新派創始者之一。

      索爾迥喜饒扎巴是索爾波且釋迦生之養子,繼任鄔巴隆寺寺主。曾於札賈窩(藏brag-rgya-bo)勤修三十年得大成就,故又稱善逝賈窩瓦(藏bde-gsegs rgya-bo-ba)。

    龍欽巴尊者(Longchenpa,1308年-1364年),又稱為龍欽繞絳巴(LongchenRabjampa ,???????????),又名智美沃色(Drimed AodZer),義譯為無垢光尊者,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派)的一位學者,伏藏師,被寧瑪派人士認為是繼蓮花生大士之後的第二佛陀。他的修行與學問成就,深受所有西藏佛教四大宗派的尊崇。

    名稱釋義

    龍欽巴的尊稱很多,主要有八個名號是:

  • 阿格旺波(語自在)、
  • 龍欽饒絳(境界廣大)、
  • 袞欽千波(大遍知)、
  • 那措讓珠(種種自解脫)、
  • 貝瑪勒遮(具緣蓮花),
  • 革揚羅德(開心大樂)、
  • 攀巴桑波(善妙幡)、
  • 智美沃瑟(無垢光)
  • 他被稱為貢欽(藏文:Kun-mkhyen),意為全知者、具一切智者,因為他在桑耶寺出家,因此也稱為貢欽桑耶巴。桑耶巴,意思為來自桑耶寺的上師。龍欽饒絳巴(藏文:klong-chen-Rab-abyams),意為大博士、修學廣大者。桑結尼巴,意為第二佛陀。貢欽曲吉傑波,意為全知大法王。智美沃色,智美是無垢、清凈,而沃色,為光明,因此義譯為無垢光尊者。

    生平

    大師自小,即能憶念前生,悲智俱足;五歲時,開始學習讀誦書寫的啟蒙教育,並從父親受聞密法,了解醫藥曆書等學問;十二歲,進入蓮花生大士首創的桑耶寺出家,研習佛法戒律,十四歲起參學專門講經的寺院,學習新舊派教理,並修行密法,得甚深禪定。在擔任桑耶寺住持數年後,即隱居深山專事修行和著述。主要著述有《四心滴》、《龍欽七寶藏》、《三自解脫論》、《三自休息論》。廣傳於世的《龍欽心髓》(LongchenNyingthig,龍欽寧體、廣大心要)並非龍欽巴的著作,而是吉美林巴(悲智光,Rigdzin Jigme Lingpa,1729-1798)的伏藏。

    龍欽巴尊者至米龐仁波切的藏地祖師

    此時代的寧瑪派大師多與剛萌芽的利美運動有關:

  • 吉美林巴 (無畏州尊者,或稱為悲智光尊者,Rigdzin JigmeLingpa,1729-1798)。
  • 第一世多竹千 (The First DodrupchenRinpoche Jikmé Trinlé ?zer,1745-1821)。
  • 吉美賈威紐固 (如來芽,Jikmé GyalwéNyugu,1765-1843)。
  • 多欽哲?耶喜多傑 (Do Khyentse YesheDorje,1800-1866)。
  • 巴楚仁波切 (PatrulRinpoche,1808-1887)。
  • 蔣揚欽哲旺波 (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
  • 秋吉林巴 (ChogyurLingpa,1829-1870)。
  • 敦珠林巴 (DudjomLingpa,1835-1904)。
  • 米龐仁波切 (Jamg?n JuMipham,1846-1912)。
  • 米龐仁波切至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藏地祖師

    此時代的寧瑪派大師繼承了的利美運動傳統,因為中國入侵西藏的緣故,多人逃離西藏,也將寧瑪派等西藏教法帶入歐美:

  • 敦珠仁波切 (Dudjom Jikdral YesheDorje,1835-1904)。
  • 堪布阿旺巴桑 (1879-1941)。
  • 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 (Jamyang KhyentseCh?kyi Lodr?,1893-1959)。
  • 夏札·桑吉多傑 (Chatral Sangye DorjeRinpoche,1913-)。
  • 頂果欽哲 (1910-1991)。
  • 諾那呼圖克圖傳至漢地的法脈[2]

    此脈傳承因清末民初戰亂的緣故,由西藏傳至西康、長沙、武漢、南京、廣東、香港、台灣之法脈,現稱為世界圓覺宗:[3]傳承如下

  • 阿達爾媽佛 (第ㄧ代祖師,即普賢王如來)。
  • 毗盧遮那佛 (第二代祖師,即大日如來)。
  • (中略)

  • 蓮華生大士 (第八代祖師,西藏第一代開山祖師)。
  • 那恩克林寶金剛 (第九代祖師,又名南喀寧波)。
  • 赤松唵德布最金剛 (第十代祖師,即西藏國王赤松德贊)。
  • 一心抄嘉金剛 (第十一代祖師,即蓮師之佛母伊喜措嘉)。
  • (中略)

  • 貢桑西拿金剛 (第二十七代祖師,即白玉傳承之創始者)。
  • 貝嘛勒旱嘉姆抄金剛 (第二十八代祖師)。
  • 貝嘛諾寶金剛 (第二十九代祖師,即貝諾法王轉世之一)。
  • 門九爾那姆克多爾極金剛(第三十代祖師,又名米炯南喀多傑)。
  • 貝雅達賴金剛 (第三十一代祖師,藏名覺.瑞津)。
  • 成立嘉姆抄金剛(第三十二代祖師,即嘎納喇嘛,將法脈傳至中土漢地之諾那呼圖克圖,1865~1936)。[4]
  • 卑媽別炸金剛(第三十三代祖師,漢名吳潤江,廣東出生,香港傳法,1906~1979)。[5]
  • 當代人物

    此時代的人物因為中國宗教政策的緣故,除喇榮五明佛學院外,多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傳法:

  • 敏林澈清 (Minling TrichenRinpoche)。
  • 白瑪曲英喬達爾仁波切 (1920—1997)。
  • 祖古烏金仁波切 (Tulku UrgyenRinpoche,1920-1996)。
  • 楚西仁波切 (TrulshikRinpoche,1924-)。
  • 達龍哲珠仁波切 (Taklung TsetrulRinpoche,Shedrup Trinlé Nyinjé Zangpo,1926-)。
  • 四世多竹千仁波切 (Fourth DodrupchenRinpoche,Tubten Trinlé Pal Zangpo,1927-)。
  • 晉美彭措 (1933-2004)。
  • 白玉貝諾仁波切 (卓望貝瑪諾布圖登諾布卻吉札揚,PenorRinpoche,1932-2009)。
  • 索甲仁波切 (Sogyal Rinpoche,《西藏生死書》作者,1947-)。
  • 索達吉 (1962-)。
  • 卓千仁波切 (DzogchenRinpoche,1964-)。
  • 竹慶本樂仁波切 (Dzogchen PonlopRinpoche,1965-)。
  • 雪謙冉江仁波切 (Shechen RabjamRinpoche,1966-)。
  • 推薦閱讀:

    誹謗大德也是舍法
    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 噶舉派(白教)噶當派 格魯派(黃教)
    佛教四大吉花
    藏傳佛教的太陽月亮:達賴與班禪
    藏傳佛教的主要法器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