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特徵

簡論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特徵

作者:沈建東

蘇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文化源遠、人文薈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吳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多層次文化創造和發展的核心區域,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歷史發展個性和獨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這一特色最具魅力的體現在蘇州具有水鄉特色的節日文化上,而且節日文化的豐富多樣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蘇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豐厚以及蘇州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審美情趣。

蘇州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現有2座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已有9個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退思園、藝圃、耦園)。8個歷史文化名鎮(周庄、同里、甪直、木瀆、沙溪、千燈、錦溪、沙家浜),2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明月灣、陸巷),2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山塘歷史文化街區),5個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東山、西山、光福、震澤、汾湖),還有一批蘇州市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歷史街區。蘇州現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697處,其中國家級34處,省級138處,市級525處,蘇州市區還有237處控制保護建築和790處古橋、古井、古牌坊、古磚雕門樓等古構築物。

在當今新科技經濟文化的浪潮和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形勢下,如何保持和傳承自己鮮明特色的文化?這是個很值得探討和研究的新問題。蘇州有那麼多的文化遺存,特別是近年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和保護意識的提高,我們已經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構建「文化蘇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進行保護傳承行動之前,我們必修弄清楚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與特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聯合國新通過的《保護公約》中是這樣表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展示、表達、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製品和文化空間;這一界定涉及各民族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其範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和相關的文化空間。由此可知所謂文化空間就是既有口頭傳統又有傳統的表演藝術,既有民俗活動又有禮儀節慶以及相關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節日娛樂和在時間和空間的立體展示。這種不斷的重複展示就是一種傳承,並和社區群體的關係密不可分,同時各社區、各群體為適應他們所處的環境,為應對他們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得到創新,同時也為他們自己提供了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由此更促進了文化多樣性著稱的人類的創造力和傳承力。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是吳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具有傳承性、周期性、人文性、群眾性、兼容性等特徵,現試析如下:

從2005年開始,蘇州已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進一步深入到了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繼蘇州的桃花塢木刻年畫、吳歌、刺繡技藝等12項目列入了蘇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後,至2012年6月崑曲、古琴、緙絲、宋錦、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端午習俗等6項被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9項,省級非物質遺產代表作79項,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現有118項,所屬縣級名錄336項,基本形成了四級名錄體系,蘇州擁有國家級傳承人28位,江蘇省級傳承人76位,市級傳承人225位。

一、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傳承性和周期性特徵

節日民俗,是人類社會各個族群普遍傳承的重大顯形文化事象,它緊密地伴隨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從古到今,在傳承的過程中有不間斷地延續著、豐富著、發展著,構成了人類在時間和空間活動上一部五彩繽紛的節慶文化史書。節日文化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的周而復始,首先給人以強烈的周期感,「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傳統節日民俗以其多彩多姿的民俗活動和飲食娛樂的物質外在,給予人們以強烈而真切的心理寄託和生理滿足與享受,從而給人們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成長在這個環境的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浸潤這一文化習俗,形成傳承的紐帶和延續的理念,人們可以借重這一節日在時間和空間上周期性展示,和自然進行交流協調,人與人之間進行協調和交流,人們藉助於這一傳承的方式和手段,從容品味自己古老而恆久的文化底蘊和人生期望,人們慶賀豐收,祝願吉祥,往往形成喜慶節日的系列化和延續性,在節日里人們酬神祭祖、歌舞娛樂、遊藝競技,千百年來周而復始的清明踏青、重陽登高、中秋拜月,都具有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傳承性和周期性特徵和色彩,這樣年復一年的日積月累形成的社會心理,傳統習慣,對生活在這個地域的個體形成一種約束力和驅動力。這種約束力和驅動力有意或無意間也會形成傳統節日民俗的傳承世襲力量。同時傳統節日文化空間還包容和涵蓋多種文化元素和宗教信仰、地方習俗特性,傳承和周而復始的特徵又使節日文化像生命繁衍的基因一樣延續不斷,或隱或顯地對現代人的生活也起著不同程度的規範和制約作用。但這樣的傳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往往在由此及彼的過程中隨時間和空間而有所變化,所以我們說傳承性和變異性是民俗最突出的特徵。試以蘇州的端午節、冬至節為例:

農曆五月吳人認為毒月,百蟲始出,氣候潮濕,避諱稱之善月,百事多禁忌,不遷居、不蓋屋、不曬床席,此月最重要的節日是端午,又名端陽、重午、重五,其中心主題為古代吳越民族祭祀龍圖騰的祀神儀式以及夏至節氣的體驗,並逐漸加入紀念伍子胥的內容,而演變成豐富多彩、情趣多樣煦游避災的端午習俗。「盡傳迎伍相,不比吊三閭。」[1]龍圖騰的淡化和歷史人物伍子胥的加入,使蘇州端午習俗更帶有了吳地文化的色彩。蘇州傳統的端午節主要有划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避五毒、掛鐘馗等避瘟保健民俗活動。龍舟賽前必須有請龍祭龍的儀式,然後競渡,蘇州划龍舟清時主要在閶胥兩門,划龍舟還有各色台閣、戲水奪罐等表演,是日男女老幼傾城出遊,山塘七里舟楫如魚鱗,沿岸各式小吃雜耍擔賣,俗呼劃龍船市。 蘇州人裹棕一為祀先,一為應節,親朋以粽子、糰子、彩索、艾花、畫扇相饋贈,此外,家家研雄黃酒末,菖蒲根和酒以飲,稱雄黃酒,小兒還以雄黃酒額畫「王」字以辟邪。家內牆角四周拋灑此酒以祛毒蟲。端午有避五毒的俗信活動,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民間俗信此月多災多疫,小孩必穿五毒衣,佩有雄黃、菖蒲、蒼朮、冰片、樟腦等成份的香袋,貼午時符,蘭湯沐浴。蘇州人居家則貼五毒符,「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2]。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號為「端午景」。堂中掛鐘馗像,以祛邪魅。婦女則鬢插石榴花、健人等端午飾品以避毒。所謂健人即以金銀絲製成,騎人於虎,鍾鈴形狀,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貧則銅絲,金箔為之。小兒則結線為網掛獨頭大蒜,編錢為虎頭形,系小兒胸前,以示服猛,謂老虎頭。結五色絲為索,系小兒之臂,男左女右,叫長壽線,蘇州端午特有的贈扇、供端午景、戴健人、佩五色絲的習俗,反映了蘇州節俗濃厚的文化色彩和民間工藝的發達,同時貼五毒符、掛鐘馗像又多少有些古來已有的其俗信鬼神,好淫祀的遺風。由此可知,蘇州的端午節是一個集圖騰崇拜、歷史傳說、人物故事、消災避病多種文化元素和地方習俗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其源遠古老,是吳人與自然變化調節的產物。也正由於社會上下層民眾對端午節俗的共同重視,才保證了她傳承千年的生命力。2005年蘇州端午習俗作為傳統節日文化空間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時至今日,每當端午來臨,蘇州胥門外的胥江里龍舟雲集,家家戶戶裹粽子,掛菖蒲,端午的氣息又迎面撲來,使我們又一次真切地體味到傳統節日文化傳承性、周期性的魅力。不言而喻,蘇州端午的習俗也體現出蘇州傳統文化空間傳承性和周期性的特徵。

二、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人文性、生態性的文化特徵

從古到今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蘇州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時也培養、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從隋唐開科取士以後,蘇州人攻習之風更盛,人才輩涌,名家迭出,特別是明清時期蘇州更是人才薈萃之地。吳地文人各領風騷,構成了蘇州星光燦爛的人才群體,對社會風尚具有重要的倡導作用,一般民眾往往趨之若鶩,競相模仿,進而也逐漸對蘇州民俗、民風產生影響。唐朝蘇州當過刺史的就有三位大詩人: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在蘇州主政期間為民謀利,救災濟貧,都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他們的詩文開了一代文風,言行和崇尚,更帶動和推動了吳人刻意追求精美,崇文好學、重節好游之風,蘇州古代就有相當發達的旅遊文化,蘇州好游之風,順應天時地利、天人合一的生活觀念由來已久,《越絕書?偊b吳地傳》記載:「闔廬之時,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旦食於紐山,晝游於胥母,射於鷗陂,馳於游台,興樂石城,走犬長洲。」夫差繼位更是日與西施為嬉,夏則避暑消夏灣,秋則登高吳山。帝王的愛好上行下效自不必說。唐白居易做蘇州刺史期間,為解蘇州城百姓跋涉之苦,亦為游虎丘方便,開塘修堤,成就了繁華的七里山塘,他自己曾頗為自豪地賦詩到:「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唐宋以來文人雅客多聚蘇州,遊歷山水,吟詩作畫,引領著民間的節日文化習俗向人文化方向發展,由此文人雅客的推波助瀾,明清時期遊歷之風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盛況,據清褚人獲《堅瓠集—首集》:「蘇人好游,袁中郎宏道詩云:蘇人三件大奇事,六月荷花二十四,中秋無月虎丘山,重陽有雨治平寺。」蘇州人重節好游,還表現在文人的游賞與四時八節的民俗活動密切結合,形成了蘇州節日文化空間不僅具有人文性的特徵,而且更具有了生態性的特徵。如古時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觀蓮節,蘇州舊俗至葑門外荷花塘觀荷納涼,清時多集虎丘山浜以應節氣。每多晚雨,遊人赤腳而歸。故俗有赤腳荷花盪之謠。古詩有生動的描述:「荷花盪里龍船來,船多不見荷花開,煞風景是大雷雨,博得遊人赤腳回。」舊時還有至西山消夏灣觀蓮納涼的習俗,據《蘇州府志》記載,消夏灣傳為吳王避暑處,夏末舒華,燦若錦繡,遊人放棹納涼,花香雲影,避暑消閑。沈朝初《憶江南》詞云:「蘇州好,消夏五湖灣,荷靜水光臨曉鏡,雨余山翠濕煙鬟,七十二峰間。」[3]明代文人張岱在他的文章中曾這樣描繪到:「偶到蘇州,見士女傾城而出,畢集於葑門外之荷花宕。樓船畫舫,至魚蠡小艇,雇覓一空,遠方遊客,有持數萬錢無所得舟,蟻旋岸上者。」可見當時的盛況空前。荷花自古被中國文人視為花中之君子,盛夏賞荷多為文人修身養性的雅事。且蘇州自然環境水網密布,湖盪成串,盛產蓮藕,賞荷樂事有文人引領遂成了蘇州市民消暑納涼的盛事而演成俗。由此可見,因為自然的山水所形成的自然的生態直接影響了蘇州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習俗。應節氣順自然而生活,既舒適又理想,超越節儉與奢華,是殷實的物質基礎和高度的人文精神相和諧的一種具有文化生態性的生活享受,這一點在節日的飲食習俗上表現尤為明顯,蘇州自古是魚米之鄉,有飯稻羹魚的飲食習慣,從古至今,蘇州人食魚崇尚正月塘鯉魚,二月鱖魚,三月甲魚,四月鰣魚,五月白魚,六月鯿魚,七月鰻魚,八月?魚,九月鯽魚,十月草魚,十一月鰱魚,十二月青魚。蘇式糕點,講究色、香、味、形之外,也講究時令新鮮,按蘇州人傳統食俗可分為春餅,夏糕,秋酥,冬糖……又《吳縣誌》所述:「吳人好游,以有游地有游具有遊伴也。游地,則山水園亭,多於他郡;游具,則旨酒嘉肴,畫船簫鼓,咄嗟而辦;遊伴,則選伎聲歌,盡態極妍,富室朱門,相引而入,花晨月夕,競為勝會,見者移情。」[4]從大量古人的記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是一個人、社會、自然和諧共生的有機文化生態系統,它既包含了吳人賴以生存的物質需求,也包括了精神的追求,是自然山水、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延續體。今天,建設和諧文化被提到了社會發展的層面,文化生態的構建也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所以蘇州非物質遺產的保護特別是節日文化空間的保護,古人生態化的節日文化空間所顯示的生存智慧是今人可資借鑒的一面鏡子。

三、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群眾性、兼容性與實用性文化特徵

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還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兼容性與實用性等文化特徵,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有閑錢階層的文化,它是世俗的,貨真價實的,平易近人的。比如農曆四月十四民間傳說是呂仙誕日,是蘇州民眾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蘇州有軋神仙之俗,神仙廟即福濟觀,原在閶門下塘,相傳八仙之一呂洞賓此日化為乞丐,混跡觀中救度眾生,城鄉民眾聚集觀中以祈遇仙敕度,稱軋神仙。有病之人皆到觀中「天醫院」求神方治病,米粉五色糕名神仙糕,帽鋪制垂須鈸帽,名神仙帽,虎丘花農擔賣花草,名神仙花,還有神仙茶、神仙龜、神仙衣等,所賣之物皆以神名,市民此日剪萬年青,蘇州人稱千年蒀葉[5],棄擲大門口,任人踩踏,祝曰:「惡運去,好運來。」再到廟會上買新葉植之,謂之交好運。是日,城中妓院妓女皆至神仙廟燒香祈福,因蘇州妓院以呂洞賓為其行業神,故此日必至廟燒香。清沈朝初《憶江南》詞云:「蘇州好,生日慶純陽。玉洞神仙天上度,青樓脂粉廟中香。花市繞迴廊。」[6]關於「軋」字,顧祿在他的《清嘉録》中是這樣解釋的:「軋,吳人謂人眾不得出力附之曰軋。」吳語一個「軋」字生動地描繪出人山人海和神仙同軋同樂的盛大的廟會場面。再說清明節,是一個由節氣演化而來的民俗事象,清袁景瀾的《吳郡歲華紀麗》是這樣記載的:「吳俗,清明前後,出祭祖先墳墓,俗稱上墳。大家男女,炫服靚妝,樓船宴飲,合隊而出,笑語喧嘩。尋常宅眷,淡妝素服,亦泛舟具饌以往……拜掃哭罷,不歸也,必就其路之所近,趨芳樹,擇園囿,游庵堂,寺院及舊家亭榭列座盡醉,杯盤酬勸。……抵暮乃歸,各攜途中所買棗餶炊餅,黃胖傀儡,山亭戲具、畫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以歡娛兒女,至立夏日方止。」由此可見,清明上墳踏青交遊的習俗既有慎終追遠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又兼容世間人與祖先、自然的交流,享受自然的春和景明和鮮衣美食交融出的重人倫倡孝道的實用生活情趣,其兼容性和實用性的特徵在此也顯示出來了。在許多古代筆記中,說到蘇州的某個節日民俗時,都用了「傾城而往」四字描述,說明蘇州古代的節日民俗在表現形式上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這一特徵又被古代的文化人總結為蘇州節日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徵:重節好游。由此而知,如果沒有蘇州傳統節日,廟會、歌會、燈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就沒有了載體,傳統的民間文化就失去了交流、傳承、創新的機會,也不可能得到世代的傳承和傳播。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考察,無論軋神仙還是端午節,流傳久遠而不衰沒,民眾都有自發過節的傾向,傳統的心理積澱驅使人們在如期而至的節日里,去盡心安排、刻意追求傳統節日帶來的閑暇與歡樂,蘇州的節日民俗兼容性與實用性的特色,還表現在蘇州的節日民俗在時間和空間上發生時,並不是單一的民俗事項的展示,而且綜合和實用的,它們往往融消費民俗、信仰民俗、社交民俗、遊樂民俗等為一體,充分體現出它的兼容性和實用性,不論是端午節劃龍船市,還是「軋神仙」廟會,還是八月十八的石湖串月,都是「士人供賣耍貨食品,所在成市」。節日成為了蘇州民間工藝、花鳥魚蟲、風味小吃以及民間傳統文化節目的展示會。

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文化與習俗的綜合展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如今,在全球化進程中,生產方式改變了,新的生產關係導致文化習慣的改變,尤其是環境的變遷,外來文化的衝擊,商品經濟的發展,為求利潤蓄意的偽造,社會角色的轉型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構成很大威脅,對於蘇州的傳統節日文化空間來說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瀕危和挑戰。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的傳承和保護可以充分利用古今的文獻和民俗田野調查的材料,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歷史和傳承現狀的研究,利用現代的電子技術儘可能忠實地錄製保存其原生態狀況,充分利用現有博物館在有形遺產保護和研究方面的豐富經驗和人才,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進行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資料的收藏、詮釋和展示。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域或建立文化遺產生態博物館,原態地、動態地、整體地保護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保護蘇州傳統節日文化空間,將建立蘇州現代化城市的文化和諧體系和服務體系結合起來。譬如端午食粽、掛香袋、懸菖蒲都是民眾自發的行為,而划龍舟則需要一定的組織和策劃。沒有龍舟賽的端午一定是有缺撼的,不完整的,有了龍舟競賽的端午就有了廣大民眾集體的參與,就有了消費、娛樂,就有了交流與溝通。

注重挖掘其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提升民俗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春節、清明、端午、軋神仙等節日民俗,是經過長期的傳承而形成的,並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在現實中已凝固成一種類型或模式。因此挖掘其包含的精神價值和審美價值,使民眾在參與娛樂中,受到精神的愉悅和審美的陶冶,達到天人和諧的境界,使社會獲得平安有序的發展。節日民俗由於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展示和立體性,作為民俗旅遊資源來開發,容易成為地域性文化展示的窗口,即使在跨文化和不同地域的交流中發揮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總之,保護和傳承蘇州的節日文化空間,就是保護我們世代相傳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家園,保護和傳承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文化精神。

注釋:[1]清朱彝尊:《午日吳門觀競渡》,引自《歷代風俗詩選》,嶽麓書社1990年,第184頁。[2]清《清嘉錄》卷五,中華書局2006年,第116頁。[3]清《清嘉錄》卷六,中華書局2006年,第145頁。[4]清《清嘉錄》卷三,中華書局2006年,第91頁。[5]清《清嘉錄》卷四,中華書局2006年,第108頁。[6]清《清嘉錄》卷四,中華書局2006年,第109頁。

推薦閱讀:

女人不再傳統
[轉載]中國傳統禮節─—作揖
錢穆的名著《國史大綱》實為傳統專制辯護?
【腦補】大美中華傳統織綉染技藝,不看後悔!
繼承與超越——對我國幼兒家庭傳統德育的思考

TAG:文化 | 蘇州 | 節日 | 傳統 | 空間 | 節日文化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