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究竟是誰?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個兒子,與曹丕為同母兄弟。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便誦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詩」,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了,文中曹植這樣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雲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望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從抽象到具體,從神韻、風儀、情態、姿貌,到明眸、朱唇、細腰、滑膚,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形。此外曹植還描寫了洛神的動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坐。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他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痴念,萬縷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學作品。
後來,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依據《洛神賦》,畫了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在畫中,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嚮往。畫中的洛神梳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但最終在雲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之,最後依依不忍地離去。那麼曹植所描寫的「洛神」和顧愷之畫中的「洛神」到底是誰呢?是不是就是他的嫂子甄氏呢?
早在官渡之戰時,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於此的袁紹兒媳甄氏,由於憐香惜玉,曹植將自己的白馬送給了甄氏,幫助她逃返鄴城,甄氏也將自己的玉佩贈給了曹植以示感謝。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曹丕見到甄氏後,驚嘆於甄氏的美貌,便將其佔為己有。兩人再次相見,都覺得命運註定。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於是能夠與與甄氏朝夕相處,當父兄為天下大事奔忙時,曹植與甄氏的感情迅速發展,到了難捨難分的地步。
魏國建立後,曹丕對甄氏和曹植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釋懷,因此僅封她為妃,所以甄氏始終未能得到母儀天下的皇后地位。甄妃此時已經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歲的鼎盛年紀,後宮佳麗眾多,甄妃逐漸色衰而失寵,在曹丕當上皇帝之後的第二年便鬱郁而死。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蕩,寫了一篇《感甄賦》。這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一般人欣賞其文字的優美,到處傳抄,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曹丕似乎不曾加以追究,但是四年以後(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曹丕死後,群臣本來想迎立當時為雍丘王的曹植為帝,因此曹睿即位後,對於他這位才華橫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產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恍如飄萍,不堪顛沛之苦,遂寂寂無歡而死。後人有詩說:「君王不得為天子,半為當年賦洛神。」
當然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洛神賦中的洛神不是甄氏,而是代指曹植的心情。雖然曹植才華橫溢,他也還是在與兄長的爭鬥中落敗。曹植只是借洛神賦中的人神道殊,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苦悶。總之,洛神賦中的洛神究竟是誰,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過我更希望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是甄妃。什麼千秋霸業,君臨天下不出數載就會變成過眼雲煙,唯有愛情,才能流傳萬古,恆久不滅。要說放蕩不羈的曹植在乎的是天下,我更相信他珍視的,是那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
E都市標題:《洛神賦中的洛神究竟是誰?》
(2015年10月23日 來源:E都市)
推薦閱讀:
※曹植愛上自己的嫂子?這裡面恐怕有誤會!
※《曹植碑》
※殺了曹操一個兒子,又將另一個送上王位:這個賈詡實在強!
※曹植《與楊德祖書》
※曹植墓出土組玉佩
TAG: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