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理論的重新認識——再讀varian的現代觀點
本篇寫於2009年9月10號
消費者理論的重新認識——再讀varian的現代觀點
最近又開始看varian的現代觀點了,今天算是把消費者理論這一部分看完了吧!花了四天的時候,順便翻了下平新喬老師的十八講。感覺這兩本書都很不錯的,很值得多翻幾次,所以,在這裡鄭重推薦。由於以現代觀點為主,下面的觀點主要基於現代觀點第五版。
一、城內人和城外人交換住房的問題——一個交易成本為零的例子
書中第一章,舉了一個交換住房的例子:城中人a對住在城內城外無所謂,而且他認為城內的房子只值300美元;城外人b想住進城內,他認為城內的房子值400美元。於是,就有潛在交換的可能,即互換房子,b在額外給a一筆不高於100美元的補貼,這樣雙方的效用都能得到改善,完成一個帕累托改進。
在上述例子中,隱含的前提是交易費用為零或是比較低,小於交換給雙方帶來的額外的收益,否則純粹由市場是無法完成的。換個說法,交換能不能由市場自由完成的極限就是市場和企業的邊界;也就是說,當由市場完成的費用大於由企業內部完成的交易費用的時候,市場的配置是無效的,企業產生。這基本是coase第一定理的內容了:在初始產權界定明晰的情況下,若交易費用為零,則市場自由配置的結果為帕累托最優。
現在在回過頭來分析下上面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交易費用。首先是搜尋成本,即城內人如何找到願意出錢住城內的人,或是城外人如何找到願意搬到城外的人。其次就是談判的成本,即在具體的補貼數額上,到底是多少才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上述兩點是這個交易中可能存在的成本。當這個成本不為零或是比較大的時候,甚至要超過交易可能帶給雙方的收益時,交易純粹由市場進行將無法完成。於是,企業產生,這個新產生的企業很可能是中介公司,能以低成本收集住房市場雙方信息的公司。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中介公司呢?應該是最先發現上述需求存在的人,可能是原來的房東,也可能是租房者,總之,是那些有對租房市場比較了解的人。
不過,還是回到書上交易成本不存在的情形,那麼誰能順利得到心儀的房子呢?這是個問題。交易成本不存在,隱含的意思是所有潛在的交易者都不費氣力的知道能滿足自己需求的供給的分布,換句話說,誰速度快,誰談判技巧高,誰就能先得到心儀的房子。
現實中,交易費用是一定存在的,如談判或是討價還價一定要付出成本的;另外,由於信息不對稱,搜尋房源也是需要成本的。這樣子看來,中介公司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搜尋成本,也就是交易費用的存在。
關於城市住宅選擇模型中,例外一個問題是關於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問題,最近各地的經適房搖號出問題的還是挺多的。我的問題倒不是這些,我想到的是一個公平的問題。經適房,廉租房都是面對特定群體的,如低收入者。但是,一個城市,尤其是外來人口居多的大城市,除去本地的經適房對象,外地的人員是不是也應該納入經適房對象呢?如果他們不在所在城市享受優惠,那他們是回原籍享受呢?還是其他?還有,經適房發放對象隱含的一個前提是收入存在差距,最底層的享受。給這些適用房的機會,對那些比經適房對象略好,但不符合條件的人公平嗎?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消費券、「家電下鄉」、直接的現金補助——三者效果一樣嗎?那種更可行?
消費券、「家電下鄉」、直接的現金補助,是最近經濟危機下各地熱潮的幾個擴大內需的措施,但是,三者效果一樣嗎?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思考。
先說三者的異同吧:
從範圍上,直接的現金補助應該是面最廣的,拿到了現金,在哪買,什麼時候買,買什麼東西,買多少,將全部由自己決定,按說,這個帶給人的效用是最大的。
消費券,有些和現金類似,但是一般消費券都有個定點的消費地點,與現金相比,在哪花是指定的,什麼時候花也是制定的,面有點受限。
「家電下鄉」,這是個代名詞,還有汽車下鄉等等。與其說「家電下鄉」是個消費刺激計劃,倒不如說是個行業刺激計劃。「家電下鄉」,買什麼,在哪買等都已經確定了,相比之下,選擇性更小。
其次從圖形上看,直接給現金,相當於收入的一個突然增加,預算線向外平移,理論上能和更高的無差異曲線相切。但是,在當前經濟危機下,失業增加,收入沒保證;加上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一般人的現金增加只會使得他增加持幣的比例,不太可能促使他消費的增加。還有一點就是:給誰發現金。平均分發的話,我們知道,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較小,給他的那點錢相當於杯水車薪,根本沒用。所以,這樣看來,全民發現金是不可能的,一是一部分人發了也沒用,二是數量大,也負擔不起,三是發給誰是個問題,說不定還會尋租,可操作性不強,四是真的發了,效果未必會好。
再看消費券,消費券的發放,和上面一樣,有類似的問題。不過,不同的是,消費券是一種憑證,無法直接兌現。也就是說,給你了消費券,你除了花掉,沒其他的辦法。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消費券的私下交易,即低價私下交易,反正最後買單的是政府,持券者和定點商家只要勾結起來,商定一個合適的分成比例,皆大歡喜。這樣看來,消費券也未必能達到目的。河南這邊沒有消費券,我搜集的信息也比較少,不過,消費券的使用不外乎兩種形式:直接充當代金券,而是搭配現金使用。前者的話,相當於國家買單,直接給持券人分發了一筆物品,相當於政府拿錢買了商家的東西,轉手又免費送給了個人,起不到一個長期的刺激作用。後者的話,又相當於強制消費,即假如消費券無法交易,只能花掉,否則過期無效。得到消費券的人,看似得到了好處,但這個好處是虛幻的,不直接的,只有再付出一定現金之後才能得到。也就是,得到了消費券,不用的話,過期;用的話要搭配進去一定的現金,這是一個典型的強制消費,尤其是在對未來預期不確定的情況下,它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會大打折扣的。
接著是「家電下鄉」,當前的補貼好像是13%,「汽車下鄉」的補貼不知道是多少。這個補貼,相當於是商品價格的降低,在收入和其他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相當於預算線的向外轉動,會變得更平坦。價格的變動,會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兩種效應,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效用的增加過程。但是,在經濟危機背景下,農民工大量返鄉,收入下降,加上農村醫療、養老以及教育等保障體系不完善,這項刺激計劃效果是不太好的。
這樣看來,三項政策都不是很好。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派發現金只存在於形式,消費券只是叫了幾個月,而「家電下鄉」等也並沒有改變農民多大的偏好;而這項政策在我看來更多的像是行業刺激計劃,效果值得考慮。不過,等經濟回暖的時候,或許是另外一個樣子。
另外,循著凱恩斯傳統的觀點,當前危機下,如何擴大內需成為一個共識,而在就業等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怕是只有減稅富民最可行吧!
另外的一個觀點:schumpeter的商業危機觀點。Schumpeter認為危機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技術的衝擊,只有新的更大技術的出現,才有可能結束原來的危機,帶動經濟走出蕭條。這種觀點值得關注。
三、「用序數效用取代了基數效用」——這個觀點怕是不對吧?
學過經濟學的人,對基數和序數之爭應該不陌生吧?現代觀點這本書確實不錯,費方域老師在譯者話裡面也曾經大力推吹范氏引入了新思想和新觀念。在對待之爭這個問題上,特別點出了「用序數效用論取代了基數效用論」,認為這是范氏在寫作的時候的一個新特色。
而在看原文的時候,范氏只是提到了基數效用論,並沒有明確提出序數效用論,整個章節的寫作,渾然一體,沒有厚此薄彼之嫌。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費老師先前的一番話,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
重新整理了思路,也翻看了資料,覺得說「序數取代基數」之類的話並不恰當,準確的說,應該是序數是基數的發展,或者說是補充,這樣或許更好點。
我們知道,基數效用論的最大貢獻就是借用了「效用」的概念以及引入了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這應該是邊際學派在描述消費者理論時候的一大貢獻。雖然,基數效用論使得對消費者行為的描述具體形象,但是,他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效用作為衡量消費者收益的度量單位,它本身如何度量呢?效用只是消費者的心理感受,能準確的用數字表達嗎?這些都使得基數效用論在描寫消費者行為時候面臨著挑戰。而序數效用論也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而發展起來的,它認為效用是人的一種心理感受,無法準確計量大小,只能進行優先或是大小的排序,消費者在做選擇的時候,依據的是自身的「偏好」(直接針對效用提出)。為了說明這點,序數效用論引入了「無差異曲線」,用於對偏好的描述。
看起來是「偏好」針對「效用」,「無差異曲線」針對「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二者水火不容,但是,從「序數效用論」中「效用」兩個詞就可以看出,它是對基數效用論的繼承發展,不可能是完全的拋棄。更重要的是,在無差異曲線每一點斜率的計算上,所得到的邊際替代率遞減和邊際效用遞減是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的。在放棄某種商品的消費而增加另外一種的消費上,隱含的意思或者說默認的前提是新增的商品帶給消費者的主觀心理感受或者滿足越來越低,即邊際效用越來越小,這和基數效用論是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的。
如果說真的有區別,區別就在於能不能計量上,序數效用論拼棄了效用可以準確度量的思想,但是繼承了效用這個詞及其含義,另外就是引入了偏好一詞,作為對消費者行為更加準確的描述。從這幾點上看,序數效用論並不是對基數效用論的否定,而是在揚棄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
再回過頭來看前面的問題,所以,費老師的觀點或者說法並不恰當;確切點說,是varian對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進行了融合,使得序數效用論更加完善和豐富。
四、轉動、平移——slutsky,hicks之外的另外一種方法
看完了slutsky和hicks分解,一直覺得這兩個分解都有問題,給人有點故弄玄虛的感覺,太循規蹈矩了。呵呵,說下我的分解,不過,估計也是拾人牙慧~~~
價格變動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可以分為兩部分:替換效應和收入效應。或者換句話說,價格變化會改變消費的配置和消費者福利。替代效應使得消費者消費的商品進行重新的組合,影響的是消費的配置,而收入效應則改變消費者的福利。但是,二者的分界點在哪?如何分解是個問題。slutsky分解和hicks分解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兩個工具。
varian介紹的方法(二手飯啊,沒讀原文),好像一直在迴避一個事實:在收入和其它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價格的變化,改變的只是預算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如橫軸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橫容易計算的結果,即拿收入除以新的價格,就能得到新的交點,從而確定新的預算線。而要最終求得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比例或是分界點,只需要順著思路繼續往下做即可。但是,范氏在介紹上面兩個分解的時候,直接避開了求解新的預算線,而是採用平移的方法。如slutsky是保持原來的消費能力不變,來轉動預算線,即繞著初始的最優化點轉動;而hicks則是保持效用不變,使預算線繞著原來的無差異曲線轉動;然後進行平移,使得新預算線與縱軸相交。也就說是,范氏介紹的兩種方法,在圖形的繪製上,新預算線的確定是最後一步,這樣做有些不便。還是上面說的:在收入和其它商品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的預算線是確定而是比較容易畫出來的,先確定了這個,在進行初始預算線的轉動,不管是採用slutsky還是hicks分解,只需轉動動平行的位置即可,這樣子做,更簡便也更準確。
五、偏好——消費者理論就這倆字
今天算是把消費者理論這一部分看完了,顯示偏好和slutsky分解是反覆看了幾遍之後才有所心得啊!反覆思考varian的前十章,覺得整個消費者理論就倆字:偏好!
經濟學是一門經驗科學,消費者理論完整的說應該是「消費者行為理論」,也就是說,消費者理論研究的基礎是對消費者行為的觀察。那麼,應該這樣描述消費者行為呢?研究遵循的原則是最優化原則和均衡原則,前一個原則隱含的條件是「理性」,其實,這在敘述效用論描述偏好的時候也說過,即完備性、傳遞性和非饜足性,這三個特性是偏好的公理,其實也就是「理性」之意,即消費者的行為應該遵循上述三點,他選擇時要具有辨別不同選項優劣,並作出最優選擇。
在消費者理論這一部分,出現的分析工具和理論很多,如基數效用論、邊際效用遞減;敘述效用論、無差異曲線;顯示偏好、價格變動的slutsky分解;跨期消費及收入可變時的slutsky公式等。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為了描述或模擬消費者行為而引入的。消費者遵守的,只是自己的偏好和消費時的約束,如價格、收入等。但是,價格、收入是外生變數,只是消費時的約束條件,而偏好或者說是消費習慣才是支配消費者行為的內在因素。所以,說「偏好」是消費者理論的核心一點不過分。
在上面列舉的眾多工具或是理論中,顯示偏好是一個特殊的工具。從某種意義上說,顯示偏好是一個規則,一個檢驗消費者行為或者說是選擇是否滿足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工具。從這個角度看,顯示偏好可以看作是最優化理論的另一個表述。顯示偏好不是偏好,偏好是消費者選擇時表現出來的一種傾向,而顯示偏好則是檢驗這種行為或選擇是否合乎最優化的工具。顯示偏好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對消費者福利的檢驗,不同時期的選擇進行對比,可以用顯示偏好比較不同選擇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
晚上,翻了下平新喬老師的十八講,他在正文第二頁也提高了效用概念的演進。pareto,slutsky,hicks以及debreu等都對用效用描述消費者行為提出過懷疑和批判,並對消費者理論進行了重新的推導等。在debreu的完整推導中,「其所用的效用概念只依賴於偏好關係」。
唯一遺憾的是,pareto等的推理,我暫時是看不到了。哎,書到用時方知少啊!呵呵,「總是到睡覺之前,才知道該念的書沒有念啊!」
推薦閱讀:
※專家批遊客同罰規定:消費者沒有審查義務
※隨便談談汽車與消費者的性格
※越被罵越暢銷?途觀L到底有什麼能耐讓消費者願意埋單?
※把消費者當人看,而非消費者這一身份
※做APP 你想好怎樣留住消費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