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教難題中的「放手」,其實不是如何把握「度」的問題,而是……

文丨 趙愛平 編輯丨黃林偉

導讀

真正的放手是孩子在生活中能自由地去干自己能幹的事,只要在安全和道德範圍內,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去體驗。

1

這兩天在群里看到一些家長的困惑:

一位家長說:我對孩子放手了,讓他自由支配時間,上網的時間不限制,也不催促他寫作業,其他的事情也基本上是他自己做主……可是我一看到他的成績……而且接近開學了他的假期作業也基本上沒寫,我好失望。

還有位家長說:我對孩子採取放手,可是他一直上網,我還要放手下去嗎?

從這兩個案例來看,很多家長並沒有完全理解放手的概念,其實很多家長可能學了「放手」這個教育理念後,都曾嘗試對孩子放手,而放手後又發現情況不妙,很是迷茫,或者又抓起來管,管了又放,放了又抓。

卻不知道在這抓抓放放間,孩子已被我們徹底搞煩了。

「放手」這個原則是一個誰看誰都覺得懂,誰都認為自己會操作的原則,其實如果家長理解不透徹,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問題越多,越大。

我們來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第一位家長在放手時出現了什麼失誤?那就是她在放手的時候有期待。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可是臨近開學了他的假期作業卻基本上沒寫,我好失望。」

這位家長簡單的理解放手就是學習上不管他,那是他自己的事,由他自己管理自己,內心傻傻地期待著孩子在她放手後就會一下子走上自律。

期待著放手後,孩子會自覺地學習,會合理安排學習娛樂的時間,然後等著孩子能夠提高成績。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個孩子應該是放手之前被包辦思想,包辦生活慣了,已經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而突然地被放手,會完全地放縱自己,且他不會像我們成人一樣,能預見後果。

他只知道沒有人管了,自由了,所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然而這不叫放手,這叫放任不管。如果家長不會正確地放手,心態和理念跟不上,那只是能對孩子有害而無利。

2

真正的放手是孩子在生活中能自由地去干自己能幹的事,只要在安全和道德範圍內,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去體驗。

當孩子體驗完全了,孩子會自己做出調整,這過程中家長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鼓勵,不是表揚,即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去體會自己做到的過程和感受,並保持下去,這樣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他會慢慢調整自己。

我的一個學生上二年級,小姑娘長得非常漂亮,但是生活上很糟糕,早上經常來學校時小辮兒梳得整齊漂亮,衣服是乾淨整齊的,可是到了下午,你會發現辮子亂七八糟,衣服髒了,小臉也成了花臉貓,更讓人奇怪的是每本書都會撕得破破爛爛。

我當時想這孩子肯定是生活上被包辦太多,而學習上家長要求又太高。於是找父母談了一次,結果證實了我的猜測,媽媽常替她穿衣,梳頭,甚至喂飯。

爸爸負責學習,當發現孩子磨蹭或是作業質量不佳時,又嚴格要求,打罵,甚至把她的書撕掉。

後來聽了我的分析,父母決定從生活上放手,在學習上不對孩子高要求。

媽媽不再害怕孩子早上遲到,不再幫孩子穿衣,不再害怕孩子因為時間不夠而挨餓,讓孩子自己吃飯,媽媽只負責早上到點叫孩子起床。

孩子經歷了早上賴床,而媽媽不再幫她穿衣,要自己吃飯,上學遲到,被老師罰站;也經歷了如果起床晚,要想不遲到,就沒有時間吃飯,一上午在學校沒有吃的,會餓得肚子咕咕叫……

當孩子充分地體驗了這些,她就會去思考如何才能既不挨餓又不遲到。

最終這孩子不再遲到,聽媽媽說早上不再磨蹭,自己吃飯也挺好。當然在這過程中,媽媽堅持得也不錯,媽媽堅決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不嘮叨不幫忙。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後,媽媽只安撫不說教;當孩子哪天起得早,自己吃飯很好的時候,媽媽會發現並鼓勵孩子。

後來孩子能夠知道臉弄髒了要去水房洗,辮子散了要試著梳整齊,或找老師幫忙。

與此同時,爸爸也放下了對孩子的高要求,允許孩子考得不好;允許孩子字寫得不好;在家不再監督孩子寫作業,而是給孩子規定寫完作業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大多數情況孩子基本上能按時完成作業……

到學期末時,孩子基本能夠自理,而且沒有爸爸的高要求,心理上放鬆了,再沒有出現撕書現象。我為這個孩子的成長而感到驕傲,為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的自我改變而感到欣慰。

其實「放手」這個課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對父母也經歷了剛放手時孩子的無序,他們內心很急切,但不能亂了陣腳,同時還要拿著放大鏡去找孩子的進步,這個過程很煎熬,可是他們堅持下來了,用了大半年時間,終於見到了彩虹。

3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愛好和判斷力。我們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並盡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到思想上的不包辦。

我有個鄰居,她兒子今年上初二了,喜歡邊聽音樂,邊寫作業,而媽媽認為聽音樂不能專心地學習,所以母子倆常因為這事鬧得不愉快。

後來,我建議這位鄰居首先自己試試聽著喜歡的音樂去看看書或工作,到底音樂會不會影響她工作,然後再聽聽兒子邊聽音樂邊寫作業的感受,以及了解他聽著音樂寫的作業質量如何,如果並不像她所想像的「聽音樂就一定不能專心學習」,那就請尊重孩子的想法。

後來這位鄰居的確這樣做了,發現聽音樂心情會好,更能專註地工作。他兒子也表示聽音樂比聽周圍的噪音強多了,這樣更能使自己心靜。母子倆後來再沒因為此事而發生不愉快。

這就是從思想上放手,中學生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能力,家長應該信任孩子在愛好選擇,審美觀或交友等方面有分寸。

退一萬步說,即使你不信任孩子,你也不能左右他什麼,讓孩子遵循你的願望行事,只會影響親子關係。

4

放手是把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還給他,但在初期孩子不具備自我管理的情況下,我們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建議。

該如何理解「包辦」和「幫助」的區別呢?

包辦是替孩子做,幫孩子做決定,而幫助是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我們提供的服務,是孩子願意接受的。

講一個我自己身上的案例來和大家分享包辦和幫助的區別。我的大女兒今年九歲了,我們一直採取放手,她的學習和生活都基本上自理,除非她要求,否則我們不會去替她做什麼。

比如,她每天晚上睡覺前會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放在枕邊,不管她搭配得合不合理,我們都由她自己挑選,她有時把頭一天穿過的衣服,洗過晾在陽台上。

第二天她不換其他衣服,而是把頭一天的衣服從陽台上直接拿下來接著穿,但有時她會讓我幫她拿內衣,原因是她的內衣放在樓梯上的抽屜里,那個抽屜一開就會吱吱響,她覺得很刺耳。

這時我會愉快地幫忙。因為首先是她主動請我幫助她,其次那個抽屜的確會發出刺耳的聲音,我會體諒她的感受。

替她決定穿什麼衣服,幫她準備好是包辦,而在她需要時給她拿內衣是幫助,是站在對方的需求上考慮問題。

再來說說如何給孩子提供建議。我們只提出合理化建議,但不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建議去做,要求就成了包辦,聽與不聽建議是他們的事情。

我的小女兒今年三歲,是個很有個性,很有主見的小姑娘。什麼事情喜都歡自己做主。我們也從來沒覺得她很倔強,而是讓她充分體驗,哪怕是「吃虧」了。

她特別喜歡一件白色的裙子,頭一天穿過,晚上我幫她洗了,第二天早上沒有干,她非要穿。我告訴她裙子沒有干,能不能穿別的,她不同意。

後來我就把濕裙子拿給她穿,結果她一穿冰涼的,然後說:「媽媽,我們還是等太陽公公把它晒乾了再穿吧。」」再後來遇到類似情況,她會徵求我的意見,問我:「媽媽,幹了嗎?可以穿嗎?」

給孩子提建議就是這樣,我們想把我們認為對的告訴他,可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們講的道理,那我們就陪著他一起體驗。

大不了遇到了困難,再和他一起解決,他會覺得還是媽媽說得有道理,要是早聽她的就好了。家長也能更好地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在放手的過程中,我們一定經得起孩子的自律階段,這個過程很煎熬,如果想讓孩子縮短這個過程走上自律,那我們就要做到信任。

孩子的自律來源於信任,而不只是放手。放手不是一種改變孩子的手段,而是家長在孩子變得更糟糕時,還能心平氣和地接納孩子,在不斷發生的狀況中鍛煉信任能力的過程。

而信任孩子是一種愛孩子的能力,需要我們長期去修行。

我們不斷地尊重孩子的想法,並相信按照孩子的想法,事情不會變得很糟,即使出現不好的情況,我們也接納現狀,並幫助孩子去解決困難。

慢慢地讓孩子願意信任我們,讓我們之間的關係變得緩和,當親子關係變好了,一切就好說了。

「放手」不是如何把握「度」的問題,而是修鍊「心」的問題。

當父母能夠放下對孩子學習的高要求,高期望,擁有一顆「信任、接納和欣賞」的心,能夠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能夠接納如是的孩子,能夠發現孩子今天比昨天強,這次比上次做得好,現在比以前好,那就不存在放手與否了。

推薦閱讀:

「倒按揭」的中國難題
城市中職如何應對生源難題
把蚊香放在水裡,解決了夏天億萬家庭的難題,都學起來吧
老小區如何破解物管難題
全球當下最危險的難題,讓這部電影解決了

TAG:難題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