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董振抨擊亂接宗譜為數典忘祖

清朝董振抨擊亂接宗譜為數典忘祖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以何論證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整篇文章,只是從表面現象進行對比,沒有認真考證聯譜的錯誤,也不再考證人物的年代與官職。

更加沒有考慮董熹德昭公的世系,「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觀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隱居),遂徵兵討亂,諸鎮強橫,各據不發,謙仰天嘆曰:「我自拜爵以來,屢受國恩,欲與國同休戚。今勢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棄官潛至樂安流坑隱居焉。生子三:長曰遠、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與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923~936年)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時珪隨父在邑,好游觀騎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樂鄉二都泉溪里,愛其山秀泉清,遂買田築室而家焉。然雖家自珪公,實由熹之令武寧始也,故曰肇遷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廣(山字頭,下為廣)。」,這董熹德昭公的祖輩是董謙公、父輩是「遠、遂、述」 ,子有「珪、璋、珮、琨、瑗」,而是撇開董熹公的世系,忽略泉溪譜中常見的「遠、遂、述」 和 「珪、璋、珮、琨、瑗」,不做前後對比。要說,陝西鎮安,前面屬於清朝時期的統譜接清然是統譜後的影響之外,但是,譜序基本是萬曆三十八年的《泉溪舊譜序》,而且標註董熹及其後裔的時間是與泉溪一致的。而柞水的譜,完全與武寧泉溪的一致了。可是,卻睜著眼睛不看,專註於董熹葬於流坑,董謙隱居流坑。那個時候,遷居流坑的再到武寧時候,董合還沒有到流坑。鎮安宗譜的先祖像有四個:仲舒公、董宣公、董槐公、董珪公(懷遠將軍),而董槐公、董珪公明顯屬於武寧泉溪支系的。【附註】熹生子五:珪、璋、珮、琨、瑗。珪生子三:嵩、崇、山廣。山廣公祖居修坡,元配石溪黎氏夫人,生子三:園、囿、團,均守舊業,厥後山廣公復遷建昌石門,娶蕭氏生子一:有林。有林為山廣公第二夫人生。

既然《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那為何不研究陝西鎮安、柞水兩宗譜的官職與時間、墓碑呢?柞水明確董熹為後唐天成年間(926-929年)為武寧令,珪公為宋武寧肇基祖;陝西鎮安的譜記載德昭,字熺,生五子:珪、璋、珮、琨、瑗。請問這是哪家的德昭啊?再看之後德昭的孫子是:珪公生三子:嵩、崇、山廣。請問這是哪家的德昭孫子啊?再仔細看:德昭的曾孫有林,也就是山廣(山字頭,下為廣,娶石溪黎氏生子三,繼娶蕭氏生子一:有林)的兒子。宗譜明確標註:有林,號堯選,志載登:「宋崇寧二年(北宋時期,公元1103年)進士,霍瑞有接任荊州刺史,墓在縣北三十里虯津新城鄉董家嶺江宅前,娶湖山王氏生一子:孝均。」,與泉溪記載一致。試問,德昭的孫子在北宋當官,難道後唐德昭是南宋流坑的德昭?南宋德昭的兄弟董德元(1096-1163)可是南宋恩榜狀元,出生都與後唐德昭的曾孫都相距幾十年,這個時間都與流坑德昭完全不同的,可是,《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卻沒有去考證?還在為清朝時期統譜造成的連接錯誤而興奮得忘乎所以,屁顛屁顛去流坑得一個僅僅以陝西鎮安譜序的羅列,蓋了個章?難怪乎清朝董振就說:「數典而忘祖者悖也,淆其祖者均之悖也」。

一樣患了「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修輯,視舊譜有異同焉。」。也就是兩次統譜,聯譜的錯誤。假如,認真考證其宗譜連接中的父輩、子輩或者孫輩:嵩、崇、山(山字頭,下為廣)、傑,就不會出現歷史常識性的錯誤,可是,《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一文,連個像樣的考證都沒有,不去考證董熹公的祖輩的年代,遷徙;董熹公的任職以及後裔的名字。這就註定了該文的漏掉百出。

而且,把董振還以為是外姓人?更加顯得這樣的人,根本不像研究。加上,不了解「削去十代」是削去哪些?以「削去十代,則正好就是全素對清然」,顯得更加荒謬。

詳細分析《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如下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引用了《山溪口分遷序》,不認真的考證譜序中的「吾支祖山廣公由其祖德昭公宦遊武寧。長子珪遂家,泉溪,生嵩、崇、山廣(山字頭,下為廣)。」,但是,通篇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也不公布證據?全部是採用評論似的放空炮。

①、《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這一句話相當重要,直接的證明了山溪口董氏與武昌董氏,與鎮安董氏就是絕對的同宗同支。由此,無需多敘,湖北黃石地區以及黃石市下轄的大冶、陽新、鐵山等地的董氏珪公和珪公之後裔,與武昌董氏同出一支,是絕對的同宗同支。」儘管內容符合,然而,既然是論證,言之有據,卻以兩個「絕對」、一個「無需多敘」,這種自證的方式,也太厲害了。

以及下文「黃石地區董氏家譜序、泉溪董氏家譜多份支源考序,以及那份泉溪訂訛序,都有明確記載:熹公既德昭公的文字寫錄。」,「泉溪家譜續,黃石地區珪公世系序,含頂上複製的山溪口序,都是已經記載清清楚楚:熹公既德昭公!」這些判斷,算是表面的現象,不用什麼功夫從字面可以解決。

然而,卻漏掉了關鍵的文字:「珪公」、「熹公」不作分析考證。董熹公在什麼時候任職?「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記載在宗譜上,為何不去分析考證?成為該篇文章的敗筆,也最終無法經得起事實的經驗,容易推翻這些表面浮淺的認識。這可是梁移唐祚時期董謙的後裔,是後唐的武寧令,是泉溪支系獨有的,不是哪一支系存在的名字。這樣的名字,流坑世系是絕對沒有的。

②,《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武昌家譜結合了鎮安董氏家譜已經是清晰直連到了江西流坑合公世系,而泉溪家譜、黃石家譜還沒有文字絕對的記載直連到了上源的何處何祖」,以及下文的「且訂訛序我也用筆詳細圈畫過,如果按照訂訛序所說刪去不明的十代,就正好就是合了鎮安家譜直連流坑世系的瓜藤,泉溪、鎮安。流坑七百年沒有合譜,沒有一起修譜,何以會如此的巧合!」,「削去的十代,符合了泉溪譜訂訛的說法,也是流坑正好沒有的十代輩續和名諱的記載的呼應」。這樣的語言是考證還是猜測?

看看文字:「泉溪家譜、黃石家譜還沒有文字絕對的記載」?是自己沒有仔細看,還是攀附心裡作祟?正好」、「巧合」、「流坑正好沒有的十代輩續和名諱的記載是否真的如此?是看到流坑的修改後的譜還是之前沒有修改前的譜呢?看到的譜是什麼時間修的?知道修譜過程嗎?我看,建議多看看董開堯修譜的譜序,那就知道所謂「正好沒有的十代」。以及真正要「削去十世」的是什麼了。這樣的也算研究,證據何來?倒不如說沒有證據的想當然。

③,《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並且出現了一位清近代的外姓人士著作的訂訛序,以及下文的「而後來真實修譜時候,有人發現了錯誤,才有了那篇訂訛,才有了直接削去十代人這樣恢弘之語!而又恰恰就是這個寫就訂訛序之人,他不是董氏本族人,他沒有機會的可能去翻閱到流坑原譜,他更沒有找到可以佐證與之流坑世系可以起到關聯佐證的武昌董氏譜、鎮安董氏譜,而又恰恰武昌董氏和鎮安董氏正是流坑德昭公支下的外遷房系。」

本來,我當時懶得理這些事情無證空談的文章,看到自以為是的「肯定」,沒有人點破,讓他出出洋相也好!好降降溫。因此,我見他2015年5月4日第二次出現沒有任何論證,只是把陝西柞水的宗譜放幾個照片就以《再論<泉溪董氏熹公即流坑董氏德昭公確定無疑>》。用陝西柞水宗譜照片上董熹公葬於流坑作為董熹公是流坑支系的?這樣的邏輯,也許宗譜中常見的南京珠璣巷,那同一地方難道就是一個地方的同支系後裔了?簡直是匪夷所思。然而,陝西柞水宗譜:「……翚,生子二:讓,謙;1,謙,翚次子,居江西撫州樂安流坑。生子三:遠、遂、述。2,述,謙公三子,生子二,炎、熹。3,熹,述公次子,字德昭,號嘯壑,居樂安流坑,賢良博學,後唐天成時,征為武寧縣令,轉任臨川太守,終為中書參政知事,追贈文忠。生子五:珪、璋、珮、琨、瑗。4,珪,熹公長子,行明十七郎,字朝瑞,號隱溪。隨父任武寧。愛泉溪山水壯麗,遂留居焉。生子三,長嵩,次崇,三山廣。宋武寧肇基祖。也就是:董謙(觀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隱居流坑)----述,---熹,原居流坑,後唐天成年間(926-929年)為武寧令,-----珪,原居流坑,後隨父到武寧任職,居泉溪,為北宋時期(公元960年以後)武寧肇基祖」。這與泉溪宗譜是一致的。於是,我寫了《<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的註解》(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68104515.aspx),證明《泉溪董氏譜系訂訛》修譜之人不是什麼外人,《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言之鑿鑿以外姓人,也不知如何收場了?

【《<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的註解》逐句分析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68104515.aspx】

好一個「他不是董氏本族人」,他以為姓雷?董振是雷公坳人,《泉溪董氏譜系訂訛》文中提到的樹本是甫田莊人,名泉沃,字樹本。雷公坳及甫田均為泉溪分一支。山溪口庄位於修水縣四都。山溪口庄系山廣公四子有林公後。有林公墓在永修縣虯津墓志銘珪公墓淹滅在柘林湖(今廬山西海)中。

董振糾偏,說董振沒有看過其他宗譜,《泉溪董氏譜系訂訛》:「而細閱流坑題名錄名位表,又皆宋時盛世,而未嘗一及唐人」如何解釋?董振寫的這樣的文章那麼簡短,都不仔細看看?就大言不慚說他沒有看過其他譜、不翻閱宗譜?何以有「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修輯,視舊譜有異同焉。」之語?也就是為什麼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聯譜,把遷徙祖當作南宋德昭的可笑行為,造成了幾大的錯誤:首先錯誤是:「上增十世,以清然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孫大椿所生之德昭為我之始祖?」,只有刪除德昭公以上至董清然的十代世系,才是泉溪譜世系。其次是,史上有同名同姓的德昭。難道不知道有:「其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於唐,大椿之子德昭生於宋。」是說若董熹公是南宋德昭,宗譜還記載是後唐來嗎?即:「生於宋者以其服內之兄德元中南宋進士廷試狀元知之,辛譜果有確見,則何不曰自南宋來而仍曰自後唐來,不已自相矛盾乎」,至於《泉溪董氏譜系訂訛》,指出董槐以前修譜的時候就到過流坑,最後完成與泉溪的。與尚漳、港蔡兩地核對沒有什麼懸殊,基本一致。尚漳的宗譜也都標註董熹為武寧縣令,後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假如不是自己的先祖,就是閑著沒事情干,好事也不會拿祖宗開玩笑啊。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不去考證宗譜的聯譜,統譜有幾次,聯譜,合譜的危害,卻不知道原委經過,也不知道沒有聯譜前萬曆的宗譜如何,更不去查證聯譜之後的錯誤糾偏?於是,來個簡單的感慨:「才有了直接削去十代人這樣恢弘之語」,又不知這句話的本意,以為去掉十世就接上清然的荒唐構想?豈不知,《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直言:「爰是同堂商訂,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謬誤貽憾無窮也。」指出要害:「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修輯」這樣的聯譜把祖宗都劃在不同支系的董德昭,變成「「1清然-----2萬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楨----6文肇----7淵-----8任----9子晉-----10大椿-----德昭(董熹)---珪(生三子:嵩、崇、山廣)、璋、珮、琨、瑗----12嵩、崇、山廣」----董熹---珪(生三子:嵩、崇、山廣)、璋、珮、琨、瑗----嵩、崇、山廣」,這是極其錯誤的。因此,才有泉溪支系一起商議,把連接非泉溪支系的其他支系的刪去,就要刪去董清然到董大椿共十世,這樣德昭公才是泉溪支系的,才符合後唐的德昭公,也才是泉溪支系的宗譜。直接點出聯譜統譜這樣亂接鴛鴦譜。【具體逐句分析見(《<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的註解》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468104515.aspx)

④,《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黃石地區所有董氏關聯記載珪公世系,皆是流坑德昭公後裔已有絕對文字物證佐證!,這就說到點子上,為何很多地方的宗譜,甚至揚言可以找出幾百本?可是,仔細看看,都是什麼時候的宗譜?在乾隆、辛丑兩次聯譜,尚漳以《乾隆辛丑重修譜序》,把泉溪的董熹公,即德昭誤做流坑南宋的董德元的兄弟德昭?以至於說出「始知吾泉溪係軄方淵派五世孫之苗裔,信不誣也。」,所以,糾偏的時候,《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直接道出:「竊謂郡縣誌不無漏筆,而細閱流坑題名錄名位表,又皆宋時盛世,而未嘗一及唐人,然則為宰之說,未可遽斥;而吾祖之為唐人,蓋於此可見矣!」意思是:《流坑的提名錄》都在宋朝,沒有唐代及其後唐,這是區別之一,而泉溪宗譜記載先祖當官在唐朝以及後唐,不是南宋;流坑的名錄,為官的都是宋朝,而董熹(德昭)是後唐。怎麼能夠混為一談。繼而說「非則俱非,是則儘是,必能辨之者,何事支離其說而與創始者相刺謬乎?」也就是:宗譜世系不能是非顛倒,不能與原來記載的董槐修的宗譜相矛盾,怎麼把一個後唐的德昭,變成一人是字,一人是名的兩個不同朝代的人,混作一人呢?

對統譜造成的錯誤,我在《後唐董熹被統在南宋德昭的過程與反思》予以詳細論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23/15/8378385_507809586.shtml

  ⑤,《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泉溪譜,從全素之後開始,宥、達、戩、淮、綸、延傑、梓、旭、翼、讓謙,直接按照泉溪譜訂訛序所說,削去十代,則正好就是全素對清然,而全素和清然是什麼關聯,大家現在誰不知道!?」 為何統譜造成亂接鴛鴦譜,變成「1清然-----2萬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楨----6文肇----7淵-----8任---9子晉-----10大椿,這十世接上在後唐德昭前面?不去掉,豈不是變成後唐的德昭為南宋的德昭了?為削去十世,《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也太缺乏分析能力了,以為是去掉「晉---1全素(流坑改全溪)---2完---3遜---4戩---5淮---6經---7廷秀---8椿---9晃----10翚----11謙」這樣全素後的十世?這樣就可以連接到流坑清然了,也太富有想像力了。且不說,就是去掉這十世,難道,南宋的德昭是清然的11世裔孫,是刪除前面世系還是刪除後面的世系?刪除泉溪譜中流坑宗譜嘉靖保留後沒有的部分,那豈不是還要再刪除不是泉溪譜德昭前不是泉溪譜系的十世嗎?這樣的瞎蒙,也算研究,可伶又可恨?

頭腦發熱,也就什麼都能夠想,什麼都可以瞎編,以為這樣的統譜就是對的,再來一個《再論<泉溪董氏熹公即流坑董氏德昭公確定無疑>》,來個以「生歿未詳俱葬流坑」,不看前面的遠、遂、述,也不看董熹,字德昭,與南宋的德昭是名德昭不同。時間不同。僅僅以熹公葬流坑?

豈不知,董謙及其兒子,在流坑董合為到流坑前,就居住流坑。豈不知《江西三大庭中的「謙公」先居住流坑的記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1/21/8378385_510062319.shtml,難道記載原住地,葬於彼,就證明是那地方後來的世系的後裔?《黃山庵、黃山寺、楊筠松與流坑遷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9/15/8378385_476804420.shtml,

究竟清然公和德昭公是什麼關係?,《泉溪董氏譜系訂訛》:「世系源流得照槐公原本,考槐公譜序,其載泉溪始祖上溯唐相晉公,歷十傳而有翚,翚子曰讓、曰謙。讓以黃巢之亂由江南徙臨川擴源,生子連,連生申,申字清然。謙為監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棄官隱居樂安流坑,生三子,幼子述,述生子長曰炎,字德元;幼曰熹,字德昭。熹公賢良博學,天成時擢為武寧令,長子珪,愛泉溪山水,或曰聞家遭兵火,路斷去來,遂留居焉。故泉溪譜以珪公為始遷祖,而起世於德昭公,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明萬曆發春寫本亦然。」開頭就明確世系,董熹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

論據論據,要論,必須有證據?《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通篇除了開頭引用《山溪口分遷序》作為證據外,就沒有拿出其他一點絲毫證據,全篇等於敘述,評議。看到清朝的聯譜,就固執以為正確?寫出的東西只會說以議代論?這樣的做法不敢恭維。

2016年8月27日23:28荷香月暖

原文以及其他相關論證如下:

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確定無疑 來源,2015-02-13 08:08:02 摘自:http://www.hxds.cc/dsyj/2015-02-13/232.html

山溪口分遷序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然家譜未經蘭堂著作之手傳及數世,僅供覆甕,是家無成書而傳世,安能不朽也。吾董氏有舊譜奈遭明季兵燹之擾,未能續輯,每欲鳩族重奈兵燹後,干戈未息軍需旁蚤,夜焦思力不能及,徒抱嘆而已。欣逢聖天子御極草野,晏如文教昌隆,即深山窮谷無不家弦歌而戶佔畢,今論天下輯譜,則譜之不可不急,講也固矣。溯吾家系豢龍受姓於虞至漢以後,族益蕃盛,衣冠代出,不及盡紀。吾支祖山廣公由其祖德昭公宦遊武寧。長子珪遂家,泉溪,生嵩、崇、山廣。山廣居修坡旋遷建昌石門,至汝楫公遷麻溪禾場。後俊公長子碩,從麻溪遷湖北麻城。傳一世至碩之子藝道字福三者,又由麻城遷通羊,石門,越其孫臨六公遷咸峰山。迨十五世孫榮詔公由峰山遷義寧州四都、山溪口。又有從峰山遷武寧年豐鄉三十一都大沙州者,則臨六公十四世孫公策公也。其他有遷榔術源口、鳴泉牛、首嶺河畈、長壽畈等處,及江夏之龍泉里。有登明進士官方伯諱進者,皆臨六公裔也。今特考核詳明,令後世子孫咸知某水、某山先人之敝廬在也。某門某分同宗之嫡派系也,則譜之輯也,其所關,豈淺鮮哉,尚其存而珍之嗣而續之,庶不負紀載之初心耳,是為序。康熙癸酉二月花朝。

十世孫邑庠生澨紀謹敘於孝思堂

  「其祖德昭公宦遊武寧。長子珪遂家,泉溪,生嵩、崇、山廣。山廣居修坡旋遷建昌石門,至汝楫公遷麻溪禾場。後俊公長子碩,從麻溪遷湖北麻城。傳一世至碩之子藝道字福三者」----這段記載,與武昌家譜原序、與鎮安家譜原序是一致的;  「碩之子藝道字福三者,又由麻城遷通羊,石門,越其孫臨六公遷咸峰山」----這是與鎮安家譜是一致的,只是文字略有出入,鎮安家譜福三公之孫諱寧六公,音近,可以視為修譜錄入的失誤;  「長壽畈等處,及江夏之龍泉里」----長壽畈就是現在的咸寧市咸安區轄區內,龍泉里暨原地名武昌,現在的江夏區轄區內;  「有登明進士官方伯諱進者,皆臨六公裔也。今特考核詳明」---山溪口支系記載的方伯公,武昌家譜記載,是遷始祖千五公之後裔第六代。這一句話相當重要,直接的證明了山溪口董氏與武昌董氏,與鎮安董氏就是絕對的同宗同支。由此,無需多敘,湖北黃石地區以及黃石市下轄的大冶、陽新、鐵山等地的董氏珪公和珪公之後裔,與武昌董氏同出一支,是絕對的同宗同支。只是,黃石地區和江西武寧泉溪家譜記載收錄的珪公之前的世系,需要幾地宗親通力合作協作,理清淵源脈序,現在武昌家譜結合了鎮安董氏家譜已經是清晰直連到了江西流坑合公世系,而泉溪家譜、黃石家譜還沒有文字絕對的記載直連到了上源的何處何祖,並且出現了一位清近代的外姓人士著作的訂訛序,且訂訛序我也用筆詳細圈畫過,如果按照訂訛序所說刪去不明的十代,就正好就是合了鎮安家譜直連流坑世系的瓜藤,泉溪、鎮安。流坑七百年沒有合譜,沒有一起修譜,何以會如此的巧合!  鎮安董氏是武昌遷始祖後裔之再外遷,鎮安原譜清晰連接武昌家譜無誤,現在有看到了山溪口家譜序,仔細推敲居然如此貼切,這不是偶然的疊合,由此我就想到了董氏遠祖遣散子嗣以及各支外遷再修譜的習慣,那就是:只留幾條主線主筋脈,只是刻意交代清楚絕對的遷徙淵源以及關聯的房族名諱錄入備存,而有意無意的隱晦一些信息,這也遣散子嗣不被牽連的主要原因和外遷的真實意義。  泉溪家譜續,黃石地區珪公世系序,含頂上複製的山溪口序,都是已經記載清清楚楚:熹公既德昭公!而德昭之後裔珪公和珪公的再繁衍後裔世系瓜藤,又是與武昌世系與鎮安世系瓜藤再無錯別,稍稍有點尋根常識的人,也都明白了淵源承接的出處和原委了。  由此,一直懸而未決的泉溪家譜之記載熹公究竟是不是流坑家譜世系記載的德昭公,已經清晰上浮。由此,黃石地區所有董氏關聯記載珪公世系,皆是流坑德昭公後裔已有絕對文字物證佐證!  泉溪譜,從全素之後開始,宥、達、戩、淮、綸、延傑、梓、旭、翼、讓謙,直接按照泉溪譜訂訛序所說,削去十代,則正好就是全素對清然,而全素和清然是什麼關聯,大家現在誰不知道!?  這不是巧合,我看,當年泉溪的外遷修譜,就是故意在模糊隱晦,故意在混淆一些關聯,而後來真實修譜時候,有人發現了錯誤,才有了那篇訂訛,才有了直接削去十代人這樣恢弘之語!而又恰恰就是這個寫就訂訛序之人,他不是董氏本族人,沒有機會的可能去翻閱到流坑原譜,他更沒有找到可以佐證與之流坑世系可以起到關聯佐證的武昌董氏譜、鎮安董氏譜,而又恰恰武昌董氏和鎮安董氏正是流坑德昭公支下的外遷房系。黃石地區董氏家譜序、泉溪董氏家譜多份支源考序,以及那份泉溪訂訛序, 都有明確記載:熹公既德昭公的文字寫錄。 削去的十代,符合了泉溪譜訂訛的說法,也是流坑正好沒有的十代輩續和名諱的記載的呼應,流坑、武昌、鎮安三地七百年從來沒有合修譜,而可以通過當年外遷時候帶走的原譜皈依祖源,泉溪記載的熹公及之後的珪公等,年代與武昌始祖外遷時間相當,泉溪訂訛序出自清中期。  看我整理之後的泉溪世系,去數數,從全素開始削去十代,一直到讓之後的清然,清清楚楚。  下附圖為武昌家譜章頁,記載了福三之與咸寧,和武昌千五公之後裔方伯公名諱的存在。

看該文:

論江西泉溪宗譜董熹

廣西賀州董全吉

時間:華夏董氏網2015-03-28 12:40:47,http://www.hxds.cc/dsyj/2015-03-28/358.html

江西南昌青山湖區雷公坳的董振(即德昭公董熹二十九世裔孫),曾經寫了一篇《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的疑問:「謙為監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棄官隱居樂安流坑,生三子,幼子述,述生子長曰炎,字德元;幼曰熹,字德昭。熹公賢良博學,天成時擢為武寧令,長子珪,愛泉溪山水,或曰聞家遭兵火,路斷去來,遂留居焉。故泉溪譜以珪公為始遷祖,而起世於德昭公。」緊接著闡述「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明萬曆發春寫本亦然」。這推斷「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是建立在董槐修譜的董謙的時間點上。

「謙為監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棄官隱居樂安流坑」。假如董謙的時間正確,就不可能從董晉到董謙有12世代,「晉-----1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2完(生三子)、宥---3達、遜(生戩)、逵---4戩----5浚、淮(生四子)、渙、溥、淏----6伯經(生二子)、仲緯、叔系、季綸-----7廷傑、廷秀(生子二)----8椿(生子三)、梓-----9旭、旦、晃(生子五)----10羽、翦、翼、翚(生謙與讓)----謙(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徵兵討亂。生子三)、讓(唐國事日非,隱居撫州擴原。)-----遠、遂、述(子二)---炎、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子五)-----珪(生子三)、璋、珮、琨、瑗。-----嵩、崇、山廣。」;「董晉(723~799年)→……→董謙(觀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隱居)→述→炎(字:德元)、熹(字:德昭);1熹(文忠公,後唐【923~936年】征為武寧令)→2珪→3嵩→4圉→5儀→6碤→7藝靖(字:永,吉州太守)→8槐(?----1262,槐宋理宗時拜中書右丞相,封許國公)、桂、椿」。也因此,給予人後裔很多考證與懷疑的空間。

一、後裔參照董槐的金譜進行相應的改動

以時間與事件的記載,則董晉…董謙…董熹…董槐,則分別為723…857…915…1186(年)出生。那與宗譜的世代羅列,是相互矛盾的,這我在多篇文章論述。

也因此,後裔修譜,有縮小世代直接連接董晉的孫子的(詳細見《董槐譜誼謙讓三大庭的變化》一文論證);也有把「誼、謙、讓」接在董晉的三個孫子名上的;有泉溪等地繼續保留的……然而,不修改繼續保留,就會有如董振一樣評論:「亦未知其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於唐,大椿之子德昭生於宋」提出他的看法:「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謬誤貽憾無窮也。」也就是以「誼、謙、讓」開始計為初始祖,我也一直以這樣的觀點研究;都沒有說也不可能說以什麼南宋德昭或德元開始?不採用以「誼、謙、讓」開始計為初始祖,若依然從董晉開始計算,那這董熹,字德昭,就不是生於唐了,而是按照世系的世代計算就變成南宋時期了,也就會出現這樣荒謬的現象:即「以清然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孫大椿所生之德昭為我之始祖,亦未知其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於唐,大椿之子德昭生於宋。生於宋者以其服內之兄德元中南宋進士廷試狀元知之,辛譜果有確見,則何不曰自南宋來而仍曰自後唐來,不已自相矛盾乎?其曰樂安譜無謙居流坑而雲,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為足據而沒乎?」。然而,該文至始至終沒有否定董熹即德昭是生於唐,不是南宋的德元的弟弟德昭。他提出的主張也是以「誼、謙、讓」開始計為初始祖比較符合世代間隔計算。

二、「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的分析

  1、「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源於謙、讓兄弟

「謙-----遠、遂、述(子二)---炎、熹」與《擴源源流考序》對照:「惟讓公之子連,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樂氏,生萬一萬二,萬一娶鄔氏葬其父申於宜黃之黃山庵後蜈蚣形」;而松溪記載的董槐譜序中董讓的部分,與其他支系遺漏的董讓部分,把董槐譜序中記載各自的部分,結合統一起來,就是還原了的董槐原始而完整的《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序》:「然今日之流坑,惟讓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遷居於此。三傳至合公,始而盛焉!夫地之勝者,族大支繁,世不絕官。」這兩篇譜序董槐譜序「讓—連(承重)—申(字清然)---1萬一(居士)---2尚三---3仲五(合)」。這樣,合起來就是:謙、讓-----遠、遂、述;連(承重)---炎、熹;申(字清然)」。

雷公坳董振公故此說:「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明萬曆發春寫本亦然」。證明一直以「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董發春,為文忠公熹二二世孫周師源府庠生,萬曆三十八年(1610)丁未歲黃鐘月穀旦敬撰《泉溪董氏舊譜序》又名《明。泉溪董氏譜序》。

只是,董振公沒有仔細計算記載的事件與時間,董槐的《宋·泉溪董氏原譜序》記載:女皇之路——移唐祚武則天登基,該唐祚是武則天時期。而「梁移唐祚」在《古文觀止-卷十---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武軍節度使,賜名全忠。未幾,進封梁王。竟移唐祚。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劉,名守光,晉王嘗推為尚父。」可見,「梁移唐祚」是指晚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梁。唐末喪亂、五季喪亂,自公元907年至960年,54年間,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朝,10個國家。公元(923年)大梁之戰中國梁朝末年後唐初期,後唐滅梁的一次戰役。李從珂無計可施,清泰三年(936年),於閏十一月二十六日(陽曆為937年1月11日)自焚。死後無謚號及廟號,史家稱之為末帝或廢帝。後晉(936年—947年)五代之一。

大唐國祚事件為:「繼唐僖宗之後的是唐昭宗,眾所周知,唐朝自高力士之後宦官勢力就開始膨脹,到了後期以至於皇帝的廢立皆由宦管說了算。公元901年,他趁唐統治集團內亂之際,帶兵進入關中,擊敗風翔節度使李茂貞,奪得唐昭宗,控制了中央政府。新繼位的昭宗為了對付宦官而求助於朱溫,不久,殺盡了朝廷內的宦官。清除了宦官勢力之後也趁勢控制了朝廷!公元904年,他又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唐天祐元年正月,朱溫殺宰相崔胤,8月暗殺昭宗,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昭宣帝)。在為篡唐鋪平了道路之後,公元907年2月,他逼迫昭宣帝退位,李柷讓位於朱溫,朱溫自己稱帝,建國號為梁,定都汴,建年號「開平」。史稱後梁。史稱朱溫篡唐。大唐國祚也就止於公元907年」。那麼,我推算董謙生於公元857年;

依據董槐譜:「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那麼,依據後唐【923~936年】征為武寧令,那推算董熹生於915年;董合(到流坑建村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建村在公元937-943年期間)則推算其生於公元915年。(董裕的《本源考》以「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五季查即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間)我在《宋朝董氏的修譜》等文章推算:董晉723,董申797,董昌845、董謙857,董熹915,董合915。那麼,董熹與董合基本在相距不久的時間出生。

那就「德昭公與清然公(董槐譜記載的董申)為堂兄弟也」。以此來排的,只是按照謙、讓的世代排輩了。時間上,董熹與董合出生就基本一致或相差不大。

  2、「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參照了流坑的新譜說法

  流坑宗譜以清然居士,後來記載為清然居中,變成董晉的孫子。而「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也就是把「晉-----1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2完(生三子)、宥---3達、遜(生戩)、逵---4戩----5浚、淮(生四子)、渙、溥、淏----6伯經(生二子)、仲緯、叔系、季綸-----7廷傑、廷秀(生子二)----8椿(生子三)、梓-----9旭、旦、晃(生子五)----10羽、翦、翼、翚(生謙與讓)----謙(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徵兵討亂。生子三)、讓(唐國事日非,隱居撫州擴原。)-----遠、遂、述(子二)---炎、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子五)-----珪(生子三)、璋、珮、琨、瑗。-----嵩、崇、山廣。」宗譜中的「董晉~謙、讓」中間的部分去掉,變成現在有的地方宗譜的「董晉→誼、謙、讓」或者「董晉→全道、全溪、全素、全澥→誼、謙、讓」?這樣,符合其觀點:「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因此,有的地方宗譜把「誼、謙、讓」連在董晉的孫子的名字上。(見照片p9770)

  「爰是同堂商訂,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假如按照董振所說的,也就是董槐排列的「德昭公與清然公(董槐譜記載的董申)為堂兄弟也」,把清然之前的10世代削去,「晉-----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10完(生三子)、宥---10達、遜(生戩)、逵---9戩----8浚、淮(生四子)、渙、溥、淏----7伯經(生二子)、仲緯、叔系、季綸-----6廷傑、廷秀(生子二)----5椿(生子三)、梓-----4旭、旦、晃(生子五)----3羽、翦、翼、翚(生謙與讓)----2謙、讓」-----1遠、遂、述;連(承重)---炎、熹;申(字清然)」。

也就是刪去「全素~炎、熹;申(字清然)」之間的世代,則是基本屬於記載謙、讓於「梁移唐祚」的事件。這個之下,是屬於之前,這樣與董槐譜的記載,並裁減四世代就相距192年,是有差距的。也不符合其以「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的觀點。

假如董振不是說董槐譜申(字清然),按照流坑萬曆之後宗譜的清然之後的去掉十世。而是以萬曆之後流坑的宗譜,清然為董晉之孫進行的假定刪除董槐譜的範圍。「晉-----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完(生三子)、宥---1達、遜(生戩)、逵---2戩----3浚、淮(生四子)、渙、溥、淏----4伯經(生二子)、仲緯、叔系、季綸-----5廷傑、廷秀(生子二)----6椿(生子三)、梓-----7旭、旦、晃(生子五)----8羽、翦、翼、翚(生謙與讓)----9謙、讓」-----10遠、遂、述;連(承重)---炎、熹;申(字清然)」。那就是「晉---全道、全溪、全素(生完、宥)、全澥----完(生三子)、宥…--炎、熹;申」在時間上也不符合後唐。同樣不符合其以「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的觀點。

當然,董振提出的是依據謙讓的時間記載,進行的推理判斷。有參考價值。

只是,梁移唐祚時期指公元901年至大唐國祚止的公元907年,這期間與董晉的出生相距178年~184年;算起來就應排在董晉的4世裔孫或5世裔孫了。那以削去謙、讓之前十世,也與時間基本符合;若以流坑萬曆之後的宗譜的清然之後,刪除十世,就不相符合的。間接也證明,宗譜都是在不斷的演變與改進的。只是有的修改早而已。

有的人以董熹列為南宋的德元的兄弟德昭臆斷?就是早在乾隆辛丑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重修譜序(估計是部分泉溪支系提供資料)就有「曰:原譜尚公修者曰舊譜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時望公續修而未卒業,宏治間司訓續修,校書一派。然皆略而未備。嘉靖初庠士潤則合通族而修之。謂之新譜,雖備於前而制猶未盡善。迄嘉靖末,譜所弗錄者,四十餘年又值辛酉流寇祠燬,譜亦散亡,迨萬曆七年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歸,慨譜缺修巳久,因思雪峰公譜例中一圖一傳之說。格而未行時大足縣極久歸田,御史公裕亦按秦還復續修。之謂重新族譜今首卷。吾泉溪尚有存者,序、跋、表、傳。前頗全,後多缺,簡前辛巳年有流坑庠士謨烈族,彥儀彩有常以聯譜事,來得彼所攜諸篋中者核對之無殊也。只因舊譜世次不全,因有萬曆丁未草譜之悞牽綴支離自傷矛,貽誤至庚申重修,世系舛錯,宗祖混淆。」。也有人一樣認為是:「自連伸公起世,以至德昭公者,世系井然,始知吾泉溪係軄方淵派五世孫之苗裔,信不誣也。」?變成宗譜改動卻與保留的序、跋、表、傳不一致與矛盾。而飲奉上諭事件處管理刑部事世襲騎都尉宗派思敬公裔誥譔,也就有了《辛未董氏統譜序》:「若廣川仲舒公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其學問之正尤為千古人傑,十數傳而有晉公為唐德宗朝名相始遷臨川,迨十一世全公、含公、合公支派益蕃。合公遷樂安流坑。含公居宜黃、背源。全公遷饒之德興,海口,全公裔孫思敬公明洪武年間。從臨川徙居富陽埠頭。國朝初年,復分富陽邑城,即余族之始祖也。夫吾家自河澗廣川公裔晉公世居臨川擴源,貽謀燕翼,瓜瓞綿延,今其子孫散處。」。這些為了統一形成一個祖宗的宗譜,估計當時受到很大壓力。其記載:「謁余以董氏前有合譜,欲邀請各族能文之士。聚集省垣設立總局,重修統譜,余惟父子世受國恩涓埃難報。」。都與董氏在唐朝不可能在南方僅僅留下一兩個先祖常理有悖?變成一個先祖更加不可靠。也可見宗譜的相互交流與修改,兩大支系之間起碼有部分一同參與董時望、董歲、董裕等時期的修譜,但應該只是提供存留的譜序等而已,在此修譜變動較大。從以上敘述:洪武至董時望期間修譜丟失;到董遂繼續;董裕繼續修譜;到董謨之後,就到泉溪世系核對宗譜;流坑直接以清然為第一世。但是,以前的序、跋、表、傳依然保存。而從有關描述:萬曆時期,泉溪的譜也就採用董槐譜,見文忠公熹二二世孫周師源府庠生髮春敬撰《泉溪董氏舊譜序》,又見萬曆丁未仲冬月田鋪坂訓禮邑庠生育春譔《泉溪盤根奕葉序》,可見,萬曆時期沒有雨流坑一起修譜,只是流坑參考核對泉溪的譜序等,畢竟流坑被鎮壓,宗譜丟失。而乾隆庚申時期,泉溪《乾隆庚申族譜序》:今董氏有武邑秉元等會數郡諸君子立局祖祠重修家乘。遙問敘言於予。予固知其深有得於教敬教讓之文將。率弟子於六德六行之是謹者,夫風俗之頹也。庚申---辛丑,那辛丑就不是全部的人參與了。泉溪在第二年有的部分估計不同,就另外出了《乾隆辛丑重修譜序》。也因此,一些其他地方在清朝時期,接入了流坑南宋的德元兄弟德昭?故而,董振提出感嘆的同時,也直接肯定認為:「各祖其祖故也。泉溪之董與今流坑之董固不得認作一派也」;意思就是:泉溪與流坑屬於兩大不同的支系,董合與董熹各自有各自的遷徙祖,是不同的支系。

以致在賜進士出身文林即原任廣東寧,吳川兩縣尹聘理廣東端溪江西白鹿兩書院講席。同里年家同學弟章國錄拜譔《庚申譜又序》中:「以遠代有聞人至後唐,初熹公任武寧令,其長子珪愛武寧泉溪之勝而卜居焉,厥生三子曰嵩、曰崇、曰山廣。其後蕃衍各邑。亦世違遷而皆不出三子之支派即皆不出熹公之嫡裔彌。近而可征者也。而於宋平章槐公之世傳,金字譜尤信。厥後即有吾瀼邑之聘真先輩暨龍門叔姪皆以宿學著名,會同泉溪之族望訓禮,發春,少東等協力重修後,先輝映亦云盛。」,肯定了董槐的譜,尤其以董熹為後唐時期。

董謙生於約857年,董熹生於約公元915年,而流坑德昭生於約生於1095年;董槐是董熹的8世孫,流坑德昭是董合的8世孫(1董合→2禎→3文肇→4淵→5董任→6董子晉→7大椿→8德昭);董槐在南宋,德元生於1096年,董槐約生於1186年。董槐與德元同在南宋,出生相距90年左右基本相距3代的時間差,假如以此推論,董槐是就不是與南宋的德昭相距3世代,而是8世代,那不是到了元朝元成宗的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那董槐在南宋當右丞相的歷史不就要修改了?豈不荒謬。

假如按照董槐宗譜不如一些地方修改宗譜,那董謙為董晉的12世代裔孫,變成出生於北宋咸平(公元998年)~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比董合還要遲了?於是發出感嘆:「辛譜果有確見,則何不曰自南宋來而仍曰自後唐來,不已自相矛盾乎?其曰樂安譜無謙居流坑而雲,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為足據而沒乎?謙公豈知合公之遷,由過堪輿曾公輿之卜宅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遺址此勝地也。』從之,然則徙流坑者有謙公乎?無謙公乎?彼只載其始遷之由合公而不及謙公,各祖其祖故也。泉溪之董與今流坑之董固不得認作一派也」,意思也表明,若如此,就不是先於董合到過流坑,而是其後了,那不會再流坑留下後裔嗎?董振不然就不會以此宗譜世代質疑:「否則,泉溪之董有祖而無祖,唐代之熹有嗣而無嗣」

因此,上文提及了董振也直接肯定泉溪與流坑屬於兩大不同的支系,董合與董熹各自有各自的遷徙祖。

否則,就會變成「以清然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孫大椿所生之德昭為我之始祖,亦未知其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於唐,大椿之子德昭生於宋」也是雷公坳董振對世代超多的感慨。不然如此多世代,不就變成以南宋的德昭為始祖了嗎?也直接論及未知有實際存在的「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也就肯定了世上會有重複的名或字的一樣存在的形象,不是同一人。就如以南宋董德元名義寫的譜,而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丁未歲黃鐘月穀旦文忠公熹二二世孫周師源府庠生髮春敬撰《泉溪董氏舊譜序》又名《明。泉溪董氏譜序》轉載保留南宋董德元名義原譜:「燮生椿,椿生卓,獻帝時為相。卓生承,承生和,為益州刺史」,在流坑支系松溪宗譜去掉了董卓,變成「燮生椿,椿生承,承生和,為益州刺史」,一樣有大椿,可是德元的父親不也是大椿嗎?從兩個記載「燮生椿」,可是之後,有的董卓依然入內,不迴避,有的卻不見了,那這個譜董槐是沒有寫的,是董德元的名義的譜序,有誰改動嗎?有的疑惑:「德元早期的相,董槐晚期的相,這個董槐為何自稱是董卓之後呢?德元公序把董卓作為旁系。」可以說,《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序》開頭就是:「董氏之世素,出自唐德宗時,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諱晉,字混成之後裔也。公子四:長全道,為秘書省著作郎;次全溪為秘書省秘書郎;三全素,為大理評事;幼全澥,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學行。素則吾派祖」,那證明不是董槐自稱董卓之後,而是後人轉載德元名義譜序而一直保留。從松溪宗譜看到譜序,沒有董卓,也沒有董卓旁系的譜序記載。(《董槐譜誼謙讓三大庭的變化》一文進行了論證);同樣,《嵩公支派譜序》也記載:「嵩、崇、山廣。厥後三公流慶,枝裔蕃衍,而崇、山廣二公之子孫或分遷異邑,或居故里者,難以盡紀。第吾祖嵩公不忘故土,遂守舊址,生子三:曰因、圉、固,其長子因、三子固二公之子姓,奕業蕃昌,亦不及悉詳。若公之次子圉娶余氏,生子三:儀、儼、倣。儀娶吳氏,生子二:碔、碤;碤娶周氏,生子四:藝堂、福、和、靖,藝靖為吉州太守,娶蔡氏,生子三:槐、桂、椿。」,藝靖為吉州太守,在宋史記載為董永,非天仙配漢代的董永。(見照片p1020672)

3、陝西江都董氏宗譜

陝西的宗譜重輯於清朝道光九年己丑歲(1829年)正月,先祖的照片中有「文公熹公像」注意,此處為「熹」不是「熺」、有珪公、槐公像,有江都《董氏舊譜源流序》,基本與萬曆三十八年(1610)丁未歲黃鐘月穀旦發春敬撰《泉溪董氏舊譜序》又名《明。泉溪董氏譜序》基本一致,但有改動。但因為在道光時期重新修譜,其基本排序卻是泉溪支系部分支系按照乾隆時期暗亭氏敬譔重修譜序的主張排序世系?一樣出現與譜序不一致的形象。

我在《從兩德元德昭兼論咸寧江夏董氏譜牒》與《武昌四大房與陝西鎮安記載的差異》曾經進行比照:

1清然----2萬一(諱連),萬二----3,尚一,尚二、尚三(諱伸),----4【(此處原缺漏,參考其他資料補上)仲一、仲二、仲五----5,禎、耽---6,文廣、文肇、】文晃、文亨-----7,滋、湘、淵、淳,8,俛、儀、佚(原字為單人旁+先)、倚,偕、任、何---9履端……----10大椿-----11、德新、德昭(字熺,娶劉氏,生子五:珪、璋、珮、琨、瑗)、德彰、德剛----12,珪,字潮瑞,號隱溪,父在邑,愛泉溪山水秀麗,隧留家焉……,生子三,附註,該三子皆帶山字頭,嵩、崇、山廣;----12、山廣,字子峰,生一子:有林;----13有林,宋崇寧二年進士,任荊州刺史,生一子:孝均;-----14孝均,字依然,生子三:汝明、霖、楫;-----15,汝楫,生子二,侖,俊-----16,藝(yi,「藝」字的繁體字)俊,字桂秀,生子四:碩,石昔、碭(dang)、磎,----16,碩,隧子由江右南昌豐城遷湖廣通山。生子一:道-----17,道,行福三,後遷通山石門洞,墳葬於此;娶周氏,葬咸寧峰山灘,生子二:甫祥,甫壽。……

對照而泉溪的宗譜:炎(字德元)、熹(字德昭,留武邑泉溪里居焉。賢良博學,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五子:珪、璋、珮、琨、瑗)-----珪(時珪隨父在邑,好游觀騎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樂鄉二都泉溪里,愛其山秀泉清,遂買田築室而家焉。生三子:嵩,崇、山廣)、璋、珮、琨、瑗------嵩,崇、山廣【生團(生一子:信)、囮(名:有林)】-----囦、園、囿、團(生一子:信,後省略……)、囮(名:有林,生一子:仕,名:孝均)-----仕,名:孝均(生三子:汝明、汝霖、汝楫)----汝明(生一子:藝傑)、汝霖(生四子:藝億、藝偵、藝仙、藝偕)、汝楫(生子二:倫、俊)----藝倫、藝俊(生四子)---碩(生子一:道)、碏、碭、磎----道(生子:甫祥、甫壽)

我們看流坑的德昭,是董合的8世裔孫,那按照明萬曆之後的流坑宗譜則屬於清然的12世裔孫,在該陝西譜江都堂德昭排在清然的11裔孫。然而德昭生子五:珪、璋、珮、琨、瑗,珪,字潮瑞,號隱溪,父在邑,愛泉溪山水秀麗,隧留家焉……,生子三,附註,該三子皆帶山字頭,嵩、崇、山廣;這些都是泉溪的宗譜。熹,字德昭-----珪、璋、珮、琨、瑗,----(該三子皆帶山字頭)嵩、崇、山廣;這是泉溪譜獨有的標誌世系。這董熹是在後唐,那這裡豈不落到了南宋,既如此,那董槐如上文論述的,那不是要改寫國家的歷史了?

三、泉溪譜獨有的「熹,字德昭-----珪、璋、珮、琨、瑗,----嵩、崇、山廣」世系這是獨有的標誌世系。

泉溪的宗譜:炎(字德元)、熹-----珪------嵩,崇、山廣……----囦、園、囿、團(生一子:信,後省略……)、囮(名:有林,生一子:仕,名:孝均)-----仕,名:孝均(生三子:汝明、汝霖、汝楫)……如果連續出現如此的,就要看看其記載的年代是否一致了。

有關各地的譜序多有記載,《董槐修譜影響的初探》一文列舉了很多與上有關的譜序。《黃荊林庄序略》、《峒霞村分遷序》、《乾坑仲卿公裔分遷序》、《瓜源支派序》、《瓜源五分會序》、《甫田支派序》、《濯港支派序》、《櫟田分遷序》、《北山分遷序》、《山溪口分遷序》進行了宗譜的記載,而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六。湖廣二卷》則從地理方位「萬載之黎源,與奉新之百丈、新昌之黃岡、靖安之雙坑、武寧之黃竹五洞相連,俱潛通大溈山」提供了地理上遷徙的便利條件。

董謙明確界定唐末,那麼,董熹,字德昭明確在於後唐,就不可能在南宋。有的研究以「黃石、大冶對應的是熹公,而武昌和鎮安家譜對應的是熺公」,然而,該熺公標註的是生五子:珪、璋、珮、琨、瑗,那熺是筆誤還是不同一人呢?假如再下一代也一樣,那明顯屬於筆誤。

四、宗譜修譜都會對先前的宗譜進行研究和適當修改

  修譜,是一個文化傳承的過程,必定帶有對先前宗譜的研究考證與意見。說得文雅一些就是潤色,有的宗譜對遷徙祖之前加以各式各樣的顯赫官職,有的與歷史記載的世系顛倒,五花八門。

  然泉溪的宗譜,在其本身的世系中,屬於董熹即德昭公的二十九世孫,敢於大膽提出了「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不要攀附董晉;無獨有偶,流坑董裕在明朝時期也對攀附董仲舒有質疑:「董姓者宗之咸稱隴西郡雲,吾董獨郡廣川者何?嘗讀參知政事公德元所為攀公狀謂,仲舒之孫春守廬江,子孫家焉,六世至黯以孝行稱。」同時,對以溪十三傳有質疑,提出:「而系詳清然徵所信也。尤加詳於司徒合以下,而譜而祠咸祖合者重始遷也,乃清然以上則不詳者,匪不欲詳不敢詳也。」……這些都是對自身宗譜的質疑,值得後人研究借鑒。

  觀當今修譜,後裔極力維護先前宗譜的「金科玉律」?先祖其受到信息的阻塞,無法也不可能得到及時、全面、系統的了解,錯誤有所難免,修改也是一個漸漸過程。不能以直觀的考察修改後的世代間隔基本符合就認為世系清晰。這不是簡單的數字計算,還要符合其邏輯推導。那麼沒有修改之前呢,或者他是如何修改的呢,之間的過程發生什麼變化?或者有的修改,有的沒有修改,有的宗譜原來卻都是以一個譜為版本,那如何判定誰的世系清晰呢?

           2015年2月14日19:39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於賀州

再論《泉溪董氏熹公即流坑董氏德昭公確定無疑》摘自:華夏董氏網2015-04-14 12:28:31,http://www.hxds.cc/dsyj/2015-04-14/440.html

閱讀、比對完結了陝西柞水董氏家譜,可以肯定,他們是流坑直系後裔,只是中間有待釐清一些代序,那就是接續了泉溪家譜世系,與早前的其他關聯的泉溪董氏家譜世系幾乎是一致。但是,也有了驚喜的發現:這份家譜再次直接文字證明了,熹公即德昭公,而且,首次見到了家譜文字詳細註明了,熹公即德昭公,且熹公即德昭公以及後裔子嗣都是原居流坑 !

  這是驚喜的發現,從而,就再次證明了我此前那篇《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的論斷。

南方董氏宗譜的研究繞不開董晉

廣西賀州董全吉

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12/00/8378385_462540717.shtml

研究董氏宗譜,離不開南方各省都攀附的董晉,沒有認真研究董晉的後裔世系,談不上研究。那麼,董晉,是研究南方宗譜無法避開的重要研究對象。一些遷徙的路徑,以及年代的不同,即使名字一樣或者一個人的名與另外一人的字一樣,都不會是臆想的同一人。何況屬於不同的朝代。也不是一個地點僅僅是一個支系居住過,其他沒有居住。這些事例是常見的現象,不足為奇。隨著宗譜的增加,有的地方出現部分合譜的形象,最後發現問題,又不再合譜,畢竟出現有的改動宗譜就無法一致的情況。就沒有可比性。陝西宗親發來的宗譜,與泉溪宗譜近乎完全一致。特作粗略研究。

1,董德元名義作的《董氏歷代源流考》關於「晉申三」兄弟的謬誤

1.1史料記載的董晉世系

我在2014年5月31日《唐朝董晉、董溪墓碑》詳細列舉:《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支度管田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贈太傅董公行狀》:「曾祖仁琬,皇任梁州博士。祖大禮,皇贈右散騎常侍。父伯良,皇贈尚書左僕射。公諱晉,字混成,河中虞鄉萬歲里人。……享年七十六。階累升為金紫光祿大夫,勛累升為上柱國,爵累升為隴西郡開國公。娶南陽張氏夫人,後娶京兆韋氏夫人,皆先公終。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上所賜名。全道為秘書省著作郎,溪為秘書省秘書郎,全素為大理評事,澥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學行。……」《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董晉,字混成,河中盧鄉人。明經及第。……」;《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銘》:「公諱溪,字惟深,丞相贈太師隴西恭惠公第二子。……公凡再娶,皆鄭氏女。生六子:四男,二女。長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學,善為詩,張籍稱之;次曰從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長女嫁吳郡陸暢;其季女後夫人之子。公之母弟全素,孝慈友弟,公坐事,棄同官令歸,公歿比葬三年,哭泣如始喪者。大臣高其行,白為太子舍人。將葬,(將葬下,方有中字。云:「以上文考之,無者為是。然《世系表》,全素,太子中書舍人。《通典》:中舍,一雲中書舍人。又安知全素不自舍人遷中舍邪?」今按:中字有,則前後皆當有,無則皆當無,不應前無而後有也。審如方說,此《志》亦必是未遷時作,況它本自有無中字者。今姑從之。不必曲為之說也。)舍人與其季弟,問銘於太史氏韓愈。(元和八年正月,公為比部郎中、史館修撰。)愈則為之銘。……」2013年6月27日《不同宗譜對董申的不同記載》一文論述:「《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宰相世系五(董氏)》記載了董晉前三代後兩代(當時僅僅記載到全溪的四個兒子)世系圖;」當然,其他不記載,不等於沒有兒子,也有的是否因為開始是女兒沒有列入?

1.2,晉申三出於董德元名義的《董氏歷代源流考》

我在2013年12月24日《宋朝董氏的修譜》論述:假如是董德元寫的譜序,就不會犯致命的錯誤,把朱溫篡唐時犧牲的唐將董全楨將軍,在公元907年後戰死。死亡時間比唐德宗貞元年號(785—803年)晚104年以上。這個董全楨將軍的父親為董申,卻列為:「初生三子:長曰晉,字混成,世居河東虞鄉萬歲里,少以明經上第,唐德宗貞元年間拜相,爵升隴西開國郡公;次子申,字絡成,吏部侍郎,謚恭惠;幼曰三,從許旌陽斬蛟有功,追封白馬將軍,至宋萬里崇祀(廟享)。」,那麼,2世代相距100多年,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董晉的堂弟,那麼就算董晉死亡的時候,董申才出生,會與董晉相距76年?可現在卻只為親兄弟?

不管如何,歷史沒有記載董晉有三兄弟,沒有記載晉申三這個三兄弟?這個來源出自以董德元的名義的《董氏歷代源流考》我在2014年9月25日發布的《董槐譜誼謙讓三大庭的變化》一文論證,在明朝董裕之前,各地一直使用董槐的譜序,那麼,南宋董氏董槐是第一修譜之人。該文也論證推導了以董德元名義修譜的原因過程。故此,董孝忠宗親,在2015-02-1816:41:44新浪博客《唐代董晉世系淵源探究》論證把以董德元名義,寫的晉申三三兄弟進行拉郎配,誤做泉溪支系後裔明朝董發春故意的傑作:「四,明萬曆38年(1610)庠生董發春對董槐序言的發揮。一是將董槐羅列的諸位董氏先人每一位多職稱者的職稱(職務職位)簡化為一項。如董梓朔方節度使,取消了其「兵馬元帥」職稱;董經荊州都督,取消了其「魯國公」封號;董緯黃門司空(唐朝已經將「黃門」改稱「門下」),取消了其「魏國公」封號等等。二是增添了董晉的「胞弟董申與董三」。三是增添了董晉的籍貫河東虞鄉萬歲里。四是增添了後裔派衍世系名錄。董發春對董槐序言的發揮,固化了董晉譜系的「錯誤言行」,而且錯上加錯的將董申一支本不應該屬於董晉系的董申硬性「拉郎配」的寫入一個家譜之中。」,這其實是冤枉董發春的,畢竟始作俑者,是為了修譜,與否定董槐記載「讓→連(承重)→申(字清然)」。故意增加的一個董申列入作為董晉的親弟弟。

2,《陝西柞水董氏譜》董謙至董熹與其兒子早先居住流坑的記載

2.1,《陝西柞水鳳凰鎮董氏譜》的譜序

《董氏續修宗譜源流敘》:至唐之中葉,隴西郡開國公,曰晉,字混成,名望著於唐史,行狀詳之韓文,晉子四,全道、全溪、全素、全澥,俱屬顯官。素則吾派所從出也,傳九世而翚,生子二:曰讓,曰謙,謙為唐徴zhi為武寧令,熹子長珪,卜居安樂泉溪,此泉溪派所有肇也。珪子三:長嵩,守舊業;次,崇,徙尚漳;三,山廣,徙上平段修坡。此董氏三支所由分也。山廣子圑,圑子信,信生石秀,石有。石秀生藝華、卓華。卓生桂、棟、枋。桂生大佑,佑生子二:長輻、次轅。輻生瓏,瓏生仲戒。仲戒子臣遠,遠生子:興,為明都督剿廣州賊寇,敕chi封海寧伯。後嗣漕船興名未改。興生授山,山由富川遷金湖肇做肇基。始祖居董家莊,繼遷董家坡,生子道政。政子三:長元鑑,次旭齡、旭守舊。居鑑,又遷下靳城山堡萬興塘虎山下。居?生子四:永琦、環、連、壽。迄今生齒繁盛。擇地而居或徙江南、河南、陝西、四川以及鄖陽、安陸、黃州、漢陽等處,基布星羅,……《續修譜序》:……自宗卷肇輯,上溯淵源,下綿瓜瓞die……越數十傳至明代,興公職任都督,……平廣州賊寇,擢zhuo為海寧伯,……興公始公先由豫章徙富川,家於黃橘林……一傳受山公,……再傳道正公,……生子三:曰鑑、曰旭、曰齡……鑑公遷河徑,齡公遷歇譫硚,唯旭公依然守舊,……光緒庚寅年仲春月嗣孫公刊。

該譜序與世系整理如下:翚,生子二:讓,謙;1,謙,翚次子,居江西撫州樂安流坑。生子三:遠、遂、述。2,述,謙公三子,生子二,炎、熹。3,熹,述公次子,字德昭,號嘯壑,居樂安流坑,賢良博學,後唐天成時,征為武寧縣令,轉任臨川太守,終為中書參政知事,追贈文忠。生子五:珪、璋、珮、琨、瑗。4,珪,熹公長子,行明十七郎,字朝瑞,號隱溪。隨父任武寧。愛泉溪山水壯麗,遂留居焉。生子三,長嵩,次崇,三山廣。宋武寧肇基祖。也就是:董謙(觀察御史,907年「梁移唐祚」隱居流坑)----述,---熹,原居流坑,後唐天成年間(926-929年)為武寧令,-----珪,原居流坑,後隨父到武寧任職,居泉溪,為北宋時期(公元960年以後)武寧肇基祖。

2.2董槐的《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序》

董晉…董謙,每一世代間隔(年數)為12年,是不合理的,但瑕不掩瑜。而且在很長時間內,流坑也使用該譜序很久時間,到明董燧之後,才完全拋棄董槐的譜序世系。董槐的《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序》(省略譜序前面尚難考證的部分):「……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徵兵討亂,諸鎮強橫,各據不發,謙仰天嘆曰:「我自拜爵以來,屢受國恩,欲與國同休戚。今勢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棄官潛至樂安流坑隱居焉。生子三:長曰遠、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與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征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時珪隨父在邑,好游觀騎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樂鄉二都泉溪里,愛其山秀泉清,遂買田築室而家焉。然雖家自珪公,實由熹之令武寧始也,故曰肇遷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廣。嵩之子姓守舊業,崇之子姓居同鄉四都、尚漳,山廣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擇其地之勝者而居焉。夫自肇遷祖卜居於此,貴而不矜,富而不驕,貧而不濫,世惟禮義之是尚。……」從譜序中的世系與上文的陝西柞水完全一致,不迴避董謙至董熹的兒子還曾經在流坑早先居住。

2.3.在異地居住,不等於與後者居住為同一世系

流坑的董合到流坑建村五代南唐(另見於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升元年間建村(937-943)。假若建村時間在940年,那屬於董熹任職武寧之後,董珪隨父遷徙到武寧。董珪假設任職武寧為25歲,則北宋從960年開始,也只是45歲左右,成為宋武寧肇基祖。

那麼,明顯,流坑的董合建村,在董熹與董珪父子離開之後;既然,董熹與董合大致年齡,怎麼會成為南宋流坑董德元(1096-1163)的兄弟董德昭呢,既然以董熹,字德昭,與德元的兄弟的名一樣,也是南宋流坑的人報名字與後唐時期的人的字一樣。就是有的同名同姓也不足為奇。

我在《論江西泉溪宗譜董熹》論述了,不可能一個後唐的董熹,字德昭是南宋的德昭。在雷公坳的董振(即德昭公董熹二十九世裔孫),曾經寫了一篇《泉溪董氏譜系訂訛?》亦明確:「德昭公與清然公(董槐譜記載的董申)為堂兄弟也」,不肯能一個與流坑支系遷徙祖的先輩為兄弟的變成遷徙祖的八世裔孫?

因此,董熹即不屬於流坑支系人,也不是南宋的德昭。而且按照董槐譜序記載:居住流坑最早的是泉溪支系的董謙,至董熹、董珪之後,流坑的始祖董合才到流坑居住。

3,宗譜變動的原因分析

董槐的譜序有「誼、謙、讓三大庭」,可是,從變成連接全素修改到連接全溪,再就是清然居士,清然前是「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最後,是清然居中。沒有了「誼、謙、讓三大庭」,那以此推論,就會成為:董合之前,董謙至董熹及其董熹的兒子曾經在流坑居住?還存在嗎?

宗譜潤色與變動,除了上文說的董槐譜序對董晉到董謙的世代不合理之外,也留下了變動的合理空間。加上歷代的戰爭,宗譜的毀滅。舉例流坑的修譜變化,我們發現:

3.1,宋朝董傪不是修譜

我在2013年12月24日的《宋朝董氏的修譜》:「宋朝是私家修譜的開端。歐陽修在嘉佑年間(1056年9月~1063年)編修了《歐陽氏譜圖》;蘇洵於宋仁宗至和年間(1054年~1056年)也修成《蘇氏族譜》。在他們二人的首倡下,許多士大夫紛紛為自己的家族編修家譜,形成了「私譜盛行」的局面。」。那麼,私人修譜應該在公元1063年之後,早於此的,明顯屬於不是修譜,以修譜名義的應該屬於杜撰。那麼,董禎曾孫董傪在至和元年(1054)年寫的《登科題名錄》,是不是修譜呢?答案則否定了。同樣,儘管有「仁宗明道二年(1033),文晃長子董淇及淇子師德,次子董洙之子師道,與董淳子儔、董淵子儀、董湘子,文亨之子董汀,叔侄兄弟七人同獲鄉薦;次年景甲戌,洙、汀、儀、師德、師道五子聯科,同中進士,時號「五桂」士林傳為佳話」。因早於董傪,更加不容許私家修譜。

3.2,沒有任何記載董德元修譜

那麼,流坑的董德元是否修譜呢?依據流坑歷次修譜,沒有發現記載的董德元動員修譜。董德元歷官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侍郎。紹興二十五年(1155),因秦檜引薦,官至參知政事、掌左僕射職權。封廬陵開國子,食邑五百戶,提舉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太平興國宮。秦檜死(秦檜1090年~1155年11月18日),董德元罷歸廬陵。隆興元年(1163)病卒,年69歲。董德元因為依附秦檜不能入鄉賢祠(見2011-07-05來源:流坑旅遊網http://jxlalk.com/show.asp?id=44)。既然,死後都不能入宗祠,那麼從秦檜1155年死後,也不可能進行修譜。

3.3元初兵燹、購買家譜;丙申亂,流坑譜牒亡散幾盡

在萬曆十年董氏族譜對文晃公房洙派第十五代孫董尚(董友善)的《舊譜事略》記載:「吾宗家譜,當元初兵燹之餘,惟羅坑一帙僅存而已。後經諸老成增修考訂,續所未有,載所未備。前列《登科記》、《衣冠圖》視舊加詳。元至順癸酉,嗣孫有慶令弟天泰持以謁吳文正公,因請序之。又得虞文靖公《秋祀堂記》及揭翰林、劉申齋諸名公序、跋,議欲刊梓以傳。後以祠堂未建弗果,遂家傳寫之。暨丙申亂,族眾避難流徙於外,譜牒亡散幾盡。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經寧都苧畲,偶值鄉親彭時中館授於彼。因言則善翁亂中流寓,因家於此,所依族譜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購求得之,乃令良玉攜歸珍藏之。乙已復土,即以獻之養性史。養性從新考訂,繕寫成編」。那麼,原譜刻於宋,以司徙為一世祖。至元丙午(1366年),有慶始續修之,兵亂而廢。乙已,知縣尚與縣丞養性潤色之。洪武丙子(公元1396年),復與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為舊譜。

那麼,這個時期,麻城董奉高(約1220~1230年出生?)是董合的第十七世裔孫,董應軫是麻城的第五世代,即奉高的第五世裔孫。資料顯示:董應軫(麻城董氏家譜記載:董應軫生於1387年)在宣德壬子年(1432年)為湖廣解元,授職鄭州學正(秩從九品)。後舉朝推薦董應軫前去廣西治亂,升為廣西參議(從四品),天順八年(1443年)離職回鄉,頤養天年。也就是從因戰亂流落到湖北省麻城縣白杲鎮盧家河,被一盧姓老仗收留,後收為婿,到第五代生於1387年的董應軫為官,留下流坑的宗譜可能性極低。或者有,也進行大的潤色了呢?有宗親論及:「奉高公大約是1265年出生在牛田土堪頭(此古地名、此處可能是個磚瓦窯場),約在1300年前後流落到麻城被盧員外收留為婿。他來麻城時不可能帶來家譜,但是他一定帶有家鄉的記憶並告訴了妻兒。不然,不可能在麻城董氏第七世汝平公尋找流坑時得到流坑人的熱情接待及靜軒公開堯等宗親來麻城並有許多的書信往來。汝平公是應軫公三子的兒子,董朴是應軫公二子的兒子。」,那麼,從董應軫開始,就會與流坑交流,進行了宗譜的研究,這是應軫開始為官必須做的事情,而到汝平、董朴才與流坑交流探討宗譜。以前宗譜基本保留在宗祠,而個人記憶畢竟不如宗譜記載。從靜軒公開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的《董氏世次考》「……唐貞元間,丞相晉封隴西郡公,故董姓者郡曰隴西。隴西本河中人,唐末遊宦江南。值李氏亂,避居撫之擴源。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可知,此時還依然保留「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也就是說,而流坑的宗譜,從原譜刻於宋,以司徙為一世祖,也就是遷徙祖,遇到元初兵燹,再遇到丙申亂,第一次兵災,僅存一帙宗譜,就「續所未有,載所未備」這其中的宗譜變化可想而知,是否進行大的變動?而元至順癸酉,在董有慶請吳文正序,也必然大量請文人斟酌,更為奇特的是,丙申亂,譜牒亡散幾盡,也就是沒有宗譜了,這宗譜後來哪來的呢?答案是: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經寧都,偶值鄉親:彭時中,館授於彼,今藏其家。友善購求得之。故事是說一個彭時中,有宗譜,流坑的宗親從其手中購得?這是不是譜匠呢?這個宗譜是否掩蓋了原來沒有的內容或修改的內容,增加了董德元的譜序了呢?

3.4宗譜進行多次、長期的大量的潤色、修改、補充

從《董氏新譜序》載,「乙已,知縣尚與縣丞養性潤色之」證明了進行了大量的潤色、補充、完善、修改、變動。

《董氏新譜序》記載:「樂安董氏之先,居臨川擴源,墟墓在黃山寺。至贈司徙公合,當五季開平初,始遷流坑。時地隸廬陵,曰廬陵派。史含仍居之宜黃,曰北源派。史全徙鄱陽,曰德興派。原譜刻於宋,以司徙為一世祖。至元丙午,有慶始續修之,兵亂而廢。乙已,知縣尚與縣丞養性潤色之。洪武丙子(公元1396年),復與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為舊譜。成化丙午,御史時望准東里楊公新式,先修桂林一派於前。正德辛未,象繼修校書一派於後。嘉靖辛卯(1531年),潤等復輯理之,凡二十有六世,是為新譜雲。……」證明,董時望依舊再次進行大量潤色?

潤色之後的宗譜是否一直保留呢?嘉靖三年(1524)異地重建董氏大宗祠於村北面,董氏在嘉靖辛卯(1531),潤等復輯族譜,嘉靖四十年(1561),董氏大宗祠遭閩廣鍾凌秀農民軍焚毀。當時候,明萬曆十年(1582)二十一世孫御董裕對流坑宗譜感嘆作《本源考》:「董氏胙土授氏自豢龍董父始,稽諸載籍可考也。漢大中大夫江都相仲舒居廣川,稱醇儒,子孫皆以學至大官,仲舒從祀尼庭,封廣川伯。唐宰相董晉,貞元中以功累進上柱國,封隴西郡,公子著作郎全道,商州刺史,攝御史中丞溪,太子舍人全素,太常懈皆善士。董姓者宗之咸稱隴西郡雲,吾董獨郡廣川者何?嘗讀參知政事公德元所為攀公狀謂,仲舒之孫春守廬江,子孫家焉,六世至黯以孝行稱。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又讀御史公時望敘董氏文獻類紀亦如參政公所云,參政公當吾董盛世科名勛爵一時罕儷,御史公立朝侃侃,不徇文僖以附華腴皆卓然自豎者而一宗仲舒,吾董派出仲舒無疑,不然何獨郡廣川也!然韓昌黎撰晉公神道謂,晉公居河中萬歲里,注昌黎者亦謂,晉公為仲舒裔孫。吾吉州司法公定得又曰,河中吾派隴西,吾焉則隴西亦廣川也,而吾獨郡廣川者非薄隴西沂本始也,譬之飲河必窮源,郡廣川者,郡隴西之本始也。故吾董之派直溯仲舒,而系詳清然徵所信也。尤加詳於司徒合以下,而譜而祠咸祖合者重始遷也,乃清然以上則不詳者,匪不欲詳不敢詳也。孔子殷人也而概宋不足徵,太史公世典紀載,今其帝王世系具在而率多抵牾,不足信又何貴於清然以上耶。孔子刪書斷自唐虞而太史公多聞詳自五帝徵所信也。則詳於清然以下固宜然必稱廣川者。孔子稱殷人意也。後之考本源者宜有取諸此。」該《本源考》對董時望,對董仲舒進行了樹立,「不徇文僖以附華腴皆卓然自豎者而一宗仲舒」,我在《董槐譜誼謙讓三大庭的變化》一文論及:「那董德元的《董氏歷代源流考》是出於董友善從彭時中購得的宗譜,是這個彭時中的譜匠的傑作,還是董時望的傑作呢?從這個晉申三的三兄弟,出於董德元的《董氏歷代源流考》,而董德元因為依附秦檜不能入鄉賢祠,也沒有記載其修譜。那《董氏歷代源流考》出於何人之手呢?

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六月,元至順癸酉(1333),吳澄死亡當年,巧得「嗣孫有慶令弟天泰持以謁吳文正公,因請序之」。多年後,「癸卯春(元至正癸卯年1363年),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經寧都苧畲,偶值鄉親彭時中館授於彼。因言則善翁亂中流寓,因家於此,所依族譜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購求得之,乃令良玉攜歸珍藏之。乙已(明太祖乙已年(公元1365))復土」;至正丙午年公元1366年至洪武時期修譜,與知縣、縣臣養性潤之。萬曆譜記載:董友善,洪武四年(1371)征至京師,後任武進知縣,意外購得族譜。又與《舊譜事略》:「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經寧都苧畲,偶值鄉親彭時中館授於彼。因言則善翁亂中流寓,因家於此,所依族譜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購求得之,乃令良玉攜歸珍藏之。乙已(1365)復土」?那麼,是友善購得族譜是元至正癸卯年1363年還是洪武四年(1371),修譜是在購得族譜前還是之後?這就顯得混亂不堪。」。這些時間的記載有的衝突,其他還見於我在《董槐譜誼謙讓三大庭的變化》的分析。該文論述:董裕的譜序,依然以居士清然,不是居中清然,並以董合為第一世;同時期修譜的嘉靖丁未年董開堯《董氏仕宦記錄跋》,其中靜軒董開堯的《董氏世次考》:「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清然生萬一……」等人沒有寫清然為居中,董燧為何卻出現清然諱居中呢?原來:《萬曆十年董氏族譜凡例》「御史雪峰公遺訓也,語也新譜跋中。雪峰公有是志而未就,今共則之。凡六七易稿而始成,七八易寒暑而始謄真,明白簡易,可以為作譜者式」。這反映了萬曆譜「凡六七易稿」。那證明修改或改動得很厲害,完全沒有董裕、董開堯時期的連接董槐的譜了。

3.5流坑的宗譜散盡後,與泉溪支系進行參考核對

2015年02月14日我在《論江西泉溪宗譜董熹》一文論述:乾隆辛丑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重修譜序(估計是部分泉溪支系提供資料)就有「曰:原譜尚公(見上文友善。修《舊譜事略》),舊譜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時望公續修而未卒業,嘉靖初庠士潤則合通族而修之。謂之新譜。迄嘉靖末,譜所弗錄者,四十餘年又值辛酉流寇祠燬,譜亦散亡,迨萬曆七年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歸,慨譜缺修巳久,御史公裕亦按秦還復續修。辛巳年有流坑庠士謨烈族,彥儀彩有常以聯譜事,來得彼所攜諸篋中者核對之無殊也。……」。也就是流坑常到到泉溪支系核對宗譜。

(以上研究探討,有不足之處,敬請包涵。以利於更充足的材料補正。)

2015年4月12日00:34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於賀州

流坑宗譜三百年傳承董槐譜世系

廣西荷香月暖

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2/10/8378385_467413574.shtml

1,董合後裔三次遷居定流坑及其歷史

隋唐之前,流坑一帶悉為荒壤,「猶是魚鳧之境」,「榛篁森翳,人莫有居者」。董合一家於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遷居吉州廬陵,開拓之初,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是流坑董氏的真實寫照。董合一家先在案山腳下烏江迴轉角處的白泥塘駐留建宅,墾荒植田。在很短的時間裡,董合一族人丁迅速興旺起來。董合之子董楨「以豪俠自任,時方擾攘,盜賊盈野,乃糾率義勇,保固鄉里,賊不敢犯,賴以為濟者甚眾」。董氏由此在流坑立穩腳跟,並成為當地有勢力、有影響的大戶人家。不久,因族內人丁繁衍漸盛,白泥塘一帶土地遂顯狹促,董氏又把烏江東岸三面環水的白茅洲開闢出來,闔家遷往耕居。後來,在堪輿大師楊筠松徒弟的指導下,董氏家族再將家業從白茅洲遷到烏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現在的流坑村所在地,由此擘划出一個日後彪炳歷史的「千古第一村」——流坑。

具體有三次居住地變化才確定下來:1,董合先在案山腳下烏江迴轉角處的白泥塘駐留,至第二代逐步興旺---,---2,闔家遷往新開闢的烏江東岸三面環水的白茅洲------3,堪輿大師楊筠松的指導,再次遷徙到烏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現在的流坑村。也就是在吉州廬陵三次遷徙最後才成為在今日的流坑地居住。

元代,流坑經歷了近百年的動蕩和劫難(見:周鑾書主編,千古一村——流坑歷史文化的考察)。1276年,元軍兵下臨安(今杭州市)。元兵攻陷臨安前後,江南義軍蜂起,抗擊元軍,保衛鄉梓。其中文天祥起兵江西,為抗元主要旗幟,在樂安,則有何時等人聚眾響應。流坑董氏也參與了起義勤王,匯入了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大軍,保衛鄉梓。及兵敗,「鄉以勤王故,遭兵禍稍酷」,流坑為元軍鐵騎踐踏殺掠,摧毀殆盡。

隨後十餘年間,又是「山寇劫掠,出沒不時,流坑適當衝要,鄉無寧居」,「1351年,紅巾軍起於淮甸,揭開了反元大起義的序幕。次年,江西各地亦普遍發生農民起義;贛中一帶,也有起義軍以「磨富長貧」相號召,百姓"翕然從之,所在蜂起』。族人流徙他鄉(如後來衍為大支的湖北麻城派即此時北遷)。董氏家族組織鄉兵自保,數年之內雖得稍安。至順癸酉(公元1333年),族人繼南宋始修族譜之後又二修族譜,至正年間又議建宗祠。到元末,流坑又重新昌盛起來。

及後,元至正十六年(1356),更慘遭「丙申之難」,在春季為本縣夏普所率武裝圍攻,月余村破,董氏少壯「奔迸四齣,老弱斃於兵刃者不勝計」。據明代董裕《居徒考》載,當時居於本縣丁源的董氏宗親"舉兵赴援,賴於保全者十八家』,而回至白石嶺時,又遭夏部掩殺,"死者過半』。這就是流坑歷史上傷心慘痛的大劫——"丙申之難』。董氏族人再一次散亡四方,流離顛沛,流坑村也成為一片丘墟。

1365年,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後,董姓陸續返回故園流坑,「芟荊掃礫,復有其居」;「不數年,弦歌而居」。就這樣,董氏家族隨著明初社會逐漸安定而休養生息,並很快重新繁衍昌盛起來。宋時,流坑董氏家族中董幀一系獨秀,文廣、文肇、文晃和文享四大支,族稱明法、屯田、校書、道者四大派,經宋末元代的歷次兵匪襲盪,到明朝初年惟存屯田、校書二支。此後,屯田派一枝獨秀,漸漸衍生出七房,與文晃一支合而為八。直到現在,仍然一如其初。

進入明代,成化二十年,董時望再中進士,後官至御史,在族中傳譽甚高。在族內一批精英的不斷努力下,流坑董氏的宗族組織和社區建設得到了很大發展,進入它的全盛時期。從明初到萬曆年間,董氏族人三次撰修族譜,三次修建大宗祠。明代中葉,董燧對流坑村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建設。

「咸豐七年(1857)四月,流坑為太平軍攻破,族人傷亡慘重。流坑由此元氣大傷;「1920年1月,樂安發生地震,春夏又有水災、亢旱相繼肆虐。

2,流坑譜300年的譜系依據董槐譜序的世系

董禎曾孫董傪在至和元年(1054)年寫的《登科題名錄》,早於歐陽修在嘉佑年間(1056年9月~1063年)編修了《歐陽氏譜圖》,我不以修譜推定;流坑董合八世裔孫董德元因為依附秦檜不能入鄉賢祠,加上「晉、申、三」的出現,與後來董槐的譜序矛盾,且至明朝嘉靖年間流坑依然延續使用董槐的譜系,否定《董氏歷代源流考》出於董德元;元初兵燹之餘,惟羅坑一帙僅存而已。元至順癸酉,嗣孫有慶令弟天泰持以謁吳文正公,因請序之。暨丙申亂,譜牒亡散幾盡。癸卯春,友善購得《宗譜》?洪武丙子(公元1396年),復與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為舊譜。

乾隆辛丑修坡成章暗亭氏敬譔重修譜序(部分泉溪支系提供資料)就有「曰:原譜尚公(見上文友善。修《舊譜事略》),舊譜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時望公續修而未卒業,嘉靖初庠士潤則合通族而修之。謂之新譜。迄嘉靖末,譜所弗錄者,四十餘年又值辛酉流寇祠燬,譜亦散亡,迨萬曆七年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歸,慨譜缺修巳久,御史公裕亦按秦還復續修。辛巳年有流坑庠士謨烈族,彥儀彩有常以聯譜事,來得彼所攜諸篋中者核對之無殊也。……」。

再看《舊譜事略》序文:「吾宗家譜,當元初兵燹之餘,惟羅坑一帙僅存而已。後經諸老成增修考訂,續所未有,載所未備。前列《登科記》、《衣冠圖》視舊加詳。元至順癸酉,嗣孫有慶令弟天泰持以謁吳文正公,因請序之。又得虞文靖公《秋祀堂記》及揭翰林、劉申齋諸名公序、跋,議欲刊梓以傳。後以祠堂未建弗果,遂家傳寫之。暨丙申亂,族眾避難流徙於外,譜牒亡散幾盡。癸卯春,友善同侄良玉因商道經寧都苧畲,偶值鄉親彭時中館授於彼。因言則善翁亂中流寓,因家於此,所依族譜一本,今藏其家。友善購求得之,乃令良玉攜歸珍藏之。乙已復土,即以獻之養性史。養性從新考訂,繕寫成編。及祠堂成,即議刊刻。值征書催逼,有志弗就。友善荷祖宗之佑,雖亦玷名仕版,幸獲歸老田裡。顧瞻松楸,俯仰桑梓,慨想宗黨歸鄉以來,生齒之蕃,既倍於前,昭穆之倫,恐紊於後。輒不自揆,遂與桂林侄將《登科記》、《衣冠圖》逐一參互考訂,從新增廣。刊刻板行,散歸各房收受。務要珍惜,毋致損失,聊卒前人之志而已。繼自今以往,瓜瓞綿綿,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輯之,請自十世代以後依例增修。庶幾垂裕無窮,傳之永久雲」。這個譜序,僅僅交代尚公(董友善)買來的宗譜,此後進行修譜。是在嘉靖前就改變董槐譜中的董全素鏈接至董溪的鏈接。

元代理學家吳文正(吳澄(1255-1330)字幼清﹐出生在南宋末,但大部分時間是在元朝度過的。晚年改字伯清。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人又稱草廬先生。《四庫全書提要》卷四館臣所言:「澄所著《易纂言》義例散見各卦中不相統貫,卷首所陳卦畫亦粗具梗概未及詳言,因復作此書,以暢明之。」)提及元至順癸酉有慶修譜,吳文正序之:《蓋鄉董氏族譜序》:「唐改臨川郡為撫州。疆域之廣,亞於洪、吉、贛,而文物聲名,甲於大江以南之西。宋三百年間,一家一族儒宦之盛,樂、曾、王、蔡、晏五姓為首稱。爵位之崇,王、曾、晏最,樂蔡次之。科名之稠,曾、蔡、晏最,王、樂次之。樂安雲蓋鄉之董,計其科名,多於曾、蔡與晏;校其爵位,亦在樂、蔡之上。而論者不以擬於撫之五姓何也?蓋宋南渡以前,董極盛之時,猶隸于吉。紹興中年,撫增置樂安一縣,治割吉之雲蓋鄉隸撫,由是董氏乃為撫之屬民。今董之未撫也久矣則尚論撫之世族,其可遺董氏乎?董之裔有慶,重修族譜甚悉。其弟天泰,持以示予,予於是益詳董氏之盛。每貢舉之年,與薦名或七或六,或五或四。自祥符八年乙卯至咸淳七年辛未,擢進士科近三十人,武舉、特奏、世賞異路而仕者不與。通撫之六族而論,仕宦之眾莫之與倫,至於今從事詞章者不匱。雖然,昔晉范亡具陳其家族歷千數百年之久,而魯叔孫豹以為保姓受氏,世祀之不絕,不若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六族之儒科仕宦則均,而惟南豐曾氏、荊國王氏可以當言之立繼。此董氏之子孫,倘能立功、立德,則其不朽之實將與孔門之顏閔,周室之大召,有商之伊傅,唐虞之皋契並。其德立,其功立,下視曾、王二氏之言立,且不足貴。而超越五族,蓋有在科名爵位之外者,董氏之子孫其懋哉!」譜序並沒有論及流坑宋朝修譜,只寫到「董之裔有慶,重修族譜甚悉」。

為什麼說,到嘉靖時期,靜軒公開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的《董氏世次考》「……唐貞元間,丞相晉封隴西郡公,故董姓者郡曰隴西。隴西本河中人,唐末遊宦江南。值李氏亂,避居撫之擴源。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清然生萬一,割田地山基創黃山寺育僧,以守墳墓在宜黃崇三都者。三子:尚一、尚二、尚三;尚一之子:長曰全,徙饒之鄱陽,今德興海口派;次曰含,仍居臨川,今宜黃北源派;尚三,諱伸,一子曰:合,徙吉之廬陵,今樂安流坑派,子:湞,豪俠自任糾集義勇,保國鄉里,盜不敢犯,四子:文廣、文肇、文晃、文亨。文廣通經為儒,薦舉不仕;文肇四子聯科;滋、湘、淵、淳。(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靜軒董開堯識)」。

難道是開堯寫的「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是筆誤嗎?依據松溪、佛山的宗譜記載董槐的《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敘》其中對董讓的記載:「然今日之流坑,惟讓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遷居於此。三傳至合公,始而盛焉!夫地之勝者,族大支繁,世不絕官。」那可以明確肯定,開堯不是誤寫,而是延續董槐的宗譜。

我們把董槐譜序結合流坑改動全素為董溪,列出世系:晉---1全素(流坑改全溪)---2完---3遜---4戩---5淮---6經---7廷秀---8椿---9晃----10翚----11讓----12連---13申(重之子,字清然).這那就是說「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不是誤寫,不是筆誤,而後,晉--全溪--溪十三傳---清然,就變成了後人把開堯的《董氏仕宦記錄跋》:「……晉唐末自河中遊宦江南,值李氏亂,晉玄孫清然,避居臨川擴源,晉傳溪,溪十三傳至清然……」,把清然作為晉的裔孫,變成了晉的玄孫。也不可能在一個跋中,一處寫晉的玄孫,一處寫溪的十三裔孫清然,且與其本人寫的《董氏世次考》的「晉生溪,溪十三傳生清然。清然生萬一」一樣的「溪十三傳生清然」,這就是把「溪十三傳」錯誤作為一世代的緣故。

而清然,在董裕的時候還沒有列為董晉的孫子居中,從流坑譜的董裕譜,依然以居士清然,為第一世排列。至董燧,修《宗派志·明·董燧》:「……晉公自河南遊宦江南,值李氏亂避居臨川之擴源者。清然諱居中,生萬一.萬一諱連,生尚一、尚二、尚三。……」,從此,改變了清然、連、申。「惟讓公之子連,字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娶樂氏,生萬一萬二,萬一娶鄔氏葬其父申於宜黃之黃山庵後蜈蚣形,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後萬一夫婦葬寺右鳳形。尚一娶吳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失考,尚三生仲五。仲一名全,遷饒州德興海口。仲二名含,遷宜黃北源,轉遷臨川,復遷樂平、徽州及上峰等處皆分處焉,由是尚一葬北源陳家坑搏鳳形,吳氏葬梅楊坑。仲五名合於(於五季開平,此處疑衢州董春依據明萬曆十年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與《董氏新譜序》:「仲五名合於五季開平,初遷流坑」而添加),初遷流坑。……」,(此為:衢州董氏宗譜董春依據董槐《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敘》而保存在《擴源源流考序》該部分,應該屬於董槐的原本。而松溪與佛山的,僅僅在《虞鄉游臨川擴源源流考敘》載:「然今日之流坑,惟讓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遷居於此。三傳至合公,始而盛焉!夫地之勝者,族大支繁,世不絕官。」應該為縮寫版。),從此,董槐譜世系,在流坑發生了全新的變化。

以靜軒公開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的《董氏世次考》時間,距離董槐去世時(公元1262年),相距285年,以董燧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便辭官歸鄉,則相距301年。那麼,流坑以董槐譜序世系排列最少有300年。

2015年5月2日10:00荷香月暖

《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的註解

廣西賀州董全吉

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4/23/8378385_468104515.shtml

對《泉溪董氏譜系訂訛》,我之前也曾經研究,甚至還誤以為董振把兩個德昭混為一談,後來,隨著對其寫作的背景,事件、時間等逐步了解,終於對該文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有了認識的新的高度。該文應該作於清咸豐九年(1859),因為黃荊林的德昭公二十六世孫增廣生董積,在咸豐九年歲次己未孟秋月穀旦寫了一篇《董氏各族裡居總記》,文筆行雲流水、筆翰如流、妙筆生花,而雷公坳德昭公二十九世孫邑廩生董振,進行的校訂,珠聯璧合。在明朝,《杭口南山分遷源流序》時期,宗譜世系還沒有改變,而明朝萬曆三十八年(1610)作《泉溪董氏舊譜序》也沒有變化。而在清朝,出現了兩次大的聯譜改動,董振對這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聯譜進行大的改動以「世系顛倒,祖宗混淆」的「豈不痛哉」來抨擊。記得,我在2015年2月14日的《論江西泉溪宗譜董熹》一文,還對刪除十世,不了解,以為他是從董槐修譜中,董晉到董謙,每一世代間隔(年數)為12年,是不合理的,從而進行的解讀與分析,當中對德昭董熹在後唐是確定了,對不同時期的兩德元兩德昭的判斷,也基本理會。然而,當時對如何削去十世,無法準確理解。經過對「乾隆辛丑,嘉慶辛未」的事件與內容的了解,總算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前對《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理解與此處不一致的觀點,以此更正,不再逐一修改。特逐句試圖進行註解。以供研究者參考。

我把其內容分為五個自然段,主要闡述五個主要內容。

1,不能數典忘祖

原文「數典而忘祖者悖也,淆其祖者均之悖也」。

開宗明義提出,不能數典忘祖。也就是人的祖宗是不能忘記與混淆的。不能隨便以他人相同的名字作為自己的祖宗。

①明確泉溪譜最早世傳於董槐,後毀於兵災

原文:「吾泉溪董氏族譜始於宋相國槐,槐公廢產捐修,世傳所謂金字譜也。曆元及明,其間不免災於兵燹……」

意思解釋:世傳董槐的金譜,但是,金譜的原本在元朝之後,明朝之時,被戰亂所毀,幸好有各地保留與金譜內容一樣的宗譜。

②明確世系應該按照董槐原本的譜序的世系

原文:世系源流得照槐公原本,考槐公譜序,其載泉溪始祖上溯唐相晉公,歷十傳而有翚,翚子曰讓、曰謙。讓以黃巢之亂由江南徙臨川擴源,生子連,連生申,申字清然。謙為監察御史,按巡江淮,因梁移唐祚,棄官隱居樂安流坑,生三子,幼子述,述生子長曰炎,字德元;幼曰熹,字德昭。熹公賢良博學,天成時擢為武寧令,長子珪,愛泉溪山水,或曰聞家遭兵火,路斷去來,遂留居焉。故泉溪譜以珪公為始遷祖,而起世於德昭公,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明萬曆發春寫本亦然。

③明確泉溪譜的遷徙祖起於後唐的董熹。

原文:熹公賢良博學,天成時擢為武寧令,長子珪,愛泉溪山水,或曰聞家遭兵火,路斷去來,遂留居焉。故泉溪譜以珪公為始遷祖,而起世於德昭公。

④董熹與清然是族兄弟,不是南宋的德昭

原文:「德昭公與清然公為堂兄弟也,明萬曆發春寫本亦然。」。也就是說,到明朝萬曆年間,還一直以董熹(字:德昭)與清然,是族的叔伯兄弟。暗示不是清然的後裔。

⑤聯譜把南宋德元的弟弟德昭作為先祖是數典忘祖

原文:「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修輯,視舊譜有異同焉。」。也就是為什麼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聯譜,把遷徙祖當作南宋德昭的可笑行為,造成了幾大的錯誤:首先是:「上增十世,以清然為第一世,即以清然九世孫大椿所生之德昭為我之始祖?」,也就是說,清然,已經變成從原來的譜中,刪除了清然上面的十代世系,其次是,史上有同名同姓的德昭。難道不知道有:「其實有兩德昭並有兩德元也。述之子德昭生於唐,大椿之子德昭生於宋。」假如是南宋德昭,宗譜還說是後唐來嗎?即:「生於宋者以其服內之兄德元中南宋進士廷試狀元知之,辛譜果有確見,則何不曰自南宋來而仍曰自後唐來,不已自相矛盾乎?」,假如南宋的德昭是董槐十世前的先祖,那麼還在南宋,怎麼還說自己的先祖是後唐的呢?豈不矛盾嗎?董槐沒有那麼低的智力,因此,不是南宋的德昭。

⑥流坑譜沒有記載董謙,不表示董謙沒有在流坑居住過

原文:「其曰樂安譜無謙居流坑而雲,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為足據而沒乎?謙公豈知合公之遷,由過堪輿曾公輿之卜宅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遺址此勝地也。」從之,然則徙流坑者有謙公乎?無謙公乎?彼只載其始遷之由合公而不及謙公,各祖其祖故也」。意思是說,董謙有沒有在流坑居住過呢?難道樂安的宗譜沒有記載董謙在流坑居住,就沒有居住過嗎?還是以董合有居住呢?當然,董謙居住時期,也不會知道後來董合在此居住。流坑的宗譜,僅僅記載其遷徙祖董合,不記載董謙,畢竟不是同一個遷徙祖了,即「各祖其祖」,不記載不等於董謙沒有到過。董謙居住在前,哪裡會知道後面來居住的人呢?

2,泉溪與流坑不是同一個遷徙祖

原文:「泉溪之董與今流坑之董固不得認作一派也。」為什麼不能夠認作一派呢?理由是:

⑴,董槐修譜最先

原文:「夫事之非吾所及見者,不如從其溯槐公之譜修之最先,其可據一也」;

意思解釋:流坑之前都沒有真正修譜,董禎曾孫董傪在至和元年(1054)年寫的《登科題名錄》?早於歐陽修在嘉佑年間(1056年9月~1063年)編修了《歐陽氏譜圖》,家譜是在歐陽修、蘇洵之後才形成的,那麼早於就不是修譜。而流坑董合八世裔孫董德元因為依附秦檜不能入鄉賢祠,加上「晉、申、三」的出現,與後來董槐的譜序矛盾,且至明朝嘉靖年間流坑依然延續使用董槐的譜系,否定《董氏歷代源流考》出於董德元。那麼泉溪與流坑,最早修譜的是董槐。

⑵,董槐的譜,最先從唐朝開始,不是很遠的時期

原文:「槐公之於後唐兩朝接跡,非同荒遠難稽,其可據二也;」

⑶,假如是南宋的德昭是遷徙祖?就不會尋找到後唐時期了。那同在南宋,不是很熟悉嗎?

原文:「槐公為宋末時人,如果但有南宋一德昭,而我之始祖即在,於是則相距更近,相知必悉,豈舍其近而圖其遠乎?其可三也;」

⑷假如董槐的先祖董熹是南宋的德昭,就不會花那麼大的精力財力去尋找祖源

原文:且槐公家余積苟非大懼後來之茫無可考,而幸目前之信而有徵,何至蕩產不顧力任修明之責,若此其可據四也。

意思解釋:宋相國吉州文天祥拜撰《泉溪董氏譜序》:「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記事實,譜以敘昭穆,昭穆能明,則世系不紊。故董君相國槐,捐修金譜,費產不惜,誠仁孝之舉也。且董世家也,忠孝節義代不勝記,為其後者開卷一覽,昭穆秩然。而外,上見先人之盛德大業,而勃然興纘緒之思,非善繼善述者,其孰能之乎!書此以為董氏子孫勉。」。都予以證實,董槐修譜不惜破費,捐修金譜。假如在南宋的德昭是董槐的先祖,還需要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尋找嗎?

3,後唐的德昭不是南宋的德昭

⑴董槐修譜經過尚漳、港蔡,核對沒有差異

原文:「不此之信,乃援樂安諸君所帶之譜為憑,謂其與從前修於流坑,存於泉溪,及所得諸尚漳、港蔡者對核無殊」

意思解釋:撫州樂安縣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設立縣制,轄天授、樂安、忠義、雲蓋四鄉,並以一鄉名而得縣名。建縣後屬撫州。不相信董槐譜得到各地核對的話,可以從樂安縣內的各地宗譜看看,董槐以前修譜的時候就到過流坑,最後完成與泉溪的。與尚漳、港蔡兩地核對沒有什麼懸殊,基本一致。

⑵尚漳一直援用董槐的世系

原文:「夫此泉溪之所留,尚漳之所援,謂是斷簡耳,蠹余耳,安知其自清然公起世數行,即為流坑與我公共之世系乎?遽而然之,誤矣。」

意思解釋,乾隆辛丑聯譜,尚漳以《乾隆辛丑重修譜序》:「……辛巳年(1761)有流坑庠士謨烈族,彥儀彩有常以聯譜事,來得彼所攜諸篋中者核對之無殊也。……為搜討於尚漳,得尚公所修舊譜壹帙。端委蟲蝕,蠧而中自連伸公起世,以至德昭公者,世系井然?始知吾泉溪係軄方淵派五世孫之苗裔,信不誣也。而從前原本流坑豈攀援鄉附者,所可得而比擬哉。不然胡尚公所修之舊譜與刑部正郎燧御史公裕大足縣極所修之重新族譜。……」把自己的先祖德昭,認作流坑南宋的德昭?並以清然為第一世?把不同支系混在一起,真的搞錯了。

⑶記載在宗譜上的是後唐董熹的任職

原文:「至雲熹公之宰武寧無所考據,則又不然,夫世固有以官爵為榮而冒加其祖宗者,然飾以為宰足矣。又記其宰武寧之後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雖有好事者亦不為也;」

意思解釋:假如董熹公,無法考究,而歷來修譜以自己祖宗為官為榮,都會加上註解的。尚漳的宗譜也都標註董熹為武寧縣令,後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假如不是自己的先祖,就是閑著沒事情干,好事也不會拿祖宗開玩笑啊。可是,自己的宗譜,連接流坑的清然,卻在德昭的標註上,記載董熹的一系列官職?不符合常理。

⑷董熹是後唐為官,不是南宋

原文:「竊謂郡縣誌不無漏筆,而細閱流坑題名錄名位表,又皆宋時盛世,而未嘗一及唐人,然則為宰之說,未可遽斥;而吾祖之為唐人,蓋於此可見矣!」

意思解釋:《流坑的提名錄》都在宋朝,沒有唐代及其後唐,這是區別之一,而董熹是後唐,不是南宋;流坑的名錄,為官的都是宋朝。而董熹(德昭)是後唐。怎麼能夠混為一談。

⑸不能與最早的修譜相矛盾

原文:「非則俱非,是則儘是,必能辨之者,何事支離其說而與創始者相刺謬乎?」

意思解釋:宗譜世系不能是非顛倒,不能與原來記載的董槐修的宗譜相矛盾,怎麼把一個後唐的德昭,變成一人是字,一人是名的兩個不同朝代的人,混作一人呢?

,4,發現流坑德昭,論起排輩與泉溪後唐的德昭相距十世代

⑴,修譜要有責任,對後人負責

原文:「今歲我輩責任在修,亦惟競競焉,固陋是怯,其敢蹈僭言之咎。」

⑵,混淆祖宗就會世系顛倒

原文:「然世系顛倒,祖宗混淆,沿而襲之,將無以信,今而傳後。」

⑶修修譜的譜序都已經排版印刷之後,中秋時節就可以得到宗譜了。

原文:「獨惜五月開局,新譜序記俱付梓,秋中始得。」

⑷我甫田莊董樹本一下查出錯誤的地方就有百餘字,與我相互校對。才知道乾隆辛丑,嘉慶辛未的德昭原是董熹十裔孫輩分的南宋德昭。

原文:「吾甫田莊樹本忽焉查出作辨訛數百餘言,相與校閱,始知辛譜所云德昭者乃吾祖德昭之十世族孫也。」

5,泉溪支系的宗譜需要把錯誤連接不同支系的世系去掉

⑴把後唐的董熹列在南宋,難道在南宋前沒有後裔嗎?

原文:「雖然樹本之為,功於祖宗與吾族者大矣。否則,泉溪之董有祖而無祖,唐代之熹有嗣而無嗣,豈不痛哉。」

意思解釋:董樹本的發現,對於我們泉溪支系的祖宗和我們同支派的人是有貢獻的,宗譜記載的先祖,有先有後,不能顛倒。不能本末倒置,如今,一些村子與流坑聯譜,把自己的後唐的祖宗放在南宋,那麼他在後唐至南宋期間,沒有後裔嗎?這豈不是令人痛恨的事情嗎?

⑵,需要共同商議,把錯誤連接刪除

原文:「爰是同堂商訂,將清然公以下十世削去,仍照原譜從謙公之孫述公之子起世,庶不至因仍謬誤貽憾無窮也。」

意思解釋:上文提及:「乾隆辛丑,嘉慶辛未兩次修輯」這樣的聯譜把祖宗都劃在不同支系的董德昭,變成「1清然-----2萬一-----3尚三-----4仲五(董合)-------5楨----6文肇----7淵-----8任----9晉-----10大椿-----德昭---珪(生三子:嵩、崇、山廣)、璋、珮、琨、瑗----10嵩、崇、山廣」,這是極其錯誤的。現在一起商議,把連接其他支系的刪去,算起來就要刪除不同支系的董清然到董大椿之間共十世。這樣才是泉溪支系的宗譜。

⑶後人要明辨,專寫一文,供後人借鑒

原文:「書此收俟,後之明達,參考焉。」

意思解釋:發現錯誤,就不要繼續保留下去,免得貽害後人,訂訛,就是要訂正錯誤,進行補漏訂訛,特作《泉溪董氏譜系訂訛》留作參考借鑒。

2015年5月4日23:06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於賀州


推薦閱讀:

于成龍為什麼被稱為「一代廉吏」?
「清朝奠定中國版圖」的說法出於何處?此說何解?
我國第一批赴美求學的小幼童,後來都怎麼樣了?
為什麼清朝能消滅捻軍流寇,而崇禎就亡於李自成?
清朝乾隆皇帝的寵臣富察傅恆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