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一朝政治真相|文史宴
大司馬亂入:對漢武帝的評價,古今有巨大的變化。儒家意識形態下對漢武不乏批判,認為是跟秦始皇相差不大的暴君,近代民族主義興起後則褒揚過甚,因其開疆拓土上的突出表現而一俊遮百丑。漢武帝一朝的政治究竟應當怎麼評價,應該全面的考量。
文史宴公眾號邀請遊戲行業的歷史愛好者流氓劍客發文,討論漢武一朝的政治。大家會發現,我們遊戲業內也不乏高人嘛。
華夏帝制,起於始皇,立於漢武。
秦始皇繼承六世先祖的功業,崛起於關中,六年間吞併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秦帝國,建立以中央集權,官僚代理,法家治國為三大支柱的帝國統治,雖二世而亡,但秦制秦法沒有衰亡。
漢武帝和他的帝國繼承了秦的衣缽,對內弱民,對外開疆,繼續始皇的皇圖霸業。
漢武帝削諸侯強中央集權,弱豪民固政府權威,賄儒生充官僚隊伍,罷百家統官方思想,用酷吏推嚴刑峻法,在強國弱民上把秦始皇遠遠甩在身後。
但,武帝最大的成就並不限於此,開疆拓土,奠定華夏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的領土格局才是他真正的功勞。
武帝一生開疆24郡,西北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今天甘肅那一塊),東北樂浪四郡(樂浪、玄菟、臨屯、真番,今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嶺南九郡(南海、鬱林、蒼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今兩廣和越南北部地區),西南七郡(犍為、牂柯、越.嵩、沈黎、汶山、武都、益州,今天雲貴川地區),使華夏疆土翻了一番。
然而,弱民需峻法,開疆要戰爭。戰爭消耗巨大的國力民力,極大的加劇了本來就尖銳的官民對抗。縱觀武帝在位的54年,征伐不止,邊戰不斷,耗盡了文景之治積攢的家底,窮盡民脂民膏,導致國疲民弱,老百姓怨聲載道,漢帝國也由盛轉衰。
一、奮四世餘烈,冠少年天子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16歲的太子劉徹登基,是為漢武帝。
此時,漢帝國已經建立整整61年,作為漢帝國第5位君主,武帝繼承的是一個最美好的江山。父親、祖父、曾祖父已為武帝的皇圖霸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祖父劉邦以布衣之身,斬白蛇反秦,七年成就帝業;並在生前剿滅韓信(楚王)、英布(淮南王)、彭越(梁王)等嚴重威脅漢中央的異姓王。
祖父漢文帝劉恆以代王繼帝位,穩定了呂氏被誅後動蕩的政局,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恢復秦末動亂以來凋零的農業生產。政治上打壓周勃陳平等功臣集團,強化皇權,又採用賈誼建議,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不斷削弱劉姓諸王的封國,為平定七國之亂打下基礎。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繼續削藩,平定了吳王劉濞領頭的吳楚七國之亂,徹底終結了西周分封制,確立了郡縣制,並一直沿用至今。
景帝留給武帝的是一個國庫豐盈,中央集權強大的漢王朝。16歲的劉徹即將在父輩門的肩膀上開始了他的霸業。
二、北擊匈奴,開疆拓土
匈奴不滅,何以家為?這不僅僅是霍去病的豪言壯語,更是漢武帝的心中執念。
忍辱負重
這一切還需從劉邦白登之圍說起。
當時漢朝初建,忙於國內戰爭,減弱了秦以來對北邊邊塞的防禦態勢。匈奴趁機夥同異姓王韓王信等南下掠奪邊境。
劉邦率領三十萬軍隊北上山西抵禦,不料卻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被匈奴單于冒頓的四十萬騎兵團團圍住,最終靠陳平賄賂單于閼氏的詭計才脫險。
自此以後,漢王朝放棄武力征討匈奴的策略,而採用低姿態的和親方式維持和平。但低聲下氣並未換來草原胡狄的收斂,相反邊境的騷擾一直未間斷,燕趙之地備受其擾。
最讓武帝憤怒的是劉邦死後,冒頓來信挑釁。信中大致意思說他和劉邦親如兄弟,長兄死了,嫂嫂呂后呂雉應該改嫁他。而收到來信的呂后,因為當時漢朝國弱民疲,決定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回信冒頓說自己人老珠黃,難以伺候他,贈與美女代為服侍。
面對如此奇恥大辱,文帝景帝選擇忍耐,繼續堅持和親,為漢王朝休養生息爭取時間。但武帝不準備接受這樣的羞辱。
而且,發動戰爭還有轉移民間視線,乘機集權這樣的超級利好呢?
反擊匈奴
元光2年(公元前133年),武帝掌握權柄的2年後,開始了對匈奴的反擊,武帝伏兵三十餘萬於馬邑城(今山西朔州),準備偷襲前來掠奪的匈奴軍臣單于(冒頓單于孫),是為馬邑之謀,事情敗露後,漢與匈奴正式拉開了戰爭的序幕。
經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戰,元朔五年(前124年)漠南之戰,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之戰,六年間傾舉國之力,發動三次對匈奴大規模戰役,徹底將匈奴的勢力逐出河套平原、漠南、河西(河西走廊,今甘肅武威至敦煌一線)。
三次戰役雖未擊垮匈奴主力,但已奠定了漢對匈奴的戰略優勢。尤其是河西之戰,霍去病佔領河西走廊,切斷了匈奴和羌人的聯繫,並且打通了漢帝國通往西域中亞的絲綢之路,為漢朝經營西域打下了基礎。
漠北之戰
經過河西戰役後,匈奴伊稚斜單于(軍臣單于弟)將主力屯於漠北,但仍然不斷騷擾漢朝邊境,尤其是河西走廊。
為徹底掃除北部邊患,武帝決定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漠北遠征。
元狩三年(公元前119年),漢廷徵調十萬騎兵,由衛青、霍去病統帥出征。
根據張騫繪製的西域地圖,衛青出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擊一千里。霍去病由代郡出擊(今河北蔚縣),北進兩千里,全殲匈奴左賢王和右賢王后,一直往北追擊,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祭天后,方才凱旋而歸。
漠北之戰是漢和匈奴的國運之戰,此戰之後,匈奴徹底喪失了對中原王朝的威懾能力。而此戰漢帝國也損失慘重,漢精銳騎兵傷亡過半,馬匹損失十多萬。
更為重要的是,對匈奴的勝利極大刺激了武帝開疆拓土的雄心,而戰爭中建立的威望和加強的集權,讓他可以通過肆意的摧殘社會各階層來籌措軍費,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匈奴之後,漢朝先後對河西羌族、西南百夷(其中有個夜郎自大的夜郎國)、嶺南南越(秦始皇征伐嶺南的軍隊建立的政權)、東北衛氏朝鮮(劉邦兒時玩伴盧綰部將衛滿建立的政權)、西域大宛(出產汗血寶馬)用兵,華夏帝國的勢力向東南西北延伸到了從未有過的疆土。
河西走廊
河西之戰過後,漢廷在河西走廊設立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至今這四個城市名字依然沿用。
其中,敦煌南北分別有兩個關口,陽關(有詩云: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和玉門關(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通向西域的門戶。
漢朝自此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開啟了與中亞、西亞、地中海地區、歐洲的絲綢貿易之路。
三、混一百家,儒表法里
攘外必先安內,安內首重人心。自春秋以來,周制衰落,禮崩樂壞,人心不一已數百年,而漢武帝的目標,是要讓所有人用一個口徑說話,進行思想上的大一統。
造成百家爭鳴,思想碰撞的原因還要從春秋說起。
百家爭鳴
春秋末年至漢初,是中華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變革時代,諸子百家,各自論道,儒家、墨家、法家、道家是其中的佼佼者。各派先知和智者在兩個核心問題上激烈爭論:
何以為家,何以治國?
儒家說,仁義,克己復禮。
道家說,為與不為,治與不治,有何差別,與你何干?
墨家說,公平正義,兼愛非攻。
法家說,愛和仁義都靠不住,唯有嚴刑峻法,兩面三刀,集權弱民,耕戰強兵才能成就霸業。
剛開始,儒道墨法,各說各話,但進入戰國,主張成就霸業的法家後來居上。秦國商鞅、魏國李悝、韓國申不害、楚國吳起,爭相變法。政治上加強集權,經濟上獎勵耕戰,社會管理上嚴刑峻法。
最終,實踐最為徹底的商君之法幫助秦國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周秦之變,法家拔得頭籌。
但,百家爭鳴遠未結束。各家仍然縱論齊家治國之策,大談皇權的地位、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社會管理、農業經濟政策。而在武帝看來,此等大事,豈能由賤民隨意討論。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說儒話,遵法制
罷黜百家,統一思想。那問題又來了,選擇哪家作為官方正統思想呢?其實,高祖和文帝、景帝已經給出了答案。
漢朝建立之初,政治體制和社會管理政策完全繼承了秦的機制,經濟政策則採用道家的黃老之學,無為而治,儒家則被徹底的邊緣化。
儒家很鬱悶,但是這也不能怪劉邦,畢竟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試問有幾個君王會真心誠意的接受這樣的主張?
武帝也一樣,內心想要的是法家的強君弱民之策,但這不能明說。怎麼辦呢?需要一個偽裝。
這個時候一直主張王道,追求仁愛,克己復禮的儒家就成了偽裝的首選。
畢竟,理想主義雖然不能斂財克稅,富國強兵,但滿口仁義道德卻是欺騙老百姓和士大夫的良方。所以,最終武帝採用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議,混一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為正統的官方思想,建立以儒家思想為內容的官學體系。
說儒話,遵法制,是武帝的真實寫照。武帝一朝重用刀筆吏遠勝於儒生,對儒家所謂的仁義道德更是嗤之以鼻。
但儒家也並非完全無所作為。儒家壟斷官學後,儒生大量進入官僚隊伍,慢慢也對法家一些嚴刑峻法比如肉刑就行修正。漸漸形成,儒表法里,實用主義和理想主義共存的官方統治哲學。
四、推恩侯國,集權內宮
地方勢力復辟
秦末大亂,以六國殘存貴族為代表的地方勢力趁勢造反,對秦帝國造成致命一擊。項梁項羽反於楚,張耳陳餘反於趙,田榮田儋反於齊,魏豹反於魏,一時間,秦在關東六國的統治土崩瓦解。地方勢力的能量可見一斑。
高祖劉邦據秦關中之地,承秦法,用秦兵,剿滅項羽,他對諸侯國的復辟心存忌憚,但又不能不分封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異姓王。
漢初,中央控制15郡,諸侯王控制30餘郡,地方諸侯可在封國內任命官員、徵收賦稅、豢養軍隊,大有和中央分庭抗禮之勢。
中央和地方的較量從未停止。只不過高祖劉邦剿滅的是異姓王,文帝景帝則把屠刀伸向了劉家同姓王。文帝鎮壓了濟北淮南之亂,景帝則鎮壓了吳楚七國之亂,到武帝時期,漢中央已經確立了對地方諸侯國的優勢。
而武帝要做的就是最後一擊,徹底終結西周分封制。
推恩令
武帝用了一個狠招,推恩令。
這是個縱橫家主父偃想出的辦法,就是將諸侯國的土地分封給所有諸侯子弟,而不是原先的長子繼承。
這確實是個陰招,一方面達到了削弱諸侯國的目的,一個諸侯王將土地分封給所有兒子後,每個兒子獲得的土地只有一個縣那麼大,根本無力和中央對抗。
另外一方面,推恩可以給各諸侯王的非嫡長子帶來利益,不像景帝削藩那麼赤裸裸的巧取豪奪,得到了廣大諸侯子弟的支持,減弱了政策推行的難度。
推恩令的施行徹底削弱了地方的劉姓諸侯,自此之後,再也無力對抗中央。那麼,這個中央到底誰說了算?
皇權VS相權
一定是皇帝說了算嗎?其實不盡然,中央還有個政府首腦,丞相。
漢朝初期丞相的權利是很大的,身為百官之首,外朝他說了算;更為奇特的是 皇帝的內宮他也管。為什麼?
這就要從丞相這個職位的來歷說起。
丞相又稱宰相,為什麼叫做宰相呢?這是一個西周封建時代的概念,當時貴族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祭祀最重要的是殺牛宰羊,而那個替天子或諸侯親自動手的就是宰。
相是什麼意思呢?相就是副官的意思。入內則為宰,出外則為相。所以稱作宰相,本質就是副皇帝。
周秦之變後,化家為國,諸侯轉郡縣,但是宰相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天下一統,疆土擴張帶來的是政務的繁多,皇帝不可能事事都管,大多數的政務其實是丞相在做。
漢朝的政府辦事機構設置也證明這一點,皇帝的辦事機構叫做宮,宮內有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書,真正可以為皇帝出謀劃策的是尚書,一開始只有幾個人,地位很低。
反觀丞相,丞相的辦事機構叫做府,又稱相府,相府內有十三曹,西曹東曹戶曹法曹兵曹等,掌管帝國的官員升遷、農業桑田、刑法、軍隊管理、治安等等。
中央政府的主官,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都是在丞相的領導下工作。
最為奇特的是大司農和少府,大司農掌管的是朝廷的財政稅收,少府管的是皇帝的私家收入,都要向丞相彙報,也就是說丞相是可以管理皇帝的私房錢的。
丞相的地位還體現在和皇帝的互動上,凡丞相求見,皇帝得離座以示尊重;丞相生病,皇帝得親自探望。這讓武帝很反感,而一次衝突則加劇了這種不滿。
有一次,武帝和丞相田蚡(武帝的舅舅)討論政事,田蚡夸夸其談,大量任命自己人為兩千石高官,引起武帝強烈不滿,說了一句「你任命完了沒?我也想任命官員」,自此衝突檯面化了。
那麼武帝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尚書掌機要
首先得有自己人。必須擴充自己的秘書隊伍,也就是六尚的尚書。秘書參謀多了,就可以應付成百上千的奏摺文書,可以辦的事情也就多了。
同時增加一些臨時的職位,侍郎、郎中、黃門郎,這些郎官整天圍著皇帝轉悠,供武帝差遣,可以給皇帝提供建議,輔助皇帝做出決策,優秀的郎官還可以推薦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擔任中高級職位。
這樣一來,在人力配置上,武帝有了自己的隊伍。
其次,改變內宮和外廷之間的政務決策方式。以前,丞相府通過御史中丞(皇宮和政府之間的聯絡官)送達內宮的奏摺,皇帝只能批准或者不批准,不能也沒有能力給出具體的執行方略。
現在,武帝有了自己的參謀班底,重大決策首先會在參謀內討論形成方案,然後交付丞相府執行。這樣,皇宮就有了獨立制定政策的能力,加強了皇帝推行自己意志的能力。
皇宮和丞相府的角力不僅是專業能力的對抗,更是皇帝和丞相個人身體素質和精力的比拼。丞相是選拔出來的,大多精力旺盛,體力充沛,但這也是丞相的弱點,因為皇帝是天子,不會換人,但是丞相卻是可以換的。
這也是武帝的第三招,勤換丞相。不聽話我就換掉你,直到換到順我意的。武帝一朝,總共有13位丞相,平均每四年換一個,而且丞相們大多結局不好,除了田千秋作為託孤大臣外,七個免職,五個治罪。
伴君如伴虎,丞相們也是越換越聽話,從衛綰竇嬰還敢跟皇帝辯論幾句治國方針,到最後公孫賀、田千秋之流只會附和皇帝,大國宰相逐漸淪為了皇帝的小跟班。
五、鹽鐵專營,弱民集財
諸侯消滅後,地方上就還有其他潛在的反對勢力嗎?有!
還有一群人武帝不放心,就是那些商賈富豪。武帝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七國之亂的時候,吳王劉濞就曾獲得吳地從事鑄錢、煉鐵、煮鹽的商人的支持。
這些商人家財萬貫,富甲一方,大的商人財富可以比得上一個郡,小的也可媲美幾個縣。
更讓漢武帝忌憚的是,鑄錢煉鐵煮鹽都需要大量人工,工地或在深山或在濱海,生產死亡率也很高,很多工人都不是政府的編戶齊民,而是亡命之徒。在這法外之地,如果哪天把鹽賣了當作軍費,鐵鑄成兵器,工人編練成軍隊,豈不是可以造反?武帝當然不會容忍這些鹽鐵商人。怎麼辦呢?
鹽鐵鑄錢政府專營。真正的國營企業從此開始。
鑄錢和煉鐵全部國有化,民間不得任何染指。煮鹽,國有化一半,民間可以生產,但是政府統購統銷。
這當然不是全部,後來,酒類,土特產的銷售也相繼被政府專營。國有企業全面控制了製造領域和流通流域,政府成為最大的甚至唯一的商人。武帝滿意了,桑弘羊(時任大司農)也自信滿滿,一箭雙鵰。
鹽鐵專營既打擊甚至瓦解了地方商人富豪的財富勢力,又為武帝的開疆拓土政策提供了大量的稅收。
韓非子說,民弱才能國強。武帝很好實踐了這位法家集大成者的理論。老百姓還是窮點好,要是人人都富有,豈不是可以輕易造反?要是人人都尊貴,誰還會為了一點賞賜上戰場為皇帝賣命?
那這種赤裸裸的與民爭利,那些商賈富豪會乖乖就範嗎?當然不會,但武帝也不擔心,因為他有殺手鐧,酷吏和嚴刑峻法。這些民間的豪商不聽話,就抓起來酷刑逼供,嚴刑拷打,各種肉刑輪上一遍,再不聽話就肉體毀滅,試問誰敢不從?
六、巫蠱殺儲,輪台罪己
地方勢力剿滅了,宰相也削弱了,還有誰會是威脅?
武帝想到了一群人,就是太子和他背後的衛氏外戚集團。
這時候的太子是劉據,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大外戚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大外戚大將軍霍去病的表兄弟。
太子仁義,一副儒家王道君主范,和武帝兩面三刀的帝王之術格格不入。作為儲君,太子身邊迅速聚集了一群對武帝開邊政策不滿的儒官勢力。
更為可怕的是太子背後的外戚。外戚對漢武帝來講是一個敏感的詞,漢朝建立不到100年,已經發生過兩次重大的外戚專權事件。第一次是呂后,高祖劉邦的老婆,最終呂家和功臣集團火拚被滅;第二次是竇太后,文帝劉恆的老婆。這位竇太后在武帝即位後仍然緊握中樞,不肯讓權給武帝。
那麼,衛家外戚雖然是自己有意扶持壯大的,在身後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擅權的外戚?衛青、霍去病戰功卓著,在軍隊內影響力極高,軍功階層大多數是兩人的舊屬。而且,丞相公孫賀是衛青和衛子夫的姐夫。
如此強大的外戚勢力是否會威脅到劉家天下,武帝起了疑心。起疑心就容易生嫌隙,有嫌隙就容易有誤判,而基於誤判做出的決策往往會導致衝突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時候小人物登場了,江充,一個靠栽贓陷害的酷吏粉墨登場,他假借巫蠱案栽贓衛太子劉據。處心積慮挑撥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
不管江充背後有沒有李氏外戚集團(李夫人,武帝晚年的寵妃,生昌邑王劉髆,是皇位的競爭者之一)的支持,武帝開始了對太子的懷疑。
當得知江充將要動手後。被逼到絕路的劉據決定先發制人,率領府兵以清君側的名義滅了江充,捉拿丞相劉屈氂,最終兵敗被殺,被定罪謀反。太子劉據的巫蠱案至今仍然是個謎,史記等權威史書語焉不詳。漢武帝到底是怎麼想的?劉據到底是被逼還是真想把武帝滅了?皇后衛子夫在丈夫和兒子之間做出了怎樣的抉擇?李氏外戚集團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鉤弋夫人(生子劉弗陵,最終被立為太子,為漢宣帝)是否也有參與?劉據死後的數年,皇儲一直未確立,而更加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李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丞相劉屈氂和李夫人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謀立劉髆,結果劉屈氂被殺,李廣利被逼投降匈奴。
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被立為太子,但鉤弋夫人卻被殺,是所謂立子殺母。
我們不禁要問,漢武帝殺了自己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摧毀了衛氏外戚集團,接著殺劉屈氂,逼走李廣利,廢了李氏外戚集團,然後又對鉤弋夫人殺母立子,是蓄謀已久有意為之還是見招拆招逼不得已?
不管真相如何,白髮人送黑髮人,必定是一件傷心事,尤其是對一個即將古稀之年的老頭。
巫蠱之案後,武帝老了,開始了或真或假的自我反思。
公元前89年,武帝開疆拓土路線的忠實擁泵,鹽鐵專賣操盤手桑弘羊(時任御史大夫,相當於副丞相)上書建議在輪台(今新疆自治區輪台縣)那裡募民戍邊,被67歲的漢武帝拒絕。
武帝似乎終於意識到自己在位的52年,太多戰爭,太多殺戮,太多苛稅,太多徭役,以至國乏民疲,農桑凋零。是時候與民休息,養民富民(好等待下一次收割)了。
武帝決定下詔罪己,禁苛暴,止擅賦,立本農,對立朝以來的開疆拓土政策做出重大調整,避免了漢帝國的徹底衰亡,為以後的昭宣中興留了一點家底。
兩年後,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太子劉弗陵繼位,稱漢昭帝。
那麼武帝以後,漢家將會如何?敬請期待下篇——昭宣中興。
推薦閱讀:
※死後20年黛安娜才說出的真相:3人的愛情太擁擠
※「鬼城」與「鬼村」 ,可怕的真相
※發現陰陽八卦的神秘真相三、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意從何來?
※已婚男出軌偷腥的8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