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
資料來源/ 網路收集編輯/南樓雁子旗袍旗袍是中國婦女的一種服裝, 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被稱為旗人, 因此稱其長袍為旗袍.滿族先民原居住在東北長白山和黑龍江一帶寒冷地區, 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 分為單、夾、皮三種.他們穿用這種長袍時, 習慣用布帶束腰, 以便於騎射.後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 旗袍的式樣逐漸有所變化, 如在領口、衣襟、袖口等處鑲花紋或彩牙兒等, 使服裝更美.辛亥革命後, 漢族婦女也普遍穿旗袍, 樣式由肥變瘦, 緊腰身, 長及膝下, 直領, 衣袖由寬變窄, 並有長短袖之分, 兩側開衩, 顯得更加美觀大方.
藏袍 藏袍是中國藏族的傳統服飾.樣式是寬領敞口, 肥腰廣袖, 右側掩襟, 縫綴扣襻或襟帶, 長可及地.藏袍用毛皮、氆氌以及各種呢、絨、綢、緞、麻布、棉布等為衣料, 製成單、夾、棉、皮長袍.藏袍在衣領、袖口、襟衩、下擺等處, 鑲有細毛皮或花氆氌及諸色絨、布寬邊.牧區牧民睡眠時, 將皮袍腰帶解下系於底襟, 再將袍領提至頭頂, 作為被袋使用.藏袍的款式因地區不同而稍有差異, 牧區皮袍多不掛袍面;西藏中部農區的婦女所穿藏袍和東部一些地區居民所穿藏袍有的是無袖袍.
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的傳統服飾, 以氈、皮、革、帛等製作, 衣肥大, 長及拖地.蒙古袍的男女式樣相似, 牧區男女均穿用.蒙古袍分夾、棉、皮三種, 冬以羊裘為里, 多用綢、緞、布作面, 夏用布、綢、緞、絲等為原料的夾袍.蒙古袍一般用紅、黃、紫、深藍色.蒙古袍袖長窄, 下擺不開衩, 衣襟及下擺多用絨布鑲邊, 邊寬約6~9 厘米.蒙古袍穿著時稍向上提, 以紅、紫色綢緞緊束腰部, 兩端飄掛腰間.穿蒙古袍騎馬放牧, 能護膝防寒, 夜宿可當被蓋, 瘦長袖筒可防蚊, 束上寬大腰帶, 還能保持腰肋骨穩定垂直.
擦爾瓦 擦爾瓦是中國四川和雲南大小涼山一帶彝族男女使用的披衫.這種披衫與原始游牧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擦爾瓦的樣式分有流蘇 (穗狀飾物) 和無流蘇兩種, 各自流行於不同地區.擦爾瓦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 並織有方格紋、斜紋、水波紋及南瓜籽紋等花紋.縫製一件擦爾瓦, 需7 幅或9 幅毛料, 上端採用羊毛編成的粗繩縮口, 下端有數目眾多的長達30 厘米的流蘇.男女老幼, 不論寒暑, 終年披用擦爾瓦.它白天可用來抵禦風雨, 夜間則可用來作被子蓋.
恐怖的蒙面在台灣海峽的澎湖列島上, 居住著一些奇特的居民.澎湖婦女的裝扮很怪, 她們愛好蒙面, 不是普通的"蒙", 而是好像受了重傷裹扎般的"蒙", 令人多少有些恐怖感.她們習慣用兩條大巾去蒙面, 一條從背後過肩包下方, 另一條向上纏卷, 僅在眼部留空一條窄縫.她們勞動時頭罩竹編的斗笠, 手戴膠套, 腳登水靴, 更是密不透風.澎湖婦女的怪異裝扮是有其原因的.原來澎湖地平、雨少、風大, 早年就叫"風島".這里每年除6~8 月是吹南風外, 其餘月份都吹東北季風;尤其以10 月至翌年3 月, 平均每隔3 日便刮一次颱風, 風速每秒可達20 米.颱風挾帶著海水, 吹刮一夜, 就會將大地變成枯黃, 故稱"火燒風".婦女愛美, 在這樣的環境下, 為了保護嬌膚, 便不得不密密包裹了.
惠安女的奇特服飾 福建惠安女的衣服很特別, 她們頭上低低地戴一頂金黃色的斗笠, 用一塊由紅、黃、綠三個底色構成的鮮艷印花頭巾, 將頭臉包得嚴嚴實實的, 只露出眼晴、鼻子、嘴巴和一部分臉龐.他們身上穿的傳統藍布上衣, 又窄又短, 把肚臍都露了出來, 黑綢的褲子卻又肥又大, 還要繫上三四條腰帶.她們把頭臉包得這樣嚴實, 而對肚皮卻又很開放, 難怪外地人戲稱她們是"封建頭, 民主肚."惠安女為什麼要穿這樣的衣服? 這大概跟惠安婦女的審美思想有關.她們的腰帶有的是絲線、絨線和塑料線編的, 有的是銀子打的, 是結婚時丈夫送的.她們認為這些腰帶很美, 因此把上衣做得短短的, 把腰帶結得低低的, 不怕寒冷也要把腰帶露出來讓人看到.
推薦閱讀:
※每日小情書,倘有來生,若給死別,別不生離!
※世博會中不同參展國的文化差異
※良渚文化
※峨眉雜俎(二)
※【大家知止】陳明 | 公民宗教:儒家文化復興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