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歷史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歷史2017-07-10

  (1/70)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南端,五老峰山下,是廈門市最大的佛教叢林寺院,也是著名的景點之一。南普陀寺地勢坐北朝南,背依林木蔥鬱、奇石嶙峋、岩泉清冽、山峰挺拔秀麗的五老峰,南面大海,緊鄰廈門大學,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海南天與俊秀的山林之間。寺宇巍峨,梵音繚繞,佛教文化氣息濃厚,終日行人如流水,香客摩踵,是海內外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

  (2/70)千年古剎南普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岩」。到了明代初年,斷臂和尚覺光得到早期遷徙鷺島陳氏旺族的捐助,在無盡岩下開坡闢地擴建寺宇,由此更名「無盡岩」為「普照寺」。覺光和尚在地方官紳與廣大信眾的捐資下,還為普照寺購置大量田租產業。因此,在明永樂年間(1403—1424)普照寺已成為一座殿堂院舍完備,佛像法物齊全,住僧常達百餘眾,以及擁有田租作生活來源的大寺院。然而到了清初,由於駐守廈門島的鄭成功東征復台,清兵進島,施行「遷界」,普照寺遂被夷為廢墟。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候施琅平定台灣後駐鎮廈門,才捐資修復普照寺院宇舊觀,又特增建大悲閣供奉觀音菩薩,據《華嚴經》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故更名「普照寺」為「南普陀寺」,並沿用至今。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住持如淵、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南普陀寺已建成為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並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

  (3/70)清同治年間的南普陀寺地圖,寺廟前有御碑亭,放生池尚未開挖,前方是演武場,有演武亭。外圍是連著鎮北關和炮台的白城。所謂白城就是白色的城牆。

  (4/70)民國時期1932年繪製的南普陀寺地圖,已形成三殿七堂的格局。此時的廈門剛經歷大規模市政建設,南普陀寺的外圍也開闢了新馬路。

  (5/70)今天的南普陀寺衛星地圖,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已經成為馳名中外的名剎。下面這些照片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由不同時代的不同攝影師拍攝。

  (6/70)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以前的南普陀寺離城區有多遠?當時廈門城在今天的新華路市公安局位置,距離南普陀寺大約四公里,要穿過外清山、鎮南關亂葬崗、巡司頂,然後翻過蜂巢山才到達南普陀寺。圖為1900年代從麒麟山拍攝鎮南關亂葬崗間的小路,通過這條路延伸至遠方的蜂巢山,直至南普陀寺。

  (7/70)著名攝影家聖朱利安·愛德華茲(Edwards.St.Julian)於1870年代拍攝的南普陀寺全景。從畫面可見,寺廟周邊是星羅密布的墳墓,埋葬了許多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的陣亡士兵。

  (8/70)從演武場眺望南普陀寺,最前面的四個亭子是御碑亭,其次是前殿,最後一排的中間是大悲殿,左右兩棟為鐘樓和鼓樓。

  (9/70)從南普陀寺的南側拍攝,寺廟內種植了許多參天大樹,與周邊的貧瘠形成強烈的衝擊,也因此說明了寺廟的地位和悠久的歷史。

  (10/70)這是早期的南普陀寺正門,由於寺院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門前像個小集市,許多商販在擺攤,賣烤紅薯、麵線和香紙及祭祀用品居多。當時的南普陀寺格局和今天不同,從前殿(左)進入後即是大悲殿,前殿的外面是御碑亭(右)。

  (11/70)南普陀寺前殿的正面照,從御碑亭拍攝,背後是五老峰,這座殿於民國年間被拆除重建。

  (12/70)前殿大門口,可見一尊彌勒佛,兩邊為四大天王。

  (13/70)御碑亭內的御碑,每塊碑均以石龜為座,每座亭內兩座,共8座,是乾隆五十三年的御制平台記功碑,刻有漢、滿文字,記錄了當時清朝派兵鎮壓台灣農民起義軍庄大田、林爽文的記事。

  (14/70)前殿的兩側,各有兩尊護法神,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每尊有一人多高,為閩南漆線雕工藝。

  (15/70)殿後,背對著彌勒佛的是韋馱菩薩,頭戴金盔、身裹甲胄,右手覆掌降魔金鋼杵,威風凜凜地注視著大雄寶殿,為大殿護法。1908年美艦隊士兵在此留影,右側的一位士兵則是大清的新軍。

  (16/70)穿過前殿,就是一個院子,盡頭是當時出鏡率最高的大悲殿,共22級台階,內供奉觀音菩薩。

  (17/70)大悲殿是清代南普陀寺最重要的部分,其造型精美獨特,雄偉宏麗,建造時沒有使用一根鐵釘。當時,來廈門的人必去大悲殿留影。

  (18/70)大悲殿的八根龍柱,又稱「蟠龍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龍,所以盤繞在柱子上。 不但可以壯觀瞻,龍身翻騰躍舞,更有歡迎訪客之意。

  (19/70)大悲殿為南普陀寺的主殿,為清代施琅所建,內供奉觀世音菩薩,兩邊有護法。

  (20/70)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某炮艦艦長從南洋請來的玉佛坐像,贈送給南普陀寺,敬奉在大悲殿供養。

  (21/70)清代的最佳留影場所,可以同時容納上百人。圖為1900年代,德國水兵在大悲殿留影。

  (22/70)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中國,清政府選址廈門演武場設宴接待。圖為貝勒爺毓朗和美國領事及美艦隊官兵在大悲殿的珍貴留影。

  (23/70)從鐘樓拍攝大悲殿,一群德國水兵正在殿前留影。當時的大悲殿為南普陀寺的主殿,它獨一無二的造型贏得了洋人的青睞,也讓大悲殿透過洋人的鏡頭,製作成明信片、照片流向世界各地。

  (24/70)從鼓樓拍攝大悲殿,鼓樓和鐘樓相對稱,在位於大悲殿的前方兩側。

  (25/70)這兩張是清代不同時期的大悲殿,能看出它的不同之處嗎?

  (26/70)這張為1885年以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到牌匾上寫著「法雨頻施」。

  (27/70)1885年後的大悲殿,牌匾字更改為「鷺嶼靈區」。

  (28/70)再來看看1885年前大悲殿屋頂的瓷雕剪粘,中央是一座寶塔。

  (29/70)1885年後,屋頂的瓷雕剪粘發生了很大變化,寶塔消失了。

  (30/70)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清政府不惜重金在演武場上搭建彩樓安裝電燈,還把南普陀寺修葺一新,在御碑亭外修了一道白牆,大悲殿也進行了修葺。

  (31/70)1908年,美艦士兵參觀正在修葺的南普陀寺前殿。

  (32/70)1908年,為了迎接美艦,清政府還特地新建了放生池,不遠處是演武場上為迎接美艦的彩樓。

  (33/70)1918年,汕頭南澳大地震,把南普陀寺御碑亭的屋頂、御碑震塌了(左上)。圖為當年的《東方雜誌》關於南澳地震的插圖。

  (34/70)此圖可見御碑已經和石龜分離,背景為南普陀寺的鼓樓。至今,石龜仍然保存在南普陀寺內。

  (35/70)1925年,太虛大師籌款修建了大雄寶殿和天王寶殿,因供奉四大天王,故稱天王寶殿。大雄寶殿所在的位置則為清時的前殿,而原來前殿供奉的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菩薩則移至天王寶殿。

  (36/70)自從1925年南普陀寺經過大規模擴建修繕後,很快就成為了著名的佛教聖地,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37/70)當時的南普陀寺和廈大隻隔著一片農田,主要種植地瓜、玉米等農作物。

  (38/70)從放生池拍攝南普陀寺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寶殿。

  (39/70)天王寶殿的大門,右側為閩南佛學院的牌子。在天王寶殿彌勒佛的供台上方寫著龍華三會。《佛說彌勒下生經》云:「爾時彌勒佛於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這就是佛教的「龍華三會」之由來。

  (40/70)1924年拍攝的天王寶殿正中央的彌勒佛。

  (41/70)民國時期的四大天王像,漆線雕工藝,高約4米,之前的四大天王均在1918年的南澳大地震中損毀。

  (42/70)天王寶殿後的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兩者建築風格一致,是1921年轉逢和尚任南普陀寺方丈時募建的。南普陀寺後的五老峰有東西兩座山峰,有鐘鼓兩山,鐘山上有一石頭,懸在峰頂,狀如古鐘,旁邊有一石頭,似鍾錘橫架;在鼓山上,旁邊有兩塊大石頭如鼓槌並懸,作擊鼓之狀。鐘鼓山和鐘鼓樓,兩兩相對,奇趣天成,成為南普陀寺的天然標誌。

  (43/70)民國時期的大雄寶殿,當時又稱為前殿,為清代時期的前殿位置。上方懸「妙相莊嚴」匾額,供奉三世尊佛。

  (44/70)1928年,大悲殿因香爐著火殃及,這座風靡全球的建築被焚毀。1930年,太虛大師集資重建大悲殿,仍以木結構為主。

  (45/70)大悲殿重建後,原本供奉的玉佛觀音換成了千手觀音。

  (46/70)1936年蔣以德居士捐資興建的藏經閣。藏經閣為二層小樓,樓下為法堂,樓上為玉佛寶殿。

  (47/70)創辦於1925年的閩南佛學院,是一所久負盛名的佛教高等學府,位於南普陀寺內。圖為佛學院校舍,在抗戰爆發後被日軍飛機炸毀。

  (48/70)閩南佛學院的講堂,在抗戰爆發後被日軍飛機炸毀。

  (49/70)1934年春,為整頓閩院學風,改進教學,弘一大師應邀前來,創辦了佛教養正院,培養學生的僧格、僧德。一時使閩南佛學院精英薈萃,高僧輩出,為海內佛教界造就了眾多優秀僧才。圖為1936年弘一大師與持非時食戒同仁於大悲殿留影。

  (50/70)原本南普陀寺五老峰的路沒有石階,在1930年代以前,很少人登高五老峰。1933年開始,南普陀寺通往五老峰的路開始鋪石板。圖為1934年五老峰正在鋪路,背景是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愛國將領蔡廷鍇手書的「大好河山」石刻。

  (51/70)南普陀寺後的「佛」字,刻於1905年,粗狂豪放雄健有力。圖為民國時期一位穿著旗袍的女子在佛字岩前留影。

  (52/70)南普陀寺是廈大學生課間時間必去的地方。圖為1932年,一群即將畢業的廈大學生在大悲殿前留影。

  (53/70)1930年代後,南普陀寺基本已形成三殿七堂的格局,由於廈門是當時國際知名的重要口岸,南普陀寺也因此成為當時閩南地區和南洋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寺廟,香火旺盛,寺廟前人群熙熙攘攘,黃包車夫成群在放生池前候客。然而,好景不長,1938年5月10日日軍來了……

  (54/70)這張照片是1938年5月10日廈門淪陷時,英國水兵從鼓浪嶼的海邊拍攝,可見蜂巢山後的南普陀寺和電燈公司後面的廈大遭日軍飛機轟炸的情形。

  (55/70)淪陷後不久,在五老峰拍攝的南普陀寺、廈大全景,畫面中可見生物學院已經被日軍飛機炸缺了一角。

  (56/70)這是解放初期很少見的南普陀寺彩色照片。圖為1950年代末的南普陀寺全景,從後蜂巢山拍攝,遠處是廈大,建南大禮堂已經建成。

  (57/70)南普陀寺正面,天王殿,那時這兒還不叫市區。

  (58/70)50年代的大雄寶殿,由於民眾的信仰在發生改變,所以當時來寺廟的人並不多。

  (59/70)50年代的大悲殿,和民國相比,唯一的變化就是兩邊的樹木變得更加茂盛了。1962年,大悲殿主體改用鋼筋水泥,保持木結構斗拱。

  (60/70)50年代的藏經閣背影,南普陀寺格局對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在中軸線上一字排開,兩邊為鐘樓、鼓樓。

  (61/70)文革期間的南普陀寺,當時已經作為五金電器廠,可以看到原本「天王寶殿」的牌子已經被摘除了,寺廟的許多刻字也被抹塗掉。

  (62/70)文化大革命後,1976年成立「南普陀寺管理處」,在妙湛老和尚的努力下逐步恢復寺院。1981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天王殿」匾額。

  (63/70)改革開放後,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復,1985年5月17日上午,中輟48年之久的閩南佛學院,在廈門南普陀寺舉行復辦開學典禮,師生在大雄寶殿前留影。

  (64/70)南普陀寺法務活動,此時的廈門各寺院都陸續開放。

  (65/70)文革後,國家落實宗教政策,政府重視寺院復建。80年代初期,大悲殿已香火鼎盛,朝拜的民眾絡繹不絕。

  (66/70)大雄寶殿現在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閩南佛殿的特色,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

  (67/70)那時,南普陀寺遊客還不多,能看到小孩子隨處奔跑的身影,能聽到濃濃的閩南鄉音。圖為藏經閣前的孩童。

  (68/70)隨著文革的結束,這座塵封已久的佛教聖地已重新煥發光彩。圖為1984年佛字岩前上香朝拜的民眾。

  (69/70)今日的南普陀寺,是遊客眾多的古剎之一,每逢節假日,數萬信眾遊客來寺參觀朝拜。

  (70/70)今日的大悲殿,前往朝拜的信眾遊客絡繹不絕。


推薦閱讀:

嚴貢生的原型是他, 與《儒林外史》中的表現如出一轍,竟是吳敬梓的族叔
資訊 | 文化、城市、歷史、現代:第五屆聖彼得堡文化論壇落下帷幕
慈禧臨終前最後一決定改變了中國歷史
歷史上的悲劇人物2  楊貴妃之死
歷史上著名的「父子檔」|人物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