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譯評道經繪畫板

道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宇宙空間能用具體的事物來描述或形容,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空間本身了;萬物能用具體的辭彙來描述或詮釋,它就不是發展變化的萬物本身了。

無形無象,是天地的原始狀態;有形有象,是萬物產生的根本。

所以要客觀地觀察世界,以發現天地的變化規律;要主動的參與社會,以體會社會的深刻內涵。

客觀與主觀這兩者,目標一致只是稱謂不同,可以說它們是很難探究與掌握的。高深而又高深,是一切美好事物產生的總門戶。

【評論】

春播秋收糧滿倉,夏薄冬厚體無傷,順食五穀吃不盡,身披龍袍批奏章。

【注釋】

妙:神奇;巧妙;奧妙。

徼(jiào):邊際、邊界。

玄:深奧不容易理解。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先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因為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正確之所以為正確,那是因為有錯誤的存在。

所以物質和空間互相作用推動萬物誕生,艱難和容易相互促進推動事物發展,長和短互相比較才能確定,上和下互相襯托才能顯現,音節與聲響互相配合才能產生樂曲,前和後相互比較才能確定位置,這是永恆的規律。

因為這個原因,聖人遵循客觀規律而行動,實行科學實驗的教育模式;萬物生長而不干預,行動而不命令,功成名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被抹殺。

【評論】

先丑後美搏自尊,始惡終善贖罪心,莫以人間是非在,雨過天晴又一春。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凸顯等級差別,使民眾不攀比;不炫耀奇珍異寶,使民眾不生髮偷盜的邪念;不渲染名利,使民眾不鬼迷心竅。

所以聖人堅持的原則是:避免心靈浮躁,追求實際需求,減少虛無幻想,強壯筋骨體魄,長久地使民眾保持樸實無華不貪婪,讓窮奢極侈之徒有所顧忌。只要嫻熟駕馭客觀規律,那麼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了。

【評論】

富可敵國一出現,奢望膨脹耗心田,本來三餐可足欲,色彩繽紛沼澤陷。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宇宙空間是空曠的,但它卻無所不在妙用無窮。深不可測啊!好像是萬物的祖宗。韜光養晦,調和矛盾,平息爭端,使一切和諧統一。神秘莫測啊!好像沒有而又實際存在。

我不知道誰有資格做它的父親,銀河系誕生之前它就存在了。

【評論】

宇乃一空間,宙乃一球體,物質以為仆,空間以為主。

【注釋】

沖:空虛。

盈:充滿。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鐵面無私,把萬物當做整理的對象;君王鐵面無私,把百姓當做整理的對象。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嗎?中空而不生風,運動起來方使萬物生生不息。

理論過多反而使人迷惑,不如信奉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原則。

【評論】

化險為夷添膽量,千錘百鍊堅如鋼,天外有天無以據,量體裁衣自欣賞。

【注釋】

芻(chú)狗:用草紮成的狗,作祭祀用。

橐(tuó)龠(yuè):古代鼓風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風管,即風箱。

屈:竭盡,窮盡。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

宇宙永恆長存,可以把她看作生育天地萬物的母親。母親的生育之門,可以看作是產生萬物的根源。連續不斷地存在著,她的作用無窮無盡。

【評論】

星球一金礦,能使人富貴;

宇宙一寶藏,蘊涵福之廣。

動員潛之能,點燃生之火;

同心同德干,創造命輝煌。

【注釋】

穀神:宇宙。

牝(pìn):雌性。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永恆,地久遠。天地之所以能經久不息,是因為天地大公無私,所以能長久存在。

這個原因使聖人保護民眾反而成為首領;奮不顧身反而家族昌盛。這不正是因為他大公無私嗎?所以才能成就他自己的事業。

【評論】

貪生怕死因有懼,英姿颯爽憑元氣,無中生有僥倖得,以無視有百利合。

【注釋】

邪(yé):古同耶,疑問詞。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高的道德境界像水一樣。水盡心竭力地滋潤萬物生長而自得其樂,所作所為在普通大眾看來像愚蠢的人一樣,所以幾乎是完美的代名詞了。

樹立正確觀念,思想清明深邃,行動卓有成效,言談恪守信用,正本清源促進秩序,條理分明促進效能,行動善於捕捉時機。

水不爭奪私利,所以不被怨恨。

【評論】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境界至極苦當樂,人生忘我是美滿。

【注釋】

尤(yóu):責備;怪罪。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端滿滿一杯水,容易外溢;刀劍鋒利,容易損壞。

金玉滿堂,沒有辦法保護;因富貴而驕傲自大,是自埋隱患。

功成身退,是最高明的方法啊。

【評論】

水滿則溢非杯小,鋒芒畢露遭聲討,上山負重皆罪己,身持均衡兩相宜。

【注釋】

揣而銳之:把鐵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擊的意思。

咎(jiù):過失、災禍。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精神和軀體合在一起,能夠分離嗎?身心和諧促使呼吸輕細柔和,能像嬰兒嗎?

清除私心雜念,能不留瑕疵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能夠完美無缺嗎?

心中天門開合,能夠能夠超越偉大的母愛嗎?聰明豁達博古通今,能無所不知嗎?

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成就萬物而不居高臨下,這就是最高的思想境界。

【評論】

物極必反因貪罪,修身養性舞自然。

【注釋】

營魄:指軀體和魂魄。

鑒:鏡子。

闔:關閉。

畜:養育、繁殖。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安到一個車軸上,有了車轂上穿軸的孔,才有車的功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功能。

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中間空曠部分,才有房屋的功能。

所以物質給人以利益,空間發揮真正作用。

【評論】

日行千里感覺新,一夜無夢儲備深。人生不能利塞滿,預留空間有溫馨。

【注釋】

輻:連結軸心和輪圈的直條。

轂(gǔ):車輪中心穿軸的部分。

埏(shān)埴:糅和黏土。

牖(yǒu):窗戶。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色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聲音嘈雜使人聽覺失靈,多種味道刺激使人口腔麻木味覺退化,騎馬縱橫狩獵使人狂躁不安,奇珍異寶使人圖謀不軌包藏禍心。

因此聖人只追求實際、健康的利益而不追求虛幻和不健康的利益,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評論】

教條易誤導,螳螂捕蟬鳥,科學永遠對,試驗除百穢。

【注釋】

五色:指青、黃、赤、白、黑。這裡指各種美麗的色彩。

目盲:比喻眼花繚亂。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這裡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這裡指多種多樣的美味。

馳騁:縱橫奔跑,比喻放縱。

畋(tián):打獵。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患得患失把人折騰得惴惴不安,這比嚴重的疾病本身危害更大。

什麼叫患得患失把人折騰得惴惴不安呢?受到褒獎是好的,受到懲罰是不好的,得到會格外興奮,失去則令人惴惴不安,這就叫患得患失把人折騰得惴惴不安。

什麼叫患得患失比嚴重的疾病本身危害更大?我之所以有嚴重的思想疾病,是因為我自私自利太狹隘了,假如我能大公無私,那麼我還有什麼憂慮呢?

所以最高明的方法是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社會進步的基礎之上,那樣你的理想就可以和社會一同進步;喜歡把自己的生命和社會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那樣就可以分享社會進步的豐收和喜悅。

【評論】

修身求之美,猶如春花蕾,人人之喜愛,幸福伴君在。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用眼睛看它看不見,稱之為無色;用耳朵聽它聽不到,稱之為無聲;用手抓它抓不著,稱之為無形。無色無聲無形這三者難以區別清楚,所以被人們混為一談。追本溯源查不到它的身世,考察當下弄不清它的相貌,苦思冥想仍然確定不了它的身份,最終它仍然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應該說它沒有形體卻又高大無比,沒有內容卻又光輝四射,真是神秘莫測難以捉摸。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身,跟隨著它也看不見它的背影。

遵循借鑒古代先賢的智慧,以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能夠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可以說是掌握了真理的精髓。

【評論】

空間大無邊,時間無始終,無中以求有,有中終變無。

地生一棵樹,日照有樹影,憑影斷時間,利益生兩邊。

【注釋】

詰(jié):追問。

繩繩:連續不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成。

【譯文】

古代研究真理達到爐火純青的人,隱現莫測通達萬物,高深得難以認識理解。正因難以認識理解,所以對他只能勉強有一個大致的形容:

謹小慎微啊!好像冬天踩著薄冰過河,戒備森嚴啊!好像預防四面楚歌,莊嚴肅穆啊!好像去赴宴做客,

行動洒脫啊!好像流冰飛躍,淳樸厚道啊!好像木料沒有經過雕刻,寬廣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渾然天成啊!好像鬼斧神工一般天衣無縫。

誰能揭開面紗耐心觀察使事情慢慢澄清;誰能持之以恆使事業漸漸升騰。

堅持正確道路的人不急功近利,只有步步為營,所以才能不斷取得成就。

【評論】

隔霧防蟲蛀,城深保身處,平衡有奇術,韜光養晦幕。

【注釋】

豫:小心謹慎。

猶:警覺,戒備。

儼:恭敬,莊重。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無以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修鍊達到虛懷若谷,修養達到坐懷不亂。

各種事物蓬勃發展,達到無與倫比的巔峰。

天下萬物生髮衰敗反覆循環,但各種物質終究要脫離這種循環而復歸它們的本原。復歸本原稱作復歸物質的本初狀態,復歸物質的本初狀態稱作萬物的自然本性,萬物的自然本性稱作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稱作明智。不遵循客觀規律,盲目行動危險。

遵循客觀規律就會豁達睿智,豁達睿智就會公正無私,公正無私就會成帝王,帝王就是社會的主宰,主宰就是修建正確道路,走正確道路就會歷久彌堅,終身沒有危險。

【評論】

日積月累養其大,千錘百鍊鍛其鋼,反反覆復調其正,精益求精修其確。

人之成才百年功,咬定青山不放鬆,未見岷山千里雪,又造世間一神宗。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

最高明的君王,百姓常常會忽視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君王,百姓愛戴他、稱讚他;再次一等的君王,百姓畏懼他;最差的君王,百姓蔑視他。君王的威望不足,百姓自然不擁護他。

慎重啊,不要隨意發號施令。建立功勛事業成就,百姓自然會說:「我們的君王是可以信賴和追隨的。」

【評論】

殫精竭慮做爹娘,有情有愛有跪羊;胡作非為當惡霸,有仇有恨有刀槍。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倫理秩序崩塌,高尚正義之士就會應運而生浮出水面;智慧超群的人出現,極度狡詐的人就會應運而生浮出水面;家庭不和睦,孝敬和慈祥的行為就會應運而生浮出水面;國家政治昏亂,忠臣就會應運而生浮出水面。

【評論】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匹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譯文】

杜絕稱王稱霸拋棄勾心鬥角,百姓的利益可以百倍的增長;杜絕冠冕堂皇拋棄教條說教,百姓反而能恢復到慈孝的天性;杜絕巧取豪奪拋棄利欲熏心,強盜和竊賊就會絕跡。這三句話作為理論原則還不夠。所以要給它們落實一些具體的措施:行為單純內心淳樸,減少私心雜念降低不合理慾望,登峰造極的學問使人高枕無憂。

【評論】

利之利之害,一貪存百礙;害之害之利,一明耀蒼穹。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飀兮,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贊成與反對,相距是多少?美好和醜惡,又相隔是多遠?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相距遙遠啊,無法丈量呀!

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會,如同春天裡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

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沒有長大;落魄如喪家之犬,好像還沒有歸宿。

眾人都神情自若,只有我失魂落魄的樣子。我是具有一個忠厚純樸的心腸啊!

世人精明伶俐,我獨愚蠢遲鈍;世人機智靈巧,我獨誠實忠厚。相距遙遠啊,猶如遠隔萬水千山;形勢危險啊,猶如狂風猛吹不停歇。

世人都肆無忌憚,唯獨我安分守己不開竅。我唯一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著重培養自己的根本。

【評論】

世間有浮精,大智若愚誠,鳳凰涅磐日,浴火又重生。

【注釋】

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準備宴席用的牛、羊、豬。

澹(dàn) :恬靜、安然的樣子。

飀:微風吹動的樣子。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譯文】

道德高尚的人,把真理當做行動的指南。

真理這個東西,似有非有沒有固定的實體。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具體的規律;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具體的內容;難以捉摸啊神秘莫測啊,其中卻有精神實質;這個精神實質很真實,其中傳遞著確切的信息。

從當今追溯到古代,它的作用永遠不會消失,依據它可以推理出萬物的本原。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演化的進程和演化的結果呢?是從認識真理開始的。

【評論】

聰明與智慧,真理當掌柜,正確成分多,人中當楷模。

正確成分少,倒霉跟著跑。求精並不難,百弊亡而仙。

【注釋】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窈(yǎo):深遠曲折。

冥:深奧,深沉。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可以求全,曲彎可以伸得更遠;低洼可以充盈,破舊可以出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

因此聖人把堅持真理作為自己的基本理念。含蓄內斂所以參透機關,虛懷若谷所以熠熠生輝,奉公守法所以功勛卓著,謙虛謹慎所以長盛不衰。

聖人大公無私,所以任何人都無法取代他的領導地位。古人說委曲可以求全,怎麼會是一句空話呢?的的確確是有道理的。

【評論】

適應環境有曲張,登山越壑各有方,海納百川終受慕,人蘊百養必成祥。

【注釋】、

枉:彎曲。

敝:破舊,壞。

見(xiàn):同現。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文】

謊言掩蓋不了真相。旋風不會日夜不停地刮,暴雨不會整天地下。是誰讓它們這麼做的呢?是天地。天地形成的狂風暴雨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人呢?

所以做事正確的人一定走正確的路,高尚的人一定要恪守承諾,錯誤的人一定走錯誤的路。遵循自然規律的人,自然規律也願意幫助他得到快樂;遵守道德的人,社會也樂意給他榮譽與威望;離心離德頑固不化的人,失敗挫折也願意伴隨他。

威望不足,自然得不到擁護愛戴!

【評論】

僥倖之喜禍之根,守株待兔天下聞,得之一利失百諸,從此難再復耕新。

人間正道是滄桑,歷代君子上朝堂,人間邪路奔獄場,歷代小人見閻王。

【注釋】

希言:少言,少說話。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譯文】

踮起腳跟站不穩,跳躍走路走不長;自以為是的人不聰明,固執己見的人不光輝,胡作非為的人沒成就,頑固不化的人不長久。

從理論的角度講,這些毛病叫殘羹贅瘤。這些毛病或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所以覺悟高的人不讓自己滋生這些毛病。

【評論】

近路是直線,再近近亦遠,可憐世俗人,遠近猶難辨。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銀河系與太陽和地球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無聲啊無形啊,固定存在而從不變化,規律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把它看作產生太陽和地球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宇宙,再勉強給它起個姓名叫做廣大。廣大無邊而川流不息,川流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原。

所以宇宙大,太陽大,地球大,帝王也大。世界有四種偉大,而帝王名列其一。

人依據於地球,地球依據於太陽,太陽依據於宇宙,宇宙依據於自然規律。

【評論】

宇之因無而稱大,宙之因多而稱霸,人之因義而稱強,君之因仁而稱王。

千古未能練成仙,不知依據相互聯,萬種因果理清楚,定成萬歲立人間。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譯文】

穩重可以控制輕率,清靜可以消除躁動。因此君子終日行動都高瞻遠矚縝密思考。

雖然有奢華的生活,但他安閑靜處超然物外。為什麼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君主而不顧性命安危去輕舉妄動呢?

輕率就會失去生命,急躁就會喪權辱國。

【評論】

頂天立地一偉男,權衡利弊對字先,當生不舍一汗毛,應死不畏上刀山。

【注釋】

輜重:行軍時用車運輸的軍用物資。

榮觀:榮盛的景象。

燕處:閑居靜處。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譯文】

善於行走的人不留痕迹,善於言談的人不出差錯,善於計算的人不用籌碼,善於設計機關的人不用栓梢打不開,善於捆縛的人不用繩索解不開。

因此聖人知人善任,所以社會沒有遺棄的人才;總是善於廢物利用,所以社會沒有閑置浪費的資源。這就叫聰明睿智。

所以優秀的人,是普通人的導師;普通的人,是優秀人的資本。不崇敬自己的導師,不熱愛自己的資本,雖然智慧出眾也會迷失方向,這就是需要深刻領會的綱要。

【評論】

徒憑師貴,師借徒尊;無師不達,無徒不聞。

善貴其師,魚躍龍門;博愛其資,聖人正倫。

【注釋】

瑕(xiá)謫(zhé):缺點,過失。

籌策:古時計算用具。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復歸於朴。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譯文】

知道威風凜凜的氣概,堅守謙虛奉獻的精神,作滋潤萬物的溪水;甘作滋潤萬物的溪水,人所固有的德行才不會迷失,重新達到初生的時候一樣純樸自然。

知曉君子的高貴,堅守民本思想,作天下人的表率;作天下人的表率,永恆的德行就不會產生過失,重新達到至高無上。

了解尊貴的榮耀,堅守自己的平凡,作人民的公僕;作人民的公僕,永恆的德行就閃耀光輝,重新達到原始的質樸。

樸實產生的影響會轉化成一種能量,聖人憑藉這種威望而成為君王,所以說君王地位的獲得是與他自身優良品質密不可分的。

【評論】

小人趨利變,聖人不改善,善善以教人,害害以淪陷。

【注釋】

式:楷模、範式。

忒(tè):過失、差錯。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持,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妄想把天下據為己有而為所欲為,我看他不能達到目的。天下是一台有超級平衡能力的精密儀器,不能夠任意改變,不能夠任意操控。想據為己有的就一定會失敗,想把它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就一定會失去。因此聖人堅持遵循客觀規律,所以沒有失敗;大公無私,所以沒有損失。

客觀事物並不以人的主觀願望而轉移,你想走在前面結果卻落在後頭,本來你是想輕吹結果反而給吹滅了,本來想剛強結果卻贏弱了,本來想往上抬舉結果卻墜落了。因為這個原因聖人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評論】

量體裁衣兩相宜,恣意妄為災禍起,去甚去奢去極端,人無毛病保平安。

【注釋】

噓:輕聲和緩地吐氣。

贏(léi):瘦弱。

隳(huī):毀壞;崩毀。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以真理輔佐君王的人,不依靠軍事手段稱霸天下,原因是窮兵黷武容易遭到襲擊報復。軍隊駐紮的地方,各種風險會蜂擁而至;大的戰爭之後,一定會有嚴重的饑荒發生。

明智的人達到目的就結束,不願意畫蛇添足節外生枝。善始善終而不目中無人,善始善終而不輕易征伐,善始善終而不驕傲自大,善始善終而積極應對,善始善終而不爭強好勝。

事物提前成熟就會加速衰老,這就叫違反自然規律,違反自然規律就會提前衰亡。

【評論】

一旦仇恨生,災禍不易平,冤冤有相報,愛愛有相迎。

最終之結果,必定百正生,人無凌雲志,安得圖蒼穹?

【注釋】

早已:早亡、很快完結。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軍事戰爭,是不吉祥的事物,或許也會危害到自身,所以有思想覺悟的人避免使用它。

君子在社會生活方面主張奮發有為,在軍事戰爭方面主張和平解決爭端。軍事戰爭是不吉祥的事物,不是君子的主要策略手段,如果迫不得已使用它,也要適可而止。取勝也不洋洋得意,勝利而洋洋得意的人,是兇惡殘忍的。一個兇惡殘忍的人,是不能實現理想匡正天下的。

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凶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這就是說要以喪禮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爭中殺人眾多,要以哀痛的心情來悼念亡靈,打了勝仗也要以喪葬的儀式來處理戰死的人。

【評論】

優勝劣汰武鬥生,物競天擇自然風,養尊處優猶覺好,一旦醒悟路已封。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與江海。

【譯文】

真理經常受到忽視,雖然樸實無華不光鮮亮麗,但天下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和它媲美。公侯和君王如果能堅守真理,萬物就會自己井然有序地生長。

天和地相互配合,大地自然會風調雨順,沒有人命令它,風雨也會分配得很均勻。

各種事情一開始就應該訂立規則和計劃,規則和計劃既然有了,事情做起來就會恰當而不過分,知道適可而止所以沒有危險。打個比喻來形容真理對於社會的作用,就像山川河流匯聚成江海一樣,是眾多的真理的不斷匯聚才形成繁榮的社會。

【評論】

百家爭鳴百家理,九九歸一終勢趨,百家畫得百家圓,圓規之圓分家難。

人得於道勢必增,彈無虛發獎亦興,克敵制勝無他徑,對多錯少入正廳。

【注釋】

殆(dài):危險。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判斷他人恰如其分是智慧,對自己了如指掌是聰明。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是堅強。

知道滿足的人富有,向正確目標努力不懈的人有志向,不忘本的人會經久不衰,死後仍然被人懷念傳頌的人流芳百世。

【評論】

自知勝知人,自製能人存,不足高一步,不朽千古新。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宇宙的自然規律分分秒秒無時不在,前後左右無所不至。萬物遵循它而得以生生不息,功成名就而不留有遺患。保護滋養萬物並不自以為主宰,表現的平平淡淡,可以稱它為純潔;萬物追隨它並不自以主宰,可以稱它為樸實。自然規律以它的純潔樸實,所以能功德無量。

【評論】

得一茶經腦清醒,得一財經錢滿貫,得一友經朋滿座,得一兵經征百勝。

人生一日錯萬千,全循自然成神仙,日錯減半命千歲,千傳十代可升萬。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譯文】

掌握正確的人生觀,在社會前進可以暢通無阻,走到哪裡也不會受到阻擋,處於平安穩健中。

動聽的音樂與美味的佳肴,能夠引誘人們紙醉金迷。真理說出來啊,平淡的就像沒有味道一樣。看它好像看不見,聽它好像聽不清,用它好像不發揮作用。

【評論】

一引其綱萬目張,遠見卓識禍可防。人生不需大道理,一步一印譜樂章。

【注釋】

大象:關鍵部位。

既:盡。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合,必先擴張;想要削弱,必先增強;想要廢除,必先抬舉;想要奪取,必先給予。這些稱作明智的抉擇。

柔弱可以戰勝剛強。

魚不能離開水,國家核心的機密不可以泄露。

【評論】

高瞻遠矚望結局,勢不兩立必先機,先手為強後遭殃,除此並無新藥方。

【注釋】

歙(xī):收斂,吸進。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譯文】

真理的一般規律是順天應人則戰無不勝。

公侯君王如果能堅守真理的一般規律,天下萬物將會按照自身運行規律有條不紊地發展。蓬勃發展難免會引發慾望膨脹,我提出的安定方法是消除功名利祿之心。沒有爭權奪利明爭暗鬥的純真樸實,就會自然淡定。自然淡定達到和諧狀態,社會自然會井然有序。

【評論】

無政容易亂,政多容易暗。欲多容易草,欲寡味道小。

君正國自興,民朴家自榮。千年修一德,高尚利始終。


推薦閱讀:

《道德經》全文(翻譯 下)
(轉錄)老子《道德經》以為喜愛者分享並求原文
為何越看《道德經》注釋本越糊塗?有何捷徑能使你更容易懂老子?

TAG:道德 | 繪畫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