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
07-29
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 內容提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的精神有不斷退化之勢。信仰崩潰、道德淪喪、精神空虛、心理病態,成為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心理衛生、精神健康、心靈環保,將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重大主題。佛教以善於醫治眾生心病為己任,以善於治心著稱,其三學六度等修行方法,都可以看作心理衛生之道,都可以用作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技術,有些已經被心理學所吸收。新世紀的人類要求佛法心理學化、生活化,要求佛教法師承擔心理醫生的角色。以佛法的特出智能點化心理學,並吸取科學心理學的長處以豐富佛法,提升全人類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是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一大使命。 主題詞:佛教修持 心理衛生 精神健康 心理、精神問題的日益凸顯 二十世紀後期,人類社會沿著「信息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技的高度發達,創造出高度的經濟效益,提供給人們越來越方便、豐富、新鮮的物質生活條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將人類推向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人的精神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失范,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與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疏離等「時代病」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縱慾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滋生出貪污腐化、營私舞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淫嫖娼等社會毒瘤,犯罪率有增無減,恐怖事件連續不斷,抑鬱、焦慮、神經衰弱、失眠、強迫症、癔病、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病患者越來越多。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僅抑鬱症患者已達二億多人,發病率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女性中罹患此症者為男性的二至三倍。專家們預言: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殺手。精神心理疾病在發達國家一般較為嚴重,美國八十年代的統計表明:有百分之五的人曾經或正在接受精神病院的治療,百分之二十的家庭由於某個或全部家庭成員被精神、心理問題所困擾,近年來統計,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一生中曾去找過心理醫生,抑鬱症的發病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五。日本、加拿大等國的精神心理疾病發病率也居高。中國衛生部負責人披露:精神障礙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已排名首位,目前國內各類精神病患者約一千六百萬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達八百萬人,精神病發病率從五十年代的千分之2.7上升到目前的千分之13.47,約增長了五倍,大約每十年翻一番。全國每年因精神問題自殺者約二十萬人。精神心理疾病在都市人、青年、老年人中發病率偏高,有關部門對國內都市人口的抽樣調查,發現百分之23.2的被調查者有明顯的抑鬱症癥狀,百分之六十的人承認自己近來「有點煩」。北京市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表明:有百分之16.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上海一個中學對1168名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厭學、恐學、逃學的學生達百分之三十四,百分之十二點五的學生有孤僻、怯弱、說謊等個性方面的缺陷,百分之二十八的學生存在心理異常,其中有嚴重精神障礙者達百分之五。青年和老年人因精神問題自殺的現象,在日本、中國等地已經相當嚴重。 各種精神、心理疾病,絕大多數都由精神、心理的主觀因素所導致,緊張、憂慮、痛苦、壓抑、封閉,缺乏自我調節心理的技術、心理承受能力太低、遇事想不開的人,當人際關係不和諧,或遇到挫折、打擊時,便很可能會成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病學認為,精神、心理疾病有其生理病變的基礎,如5-羥色胺的缺少導致抑鬱症等,氣候的陰冷和冬季的漫長也與抑鬱症有關,但追究其生理病變,終由精神原因造成。精神、心理原因除導致精神、心理疾病外,還能引起許多生理性的疾病,中醫早就指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之淫(過度興奮)及鬱塞(過度抑制)會傷損五臟而引起疾病: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卷九以「業」為導致疾病的原因之一,「或今世破戒,動先世業,業力成病。」破犯五戒的惡業引起五臟、五官病:殺害之業引起肝病、眼病,酗酒之業引起心臟病、口腔病,淫亂之業引起腎臟病、耳病,妄語之業引起脾臟病、舌病,偷盜之業引起肺病、鼻病。「業」指有意識的行為、語言、思想,業都由屬心理活動的「思」(決意)發起,三業中的意業即是心理活動,身口二業的實質甚至可看作意業,引起疾病的惡業,終歸由不善的心理活動——「煩惱」發起。《正法念處經》卷一云:「由心故作惡,由心有果報,一切皆心作。」《華嚴經·夜摩天宮偈贊品》云:「諸業心為本。」現代醫學稱由精神、心理原因及主要由精神、心理原因導致的生理性疾病為「心身病」或「心理生理疾患」,此類疾病有癌、腸胃病、高血壓、冠心病、失眠、皮膚病等許多種。據有關統計,在當今所有疾病中,心身病要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醫生們估計,在醫院精神科以外的其它科室治療生理性疾病的病人中,起碼有三分之一以上兼有精神、心理疾病或心身病。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提出了七條心理健康的標準:1、智力正常。2、善於協調與控制情緒。3、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4、人際關係和諧。5、可以能動地適應和改善現實環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拿這一標準來衡量,人群中心理不健康、亞健康者,大概起碼要比已患精神、心理疾病者多出兩三倍。關於這一情況,目前尚無統計數字,據筆者的粗略觀察,在當今中國大陸的人群中,善於自我調控情緒、人格健全、意志較強、人際關係很和諧者,連一半也不到,多數人都或多或少被情緒不能調適、心理不太平衡、人際關係不大諧調所困擾。今天人群中大量的「追星族」、「發燒友」、「網蟲」、麻將迷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甚而畸形變態的表現。佛教《大日經》《大毗婆沙論》《立世阿毗曇論》等說,「勇猛強記」、「能修梵行」、「能寂靜意」、「常思念利他」、「聰明」、「能別虛實」等,是人類的基本特徵,按此,心理健康,大概起碼須具備有正見、能自我控制貪慾等煩惱、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較高的智力、常懷慈悲利他之心、內心時常安樂寧靜等條件,如果用這一標準衡量,人類中夠得上心理健康、堪稱為合格的「人」者,恐怕只佔少數,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為數不太多。在佛陀眼裡,芸芸眾生,都是精神心理處於病態者和不健康者。 心理不健康、亞健康的人,有時乃至經常被緊張、失意、憂慮、鬱悶、憤懣、嫉恨等有害於身心健康和人格形象完美的不良情緒所困擾,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人際關係不協調,生活得不快樂,於個人的自我實現、事業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影響巨大,並且往往將不良情緒傳染給他人,破壞家庭氣氛和社會環境。當代心理學證明:對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而言,「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情商(EQ),指對自他情感的理解力、自控情感及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能力。情商過低,即是心理不健康。若情商低到難以承受生活中的某種刺激,引發抑鬱症、失眠等心理疾病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病,及癌、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身病,則更是痛苦。心理疾病中最常見的抑鬱症,有對一切興趣減退、全身疲乏、無價值感、極度悲觀、不願與人交往、有自殺念頭等癥狀,輕則失去工作能力,重則以輕生自殺告終。精神分裂症則更為嚴重,或狂燥,或妄想,或陰鬱,完全失去理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有攻擊性、破壞性的舉動。心理、精神病患者不僅自己痛苦不堪,而且給家人、親朋帶來苦惱和包袱,給社會造成損失,對他人形成干擾。由精神心理疾病所造成的經濟損耗,抵消了不少經濟增長率,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據統計,全球僅用於抑鬱症的醫療費用,每年即高達六百億美元。 精神、心理疾病的日益嚴重,自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社會文化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和弊病。舉世畸重物質文明,荒廢精神家園,宗教貶值,意義喪失,人們失去或淡化了足以安身立命的信仰,從而使心靈退化、庸俗化、脆弱化,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應對外界的種種誘惑、刺激和干擾以保持內心的安寧,是造成精神心理疾病泛濫成災的首要原因。就外因而言,社會發展的速度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存競爭越來越激烈,迫使現代人從幼兒園時代起就被套上軛繩拚命狂奔,知識爆炸、信息轟炸,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活得越來越累;成天被關在鋼筋水泥的牢籠中,離自然越來越遠,成為工業社會大機器中的齒輪和螺絲釘,迷失了自我。人際關係商業化,人情冷漠,商戰激烈,貧富懸殊、分配不公,及貪污腐敗、爾虞我詐等醜惡現象,惡化著社會生存環境,再加上人口飽和及噪音、垃圾、空氣污染等自然環境的惡化,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堪重負,其中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者,當面臨考試成績不佳、升學落榜、失戀、失業、經營虧損、破產、晉職不遂、家庭不和睦、人事關係緊張等問題時,便容易精神超負荷,發生心理、精神疾病。特別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較脆弱的女性,和適應能力衰退的老年人,精神、心理最容易出毛病。 事實證明:高科技與經濟高效益,並不必然帶動精神境界和心理素質的提高,相反,隨之而來的倒是心靈的退化和新的心理、精神、生理病態的出現,如網路色情、網路外遇、網路謠言、語言能力退化、手關節痙攣等「網路綜合症」的流行和高科技犯罪率的增長。有人預言,計算機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使很多人生活在「虛擬世界」里,完全喪失自我。精神心理問題的嚴重,已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患,不少人呼籲:重視心理衛生,關注精神健康! 佛法的心髓——自治其心 佛教向以擅長治心著稱,佛稱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達了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中國人對佛教功能的界定。人類文化中,若論對心理衛生、精神健康的重視,當數佛教為第一。佛教以心為決定眾生苦樂升沉,乃至國土世界污染清凈的關鍵,《雜阿經》卷十佛言:「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云:「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用如實的知見「自治其心」、「自凈其意」,因而成為佛陀所示解脫世間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對境臨事,心中儘管自然會起貪慾、憤怒等煩惱,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進、慈悲等殊勝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鍛煉心、凈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中阿含··念處經》載:佛陀教導徒眾「以心治心」,就像木匠用繩墨在木料上打上線,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兩位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賊,隨意抓旋處置。《法句經》云:「洗除心垢,如工煉金。」意謂應像良工巧匠煉金打鐵那樣錘鍊自心,去除無明煩惱的雜質垢穢,使心如同金子一樣純凈。佛陀從對人生痛苦和存在意義的反省入手,以人內心深處了生死、趨求常樂的終極關懷為核心,對人心的結構、內容、性質及造成苦惱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過切身的實踐驗證,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達到「現法安樂」乃至涅槃解脫的技術。後世的佛教大師們,對佛陀教法不斷發揮補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學。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極其高明的心理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導師,佛法是一門高級的心理學。 佛教的修行體系,從歸依、發心到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薩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為治理自心而設計,都可以看作鍛煉心及心理治療的技術,或曰「心理衛生技術」、「精神保健體操」。正如宗薩欽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見地與修行》中所說:「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認為是訓練心的方法。」佛教治理、鍛煉心的方法極其豐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門: 1、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 正確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終極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見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和方向盤,也是進行心理鍛煉和治療的必要指導。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歸依,建議人了解佛教的內容和特質,觀察佛陀人格的偉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驗證性、佛陀聖弟子的清凈品性,經過深入了解、思考、比較、抉擇,自覺歸依佛法僧三寶。這種正歸依,能予人堅強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歸宿,心靈得以安頓。三歸依的核心,是樹立正見,通過學習佛法,確信一切無常、諸法無我而業果不虛,乃本然如是的真實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義,應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導下,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報恩盡職,為眾生、社會服務奉獻,如實認識自心、凈化自心,完善人格,獲得現前、後世、究竟的安樂。這種正信正見,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2、以發心振作心 發心,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點,有如汽車上路前的確定目的地和加油。發心有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三個層次。增上心者,通過觀察因果業報和人身的珍貴,決心合理生活,離惡行善,盡諸責任,做個合格的人、好人,獲得今生後世的利樂。出離心者,通過觀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間的缺陷,決心以如實知見的智能凈化自心,超越不圓滿的生命形態,獲得涅槃常樂。菩提心者,通過觀察諸佛的功德、眾生的苦難、社會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發願修大乘道,以利樂眾生、莊嚴國土為己任,帶動眾生同趨生命進化的頂峰——成佛。藏傳佛教有極其具體的發起如上三心的觀修方法。發心使人具有明確、高尚的人生目標,能賦予人鍛煉自心的強大力量和積極向上的陽剛之氣,脫離卑劣、怯弱的低級心態,避免向下墮落。 3、以持戒約束心 持戒,乃佛教諸乘諸宗修行的基址,所謂「道品樓觀,以戒為郭」。持戒,是通過觀察思考,自覺求受佛戒,並依戒律之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佛教各種戒,皆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邪見、不貪慾十善為核心內容,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實質。受戒持戒,從心理衛生的角度講,是用認定的合理軌範,由約束行為、語言不作諸惡,力行諸善,從最粗顯的層面鍛煉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於自他的煩惱所牽,流於惡行惡言,大乘菩薩戒還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諸善、恪盡利樂眾生職責的積極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殺害、貪污、盜竊、淫亂、縱慾、辱罵、挑撥、酗酒、吸毒、賭博等惡行,凈化社會環境。持戒者因行端走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穩的心態,如《法句經》偈所言:「持戒者安,全身無惱,夜卧恬淡,寤則多歡。」 4、以方便對治調伏心 方便,指為達到目的而採取的種種方法、技巧、技術;對治,謂針治煩惱和不良情緒,如對症服藥。佛教對治煩惱、妄念和不良情緒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雙思惟法、觀息法、反面觀想法、轉治法、自我認定法等。雙思惟法,須經常注意自心的狀態,保持對自心的明白覺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緒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惡的、無益有害的,當貪慾、憤怒等惡念將生、已生時,以正見思考其害處及將會引起的惡果,及時捨棄斷除,不令延續;當善念生起時,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續。觀息法,是在惡念、不良情緒生起後,轉念觀察自己的呼吸,或數息,或調息令漸漸深細,能很快止息惡念,平靜心波。反面觀想法,謂想像與煩惱妄念所念相反的東西,如慾火熾盛時觀想所貪戀的人身中有屎尿膿血等種種污穢不凈,怒火中燒時觀想所恨之人的優點、可愛之處,心情鬱悶時回想歡娛成功,驕傲時省察錯誤過失,等等。以不凈觀對治貪慾、慈悲觀對治嗔恨,是佛經中所舉最常用的對治法。轉治法,如慾火中燒時,將貪占心轉為慈愛心,觀想所貪愛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這是佛陀教給比丘眾對治性愛衝動的重要方法。自我認定法,是在煩惱惡念生起時,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認識到生起如是念頭非我所宜,實時捨棄。如《佛遺教經》中佛陀教導比丘「當自摩頭」,體認身份,棄除驕慢。此外,對治煩惱的方便還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轉移法、縱念法等多種。 5、以智能觀心 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凈化自心、斷滅煩惱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為佛教止觀修習中「觀「(毗婆舍那)的核心內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能,指對佛法特有的一切緣起、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理之體認,以此正見觀照自心,深入觀析、體察心念生滅無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空無自性,這樣觀察時,本身便有息滅煩惱妄念、截斷意識之流,使心清明寧靜的作用。《中阿含·念處經》中,佛以「觀心如心」四字總括觀心之要。當由如實觀心見到心的真如實性後,整個心理結構發生質變,對佛法和心的真實得到決定的體認,會產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樂明覺的心境。佛教諸宗諸派,各有其觀心之道,大乘如來藏系的觀心要在於當下一念頓觀心的體性而「明心見性」,天台、華嚴、真言、禪宗及密教大圓滿、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觀心而見性為修持心要,有生住滅、去來、一異、一多、處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四運、四句推檢觀心等多種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則以本宗關於實相的「圓融三諦」頓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還用「一念三千」的見地頓觀當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稱「圓頓止觀」。 6、以懺悔清洗心 懺悔,是多種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對之亦十分重視。佛教懺悔之旨,在於清洗惡業、過錯的積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從罪過錯誤的重壓下解脫,得以安然、純凈、輕快。佛教懺悔有具相懺、羯磨懺等講究形儀的方式,在僧眾或佛像前坦白髮露過錯,自我譴責,表示悔過,決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剛薩多法來進行懺悔。最有效的懺悔,是佛教特有的實相懺,要在以佛法的智能觀罪業、過錯本空,無能犯所犯、能懺所懺。如《觀普賢菩薩經》所云:「若人慾懺悔,端坐念實相,眾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7、以慈悲軟化心 慈悲,是對眾生拔苦與樂的深度同情心、惻隱之心、仁愛心,將慈悲擴展至無條件、無限量、無分別、無執著,普遍於全宇宙一切眾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薩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經云:「佛無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謂人類心靈苑囿中最美麗的花朵,世人多對與自己無關、有隙的人、敵人不慈悲,但沒有人不喜歡別人對他慈悲。慈悲給人溫暖、友愛,常懷慈悲,人皆友愛,社會生存環境自然會優化。佛教諸乘諸宗都十分重視對慈悲心的培養,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四梵住)中的慈無量心、悲無量心,通過觀想,將慈悲擴展至無限,是軟化心靈、培養高尚品質的高級訓練方法,有對治冷漠、殘酷、怨恨、憤怒的特效。 8、以喜樂滋養心 喜悅、歡樂、愉快,是最佳的心靈營養品,常懷喜樂,給人喜樂,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壽,人際關係和諧融洽。佛經中常說「法樂」、「禪悅」、「法喜」「隨喜」,樂,為涅槃的功德之一,獲得現前、後世乃至究竟的安樂(涅槃),是佛教的目標。中國佛寺山門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達了佛教常懷喜樂、予人喜樂的精神。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中的第三「喜無量心」,通過觀想眾生歡喜、為眾生歡喜而歡喜,將歡喜心擴展至無限量,是陪養歡喜心的絕妙方法,為對治嫉妒的特效藥。 9、以「舍」寬鬆心 「舍」謂捨棄、放下、放鬆,佛教認為是有益的心理狀態。舍,主要指捨棄心中盤踞、粘著的貪占、憤怒、嫉恨等煩惱及憂愁、焦慮、散亂等不良情緒,捨棄因過度而變得有害的激動、狂喜、變態慈悲,捨棄貪惜吝嗇,斬斷不應有的情絲等,使心寬鬆、平靜。舍能令激動的心平靜,緊張的心放鬆,堵塞的心開通,是一種調節自心的重要技術。佛教「四無量心」中的第四「舍無量心」,通過觀想,放棄心中的激動和粘著,將舍心擴展至無限,有對治激動、散亂、吝嗇的特效。 10、以安忍煉心 安忍,梵語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動,是對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鍛煉。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忍度,專門鍛煉安忍,所忍受的對象,包括寒熱饑渴病痛等苦,打罵、誹謗、嘲諷、譏笑、陷害等逆緣,讚揚、奉承、歌頌等順緣,及甚深難解的佛法義理。安忍,須磨練自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平靜不動搖,臨危不懼,臨亂不慌,臨難不驚,遇謗不怒,讚譽不喜,勝而不驕,敗而不挫,難忍能忍,有如盤石,風吹不動,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這是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事業所須具備的性格。大乘修習安忍的訣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實智能觀察,這種方法在鍛煉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11、以精進磨礪心 精進一譯「勤」,梵語毗離耶(virya),指堅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陽性的力量,可以開發、鍛煉、增長。精進被佛陀強調為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事業所必須,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正精進」列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恆令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為內容,以精進斷惡修善,貫徹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精進度,專門鍛煉精進力,以緣起性空的智能觀照能精進、所精進皆空為修習的訣要,要求將精進力增長至無涯無際。 12、以禪定凝練心 禪定,為梵語禪那(dhyana)與三摩地(samadhi)之合譯,通指「心安一境」——高度專註的心態,佛教認為專註一境不散亂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事業所必須,《成實論》卷十四:「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專門鍛煉定心的禪定,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戒定慧三學中的增上定(心)學,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禪那度,都是禪定的修習,具體的修習方法有南傳上座部的「四十業處」,大乘的般舟、一行、覺意、首楞嚴、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總計多達數百種,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禪定學。佛教禪定的特點,是以如實知見的智能為導,強調「無智不禪」。禪宗之禪,更是定慧一體,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間而出世間,頓入頓證。禪定修習不僅可以提高專註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發生諸多良性變化,令人享受到高級的「禪悅」,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開發潛能、伏住煩惱等功用。 此外,佛教還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種治理、鍛煉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禮佛、誦經、祈禱、唱贊、聆聽虛靜淡遠的佛教音樂等宗教行儀,其實都有調整心、鍛煉心、治療心理疾病的效果。通過多種修習,對心靈從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專註力、忍耐力、情緒等多方面進行鍛煉,使人的心理素質全面、高度優化,心理結構從多煩惱、不自主、低層次的凡夫型逐漸提升到智能、慈悲、安祥、精進的完美聖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謂「心靈自我進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實現」。 佛教修持與現代心理學 十九世紀末以來,出於對物質科技忽視人心的反對和補救,研究人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越來越發達,出現過結構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等多家學說,至今已分出近二百個分支學科、交叉學科。心理學是二十世紀人文社會科學中成果最卓著、對其他學科影響最大者,心理學的日益發達,說明時代人心對認識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與日俱增。 近現代心理學與佛教關係頗為密切,佛教之學,對榮格、弗洛姆、馬斯洛等西方心理學大師的思想給了不少啟發,佛教對心靈認識之深刻及其治理心之技術的完善,受到西方心理學家們的由衷讚歎。佛教的思想精華被西方心理學界普遍認為是一種心理學,中國哲學家熊十力則稱佛家之學為「心理主義」1。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療技術,其中有些與心理學的治療方法相通,或被心理學所吸收,如雙思惟法相當於心理學常用的「理情法」,觀息法等屬心理學的「轉移法」、懺悔相當於心理學的宣洩法等。佛教修持之道治療心理、精神疾病,鍛煉心智的效果,不斷被心理學用觀察、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證明。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該國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擁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內心比較充實祥和,對物質和名利沒有過分的奢求,較少吸煙、賭博、酗酒、暴食、縱慾等不良習慣,因而不會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身心較為健康。缺乏信仰者則精神壓力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佛教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當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作用。用腦電、心電等儀器和統計方法對禪定、瑜伽、氣功的研究結果表明:禪定可以使人體的呼吸、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微循環、免疫功能、體溫、消化系統等生理指針發生良性變化,大腦額區阿爾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得到緩解,從而發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開發潛能等效應。大量研究證明:不酗酒、不吸煙、不偷盜、不淫亂縱慾,心情開朗,熱心助人,能使心理健康,疾病較少,壽命較長,反之,貪官、盜賊、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開朗、長期緊張、焦慮、有酗酒吸煙賭博等不良習慣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壽命較短。禮佛、誦經、祈禱,也被證明有心理治療之效,日本池見酉次郎的《自我分析》中說:「如果大聲反覆地朗誦祈禱的文句和佛經等,可以將長久積鬱於心,即刻就要爆發的怒火、怨氣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緒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發散出去,起到凈化心靈的巨大作用。」 在心理學界吸收改造佛教之學以發展自身的同時,佛教界適應時勢人心,從心理學、心理治療的角度向世人介紹佛法,將佛法心理學化、現代生活化,已經成為一種日益澎湃的潮流。東杜仁波切的《西藏醫心術》一書,將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觀無我、念咒、觀想光明、觀呼吸、禪定等傳統修持方法,作為心理自我治療之道,用具有詩意的現代語言介紹給西方人,獲得廣泛歡迎與佳評,美國治療醫學研究所所長Dean Qrnish, M.Dtic 題詞:「閱讀這本絕妙好書,本身就是一種治療過程。」3土丹卻准法師的《開闊心,清凈心》從心理衛生角度講解佛法,亦頗為吸引人。台灣鄭石岩教授的《清心與自在》《精神體操》《過好每一天》等三十多種心理學著作,結合佛法、心理學,以大量心理諮商、治療案例為依託,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開出了種種心理自療的處方,其內容包括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很大。法國一行禪師的《活得安祥》等系列著作,暢銷歐美,主要從心理調攝的角度極其藝術地解說禪宗在現代生活中的活潑應用,教人愉快地活在當下,培養愛心;他在世界各地舉辦的靜修,參加者頗眾,「靜修之後,很多人已經能夠解決自己的內心衝突,恢復與家人的交流對話。」4新世紀的新人中,自不乏亟求了生死、見性證果或往生凈土的傳統型正信佛弟子,但更多的社會人士希望的,大概是從佛法中得到醫治現前心理、精神疾病,達到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藥,希望佛教法師們充當高級心理醫師,指導人進行心靈鍛煉,解除心理、精神疾病的痛苦。適應人們的這種需要,從心理學、心理衛生的角度講解、實踐佛法,無疑是弘揚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 對現代心理學而言,佛法是一座蘊藏豐富、開採價值極大的礦山。佛法對煩惱根源和深層心識的詳盡解析,尤其是大乘如來藏學關於心性的指示,對心理學可能有永恆的啟迪意義。佛法以無常無我等正見修觀以消融或轉化煩惱的方法,對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學的治療法,大概會有點鐵成金之效。心理學向縱深發展,很可能與佛法同趨一軌。弗洛姆說:「如果把弗洛伊德變無意識為意識的原則推到最後,我們就接近於開悟的概念。」5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超自我實現,也應以成佛為極限。佛法從超越生死的需求著眼解決人的心靈問題,其作用和角色,大概也不是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療和心理衛生為本的心理學所能完全替代。心理學雖然發展迅速,但各種治療方法,療效並不理想,即與其理論的粗淺、漏洞,及重治療而輕鍛煉、而且治療不能及於病根相關,有待於從佛法等傳統文化的寶庫中汲取營養,不斷發展。 對佛教來說,現代心理學起碼應該看作一門最具參考價值、挑戰意義的新學說,從「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第一義,甚至應將心理學的成果看作佛法的運用和發展。佛教應該用心理學的觀測、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研究佛教的修行實踐和理論,整理和發展傳統的修持之道,對佛法作出容易被現代人所理解接受的闡釋。應該批判地吸收心理學的正確理論和系統脫敏、厭惡、發泄、笑、逆轉意圖、陰性強化、模仿、滿灌、認知、支持、暗示、疏導、催眠、自由聯想、娛樂、婚姻等多種多樣的治療方法,並高屋建瓴,對心理學的偏弊提供批判。現代心理學與佛學,應該相輔相成,心理學的成果,對佛教修持而言,亦不無助益,正如弗洛姆所說:「精神分析的澄清作用可以幫助學禪者避免幻相,而消除幻相正是開悟的條件。」6佛教的修持體系雖然精深博大,但佛教徒能很好掌握、靈活運用者,並不是很多,不少人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後才拜佛、求佛、學佛的,往往有精神、心理問題乃至疾病,以這種心理基礎學佛,若缺乏正確指導,有時可能會加重心理病態,乃至被「魔事」干擾而成為精神病患者。佛教修行尤其是出世間法的修習,如果不具備必要的條件(如具正見、有明師指導等),可能出現偏弊,如觀無我可能會更加迷失自我,觀無常、苦、空可能會極端厭世而自殺,或難以與他人交往,感到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修禪定則容易遭遇魔事或得「禪病」,修懺悔可能會加重罪惡感。這些情況,佛經中也有所指陳,列有對治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佛弟子都能掌握運用。康菲爾德的《心靈幽徑》一書,根據自己多年修持和心理治療的經驗,列舉了佛教徒中的種種神經質及治療方法,貢獻巨大。今天學佛的第一步,應該是調整心態,有心理、精神毛病者應先治好病,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合格的現代人,掌握種種自我治療、自我鍛煉心智的方法,在此基礎之上,才談得上參禪入定,了生死、出世間。就此而言,先學習佛教治理自心之學,吸取心理學調理心態、治療心理精神疾病的多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組織人力對佛教心理學進行深入的、科學的研究,攝集佛教傳統及近現代心理學的成果,編寫出有深度、具可讀性和實用性的佛教心理學教科書,及各種普及性的佛教心理學讀物,開展佛教心理諮商,是一項很有意義、功德,非常需要的重大工程。 注釋: 1、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撰述大意》頁6,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2、公克、晨華譯《自我分析》頁67,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鄭振煌譯,《推薦與佳評》頁6,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4、明潔、明堯譯《活得安祥·中文版前言》頁3,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 5、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頁185,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6、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頁187,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信息來源:心地家園,中國佛教文化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